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6)
2023(8768)
2022(7164)
2021(6663)
2020(4987)
2019(11518)
2018(11276)
2017(19573)
2016(11657)
2015(12971)
2014(13190)
2013(12448)
2012(12073)
2011(11395)
2010(11734)
2009(10339)
2008(10076)
2007(9231)
2006(8598)
2005(8223)
作者
(32592)
(27105)
(27056)
(25488)
(17247)
(13067)
(12459)
(10575)
(10564)
(9835)
(9227)
(9192)
(8796)
(8770)
(8531)
(8449)
(8159)
(8093)
(7823)
(7722)
(7214)
(6892)
(6599)
(6316)
(6249)
(6072)
(6029)
(6011)
(5530)
(5502)
学科
(51159)
经济(51123)
地方(23095)
中国(22617)
管理(22121)
(20827)
教育(19662)
(15480)
地方经济(13860)
(12812)
企业(12812)
(12250)
方法(11948)
业经(11721)
(11384)
农业(11201)
数学(10239)
数学方法(10103)
发展(9468)
(9341)
理论(9313)
环境(9182)
(9045)
金融(9042)
(8256)
银行(8246)
技术(8232)
(8174)
(7698)
贸易(7686)
机构
大学(159763)
学院(158992)
研究(66812)
(59948)
经济(58367)
管理(49676)
中国(44296)
理学(41176)
科学(40513)
理学院(40404)
管理学(39564)
管理学院(39231)
(37718)
(34827)
(34664)
师范(34616)
教育(31942)
研究所(31386)
中心(28522)
师范大学(28406)
(27094)
(26111)
(25828)
北京(25427)
(24157)
(22311)
技术(21342)
业大(20697)
农业(19802)
财经(19698)
基金
项目(100302)
研究(82068)
科学(80063)
基金(66563)
(57526)
国家(56860)
社会(49600)
科学基金(47070)
社会科(46721)
社会科学(46716)
教育(43514)
(42218)
(37299)
编号(36078)
基金项目(34511)
成果(31791)
(30200)
课题(29349)
自然(26678)
自然科(25978)
自然科学(25973)
资助(25729)
自然科学基金(25451)
重点(24939)
发展(24898)
(24517)
(24424)
(22558)
规划(22466)
(21055)
期刊
(77495)
经济(77495)
研究(61430)
教育(52501)
中国(47066)
(25387)
学报(22156)
科学(21777)
管理(18697)
农业(17980)
大学(17639)
技术(17524)
(17236)
(15574)
金融(15574)
学学(14792)
业经(14026)
职业(13075)
经济研究(11802)
(10356)
论坛(10356)
(9975)
问题(9776)
(9471)
财经(9394)
资源(8908)
技术教育(8610)
职业技术(8610)
职业技术教育(8610)
图书(8297)
共检索到269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小飞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英国所崇尚的“自由教育”及其精英型、学院式的传统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便如此,在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面临新的环境压力,英国的高等教育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和调整,不仅在大众化和终身学习方面取得了大的成就,而且在推动高等教育和区域的互动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区域服务职能的发挥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辉  程晓凌  张雷  姜巍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区域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凤秋  范海燕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振兴,必须实行城乡互动发展战略,即促进城乡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塑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强化城市功能,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用工业化的思维搞农业。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促进城乡发展在现阶段,以农补工阶段结束、但以工补农阶段尚未到来,因此,城乡差距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平军  修春亮  丁四保  魏冶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整体水平稍有下降;集聚能力得分排序及其演变趋势表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资源城市主宰着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四中心城市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增的发展趋势,且由四城市形成的经济区实体功能开始显化,并沿哈大铁路形成一条不连续的"极化轴",区域发展中心逐步南移;区域发展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②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极化指数来看: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其中市区极化程度明显高于县(县级市),且发展演进方向互异;空间分布上非均衡性指数表现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而崔-王指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城市类型(资源城市与非资源城市)表现出异向发展趋势,其中资源城市呈绝对的下降趋势,且资源城市的极化程度明显低于非资源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楚波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我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大区发展规划。文章阐述了在该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快速振兴的目标,基于国内空间发展的趋势和东北的发展现状,确定出空间结构的优化思路;同时本着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确定出区域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东北地区空间结构的合理构建和重点区域发展方向的科学判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慈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培祥  
城市与区域良性互动是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整体实力提高的重要条件。文章从产业结构转换迟滞与城市化滞后、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资源型城镇的经济衰退与低质城市化、城市与区域整合节点、廊道、载体发育不足等方面,探讨了制约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而为解决东北地区城市和区域的关系问题,促进城市与区域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与区域整体实力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恒  宿伟玲  
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科学理解和掌握二者融合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本文采用PEST分析法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因素及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条件与社会基础;冰雪产业投资呈规模化、多元化特征;冰雪运动设施优势明显。(2)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条件因素对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的融合程度产生影响,但条件因素对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程度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黑龙江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度较高,吉林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辽宁融合度较低,且具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基于此,应加快冰雪政策的集成创新,不断促进冰雪消费大众化,持续推进冰雪产业现代化深化,冰雪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王颖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蔷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风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风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大,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风能资源与风电产业匹配程度低,风电场建设规模普遍偏小,规划目标偏低,大型风力发电机国产化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预测到2020年东北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120×104kW,将建成辽中南及辽东半岛风电产业基地、吉西白城—松原风电产业基地和黑龙江东部风电产业基地。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黄征学  滕飞  李爱民  
东北地区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的,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城市群是由"三大两小"五个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群组团。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城市群发展,需要强化轴带引领作用,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此,需要在构建体制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监测评估和奖惩等方面着力,提高经济集聚度,提升区域竞争力,夯实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空间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方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文章对东北地区外贸的发展滞后、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资源、技术投入、投资经营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探讨了如何立足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莲琴,刘力  
文章从东北地区沿边开放的基本格局入手,简述了我国边境口岸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口岸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而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口岸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振兴东北口岸经济的几点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君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