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1)
2023(2336)
2022(1798)
2021(1934)
2020(1419)
2019(3494)
2018(3622)
2017(4767)
2016(3873)
2015(4461)
2014(4659)
2013(3805)
2012(3511)
2011(3403)
2010(3651)
2009(3014)
2008(2895)
2007(2808)
2006(2651)
2005(2510)
作者
(7937)
(6390)
(6299)
(6270)
(4128)
(3164)
(3048)
(2701)
(2453)
(2436)
(2269)
(2193)
(2145)
(2082)
(2073)
(2053)
(2002)
(1969)
(1934)
(1905)
(1867)
(1689)
(1672)
(1559)
(1550)
(1545)
(1475)
(1391)
(1350)
(1348)
学科
教育(18482)
中国(8730)
理论(5814)
教学(5395)
(4579)
经济(4575)
管理(4400)
(3773)
思想(3247)
(3245)
(3170)
发展(3166)
(3120)
改革(3112)
政治(3107)
高等(3048)
(3043)
研究(2958)
思想政治(2948)
政治教育(2948)
治教(2948)
德育(2920)
教育改革(2763)
(2692)
企业(2692)
学校(2547)
学法(2423)
教学法(2423)
(2298)
技术(2280)
机构
大学(47619)
学院(42314)
教育(25327)
研究(18697)
(17708)
师范(17679)
师范大学(14894)
(12000)
职业(10515)
教育学(9933)
科学(9886)
技术(9143)
(8983)
北京(8650)
管理(8559)
(8488)
(8369)
研究所(8092)
经济(7885)
教育学院(7300)
职业技术(7178)
中国(7119)
理学(6994)
中心(6973)
理学院(6765)
(6701)
管理学(6471)
(6390)
管理学院(6346)
技术学院(6054)
基金
研究(25329)
项目(22877)
教育(21131)
科学(19525)
成果(14152)
编号(13441)
课题(13051)
社会(12912)
基金(12606)
社会科(11866)
社会科学(11865)
(11617)
(11135)
(10291)
(9797)
国家(9539)
规划(9175)
(8400)
项目编号(7898)
研究成果(7836)
(7603)
年度(7594)
科学基金(7391)
(7184)
(7109)
(7084)
阶段(7065)
教育部(6994)
重点(6911)
(6883)
期刊
教育(43913)
研究(25255)
中国(19605)
职业(10505)
(9793)
经济(9793)
技术(7935)
技术教育(6857)
职业技术(6857)
职业技术教育(6857)
高等(4934)
成人(4681)
成人教育(4681)
大学(4663)
(4427)
论坛(4427)
高等教育(4392)
学报(4281)
(4167)
(3854)
职教(3622)
科学(3597)
发展(3552)
(3552)
比较(3310)
教研(2885)
高教(2885)
管理(2606)
图书(2592)
(2586)
共检索到7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目前的生命教育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形成了挑战,甚至出现了以生命排斥道德的现象。本文在讨论生命与道德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能力原则和角色原则,并根据这两个原则具体分析了生命教育中受到质疑的英雄事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道德是人的双重生命和双重存在方式的需要,它寓于生命之中。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分离的现象,表现为道德教育的"去生命化"和生命教育的"去道德化"。生命教育是生命整全的教育,因此,它必须超越生命与道德的对立和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割裂,以生命教育整合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生命教育之中,建构道德的生命教育。道德的生命教育,基于生命发展的需要,以道德的内容和手段,引导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丰盈人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法虎  
面对生命危机,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并不断得到推动和发展。当前生命教育研究主要有生理健康教育、死亡教育、生活教育、生存价值、宗教取向、职业教育、生命化教育等七种研究取向;它们为生命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方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并基于学生生命的需求而展开。生命文化的"离场"和生命教育的"缺席",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片面发展及其对生命的冷漠。新时期学校迫切需要基于生命文化的视野,围绕学生真、善、美的人格构成以及学生社会生命的成长需要,构建多元的生命课程体系,以智育课程激发生命之"真",以德育课程滋养生命之"善",以艺术课程彰显生命之"美",以活动课程绽放生命之"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师生生命质量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由此,生命教育的理念开始在教育研究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从生命的视角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本刊在这里编发一组有关生命教育的笔谈,以期引起大家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它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在生命意识凸显的今天,道德教育应该以生命哲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体验生命,在道德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中丰富生命,在真实的生命表达中展现生命,从而使道德教育真正成为与生命共生共融的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苗睿岚  薛晓阳  
生命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层面的需求没有取得同步和一致。许多研究者用哲学领域的生命诠释代替教育领域生命教育的知识建构。生命教育需要确立自己作为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以及满足实践化、课程化及可操作性的要求,避免与德育和心理教育产生严重重叠和冲突。作为独特的知识领域,生命教育应当主要定位于生命健康教育。但生命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命的教育,也应通过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实现精神生命的教育和提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易连云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被异化,道德教育被视为一种知识教育,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意义的缺失。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意义的追述,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动态转化及“天之大德曰生”所孕含的丰富生命意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铨释传统道德,以“生命.实践”为目标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重建道德教育生命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生命需要休闲,因为休闲是生命提升的机会。休闲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能力,教育可以提高休闲的境界、克服休闲的内在障碍,休闲需要教育。返观我们时代的教育,却发现教育对休闲采取了双重排斥的态度。这种双重排斥导致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应该引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高度注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毕晟  周瑶瑶  
生命教育在我国高校一度被忽视。倍受社会关注的药家鑫事件则从反面警醒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国情的生命教育理念与原则是科学而广泛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键与基础。一、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以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原则,维护生命安全,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  
教育研究曾长期致力于科学化的建设,把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其中,在19世纪中叶的西方曾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之争。实证的科学研究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在教育研究中已经丧失了鲜活的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具有生命的品性。教育研究必须从实证科学的"无视生命"走向"关怀生命",这就是人文科学的"理解的教育研究范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宁霞  张慧萍  
伴随人口老龄化即银发浪潮来临,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现象成比例上升,传统尊老文化被互联网信息取代,老年内在生命价值的拷问上线。面对无法阻挡的年龄衰老和无奈的英雄迟暮情感,面对创造体验的力不从心和意志的假性强势,面对灵魂信仰的精神坍塌和肉体生命的唯物破灭,老年教育价值使命处高临深:让老年人在爱的消融中悲悯体认自我,归正生命亵慢,找寻生命尊严;让老年人在尊重接纳中创造肯定自我,匡纠生命偏执,点燃生命激情;让老年人在价值信仰中超越唯物小我,拨开生命阴霾,重温生命高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闫守轩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