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8)
- 2023(12404)
- 2022(10362)
- 2021(9518)
- 2020(7772)
- 2019(17391)
- 2018(16526)
- 2017(32217)
- 2016(17221)
- 2015(18756)
- 2014(18219)
- 2013(17871)
- 2012(16418)
- 2011(14791)
- 2010(15175)
- 2009(14276)
- 2008(13520)
- 2007(12358)
- 2006(11216)
- 2005(9864)
- 学科
- 济(66129)
- 经济(65955)
- 业(52772)
- 管理(50413)
- 企(44052)
- 企业(44052)
- 方法(27434)
- 融(26929)
- 金融(26928)
- 中国(25991)
- 银(25248)
- 银行(25207)
- 行(24436)
- 数学(22721)
- 数学方法(22475)
- 农(21559)
- 财(20641)
- 业经(18021)
- 制(17010)
- 地方(15536)
- 农业(14615)
- 贸(14431)
- 贸易(14420)
- 易(14122)
- 务(13118)
- 策(13114)
- 财务(13088)
- 财务管理(13071)
- 企业财务(12527)
- 学(12252)
- 机构
- 学院(241323)
- 大学(239653)
- 济(103756)
- 经济(101706)
- 管理(92535)
- 研究(83525)
- 理学(80071)
- 理学院(79154)
- 管理学(77940)
- 管理学院(77473)
- 中国(68621)
- 财(49639)
- 科学(49260)
- 京(49071)
- 农(44602)
- 所(41664)
- 中心(40047)
- 财经(39242)
- 研究所(37878)
- 业大(36803)
- 江(36245)
- 经(35644)
- 农业(35066)
- 经济学(32214)
- 北京(30607)
- 范(30491)
- 师范(30106)
- 院(29613)
- 财经大学(29213)
- 经济学院(29180)
- 基金
- 项目(161504)
- 科学(127739)
- 基金(118481)
- 研究(116548)
- 家(104293)
- 国家(103332)
- 科学基金(88357)
- 社会(77951)
- 社会科(73139)
- 社会科学(73115)
- 省(63060)
- 基金项目(61951)
- 自然(56401)
- 自然科(55198)
- 自然科学(55183)
- 自然科学基金(54283)
- 划(53309)
- 教育(53146)
- 资助(48034)
- 编号(46142)
- 成果(37801)
- 重点(36597)
- 部(35799)
- 发(35578)
- 创(34633)
- 创新(32235)
- 课题(32233)
- 国家社会(32157)
- 教育部(30956)
- 科研(30886)
- 期刊
- 济(112052)
- 经济(112052)
- 研究(72959)
- 中国(47970)
- 农(41095)
- 学报(39480)
- 融(39480)
- 金融(39480)
- 财(37284)
- 科学(36145)
- 管理(33802)
- 大学(30093)
- 学学(28732)
- 农业(26602)
- 教育(24284)
- 财经(19784)
- 经济研究(19063)
- 业经(18754)
- 技术(17667)
- 经(16962)
- 问题(14475)
- 业(13290)
- 贸(12753)
- 国际(11818)
- 版(11578)
- 技术经济(11287)
- 理论(11188)
- 商业(11088)
- 科技(10927)
- 现代(10776)
共检索到365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黎智慧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其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障碍与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融入困境具有一定相似性。文化融入、心理融入和教育融入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主要维度。总结分析英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身份认同模糊易致群体冲突,家庭贫困限制融入方式与速度,教育福利受限阻碍学业成就均衡等影响因素。英国提出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促进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搭建媒介俱乐部,鼓励流动儿童教育叙事研究;开展社区工作,提高移民家庭融入资本;落实政府职责,满足流动儿童多重需求等具体策略,以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
英国 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杨依博
流动儿童的人口比例和增长趋势,决定了其社会融入度对美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三个主要维度。美国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种族偏见、法律地位差异、语言障碍、家境贫穷、心理压力等。为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会,美国采取的相应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基于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发展基于多元文化的双语教育,重视基于亲子合作的早期教育和提供基于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分析美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及策略,可以为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美国 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多元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王远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间人口流动成为新常态,加拿大流动儿童不断涌入城市社会,其来源也日趋多样化。加拿大作为奉行多元文化主义的移民国家,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育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三个主要维度。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加拿大流动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语言多样性背景下的教育困境,文化差异下的学校教育适应障碍,偏见与文化隔阂下的对立冲突,制度障碍下的社会服务缺失,环境适应困境下的心理问题等。加拿大通过发展灵活多样的双语教育,建立基于家、校、社区多方合作的教育融入机制,促进流动儿童双重身份的社会认同,构建全面的移民社会融入服务体系和建立完...
关键词:
加拿大 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多元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茂庆 史能兴
社会融入的实质是身份认同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个体找寻文化群体并获取归属感的过程。基于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存在经济身份认同、制度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三大困境。可通过重构认同观念,确立多元身份观;优化认同结构,提升跨文化适应力;深化认同目标,建构本真性理想确立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自我突破策略;通过社会制度支持以消除群体边界;社会文化支持以澄清社会价值;社会结构支持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形成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外部支持策略。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茂庆 邓晓莉
对广西H市616名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状况良好,群体差异不显著;其城市社会融入水平受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综合影响。在个人因素方面,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状况与其性别和年龄相关;在家庭因素方面,融入程度与父母公开给予肯定、亲子交流和父母进行课业辅导相关;在学校因素方面,融入状况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对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的关注度、同伴数量和交友方式相关。因此,建议切实保障政策实施落实,加强民族特色传承;开展民族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多元文化整合;稳定家庭住所环境,增加陪伴儿童时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蔺秀云 邓林园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建宁 贾涵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分析"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年龄、性别等自身条件无关,经济资本中分红、房租等可替代收入变量和人力资本中高层次职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显著;交往能力和政策制度变量在各自的类别模型中对"村改居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勇
本文从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流动儿童教育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南京、苏州、杭州和绍兴等四个城市的调研显示:流动儿童在课堂回答问题、获得表扬和遭到批评等主要教育过程方面总体上弱于城市儿童,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等教育结果方面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儿童。进一步地计量检验发现,流动女童比男童更容易融入城市教育,来到城市的时长与流动儿童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城市融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读于城市儿童为主的学校对流动儿童教育过程的融合产生了显著的负向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教育融合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皑皑 柴亦林 季楚煊
全球化浪潮之下,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制度与经费双保障、教师与课程国际化双支持”的学生国际流动影响因素模型,基于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调查数据,研究地方高校在学生国际流动中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制度与经费保障对于地方高校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的学生规模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地方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受到教师背景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的影响,海归教师在教学与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发展,课程国际化则是地方高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的多元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屈智勇 王晓华
通过对4279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的吸烟行为、与吸烟相关的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吸烟及其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的调查发现:流动和留守儿童在不同年级中表现出不同的吸烟行为;与吸烟有关的问题行为、同伴吸烟情况、同伴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吸烟次数和数量,亲子依恋和师生关系能部分预测吸烟行为;最后提出了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吸烟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巧 梁在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发展,出生且生长在城市的二代流动儿童日益增多。文章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提出一种测量二代流动儿童回流的新方法,并从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分析0~17岁二代流动儿童的回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从个体特征来看,13~15岁二代流动儿童更容易回流;(2)从家庭特征来看,父母流动次数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回流,父母当次流动时长越短的孩子越容易回流,留守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回流;(3)从迁移距离来看,相对于短距离迁移来说,跨省迁移的二代流动儿童更易回流;(4)从地区来看,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出生的二代流动儿童更容易回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文章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界定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概念,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五种融入类型。文章认为,概念"融入"比"融合"更适于形容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及结果;社会融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隔离是新移民难以避免的遭遇。流动人口的融入轨迹和模式因次人群而异,但经济整合通常发生在先,次为文化接纳,再次为行为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隔离 区隔融合 融合与融入 社会融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章宁
文章主要是着眼于流动儿童成长过程,采用社会学的整合视角,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察了流动儿童与迁入地社会的整合状况,并对影响整合状况的原因做了探索性的分析。结论认为,从总体来说,流动儿童群体内部的整合较好。但流动儿童与其居住的社区之间的整合程度并不十分理想。尽管时间在整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他方面如生活背景、家庭背景等都对这种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靳小怡
利用2013年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现状,揭示"纽带联结"和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城市人身份认同度和本地人身份认同度均比较低,存在身份认同模糊问题,制度性身份认同危机更为严重;"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和本地方言掌握程度,"乡村纽带联结"中老家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本地方言掌握程度和深圳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乡城纽带联结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可谓异同兼具,不同的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均有不同的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璐 张皓 郭林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社会,子女教育变量对养老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变量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无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养老地点 城市融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