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2)
- 2023(4999)
- 2022(4028)
- 2021(3582)
- 2020(3050)
- 2019(6577)
- 2018(6142)
- 2017(12328)
- 2016(6007)
- 2015(6672)
- 2014(6604)
- 2013(6579)
- 2012(5996)
- 2011(5467)
- 2010(5812)
- 2009(5984)
- 2008(4630)
- 2007(4215)
- 2006(3835)
- 2005(3592)
- 学科
- 融(24654)
- 金融(24654)
- 济(23682)
- 经济(23645)
- 银(21661)
- 银行(21661)
- 行(21125)
- 业(20526)
- 管理(19406)
- 企(16833)
- 企业(16833)
- 中国(14458)
- 中国金融(10912)
- 方法(10405)
- 财(10255)
- 数学(9464)
- 数学方法(9419)
- 制(9250)
- 务(7591)
- 财务(7574)
- 财务管理(7565)
- 企业财务(7361)
- 农(7299)
- 地方(6499)
- 业经(6325)
- 农业(5702)
- 体(5220)
- 贸(4995)
- 贸易(4987)
- 易(4854)
- 机构
- 学院(84189)
- 大学(82566)
- 济(38872)
- 经济(38009)
- 管理(32537)
- 中国(28916)
- 理学(27337)
- 理学院(27141)
- 管理学(26822)
- 管理学院(26685)
- 研究(25671)
- 财(20433)
- 京(16263)
- 财经(16191)
- 银(15878)
- 融(15484)
- 银行(15345)
- 金融(15174)
- 中心(15061)
- 经(14680)
- 行(14429)
- 经济学(13130)
- 人民(12832)
- 财经大学(12271)
- 科学(12257)
- 江(12090)
- 经济学院(11983)
- 所(11911)
- 国人(11617)
- 中国人(11565)
- 基金
- 项目(53240)
- 科学(42215)
- 研究(40492)
- 基金(39502)
- 家(32953)
- 国家(32623)
- 科学基金(28840)
- 社会(27469)
- 社会科(26293)
- 社会科学(26286)
- 省(20584)
- 基金项目(20464)
- 教育(17764)
- 自然(17206)
- 自然科(16775)
- 自然科学(16771)
- 编号(16689)
- 自然科学基金(16487)
- 资助(16415)
- 划(16311)
- 成果(13001)
- 部(11983)
- 国家社会(11645)
- 发(11498)
- 重点(11436)
- 创(11290)
- 融(10979)
- 制(10957)
- 课题(10949)
- 性(10909)
共检索到13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调研组
英国主要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及职责英国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政策委员会(FPC)、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和审慎监管局(PRA)英国《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于2012年12月19日获得英国女王批准,并于2013年4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对英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革,诞生了三个独立的机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由原来金融服务监管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艳红 尹继志
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英国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设立了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构建了健全的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和纠纷解决机制,并开展了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起步晚,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从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争议处理程序、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和加强金融行业自律等方面入手,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天奎
借助2000年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将不同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机构统一到金融行业调查专员公署(FOS)。FOS的强制管辖权和自愿管辖权几乎可以涵盖绝大部分现有和潜在的金融业务行为。FOS的调解和协商等非正式程序可以有效解决90%以上的金融投诉案件,仅有10%左右的案件需要调查员裁决。FOS裁决仅对金融服务机构单边产生拘束力,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不失为中国可资借鉴的金融纠纷解决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更多侧重于发展。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在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蓉 蒋难
近年来,随着金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和复杂化,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突出,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从银行业领域来看,一是随着风险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格式合同的保护条款、风险转移条款,将银行业务中潜伏的本应由银行和消费者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二是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问题。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对于提振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行为金融理论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杰 李杰
从2010年起,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及其辖内的7个县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试点开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下称"晋中中支")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中心和金融服务维权网络,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对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对央行来说是一项新职能、新任务、新领域,找准工作抓手,是保障工作整体、有效推进的关键。2013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以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因此,宁波市中心支行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作为基层央行的一个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实行立法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已分别组建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9月,人民银行公开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纳入"十二五规划",并提出一系列加强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大维
伴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围绕着银行服务收费、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消费纠纷不断攀升,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渐突出。金融消费者权益存在的问题知情权受到侵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随着竞争的引入,新的金融业务品种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层出不穷,出于自身利益,金融机构很难客观、公正和全面地提供金融信息。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贷记卡来说,银行着重宣传的是诱人的免息期,但对于最低还款额的宣传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011年底到2012年上半年,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银监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证监会证券投资者保护局、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等机构先后获批设立,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相关的体制建设和实践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研究和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刊特邀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此进行解读和评论。本期微评由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工会主任宋建江主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富春
建国初期(1949~1957年)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纵观该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可以说始终是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全局,并遵循着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论文选取这段时期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分析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国家意志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多样化要求,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