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6)
- 2023(2039)
- 2022(1775)
- 2021(1820)
- 2020(1496)
- 2019(3611)
- 2018(3634)
- 2017(7428)
- 2016(3913)
- 2015(4430)
- 2014(4464)
- 2013(4320)
- 2012(4121)
- 2011(3648)
- 2010(3708)
- 2009(3485)
- 2008(3685)
- 2007(3383)
- 2006(3155)
- 2005(3032)
- 学科
- 银(16589)
- 银行(16444)
- 行(15239)
- 制(13095)
- 济(9640)
- 经济(9614)
- 业务(9311)
- 融(9151)
- 金融(9151)
- 度(8946)
- 制度(8945)
- 管理(8638)
- 银行制(8174)
- 业(8020)
- 企(6958)
- 企业(6958)
- 体(4709)
- 体制(4452)
- 方法(4086)
- 财(3987)
- 中国(3855)
- 数学(3456)
- 数学方法(3417)
- 业经(2636)
- 务(2451)
- 财务(2447)
- 财务管理(2432)
- 企业财务(2359)
- 农(2141)
- 税(1993)
- 机构
- 大学(48391)
- 学院(46276)
- 中国(22969)
- 济(19053)
- 银(18728)
- 经济(18441)
- 银行(17893)
- 管理(17058)
- 研究(16627)
- 行(16536)
- 理学(13153)
- 理学院(12979)
- 财(12845)
- 管理学(12835)
- 管理学院(12733)
- 京(10952)
- 中心(9570)
- 融(9547)
- 财经(9427)
- 金融(9420)
- 人民(8808)
- 经(8621)
- 所(8546)
- 农(8454)
- 江(8445)
- 科学(8223)
- 国人(7852)
- 中国人(7833)
- 中国人民(7724)
- 研究所(7485)
共检索到91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洪远
本文分别介绍了英美两个国家银行业监管的特点,认为我国银行监管需要转变监管观念,围绕监管法定目标定位监管者,重视有效监管框架下的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加强原则性监管与规则性监管,严格实施内部监管,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目标 透明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伟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特点与启示许伟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这是继《巴塞尔协议》(1988年版)之后,在国际银行监管领域又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它的通过与实施,必将对世界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晓波
本文从分析香港金融监管制度三个方面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并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约束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香港 金融监管 银行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琼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泰国进行银行卡价格监管的部门、方式和措施,从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应在增强银行卡价格的市场化决定的同时加强监管,增强监管政策的科学性和监管方式的灵活性,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救济手段。
关键词:
银行卡 价格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马明光
本文从社会诚信基础、监管信息系统、监管重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国情构建中国特色有效银行监管框架,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社会诚信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红
近年来,新加坡的银行监管对推动其银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要归功于其完善的监管框架、有选择的市场准入政策、科学的监管理念、高超的监管技术等等。从对新加坡银行监管制度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一系列有利于发挥监管职能和提高监管效率的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
新加坡 银行监管 市场准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关键词:
外资银行 流动性 银行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娟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分析和借鉴香港金融监管的经验,对于完善和加强内地银行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香港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从推动监管体制创新和实施风险防范为主的风险监控、建立银行危机预警体系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内地商业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体制 风险防范 危机预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振华 阎芳
银行监管体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实现监管目标具有决定意义,它不仅是实现监管目的的依托,明确了各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而且对监管程序作出规定,提高了监管的规范化水平,使监管行为获得了法律制度的保障。
关键词:
银行 监管 体制 经验 保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山
德国金融服务体系发达成熟,并一直奉行全能银行制度,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可以在同一实体内运作。但是,德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也是世界公认的,这与其严格谨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无关系。德国中央银行在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同时,一直扮演着金融监管的重要角色,成为德国金融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德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角色的演变及其履行监管角色的方式,揭示其对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德国 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扬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即将加入WTO。入关后,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自然应相应加强。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比我国经验丰富并有许多成功之处。吴扬同志撰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对外资银行的成功监管经验,提出应从市场准入管理、业务经营管理、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羡、日等国对其银行监管体制进行调整或改革,以适应金融一体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我国银监会的成立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为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专业化水平及权威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在对美日银行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角伞型网状”监管模式的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龙航天
开放银行的理念与实践当下,随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的兴起,科技与金融的交融渗透引发了金融业态的剧烈变动,而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尤其是金融数据,凝聚了金融消费者的借贷信息、储蓄信息、投资信息等关键信息,价值尤为凸显。但长期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出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征庚圣 章均
与大量论述美国银行业改革和监管情况的文献不同 ,本文从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着手 ,从监管作用的争论、混业经营、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 ,利用国际上现有的动态的实证研究资料和理论进行分析 ,对世界上主要国家银行业规管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比较 ,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
国际银行业 监管 竞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扬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一直都是各国关注的问题,各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准入、风险管理、业务限制、所有权管理以及监管方式等。我们可以从这些经验中得到很多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
外资银行 监管 比较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