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9)
- 2023(11626)
- 2022(10266)
- 2021(9834)
- 2020(8198)
- 2019(18931)
- 2018(19178)
- 2017(36573)
- 2016(20143)
- 2015(22666)
- 2014(22939)
- 2013(22297)
- 2012(20445)
- 2011(18172)
- 2010(18233)
- 2009(16466)
- 2008(15815)
- 2007(13745)
- 2006(11909)
- 2005(10248)
- 学科
- 济(71269)
- 经济(71165)
- 管理(56642)
- 业(52378)
- 企(43833)
- 企业(43833)
- 方法(32494)
- 数学(27621)
- 数学方法(27286)
- 中国(20020)
- 农(19968)
- 财(19226)
- 学(17900)
- 制(16712)
- 业经(16527)
- 地方(15148)
- 银(14231)
- 银行(14182)
- 理论(13962)
- 行(13594)
- 融(13569)
- 金融(13561)
- 农业(13360)
- 技术(13313)
- 和(12786)
- 体(12482)
- 务(12006)
- 财务(11932)
- 贸(11918)
- 贸易(11913)
- 机构
- 大学(276017)
- 学院(273565)
- 管理(109536)
- 济(100655)
- 经济(98103)
- 理学(94589)
- 理学院(93503)
- 研究(92466)
- 管理学(91877)
- 管理学院(91382)
- 中国(69262)
- 京(59873)
- 科学(59625)
- 财(47641)
- 所(46911)
- 农(46004)
- 研究所(42936)
- 业大(42694)
- 中心(42143)
- 江(39885)
- 北京(38027)
- 财经(37857)
- 范(37615)
- 师范(37230)
- 农业(36187)
- 经(34457)
- 院(34285)
- 州(32700)
- 技术(31174)
- 师范大学(30194)
- 基金
- 项目(191462)
- 科学(148946)
- 研究(141388)
- 基金(136214)
- 家(119098)
- 国家(118071)
- 科学基金(100289)
- 社会(85158)
- 社会科(80401)
- 社会科学(80381)
- 省(75554)
- 基金项目(72939)
- 自然(65976)
- 教育(64726)
- 自然科(64400)
- 自然科学(64382)
- 划(64017)
- 自然科学基金(63198)
- 编号(59063)
- 资助(55718)
- 成果(48947)
- 重点(42329)
- 部(41608)
- 课题(40798)
- 发(40211)
- 创(40080)
- 创新(37263)
- 项目编号(36797)
- 科研(36495)
- 大学(35446)
共检索到40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应登 霍竹 邓益志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制机制,分析总结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经验及特点,本文认为英国内政部负责的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独特的卫生健康伦理监管系统、重视财政资助计划项目伦理监管以及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支撑是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特色,对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就此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相关启示及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阳镇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欧盟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体系,并设置相关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进展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欧盟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包括立法层的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在制度执行层,主要包括欧盟和成员国相应的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协会则发挥着提供意见和咨询等作用。第二,监管政策布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重点领域,重点议题主要面向人工智能的可信赖与负责任式创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互联网安全。第三,监管模式与机制为欧盟统一框架引领下成员国各具特色的双重监管,注重综合性监管政策与细分监管政策的配合且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欧盟相关实践对中国开展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启示在于:在制度设计上,要注重软性约束与硬性监管相结合、全局性监管与专门性监管并行,加强双边和多边伦理监管制度建设;在监管模式上,要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的制定,形成中央和地方一致且协调的双重监管,并设置相应的伦理监管机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在社会生态赋能上,要加大数字科技领域的创新投资力度,推动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红军 郑岳 郑若娟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数字科技逐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应地,在数字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科技伦理问题也愈发严峻。作为较早的实践者,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能为我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对澳大利亚政府、行业组织与协会、大学与研究机构、社会媒体、企业五大监管主体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解构了澳大利亚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中用户隐私保护、信息获取自由与消费者数据权利、人工智能道德与负责任人工智能研发三大重点议题的政策布局。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澳大利亚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大制度安排,即制定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建设能力、建立多方合作机制。最后提出澳大利亚实践对中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四点启示,包括构建多层次的治理框架、明确伦理监重点、强制性与自愿性制度并举、重视数字科技伦理教育。
关键词:
数字科技 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澳大利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晓莉 杜青雨
当前,以技术驱动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创新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到金融领域,从而衍生出多种金融业务及商业模式。而与金融创新相伴的则是金融科技监管,即转变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实现实时化、信息化及全景化的监管。虽然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时间尚短,但是金融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现有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及模式难以适应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对原有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升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国际上金融科技发展强国的监管措施;其次以英国所提出的"监管沙盒"概念为例,论述其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最后,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需求角度入手,在借鉴国外金融科技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协同监管 社会监管 互联网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兴国
作为传统金融产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的产物,金融科技在发展中既面临传统金融风险,也存在底层技术风险。因此,传统金融监管体系难以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为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难以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欧盟金融科技监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欧盟金融科技监管的法律规范制定、监管体系及监管模式特征与优势。结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国金融科技协同监管体系,并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的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手段与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设路径。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经济 欧盟监管 协同监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颖
在美国,高等院校、高校教师专业组织和以政府为代表的科研资助者三类主体的不同规约组成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体系。相关规范以维护源自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术自由"等理念为出发点,就高校教师对学术、学生、同事、所在的学术共同体、社会的专业责任进行规定,并设计了严谨的执行处理机制。总结美国的经验,对我国相关规范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高校教师 专业伦理 规范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渊 池慧 高东平 张冉
从顶层设计、运行机制和实践经验等三个层次对美国基因编辑的监管体系进行深入挖掘。美国对基因编辑研究的监管以遵循科学为基础,能及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特别重视监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监管的原则清晰,边界明确、细节到位。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加快基因编辑的立法进程,制定科学、全面、长效、协作的监管体系,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基因编辑 美国 监管体系 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锦 马明光
本文从社会诚信基础、监管信息系统、监管重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国情构建中国特色有效银行监管框架,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社会诚信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红军 李书苑 阳镇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将数字科技伦理纳入监管范畴。系统分析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制度建设和实践做法,发现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的监管主体涵盖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咨询小组和委员会及网络和社区等跨政府组织、分权行政机构等;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伦理和大数据伦理,并在算法、人脸识别和数据公平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政策布局;监管模式为政府部门主导、政府部门与跨政府组织上下联动以及多中心、分散式的模式。英国政府将部分监管权力下放,与跨部门数字科技伦理治理标准相结合,对数字科技伦理进行监管。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在制度设计上,确立跨部门协作、以人为本、制定清晰的伦理治理原则和全国性标准;在监管模式上,构建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监管;在多利益主体参与上,赋予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全面考虑多方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建立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伦理监管框架。
关键词:
数字科技 伦理监管 监管模式 英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新一轮数字技术产生了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和数字社会,但也引发了系列负外部性问题,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议题,既有研究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理论框架、监管模式和主要议题缺乏深度解构。本文立足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最新政策布局与监管实践,解析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主要主体、监管模式和重点议题,搭建面向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机制”的一般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美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体涵盖“联邦政府—州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监管模式型侧重以国会为主导的美国政府立法与标准引领型监管、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多元参与型监管,以及企业以数字科技伦理嵌入公司治理的嵌入型自治模式的三重主导模式,监管重点议题涵盖道德式人工智能与透明、公平和可解释的算法以及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等核心议题。中国加快构建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需要强化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立法,在分层分类思路开展数字科技伦理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发挥地方数字科技伦理监管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自主性原则,调动数字企业在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与治理方面的治理标准、行业规范、企业倡议、治理指南和操作手册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数字科技伦理 监管模式 数字企业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逸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监管 参考借鉴 征信立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胜英
香港保险监管制度比较完善,具有对保险业宽松监管和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两大特点。本文从监管立法、行业自律中介制度政府引导等方面分析了香港保险监管体系的构成与特点,并借鉴香港的经验,提出完善内地保险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监管核心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严格监管向宽松监管转变,加强政府部门对保险业发展的支持与引导。
关键词:
保险监管 行业自律 保险中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莹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效果评析此轮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金融业的统一规范,对克服经济衰退、防范金融风险将产生积极作用,也将引领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发展潮流。但此轮改革,也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影子银行体系 次贷危机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