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1)
2023(9013)
2022(7500)
2021(6622)
2020(5436)
2019(12026)
2018(11509)
2017(21477)
2016(11254)
2015(12260)
2014(12000)
2013(11907)
2012(11233)
2011(10317)
2010(10355)
2009(9535)
2008(9075)
2007(8188)
2006(7419)
2005(6590)
作者
(35204)
(29852)
(29583)
(27888)
(18727)
(14215)
(13183)
(11717)
(11242)
(10404)
(10176)
(9724)
(9490)
(9219)
(9096)
(9042)
(8836)
(8780)
(8595)
(8377)
(7559)
(7299)
(7159)
(6808)
(6764)
(6515)
(6294)
(6188)
(5919)
(5795)
学科
(70469)
经济(70419)
管理(31221)
(27217)
方法(23599)
数学(20860)
数学方法(20770)
(20368)
企业(20368)
(20225)
贸易(20215)
(19586)
地方(17760)
(13992)
中国(13725)
业经(12458)
地方经济(12240)
(12148)
(11167)
农业(9776)
环境(9765)
关系(9129)
(8694)
(8293)
产业(8074)
(8065)
金融(8064)
(7323)
经济学(7299)
银行(7289)
机构
大学(171641)
学院(171623)
(88039)
经济(86739)
研究(64845)
管理(62045)
理学(53911)
理学院(53311)
管理学(52556)
管理学院(52266)
中国(46624)
科学(37838)
(34509)
(34404)
(33278)
(33231)
研究所(30361)
经济学(28883)
财经(28097)
中心(27725)
业大(27657)
农业(26510)
经济学院(25964)
(25586)
(24715)
(23033)
北京(21399)
财经大学(20684)
科学院(20577)
(19956)
基金
项目(115050)
科学(89845)
基金(85348)
研究(78702)
(76758)
国家(76172)
科学基金(63738)
社会(54557)
社会科(52013)
社会科学(51999)
基金项目(45050)
(43791)
自然(40538)
自然科(39610)
自然科学(39592)
自然科学基金(38913)
(36998)
教育(34303)
资助(34120)
编号(28516)
(26344)
重点(26306)
(25455)
国家社会(23991)
(23859)
创新(22505)
科研(22248)
教育部(21693)
计划(21603)
成果(21479)
期刊
(98637)
经济(98637)
研究(52396)
学报(30676)
(29515)
中国(29392)
科学(26439)
(25045)
大学(22813)
管理(22641)
学学(22338)
农业(20043)
经济研究(18754)
(16101)
国际(14815)
财经(14616)
(14548)
金融(14548)
问题(14070)
业经(13941)
技术(12824)
(12804)
世界(10862)
(10786)
技术经济(10117)
商业(9711)
教育(8863)
统计(8416)
(7980)
(7792)
共检索到258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郑江  
2019年3月6日,英国国际贸易部正式对外宣布,英国新设立的贸易救济调查团队即日起开始履行职能,这标志着英国脱欧后独立实施贸易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主开展贸易救济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从欧盟现有贸易救济体制和英国脱欧后的贸易救济法律框架入手,以英国脱欧后对现有贸易救济措施和新立案件的处理为重点,分析英国独立实施贸易救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政府和企业层面的相关应对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计广  
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反补贴措施的主要贸易效应和主要影响因素。运用2001~2008年欧盟反补贴案例中6位HS编码分类下的产业数据,考察了裁决前一年到裁决后三年共五年情况,验证了反补贴措施的绩效,结论是虽然反补贴措施能够产生显著的进口限制效应,但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大大减弱了贸易救济措施的绩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贸易转移效应相较进口限制效应存在一年多的滞后期,从而能为国内产业提供一定的缓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飞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用于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贸易救济措施。本文除对这三种救济措施制度进行比较之外,重点是对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在运用总量上,反倾销最多,其次是反补贴及保障措施,但近年来反倾销和反补贴有下降趋势但保障措施却有上升趋势;欧、美、加等发达国家是反倾销和反补贴的主要应用国,但发展中国家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应用上已经逐步代替发达国家成为主力;五矿、化工和农产品等行业是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应用的重点。最后,文章对我国建立贸易救济措施的预警机制提出几点意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利用1997—2004年中国反倾销案例8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考察了反倾销措施引起的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模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倾销行为贸易救济效果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反倾销措施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不仅征税案例,即使是无损害结案的反倾销指控仍然对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有重要影响,即反倾销具有“调查效应”;但是涉案产品可能在指控对象国和非指控对象国之间转移,这种“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保护效果;总体上看,反倾销仍然起到了救济本国产业的作用,因为无论是指控对象国还是非对象国的进口价格都会上升,从而控制了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平  
本文在比较分析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重大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贸易救济措施是当外国进口产品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进口国政府采取的用以减轻乃至消除此类损害的措施,通常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反倾销措施一般是指对以低于正常价格(即倾销)出口并给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十年来,我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应对贸易救济调查的能力不断增强,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立法和实践不断完善,不仅在获得自身长足发展的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发展动力和市场机遇,也为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贸易救济措施法律体制不断成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林波  
2010年下半年,欧盟对中国数据卡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项调查,严重扰乱了中欧双边正常的贸易秩序。数据卡属于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制造数据卡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给欧盟市场的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福利,欧盟对一种产品同时实施三种救济措施在WTO各成员方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仅阻碍欧盟自身经济复苏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磊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贸易救济效果的相关研究也成为了近期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反倾销立案调查的主要对象国。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角色转变。作为WTO的主要成员国,如何合理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利益,维护贸易公平是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结合商务部公示的对外反倾销措施实施案例,对反倾销涉案国家和地区及涉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贸易额,按照海关税则号整理后,对立案调查、征收反倾销税、无损害结案、撤销调查和价格承诺这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包小忠  
随着我国进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面对的公平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立时间还不长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措施亟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为此,本文提出了适当援用,减轻损害;完善法律,有法可依;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严格条件,避免滥用;防患未然,有效预警等五项巩固和完善的基本原则,并一一解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志勇  张瑾  
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美国国内要求对华实施贸易制裁的呼声渐高。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数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对华反规避、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337调查"等措施对我国企业对美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徐利成  洪雪萦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欧债危机逐渐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欧债危机引起的整个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欧元贬值等问题势必会使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受到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相关成员国势必实施严格的紧缩政策,从而将使中国对欧出口遭遇更严峻的形势。鉴于欧元区在中国外贸出口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尽早设定应对措施,以期减缓欧债危机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立平  
世贸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的机构,它允许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征收较高关税或采取其它形式的保护措施,使成员进行开放、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由此可确定“入世”后的我国,应是市场开放和维护市场秩序并行不悖。本文在介绍和总结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时,应优先选择反倾销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艾西亚  张佳唯  
欧盟始终对于强化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犹豫不决,而英国却是坚定的支持者。2016年的英国公投"脱欧",被许多人乐观地视为英国可能会直接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然而,本文研究指出,即便中英双方都有意愿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但具体达成这一协议仍然面临重重困难。第一,从现实性角度来看,英国脱欧后的当务之急是重塑与欧盟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重启世贸组织谈判,在此之前很难与任何第三方国家进行谈判。第二,中英贸易协定不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利用英国平台进入欧洲的机会,甚至许多企业会从英国撤资并转向其他欧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艾西亚  张佳唯  
欧盟始终对于强化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犹豫不决,而英国却是坚定的支持者。2016年的英国公投"脱欧",被许多人乐观地视为英国可能会直接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然而,本文研究指出,即便中英双方都有意愿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但具体达成这一协议仍然面临重重困难。第一,从现实性角度来看,英国脱欧后的当务之急是重塑与欧盟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重启世贸组织谈判,在此之前很难与任何第三方国家进行谈判。第二,中英贸易协定不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利用英国平台进入欧洲的机会,甚至许多企业会从英国撤资并转向其他欧盟国家;第三,从利益角度,中英贸易的互补性强于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贸易,这就意味着失去英国的欧盟与中国将形成更强的竞争关系,这对未来的中欧贸易谈判是不利的。此外,中英自贸协定可能会对欧盟国家的汽车行业等造成负面影响,这会使得欧盟对中英谈判施加更多的压力,毕竟对英国而言,欧盟较之中国更为重要。因此,英国"脱欧"带给中国对外贸易的好处可能非常有限,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推动欧盟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的贸易谈判重心仍然应该着眼于欧盟,而不是偏向英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