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9)
- 2023(10706)
- 2022(9532)
- 2021(9143)
- 2020(7664)
- 2019(17759)
- 2018(17861)
- 2017(34213)
- 2016(18946)
- 2015(21593)
- 2014(21599)
- 2013(21331)
- 2012(19740)
- 2011(17584)
- 2010(17383)
- 2009(15713)
- 2008(15512)
- 2007(13481)
- 2006(11670)
- 2005(10008)
- 学科
- 济(72302)
- 经济(72215)
- 管理(53170)
- 业(49422)
- 企(41555)
- 企业(41555)
- 方法(34678)
- 数学(29618)
- 数学方法(29198)
- 农(18989)
- 学(18846)
- 中国(17939)
- 财(17557)
- 地方(16802)
- 业经(15563)
- 贸(13115)
- 贸易(13104)
- 理论(12928)
- 农业(12752)
- 易(12694)
- 和(12442)
- 制(12060)
- 环境(11878)
- 务(11520)
- 财务(11456)
- 财务管理(11431)
- 技术(11266)
- 企业财务(10834)
- 划(10606)
- 教育(10449)
- 机构
- 大学(268033)
- 学院(265246)
- 管理(105397)
- 济(96962)
- 经济(94626)
- 理学(91840)
- 理学院(90713)
- 管理学(88904)
- 研究(88889)
- 管理学院(88449)
- 中国(64277)
- 科学(59902)
- 京(57725)
- 农(46081)
- 所(45450)
- 财(43389)
- 业大(43154)
- 研究所(41771)
- 中心(40497)
- 江(37952)
- 范(36601)
- 北京(36431)
- 农业(36330)
- 师范(36213)
- 财经(35350)
- 院(32511)
- 经(32058)
- 州(31393)
- 师范大学(29398)
- 技术(29257)
- 基金
- 项目(187293)
- 科学(145910)
- 基金(135202)
- 研究(133488)
- 家(118969)
- 国家(117985)
- 科学基金(100574)
- 社会(80943)
- 社会科(76510)
- 社会科学(76489)
- 省(73310)
- 基金项目(72976)
- 自然(68319)
- 自然科(66675)
- 自然科学(66660)
- 自然科学基金(65409)
- 划(62329)
- 教育(60878)
- 资助(55591)
- 编号(54788)
- 成果(44332)
- 重点(41694)
- 部(40113)
- 发(39208)
- 创(38320)
- 课题(37436)
- 科研(36333)
- 创新(35740)
- 计划(35055)
- 大学(34647)
共检索到37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天然
"突显—活跃区"差异现象在日常语言表达中十分常见,英汉语表达中活跃区的隐藏或显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章探讨了3种主要句型中的活跃区隐现情况,对英汉语对应表达中活跃区隐现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补充完善了前人的研究结论,并且从英汉语词汇化程度差异、语义百科知识、句子信息结构等方面探究导致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英汉语 活跃区 隐现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付平 胡可 吕会华
汉语成语中综合性与融合性成语占比非常高,但目前尚缺乏针对性的手语表达研究。本研究基于听障学生的语文教育现状,首先厘清了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的内涵,然后以分类法为基点探究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将汉语成语的手语表达分为组合性成语-相同策略、综合性成语-相似策略、融合性成语-相符策略三大策略。以此破解汉语成语所指意义的双层性、汉语成语与中国手语的复杂关联这两大难点,提升手语教育的质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继玲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为了达到理想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委婉语主要有三个交际功能,即“避讳”功能,“礼貌”功能以及“掩饰”功能。文章从跨文化对比的角度出发,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对比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
委婉语 交际功能 对比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莹
职业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模式由训练目标、训练项目、训练途径、评价方式四个板块组成。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突出职业性、实践性的训练原则;训练项目确定为口头复述、口头介绍、口头说明、口头汇报等10个基本项目,并提出每一项目的特定表达框架;训练途径为开设专门课程,并将实践项目引入教学过程;评价方式以实践过程的评价代替书面考试,在成绩评定中实行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并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巨武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
关键词:
动物词语 语义表达 英汉对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明
实验发现,预先准备可以帮助被试提高口语表达的语法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即时准备可以帮助被试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度和语法复杂度。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作业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预先准备和即时准备时间,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 预先准备 即时准备 口语表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冲宇
二十世纪末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当前国内外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这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教育、商业、医疗、工程设计、娱乐和通信等诸多领域。郑艳群撰写的《虚拟词语空间理论与汉语知识表达研究》一书,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虚拟词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宏观架构了虚拟词语空间;并结合汉语教学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研究了虚拟词语空间的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娟
英汉语差异的研究已被应用于外语教学的许多领域,在外贸英语翻译中,英汉语差异产生了积极的研究效果。本文探讨了外贸英语翻译中英汉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贸英语翻译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贸英语翻译 英汉语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陶玉玲
汉语带“得”字补语转换为英语状语和其它表达方法陶玉玲汉语句子中有两种成份──状语和补语──修饰动词。但状语和补语在结构、语义和用法上存在着差异。在结构上,补语直接放在中心词即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而状语可以放在句中几种不同的位置;在语义上,补语主要解释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春江
认知隐喻学研究学者Johnson与Lakeoff在其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中表明,隐喻除了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之外,更加属于以某项事物来表达其他相关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并且这种思维在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包括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以及行为活动等。事件结构隐喻就是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所产生的一种理论概念,其核心思想旨在通过一些力、动作、空间等物理性元素对过程、行动、状态、方法及目的等相关事件结构概念实现隐喻性理解,而在此基础之上详尽分析现代汉语体系中事件结构隐喻现象的实际体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语语言意义建构过程,对于现代汉语学术研究有一定理论探究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中国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其中人体隐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等。通过分析中国手语和汉语中与人体(头、心、手)相关的词汇隐喻,具体考察手语和汉语中人体隐喻的投射范围、共性和个性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是聋人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并了解聋人和听人认知策略的差异。同时,掌握手语的隐喻规律,也可以使听人的手语学习更加有章可寻。
关键词:
手语 汉语 人体隐喻 认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银平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的。对空间维度词"长、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空间维度词"长、短"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声音域、评价域以及程度域。
关键词:
空间维度词 长 短 认知隐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士昌
本文以商务信函为讨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英汉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表述手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英汉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表述手段方面的区别与语言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如本斯坦(Bernstein,1972)所言:语言影响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符号和社会文化存在着相互体现的关系,同样,社会文化也必然反映于语言系统中,一种社会结构与人们在这一社会结构中所使用的语言方式存在着直接的相互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社会结构、社会文化与语言行为是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思 苏新宁 谢靖 王东波
基于清华汉语树库,利用条件随机场,构建时间表达式知识抽取模型。为了确保模型的性能,统计分析时间表达式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并把确定的特征应用到模型的构建中。在语言特征模板基础上,在摘要语料上抽取验证表明,时间表达式抽取模型的调和平均值最高达到80.83%。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小植
19世纪末期,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和参照的现代化进程的铺展和中国国家制度的疾速衰竭,使汉语在世界语言的中心地位也发生了颠覆式的位移,逐渐滑落到边缘地位,"汉字文化圈"也呈现出破裂的态势。21世纪,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现代化实践及其重大转型,为汉语的复兴和精神重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背景下,将重新"发现汉语"及其"天下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命题,这意味着以西方文化为轴心的单向度的世界文化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以汉语复兴为切入点,中国文化将成为解构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力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在重新"发现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吸收其他语言文化资源的同时,坚持汉语及其文化形态的输出立场,摒弃中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模态,建构一种语言的"天下精神",从而使汉语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