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7)
2023(14580)
2022(12275)
2021(11289)
2020(9435)
2019(21128)
2018(20979)
2017(39266)
2016(21716)
2015(24189)
2014(23728)
2013(23072)
2012(21181)
2011(19165)
2010(19629)
2009(17860)
2008(17419)
2007(15359)
2006(13496)
2005(12371)
作者
(63476)
(52935)
(52780)
(50040)
(33766)
(25499)
(23854)
(20543)
(20140)
(19169)
(18124)
(17952)
(17243)
(16774)
(16639)
(16149)
(15950)
(15648)
(15522)
(15003)
(13436)
(13308)
(12988)
(12112)
(11963)
(11929)
(11922)
(11729)
(10995)
(10506)
学科
(87960)
经济(87885)
管理(55019)
(53927)
(41895)
企业(41895)
方法(36760)
数学(32474)
数学方法(31825)
中国(26513)
(26382)
地方(22394)
业经(20190)
(18489)
(17994)
农业(17511)
理论(15834)
(15771)
贸易(15758)
(15720)
(15218)
(15137)
银行(15095)
(14696)
金融(14693)
(14616)
技术(13912)
环境(13222)
(13193)
(12219)
机构
学院(300961)
大学(295308)
(116887)
经济(114207)
管理(109316)
研究(106705)
理学(93684)
理学院(92555)
管理学(90328)
管理学院(89806)
中国(79772)
科学(68659)
(63754)
(60349)
(55847)
(52462)
研究所(50830)
业大(49493)
中心(48317)
(47353)
农业(47334)
(41443)
财经(41058)
师范(40923)
北京(39964)
(38623)
(38092)
(37269)
技术(36817)
(35003)
基金
项目(202683)
科学(157925)
研究(145315)
基金(143120)
(127125)
国家(126053)
科学基金(106657)
社会(89628)
社会科(85028)
社会科学(85007)
(83148)
基金项目(74615)
自然(69998)
(69332)
教育(69197)
自然科(68437)
自然科学(68419)
自然科学基金(67159)
资助(59927)
编号(59610)
(47796)
成果(47790)
重点(46781)
课题(43219)
(43132)
(42802)
创新(39939)
科研(38948)
计划(38149)
发展(37244)
期刊
(132908)
经济(132908)
研究(86730)
中国(68257)
(56589)
学报(53051)
科学(47157)
教育(42837)
管理(42002)
大学(39792)
农业(39384)
(39235)
学学(37589)
技术(29088)
(29032)
金融(29032)
业经(24441)
经济研究(21865)
(21193)
财经(19602)
(16935)
问题(16552)
(15581)
统计(15422)
科技(15088)
业大(14836)
(14486)
技术经济(14477)
商业(14049)
图书(13891)
共检索到458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翟浩  王金政  薛晓敏  王来平  陈汝  聂佩显  张勇  
【目的】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为不套袋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精准防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性信息素诱芯监测烟台等3个地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调查梨小食心虫蛀果率,分别研究在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末期均为10月上旬,共出现5个高峰,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 3个地区不套袋苹果园中性信息素诱芯对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诱捕数量为每诱芯213~1 837头,显著低于套袋苹果园(每诱芯729~3 715头)(P<0.05),而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蛀果率为3.38%~6.13%,显著高于套袋苹果园(0.13%~0.50%)(P<0.05)。在不套袋苹果园中,性迷向素在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交配行为均具有显著干扰效果,迷向率为87.28%~99.80%,不同时期施放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第5代幼虫危害盛期(09-11—10-08)的蛀果率调查发现,性迷向素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对梨小食心虫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和95.53%,显著高于越冬代羽化前施放(81.77%)(P<0.05)。【结论】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套袋和不套袋苹果园中差异不明显,但梨小食心虫在不套袋果园中的危害重于套袋果园。在不套袋栽培苹果园中使用性迷向素结合常规化学防治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显著高于单独常规药剂防治,其中在梨小食心虫第1代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期施放性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植玉蓉  叶晓惠  兰英  陈孝兰  陈玉霞  
调查了龙泉驿区果树混栽区内桃梨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运用性诱剂预报法诱蛾测报虫情,筛选最佳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龙泉驿区一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根颈部粗裂皮缝里、树下落叶、土里结茧越冬,7月底至8月上旬幼虫为害枝梢最为严重,防治上采取成虫和幼虫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博文  杨龙  潘云飞  李海强  李浩  冯宏祖  陆宴辉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是南疆苹果园一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论文旨在明确农田景观配置与组成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为解析南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及灾变机制并制定种群区域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在阿克苏地区共选择50个苹果园作为试验点,利用性诱剂诱捕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动态,并调查试验点周围2.0 km半径范围的景观格局。在此基础上,拟合0.5、1.0、1.5、2.0 km尺度下景观格局的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周长面积比(PARA)、边缘密度(ED)以及寄主作物、其他(非寄主)作物、非作物生境在景观中的面积占比与第1、2、3代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的线性混合模型,结合赤池信息准则和模型平均,分析不同景观参数对各代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域中,梨小食心虫寄主作物面积占比最高(45.7%—55.0%),其次为其他作物(18.2%—21.0%)、非作物生境(13.5%—19.7%)。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第1代梨小食心虫成虫种群丰富度与2.0 km景观尺度下其他作物比例负相关(P=0.062)。第2代成虫种群丰富度与4个尺度下其他作物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0.5 km,P<0.001)。【结论】农田景观系统中寄主作物、其他作物以及非作物生境比例的增加减少了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量,多样性的景观格局促进了梨小食心虫在苹果园中的发生。南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显著地影响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提高景观范围内其他作物、非作物生境面积占比并减少寄主作物的混栽将有利于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辉  仵均祥  
【目的】研究梨小食心虫成虫行为节律,为开展梨小食心虫化学生态学研究及其综合治理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气候箱(温度(24±0.5)℃、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为15h光期和9h暗期)条件下,系统观测了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节律。【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羽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主要发生在光期05:00-10:00这个时段,此时成虫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90%以上,其中以05:00-06:00羽化率最高,与其他时段差异显著;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羽化后第3天,呈"一"字形交配,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1~35min,平均为22.07min,成虫交配活动主要发生在17:00-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  李新岗  张学武  姬升  王飞  刘瑜  
【目的】研究微孢子虫对枣镰翅小卷蛾和桃小食心虫成虫的侵染作用,探讨微孢子虫在调控其种群消长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年度或不同代间枣镰翅小卷蛾和桃小食心虫的微孢子虫感染水平;用ImageJ 1.41图形处理软件测量其翅面积大小。【结果】枣镰翅小卷蛾雌雄蛾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的微孢子虫感染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极显著;成虫个体大小(翅面积)随感染水平升高而显著减小。2009和2010年前、中、后期羽化的桃小食心虫雄蛾感染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极显著;其前、中期雄蛾个体大小差异不显著,而中期雄蛾个体显著大于后期。【结论】微孢子虫对枣镰翅小卷蛾和桃小食心虫有较强的侵染力;周期性地造成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辉  宋月芹  田晓丽  仵均祥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种类与分布,以期为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寄主选择行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当天羽化的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各10头,对触角进行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呈丝状,触角感器共有7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上的数量与分布不同。【结论】梨小食心虫有丝状触角,其上共分布有7种类型的感器,且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蓉  黄敏  刘喜旺  仵均祥  赵栋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寻找适宜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较好人工饲料配方,为其室内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的人工饲料营养成分及配比,经过预试验,从配制的9种人工饲料中选出4种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较好的配方,通过测定存活率、发育历期、幼虫质量、蛹质量、成虫寿命、生殖力等指标,观察不同配方饲料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取食配方Ⅳ的试虫存活率、幼虫质量、蛹质量、雌虫寿命、成虫生殖力、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等指标均较取食配方Ⅰ、配方Ⅱ、配方Ⅲ的试虫显著提高(P<0.05),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显著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康  李玉婷  郑燕  段辛乐  张蒙  彭雄  陈茂华  
【目的】建立基于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沙果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分子鉴定方法。【方法】田间采集试虫,利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扩增2种食心虫的线粒体COⅠ和COⅡ基因,将获得的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并通过GeneDOC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相似性,利用MeGa 5.05软件分别计算基于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并分别构建COⅠ和COⅡ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在分析的2种食心虫样本中,沙果小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4%以上,梨小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内相似度在99.6%以上,2种食心虫COⅠ基因的种间相似度为95.0%~95.6%;沙果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浩  杨杰  成卫宁  仵均祥  
【目的】分离和鉴定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滞育相关基因。【方法】分别以梨小食心虫滞育和非滞育幼虫为材料,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梨小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正、反向差减cDNA文库,从中筛选梨小食心虫滞育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在获得的128个滞育特异和132个非滞育特异的EST中,有滞育差异表达EST 42条(17条功能未知)、非滞育差异表达EST 46条(22条功能未知)。对差异表达EST同源检索后推测,其功能大部分与滞育或非滞育特性相关。在滞育个体中,代谢酶和滞育关联蛋白基因表达量较高;在非滞育个体中,贮存蛋白和信号传递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翠玲  钟觉民  
利用蓑蛾科老熟幼虫头部的F1、AF1、AF2毛和Fa、AFa孔的相对着生位置,3对胸足的长度,第8和第9腹节上D1、D2、SD13对毛片的愈合程度,臀板上刚毛的数量,结合幼虫身体的大小、颜色以及袋囊的外部形态特征,鉴定了在中国已发现的11种蓑蛾的幼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竹青  戴雄泽  陈文超  马艳青  李雪峰  邹学校  
研究了8种处理种子方式对2个不同抗性水平辣椒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以及露地地膜和防虫地膜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病毒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干热处理、10%Na3PO4处理能有效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温汤处理、干热+10%Na3PO4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与对照相当或略低,湿热处理、湿热处理结合进行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不同品种种子处理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变化存在差异;用2种方法处理种子的防病效果比用单一方法好,单一处理中干热、湿热和10%Na3PO4处理的效果比温汤处理效果好;防虫栽培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都达极显著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丽娜  张南  解幸承  仵均祥  
【目的】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梨小食心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梨小食心虫的室内继代饲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室内继代饲养的梨小食心虫,在雌雄比1∶1条件下,分别设置5,10,15,20和25对5个饲养密度,较系统地观察雌雄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密度为15对时,雌成虫寿命显著低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雄成虫寿命,雌成虫寿命极显著低于雄成虫。饲养密度为5对时,产卵前期显著高于其他饲养密度下的产卵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梨小食心虫产卵期无显著差异。饲养密度为5对时,单雌产卵量显著低于饲养密度为10对、1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集昆  
采自新疆库尔勒香梨树上的1种新害虫,经鉴定为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优斑螟属1新种,其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辉  仵均祥  
【目的】克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GmolGoBp2)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为研究该蛋白在梨小食心虫化学感受系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GmolGoBp2的全长cDNa序列,并使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GmolGoBp2的cDNa全长序列为637Bp(GeNBaNk登录号:JN857940),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483Bp,编码161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分子质量为15.98ku,等电点为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