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4)
- 2023(5921)
- 2022(5030)
- 2021(4717)
- 2020(3971)
- 2019(9001)
- 2018(8893)
- 2017(17410)
- 2016(9618)
- 2015(10763)
- 2014(10954)
- 2013(10556)
- 2012(9743)
- 2011(8852)
- 2010(8960)
- 2009(8730)
- 2008(8892)
- 2007(8112)
- 2006(7233)
- 2005(6987)
- 学科
- 济(31732)
- 经济(31652)
- 管理(31404)
- 业(26443)
- 企(23400)
- 企业(23400)
- 制(20326)
- 银(18195)
- 银行(18049)
- 行(16785)
- 财(12204)
- 方法(12037)
- 度(11855)
- 制度(11824)
- 融(11563)
- 金融(11561)
- 数学(10112)
- 数学方法(9977)
- 体(9944)
- 业务(9703)
- 中国(9539)
- 体制(8798)
- 业经(8540)
- 银行制(8424)
- 农(8000)
- 务(7273)
- 财务(7252)
- 财务管理(7232)
- 企业财务(6846)
- 学(5981)
- 机构
- 大学(133965)
- 学院(130960)
- 济(54818)
- 经济(53544)
- 管理(48691)
- 研究(44757)
- 中国(42626)
- 理学(40371)
- 理学院(39896)
- 管理学(39367)
- 管理学院(39092)
- 财(31616)
- 京(28409)
- 科学(24072)
- 财经(23718)
- 所(22298)
- 银(21858)
- 中心(21773)
- 江(21601)
- 经(21395)
- 银行(20972)
- 农(20442)
- 行(19523)
- 研究所(19505)
- 北京(18129)
- 经济学(17739)
- 财经大学(17690)
- 州(17209)
- 范(16350)
- 院(16272)
- 基金
- 项目(81480)
- 科学(64533)
- 研究(61541)
- 基金(60184)
- 家(51517)
- 国家(51105)
- 科学基金(43928)
- 社会(40200)
- 社会科(38102)
- 社会科学(38094)
- 基金项目(31249)
- 省(30292)
- 教育(28580)
- 自然(27008)
- 自然科(26338)
- 自然科学(26333)
- 划(25936)
- 自然科学基金(25896)
- 资助(24552)
- 编号(24431)
- 制(21782)
- 成果(21711)
- 部(19174)
- 重点(18480)
- 课题(17288)
- 创(17026)
- 国家社会(16972)
- 教育部(16938)
- 性(16915)
- 发(16561)
共检索到21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丽梅
新《英格兰银行法》已于1998年6月1日实施,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原来由英格兰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权赋予金融服务管理局行使。本文介绍金融服务管理局在银行违反监管法规时的权力及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服务管理局、法院的一些具体做法。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耀华
目前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健康运行、促进国家金融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当今世界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一、美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主要内容个人破产制度是指将个人纳入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当个人资产远小于负债并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由债务人自愿申请破产或债权人提请进行破产清算,以使其摆脱过去的旧债,重新开始其经济生活,进而较公平地获得清偿的一种制度。作为当今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艳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泰山 宋笛
本文针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改革,从美国的阿格海恩(Aghion)、哈特(Hart)和穆尔(Moore)三位法经济学家在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破产法律制度改革方案——AHM方案入手,对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破产法律制度 改革 AHM方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宏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破产法 法律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惠娜
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尚属空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关键词:
银行破产 市场退出 立法 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黎四奇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是银行监管法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随着人们对银行业务性质及风险认识的加深.银行破产法理论已历经了从一般企业破产理念到时存款人特殊利益的保护、再从对存款人特殊保护到破产预防的变迁。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符合了金融是经济核心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存款人利益的一种应有的人性关怀。然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理论与实践仍停滞于原始阶段。因此,进行现实的分析,并在立法上进行一定的矫正思维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延彬
银行金融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机构、网络和专业知识等优势以获取收入为目的为客户办理业务的活动,主要包括支付结算类、代理类、基金托管类和咨询顾问类等业务。商业银行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服务收费的困扰。近年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邱永红
国际上处理银行危机的法律制度及启示邱永红近年来,为因应日益增多的金融风险,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但即使是在最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也无法完全消除银行步入困境的可能性。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危机,银行不借助于紧急救助,是很难渡过难关的。因此,发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狄
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并列为破产三大制度,其保护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和维护债权人等各方利益的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如何平衡好债权人与债务人、债权人与债权人,债权人与出资人之间的利益就成为构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中美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从关键环节分析了两国法律规定的差异以及对中国实践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利益平衡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婷
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竞争程度日益加剧,而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尽完善,经营行为也存在多种违规情形,同时外部风险复杂多变,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方式和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霖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制度 个人破产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婷
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数量激增,竞争程度日益加剧,而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不尽完善,经营行为也存在多种违规情形,同时外部风险复杂多变,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金融机构依法退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保险公司也不例外。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方式和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芹 胡茂刚 桑志刚
从2002年6月鞍山证券被撤销开始,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方式多是行政性的,包括责令关闭(撤销)、托管、行政接管、停业整顿、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等。2007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破产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表明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开放的态度。本文比较研究美国和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退出市场 破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 法律制度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