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5)
- 2023(15683)
- 2022(13868)
- 2021(13239)
- 2020(11197)
- 2019(26490)
- 2018(26422)
- 2017(51224)
- 2016(28162)
- 2015(32061)
- 2014(32457)
- 2013(31868)
- 2012(29290)
- 2011(26294)
- 2010(26256)
- 2009(24014)
- 2008(23716)
- 2007(20950)
- 2006(17679)
- 2005(15268)
- 学科
- 济(109484)
- 经济(109352)
- 管理(78418)
- 业(75227)
- 企(61967)
- 企业(61967)
- 方法(55674)
- 数学(49028)
- 数学方法(48333)
- 农(29804)
- 财(28658)
- 中国(26456)
- 学(24199)
- 业经(23251)
- 地方(21300)
- 农业(20085)
- 贸(20008)
- 贸易(20004)
- 理论(19581)
- 易(19401)
- 务(18843)
- 财务(18758)
- 财务管理(18715)
- 制(18647)
- 企业财务(17709)
- 和(17513)
- 环境(16774)
- 技术(16605)
- 银(15829)
- 银行(15773)
- 机构
- 大学(399175)
- 学院(397871)
- 管理(157739)
- 济(153267)
- 经济(149741)
- 理学(137497)
- 理学院(135974)
- 管理学(133265)
- 管理学院(132563)
- 研究(128221)
- 中国(93992)
- 京(84278)
- 科学(82185)
- 财(69734)
- 农(65412)
- 所(64862)
- 业大(61372)
- 中心(59618)
- 研究所(59455)
- 江(56944)
- 财经(56677)
- 范(54333)
- 师范(53817)
- 北京(53074)
- 农业(51733)
- 经(51377)
- 州(46635)
- 院(46588)
- 经济学(45468)
- 技术(43564)
- 基金
- 项目(274580)
- 科学(213974)
- 研究(199985)
- 基金(196749)
- 家(171299)
- 国家(169880)
- 科学基金(145310)
- 社会(122198)
- 社会科(115630)
- 社会科学(115598)
- 省(108251)
- 基金项目(104865)
- 自然(96252)
- 教育(94081)
- 自然科(93941)
- 自然科学(93915)
- 自然科学基金(92189)
- 划(91313)
- 编号(83531)
- 资助(82174)
- 成果(67668)
- 重点(61349)
- 部(60675)
- 发(57614)
- 课题(57217)
- 创(56330)
- 科研(53119)
- 创新(52550)
- 教育部(51742)
- 大学(51660)
- 期刊
- 济(159197)
- 经济(159197)
- 研究(110674)
- 中国(70034)
- 学报(63786)
- 农(58312)
- 科学(57376)
- 管理(53937)
- 财(53741)
- 教育(48727)
- 大学(48034)
- 学学(44872)
- 农业(40769)
- 技术(36642)
- 融(29747)
- 金融(29747)
- 业经(26840)
- 财经(26343)
- 经济研究(25183)
- 经(22351)
- 图书(21702)
- 业(21504)
- 问题(21085)
- 技术经济(19270)
- 理论(18979)
- 版(18966)
- 统计(18732)
- 科技(18576)
- 商业(17587)
- 实践(17552)
共检索到56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婧 周金梦
2013年英国教育部为应对国内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于2016年颁布了包含六大目标和四大关键概念的最新版《GCSE媒介研究课程标准》,并于2019年出台了"2+1"模式的评估框架,即两次书面考核与一次媒介创作。分析发现,英国媒介研究课课程标准与评估框架的特点为:课程目标彰显三位一体,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评价内容多样化且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借鉴英国媒介研究课程改革的经验,我国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并出台课程标准,以保护、鉴别、赋权为宗旨设置多层次的课程目标,设置跨学科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符合媒介素养教育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
英国 媒介研究课程 评估框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熙
已有的针对PISA影响力的反思大多围绕PISA测评技术本身的科学性,本研究重点关注PISA发挥社会影响力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PISA测评结果的意涵并非既定、也非固定,而是在情境化的解读中不断得以建构和发展变化。由于当今媒介力量的参与,从PISA公布其测评结果到各国各地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变革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直达"与"刺激反应"过程,而要经过复杂的意义阐释与再阐释。媒介所受的外在影响,媒介自身的兴趣与利益诉求,以及媒介受众做出的被动或主动的意义阐释都会增加这种意义流变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PISA发挥影响力的过程远超出实证科学话语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小荣 吕捷 何瑞铧 郭兰平
大众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媒介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再现事物的原貌和形象特征。政府审计作为我国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直广受媒体关注。近年来,我国反腐事业蓬勃兴起,政府审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在反腐工作中的媒介形象关乎着国家、政府的整体形象。基于此,通过研究2017年《中国审计报》对政府审计反腐的新闻报道,依托"虚拟环境理论""形象识别系统理论"等理论知识,分析媒体如何对政府审计反腐媒介形象进行构造,并总结政府审计反腐的媒介形象特点。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反腐 媒介形象 新闻报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羊晓莹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对国内而言,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早期的单维度教育模式包括教育信息模式、教育伦理模式、实用模式、审美模式、社会文化模式等五种,近年来在此基础上逐渐组合产生了五种综合教育模式:"审美与社会文化综合模式""审美与伦理综合模式""社会文化、信息和实用主义综合模式""批判性思维教育模式""文化研究教育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综合教育模式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受众媒介素养水平如何评估,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综合教育模式 社会文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金艳 王学俭
从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到现在由电子技术主导的新新媒介,媒介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新出现的媒介总会传承旧媒介的优势,克服旧媒介的弊端从而完成媒介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媒介又在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社会及人本身。媒介技术能为人类信息的传播插上科学的翅膀,但显然,翅膀飞翔的目的地应是人类信息文明的殿堂,而非简单的技术工具或者工具技术的作坊。媒介技术的发展演变只有遵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才能实现其健康发展、更好发展,才能凸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关键词:
媒介技术 发展演变 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先锋 董小玉
澳大利亚被世界公认为是当代西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最好的国家。在国家多元文化政策、新社会运动、教育改革等因素积极影响下,它走过了四十多年历程。至今,澳洲已形成了系统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跨文化的批判性教育模式、明晰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基于澳洲经验,我国可以从宏观上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微观上,强化媒介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在课程标准层面,尽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开发上,平衡多元文化与不同层次的媒介活动;在教学层面,探索批判式的媒介素养教学模式,从而凝聚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中小学以及更高水平的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丁兴富
本文尝试建立一种新设计的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模式理论分析框架。首先指出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对研究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分析比较人际面授教学与技术媒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技术媒介教学划分成技术环境中的面授教学和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两类,随后集中论述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的各种模式:教学信息传输模式、远程教学交互模式、远程学习模式,以及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的时空分离模式。最后,提出并讨论新设计的技术媒介远程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初 刘洪莲 黄伟群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关键词:
数字媒介 传统媒介 大学生 媒介公信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明 刘国岩 邢伟
媒介生态研究为探讨大众传媒的生态责任提供了新视野。文章从媒介生态理论出发,研究了基于内生态、外生态两大角度的大众传媒生态责任,并提出大众传媒要净化生态空间,加强媒介生态的调适与重建,切实承担时代赋予的生态责任。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环保 生态责任 媒介生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建国
媒介消费文化研究是消费经济学科新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数字化时代,媒介消费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消费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究媒介消费文化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对于消费文化研究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媒介消费文化 研究方法 新媒体 消费质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金金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迫使传统影视剧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应运而生的网络剧则凭借其草根智慧的创造精神、包容开放的个性化表达与网络交互式的大众传播视角,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革命中的重要一环。跨媒介传播成为网络剧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拓展营销渠道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网络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对比研究,解读其在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关键词:
网络剧 跨媒介 传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晓斌 陈俊恬
国内阅读媒介研究可分为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及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两大部分。以媒介为中心的研究比较了新型数字媒介环境及传统纸质媒介环境下社会整体阅读形态的差异,分析了媒介技术环境对社会阅读形态的影响和塑造效应。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则围绕读者阅读行为和态度展开,包括读者在多媒介环境下的整体阅读行为和态度,读者对不同媒介的阅读行为和态度,以及影响读者行为和态度的因素。已有研究存在忽视读者主观能动性、阅读媒介分类方式比较笼统、对阅读情境不加区分、缺乏对多媒介和跨媒介阅读行为的研究、微观研究的深度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阅读媒介 阅读形态 阅读行为和态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平
进入21世纪数字新媒体时代以后,报业成为传统媒体的最大输家,但与大多数颓势日趋明显的报业相反,《华尔街日报》顺应时势、孜孜以求报业媒介融合之道,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基于《华尔街日报》的个案研究,深入探讨西方报媒的媒介融合战略。研究发现,《华尔街日报》"无处不在"的媒介融合战略体现在新闻融合战略和经济融合战略两个方面。无论是新闻战略融合还是经济融合战略,都有效整合了《华尔街日报》的新闻资源,使其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国内报纸的媒介融合应该以内容融合为核心,同时融合中还需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多元化经营以及媒介的国际化推广等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中
电视行业具有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为零、平均成本随观众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的传媒经济特征,其规模效应尤为明显。随着广电行业产业化的推进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电视行业将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竞争与垄断共存的市场格局。
关键词:
电视媒介市场 市场格局 传媒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