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0)
2023(12578)
2022(11125)
2021(10360)
2020(8798)
2019(20484)
2018(20377)
2017(40278)
2016(21921)
2015(24596)
2014(24810)
2013(24536)
2012(22313)
2011(19945)
2010(19829)
2009(18490)
2008(18000)
2007(15646)
2006(13771)
2005(12247)
作者
(62139)
(51839)
(51469)
(49006)
(32952)
(24815)
(23275)
(20362)
(19750)
(18492)
(17733)
(17481)
(16442)
(16388)
(16092)
(15863)
(15325)
(15283)
(14821)
(14688)
(12817)
(12804)
(12299)
(11805)
(11598)
(11515)
(11431)
(11395)
(10454)
(10046)
学科
(87846)
经济(87714)
管理(67493)
(62050)
(52462)
企业(52462)
方法(40288)
数学(34983)
数学方法(34577)
(26289)
(22615)
中国(21580)
(20311)
(19569)
业经(19170)
地方(16955)
(15898)
财务(15827)
财务管理(15795)
农业(15044)
企业财务(14986)
(14572)
贸易(14564)
(14152)
理论(14048)
环境(13854)
(13667)
(13586)
(13331)
银行(13289)
机构
大学(310217)
学院(307151)
管理(124456)
(123123)
经济(120449)
理学(107857)
理学院(106665)
管理学(104884)
管理学院(104321)
研究(101317)
中国(75576)
(66223)
科学(62182)
(59508)
(50392)
(47618)
财经(47067)
业大(45835)
研究所(45624)
中心(45623)
(44660)
(42681)
北京(41709)
(39389)
师范(39048)
(37205)
农业(37078)
经济学(36993)
(35768)
财经大学(35003)
基金
项目(211619)
科学(166504)
研究(155097)
基金(154523)
(134123)
国家(133062)
科学基金(114623)
社会(98097)
社会科(92985)
社会科学(92962)
基金项目(82477)
(81533)
自然(74624)
自然科(72822)
自然科学(72809)
自然科学基金(71492)
教育(70614)
(68734)
资助(63486)
编号(63124)
成果(51400)
(47059)
重点(46852)
(44052)
(43729)
课题(43090)
(41686)
创新(40857)
教育部(40544)
科研(40288)
期刊
(135098)
经济(135098)
研究(92194)
中国(59698)
学报(47709)
(46723)
管理(45860)
科学(44813)
(43226)
大学(36426)
学学(34309)
教育(32160)
农业(29623)
技术(25911)
(25338)
金融(25338)
财经(23112)
业经(21311)
经济研究(20967)
(19583)
问题(17595)
理论(15565)
图书(15152)
技术经济(14925)
科技(14772)
(14606)
实践(14192)
(14192)
(13952)
现代(13830)
共检索到448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俊  于海燕  
本文系统分析了英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其具体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特点,并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借鉴之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屹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被认为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保障农民土地正当权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土地,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章首先梳理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念和特殊性,进而分析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基本原则、农民主体性、增值收益来源、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5个方面进一步探析了如何构建此项制度。最后讨论了确保制度得以构建的保障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锐  
中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研究张锐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国家是城市经济的唯一主体,由于不存在城市土地产权的分离,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特别是“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  
征地制度改革是调整我国城乡利益格局的根本途径,但鉴于此项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复杂性,若不能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贸然放开则很可能导致新的利益失衡。本文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征地制度改革可能触及的相关利益方及矛盾点,指出规划限制会给不同用途土地权利人带来不平等待遇,建议通过税收方式和土地发展权交易进行收益调节,以实现各方利益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凤魁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已凸显并成为征地过程中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诱因,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辽宁省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当前该区域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分配比例约为1:11:5,农民仅获得约6鬈的土地增值收益,无法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和长远生计,而以土地发展权理论为指导测算三者之间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约为1:2:1,农民可获得约25%的土地增值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发展权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财产权利,可作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瑞瑞  朱道林  刘晶  周鑫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2.32∶73.98和4.21∶26.01∶69.78,三者差异悬殊;从区域间关系看,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高"的特征。研究结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导致由征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环节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差异巨大,应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地,发挥政府"行政人"职能;采取征税手段,缩小开发商的过度利益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具组合;具体形式下土地增值形态的划分及定量核算;当前阶段土地增值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合理分配的客观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严诗露  
基于对土地增值性质和土地增值管理政策工具的理论探讨,结合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对我国土地非农化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租税费结构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在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分配中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并建议农地产权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是强化对私权的保护,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初次分配中农民获得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I,开发商获得级差地租I(I回收土地开发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则退出土地经营,转向以土地税收的形式在二次分配中实现土地增值的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张欣杰  杨红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并在建立和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过程中,选择和创新了一系列增值收益分配工具,逐渐形成了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共享理念。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对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涛  徐瑾  
我国土地因收益和收益主体的差异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分配格局,政府间、政府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者间的收益分配显失公平,土地市场效率低下。市场结构模型与分权模式的剖析表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缺陷主要源于土地市场的双轨制和财政分权模式。双层市场结构与政府间的目标偏离要求创新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重新定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