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8)
2023(2869)
2022(2368)
2021(2305)
2020(1813)
2019(3848)
2018(3894)
2017(6705)
2016(3552)
2015(4082)
2014(4273)
2013(4126)
2012(3910)
2011(3515)
2010(3655)
2009(3242)
2008(3252)
2007(3055)
2006(2651)
2005(2465)
作者
(11353)
(9385)
(9270)
(8832)
(6013)
(4394)
(4266)
(3735)
(3411)
(3347)
(3264)
(3200)
(3060)
(2884)
(2837)
(2828)
(2795)
(2784)
(2704)
(2654)
(2391)
(2374)
(2334)
(2233)
(2147)
(2093)
(2075)
(2020)
(1963)
(1903)
学科
(15806)
(13500)
经济(13484)
技术(13127)
管理(13052)
(12619)
企业(12619)
技术管理(6536)
中国(5033)
方法(4989)
(4744)
数学(4205)
数学方法(4157)
农业(3942)
新技术(3595)
高新(3590)
高新技术(3590)
业经(3136)
(3095)
金融(3095)
(2781)
银行(2770)
(2713)
(2709)
(2646)
理论(2441)
(2407)
贸易(2407)
(2378)
教学(2261)
机构
学院(54986)
大学(54811)
(22618)
经济(22099)
管理(21162)
研究(20690)
理学(17835)
理学院(17643)
管理学(17400)
管理学院(17285)
中国(15222)
科学(12860)
(12488)
(10903)
研究所(9853)
中心(9468)
(9357)
技术(8754)
(8721)
(8594)
北京(8290)
(8160)
业大(8101)
师范(8098)
(7342)
农业(7328)
科技(7095)
(6927)
财经(6620)
师范大学(6595)
基金
项目(35539)
研究(28247)
科学(28030)
基金(23971)
(20954)
国家(20792)
科学基金(17311)
社会(16653)
社会科(15852)
社会科学(15849)
(14648)
教育(12687)
基金项目(12510)
(12362)
编号(11437)
自然(10105)
自然科(9887)
自然科学(9884)
成果(9726)
自然科学基金(9712)
(9462)
资助(9201)
创新(8909)
(8365)
课题(8190)
重点(8081)
(7949)
科技(7739)
项目编号(7170)
(6992)
期刊
(24353)
经济(24353)
研究(16924)
中国(15818)
教育(10146)
管理(9212)
技术(8834)
(8809)
科学(8339)
科技(7849)
学报(7247)
农业(6660)
(6164)
(5935)
论坛(5935)
大学(5615)
技术经济(5104)
学学(5020)
(4705)
金融(4705)
(4440)
图书(3761)
世界(3492)
经济研究(3421)
职业(3395)
业经(3155)
(3022)
财经(3005)
现代(2884)
问题(2845)
共检索到8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加惠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曾是世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典范,追随者众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政府大包大揽,学校被动作为;社会评价误导,学校被迫作为;外界管理主体不全,学生难以作为等诸多因素,导致其仅仅存在27年就发生学术漂移,趋于没落。这留给我们诸多启示,值得反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钰孜  张欣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向普通高等院校漂移与趋同的现象,因此强调高职院校多元发展是必然趋势。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消亡过程中的政策漂移、行业漂移和学术漂移等因素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漂移与趋同现象受到主体观念认识、利益驱动和制度同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为确保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政策牵引以坚定未来方向,在院校层面突出专业特色以保障多元发展,在师生层面构建共同体以树立师生信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磊  
芬兰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两个并列的系统而成——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类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式的多科技术学院的发展日趋完善,已成为芬兰经济、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为芬兰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探究芬兰多科技术学院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卢瑶  
多科技术学院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特有产物,经历了萌生与创立、发展与变迁、消亡与转型三个阶段。多科技术学院采用分流施教的方式,对英国适龄青年学子的高等教育机会、形式、任务、资源、层次进行合理分流,为工业社会培养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促进了社会良性分层流动。借鉴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我国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高等教育机会分流的公正化、学生分流施教的特色化、高等教育层次分流的开放化,进而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我国社会的合理分层流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波  
本文从教育政策视角对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下多科技术学院政策进行梳理,解读其指导并服务于实践的经验,总结政策所取得的功效,剖析它最后走向终结的原因,以展示其全貌,探求高等教育的某些发展规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才平  
英国二战后为适应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创建了34所多科技术学院,开启了高等教育"二元制"时代,有力地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但是,多科技术学院没有固守自己的办学优势,而是一味追求学术化,出现了"学术漂移"现象。多科技术学院虽只存在了20多年的时间,但其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地方本科院校要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地方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才平在《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中,撰文系统介绍了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兴衰历程、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征,并提出了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作者介绍了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兴起与式微。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和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曲一帆  史薇  
20世纪中后期,英国、芬兰多科技术学院的不同发展路径,既归因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动、文化传统、改革当局利益诉求和改革方式的不同,又受到学校权责划分、沟通机制、经费来源、质量评估等教育制度设计差异的影响。我国在当前高等院校分类管理和结构调整改革背景下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借鉴国际做法,在充分关注上述影响因素的同时,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要求,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迎爽  
法国大学技术学院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是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法国大学技术学院具有制度设计的优势,秉承技术服务于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师资队伍多元化,创新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重视科研在教学创新中的驱动作用,通过立法保障产学研校企合作,拥有组织严密的发展共同体,形成实施相互贯通融合的学位体系。大学技术学院丰富、优化了法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与区域分布,推动了法国高等教育职业化,提高了地区技术发展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地区吸引力。其办学实践对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泽民  Paul Brennan  
加拿大应用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应用学位引领,突出应用研究,培养应用人才的"三应用"为基本特征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我国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可以借鉴加拿大应用技术学院在应用学位、应用研究及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办学经验,实施应用学位教育计划,授予转型高校应用学位授予权;加大应用学位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应用研究,将应用研究作为应用学位授予权的重要评价指标;实施通过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和评价制度,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卡桑迪·科姆巴  
引言背景资料在殖民统治时期,教育制度在性质上既是分层性的,也是隔离性的,肯尼亚人同其他非洲人一样只被允许接受关于职业和农业教育,其目的是为殖民者提供廉价的体力劳动者(Sorobea,1992;Sheffield,1971)。这在殖民时期的各种教育报告中被反复提及,包括:弗雷泽,1902年;菲尔普斯斯托克斯,1924年;毕彻,1949年。而学历教育则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钫  
通过深入考察了解,英国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成熟的职业证书制度及与学业证书互通的架构,以及基于质量和学生个体差异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集团化办学、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建立科学的投入机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文瑾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离不开学校发展的土壤。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只有在学校发展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促进学校发展,才能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学校与教师才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鸣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不仅应努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还更应利用其比较优势、前沿办学理念、区域文化特点等创建其个性特色,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均平  
英国科技信息服务及启示胡均平(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100036)AbstractInformationserviceis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inBritisheconomicdevel-opment.S&Ti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