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
2023(1706)
2022(1464)
2021(1625)
2020(1290)
2019(2883)
2018(2996)
2017(5127)
2016(3403)
2015(3961)
2014(4071)
2013(3491)
2012(3186)
2011(3000)
2010(3108)
2009(2919)
2008(2824)
2007(2593)
2006(2244)
2005(2103)
作者
(7486)
(6065)
(5986)
(5876)
(3867)
(2961)
(2792)
(2368)
(2279)
(2274)
(2102)
(2043)
(1923)
(1898)
(1834)
(1820)
(1774)
(1766)
(1756)
(1746)
(1549)
(1519)
(1468)
(1430)
(1408)
(1375)
(1343)
(1316)
(1239)
(1237)
学科
教育(5913)
(5599)
经济(5580)
管理(5003)
中国(4022)
(3566)
理论(3449)
教学(3320)
(2792)
企业(2792)
思想(2444)
政治(2433)
思想政治(2306)
政治教育(2306)
治教(2306)
德育(2301)
(2193)
研究(2028)
(2026)
学校(1813)
业经(1785)
(1782)
金融(1782)
学法(1754)
教学法(1754)
工作(1706)
世界(1622)
(1607)
(1598)
(1556)
机构
大学(43772)
学院(36848)
研究(14485)
管理(10782)
(10591)
经济(10155)
(10027)
教育(9750)
(9622)
师范(9590)
中国(9514)
理学(8868)
理学院(8648)
管理学(8324)
管理学院(8243)
科学(8131)
师范大学(7917)
(6947)
北京(6891)
(6308)
中心(6194)
研究所(6194)
(5800)
(5332)
(5103)
(4861)
业大(4495)
财经(4296)
技术(4242)
研究院(4037)
基金
项目(21475)
研究(19828)
科学(16625)
基金(13228)
教育(11691)
社会(11022)
(10544)
国家(10385)
社会科(10193)
成果(10189)
社会科学(10189)
编号(9485)
(8631)
科学基金(8483)
(7943)
课题(7629)
大学(7052)
(6962)
基金项目(6569)
项目编号(6021)
研究成果(5628)
规划(5494)
(5465)
(5323)
(5278)
资助(5213)
重点(4981)
(4967)
(4815)
(4799)
期刊
教育(19753)
研究(17186)
中国(13547)
(13308)
经济(13308)
大学(5677)
学报(5460)
图书(5217)
(5173)
高等(4454)
(4324)
管理(4254)
科学(4107)
书馆(4036)
图书馆(4036)
农业(4017)
高等教育(3804)
学学(3399)
(3345)
金融(3345)
职业(3280)
(2757)
技术(2663)
成人(2658)
成人教育(2658)
(2607)
论坛(2607)
世界(2386)
(2220)
财经(2054)
共检索到67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旭东  
英国古典大学信奉"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张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训练心智,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成员。随着时代发展,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呼声及政策导向日渐凸显,许多大学和学者依然坚守"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英国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嬗变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磊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学也迎来了大变革时代。这一阶段美国大学的显性特征是办学规模的膨胀和现代体制的确立,实质上更深刻的内在变化是理念的焕新。基于对功利主义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反思,以洛厄尔为首的改革者整合古典自由教育的修辞学和哲学两大理路,提出了"培养整全之人"的教育理念,并从建造书院、重构课程和奖励学业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文化共同体,以提升大学品质、塑造公民性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燕燕  
人文教育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由复兴到衰微的过程。畸型的教育在生命之外寻找支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根基。因此,教育应返回到人生的原始命意,以人文精神延展生命的张力,涵养精神内隐的价值,以理解构筑教育与生命的相融,实现教育促进生命的全面成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华  
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科建设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等。其中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求实崇真、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及服务社会等共同特点。这些理念特点对我国创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立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经历了精英意识下的自我发展、心理学革命下的组织发展、多元学术观下的全面发展的演变。理念的演变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师发展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黎  邢颖  
构建"卓越大学"是德国政府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而提出的大学发展要求,经历了初步构想、实践探索和进阶调整三个发展时期。在初步构想时期,德国大学沿袭了侧重科学研究的主线发展思路,开始萌生"卓越大学"的建设构想;在实践探索时期,"卓越大学"的概念和框架开始孕育并逐步发展成型;在进阶调整时期,德国卓越大学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以综合性为基本理念、以创新性为重要使命、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推进卓越战略实施。经过这三个时期的探索与努力,德国"卓越大学"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国可借鉴其相关经验,重视高等教育全阶段各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顺应融合发展大势走合作化发展道路、核准自身定位走富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文化传承职能来培育我国"大学核心价值观",使"双一流"建设不断走向"卓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超云  曲福田  
与英国不同类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实践相比,我国大学战略定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类型上的同质性和学科上的同构性,目标选择缺乏理性,发展思路缺乏继承性和连续性;政府对大学战略定位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有待加强。我国大学在战略定位上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改革大学评价标准,将战略定位上升为全体人员的行为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恩舜  
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理念的历史演变做了较系统的考察与分析,从中梳理出影响大学理念的基本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我国大学理念的三条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小菊  
新加坡教育部推行的"少教多学"教育政策,为教师提供创意教学飞翔的"白色空间",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对比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值得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湘洛  
英国在100多年的海外办学实践中,率先实施了校外学位修读等教育教学制度,形成了考教分离、合办大学、海外分校、教学中心等完备的海外办学模式;依靠独特的海外评审等有效质量保障措施,强化了其海外办学的质量和声誉。创新与适应使其持续保持国际上领先地位。其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调整办学策略等经验对我国大学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卫建国  
注重学校发展质量和办学水平,是英国大学普遍关注的主题。尽管英国各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办学实距各具特色,但均体现出对学生培养质量的关注与执着,对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以及视社会服务为大学的当然职责的使命意识。英国大学注重办学质量的实践启示我们,要提高大学发展质量,就要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把教学和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发展自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其林  
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起源较早,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以商学院模式和互动模式为代表的成熟的组织形式。其创业教育体系也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健全的教育保障体系、分层多样的创业课程、灵活的教学方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这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在健全保障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华  
就业能力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主题。早在1963年,英国的《罗宾斯报告》中就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具有的目标是:提供适用于劳动领域的通用技能方面的教学。英国教育和就业部将高等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确定为帮助大学生提升较高层次能力和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志功  徐蕾  
大学校长的角色和职能对于整个大学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呈现和分析了英 国剑桥大学、里丁大学等著名学府大学校长关于自身角色和职能的理解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孙明  
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末,英国政府在大学实行的是免费加助学金政策,在80年代以后,经济困境使得这种政策有所改变。2004年的《高等教育法案(草案)》,又提出了新的学费政策和资助制度。英国大学学费与资助政策的演变与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