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8)
2023(4479)
2022(3888)
2021(3956)
2020(3441)
2019(7604)
2018(7794)
2017(15853)
2016(8797)
2015(10092)
2014(10120)
2013(10010)
2012(9958)
2011(9051)
2010(9477)
2009(9384)
2008(9608)
2007(8931)
2006(8214)
2005(7752)
作者
(25434)
(21126)
(20777)
(20052)
(13299)
(9882)
(9798)
(8072)
(7817)
(7707)
(7024)
(6893)
(6640)
(6555)
(6351)
(6279)
(6217)
(6168)
(6150)
(6034)
(5356)
(5110)
(5075)
(4849)
(4762)
(4758)
(4676)
(4670)
(4325)
(4083)
学科
(33326)
经济(33263)
管理(26618)
(26478)
(21972)
企业(21972)
方法(14577)
(14211)
中国(12593)
数学(12540)
数学方法(12358)
(11503)
(10675)
(10420)
体制(9313)
(8101)
银行(8090)
(8056)
贸易(8049)
(7897)
(7807)
业经(7110)
(6819)
金融(6819)
(6498)
财务(6478)
财务管理(6453)
(6379)
企业财务(6127)
农业(5787)
机构
大学(134134)
学院(131269)
(53664)
经济(52378)
管理(48301)
研究(44165)
理学(40404)
理学院(39958)
管理学(39360)
管理学院(39094)
中国(37211)
(30624)
(29212)
科学(24292)
财经(23261)
(22689)
(20945)
中心(20002)
(19839)
研究所(19682)
北京(19510)
(18633)
(17803)
师范(17671)
财经大学(17194)
经济学(16425)
(16305)
业大(15595)
(15575)
经济学院(14715)
基金
项目(71610)
科学(55434)
研究(55400)
基金(51299)
(43591)
国家(43192)
科学基金(35852)
社会(34661)
社会科(32650)
社会科学(32639)
基金项目(26337)
教育(26113)
(26018)
编号(23971)
(22775)
成果(22078)
资助(21766)
自然(21365)
自然科(20816)
自然科学(20810)
自然科学基金(20425)
(17308)
课题(16270)
重点(15849)
项目编号(15161)
(15096)
教育部(15052)
(14608)
(14269)
人文(14240)
期刊
(66755)
经济(66755)
研究(45524)
中国(27702)
(23625)
管理(19668)
学报(18654)
(18452)
教育(16900)
科学(16867)
(16512)
金融(16512)
大学(14875)
学学(13545)
农业(12503)
财经(11997)
经济研究(10589)
业经(10531)
技术(10353)
(10299)
问题(9277)
(9068)
国际(8044)
理论(7845)
图书(7709)
实践(7013)
(7013)
商业(6715)
现代(6445)
世界(6360)
共检索到215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忠明  王振富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入,公司董事会治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者、中介机构、大型公司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对此进行研究,形成了许多理论和应用成果。本文全面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公司董事会治理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  崔胜朝  
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作为国际上成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代表,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董事会的治理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尧  薛恒新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董事会治理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在董事会构成、管理机制和运作效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文章考察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国家的董事会制度,并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就如何改善我国企业董事会治理机制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燕  
董事会是美国高校内部的领导机构 ,其特点是 :历史悠久 ,法律地位明确 ;职责重要 ,权力较大 ;成员构成多样化 ,任期具有弹性 ;内部结构清晰 ,运行机制稳定 ;与校长之间分工明确 ,协作关系良好 ;不断进行发展和改革。通过对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研究 ,并结合我国高校现行内部管理制度所面临的尴尬困境 ,得出我国政府必须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 ,改革现行领导制度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职业校长负责制 ,以及以法律形式确立董事会地位的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清祥  魏海勇  
大学董事会制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形成具有密切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管理自主化、办学多元化和投入多样化的趋势下,我国已有200多所公立大学建立了校董事会,并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相应的董事会运行机制,但总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朝晖  
董事会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关联并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董事会独立性为研究视角,运用博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关联并购中董事会独立性和股东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引入能有效提升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而且在公司董事会规模一定的条件下,董事会独立性和收购公司的股东价值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庞玉娴  
国外控股公司董事会和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借鉴其有益的制度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有控股公司运营发展需要的董事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控股公司董事会内部构架,完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的提名制度,提高董事的素质,为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章卫东  
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很大。总体看来至今还没有证明美国大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企业收益率正相关。相反,一些研究表明,如果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绝对多数,企业的赢利能力反而较低。这意味着即使在美国,独立董事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这些研究对提高我国公司董事会效率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文进  姜金秋  
美国是最早实行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国家,迄今为止,全美3000多所高校中已有2000多所拥有独立董事会。英国大学的治理分为"牛桥自治模式"、"学者主导治理"模式、"民主治理模式"、共同治理模式、92后大学治理模式下的5种董事会制度。自2004年实行改革以后,日本国立大学不再是政府直接管理下的行政组织的一部分,改革后的日本公立大学董事会具有5个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加强了董事会或类似治理机构的设立与完善,通过吸纳政府、社会、大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  柯大钢  
独立董事制度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由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股权的分散而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司的股东权益。该制度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对国外独立董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忠明  王振富  
中国国有公司董事会治理因其特殊的股权背景和基本国情而与他国有所不同。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国有公司(主要是中央企业)董事会治理的历程,以及推行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的国资委在此过程中的主要做法,指出我国国有公司董事会治理存在董事会制度形式化严重、董事会成员产生非市场化等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不断推进国有公司董事会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谷祺  于东智  
本文对 1 996年 1 2月 3 1日以前上市的 3 66家A股公司 (包括同时发行B股 )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 ,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 ,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 999)的结论 ,即董事会的活动 (通过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 )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继伟  庞瑞博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我国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董事会治理特征为切入点,结合产权性质,考察其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薪酬能有效抑制过度投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会加剧过度投资但不显著;董事会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和独立董事比例与过度投资呈互补关系,且国有企业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强于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