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2)
2023(13132)
2022(10985)
2021(10245)
2020(8245)
2019(19017)
2018(18446)
2017(34641)
2016(18714)
2015(20988)
2014(20831)
2013(20715)
2012(19745)
2011(18359)
2010(18905)
2009(17553)
2008(17339)
2007(15703)
2006(14566)
2005(13837)
作者
(52514)
(43401)
(43371)
(41558)
(28267)
(20800)
(19728)
(16943)
(16845)
(15860)
(15104)
(14547)
(14147)
(14147)
(13905)
(13570)
(12960)
(12756)
(12596)
(12283)
(11340)
(10632)
(10537)
(10171)
(9901)
(9895)
(9817)
(9703)
(8885)
(8756)
学科
(85949)
经济(85843)
管理(47475)
(45629)
(33091)
企业(33091)
中国(32075)
(28813)
方法(26617)
地方(24091)
数学(23264)
数学方法(22950)
业经(19861)
农业(19178)
(19125)
(18190)
贸易(18168)
(17867)
(17663)
(16859)
银行(16845)
(16489)
(16081)
(16022)
金融(16021)
(14535)
(13753)
环境(12992)
发展(12621)
(12581)
机构
大学(265046)
学院(264258)
(120705)
经济(118227)
研究(103330)
管理(95253)
中国(82832)
理学(78963)
理学院(77972)
管理学(76830)
管理学院(76288)
(58922)
(57843)
科学(56574)
(51862)
中心(46770)
研究所(46086)
财经(43318)
(43068)
(41411)
(39462)
(39361)
师范(39200)
北京(39091)
经济学(38271)
(36964)
(34185)
经济学院(34166)
业大(32041)
师范大学(31621)
基金
项目(161565)
科学(128650)
研究(125980)
基金(117297)
(100510)
国家(99614)
科学基金(84572)
社会(82696)
社会科(78380)
社会科学(78367)
(60436)
基金项目(59152)
教育(57514)
(51763)
编号(51067)
自然(49096)
资助(48913)
自然科(47955)
自然科学(47944)
自然科学基金(47092)
成果(44726)
(40847)
课题(37526)
(37258)
重点(36818)
国家社会(35019)
发展(34301)
(33741)
(32914)
(32851)
期刊
(148705)
经济(148705)
研究(95659)
中国(66506)
(42359)
(41802)
管理(38915)
教育(38085)
(35450)
金融(35450)
科学(35290)
学报(34573)
农业(28814)
大学(27897)
学学(25284)
经济研究(24688)
业经(23847)
技术(23015)
财经(21895)
问题(19388)
(19146)
(18293)
国际(16889)
世界(16655)
(15289)
图书(14667)
(13202)
论坛(13202)
技术经济(13039)
现代(12265)
共检索到44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新型城镇化将对中国下一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发展小城镇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国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力。同时根据对英国小城镇发展政策的评估,作者指出英国小城镇的政策重视保护小城镇现有的价值,特别是小城镇自己的特点;但提升其服务和发展的质量,使小城镇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住区。在分析英国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小城镇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钟范  
韩国曾经历过高速城市化 ,但随之出现了农村空洞化、城乡发展差异扩大、区域发展不均衡加深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韩国政府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促进小城镇发展。最近 ,韩国政府又根据前阶段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教训 ,提出了综合培育小城镇 10年计划。本文考察了韩国政府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政策实践和新计划的特点 ,并探讨了它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根紧  
慢城运动倡导城镇现代化建设与城镇特色个性维续相得益彰、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与传统生活方式传承有机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强化城市宜居性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本文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慢城运动发展情况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国际慢城的建设经验,以期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声俊  
本文采取理论联系实际、中外对比研究的方法,概括和评述了德国小城镇的发展轨迹与主要特点。随着德国工业化的兴起,构成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德国采取大、中、小并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经过了3个阶段发展的历程,德国实现了高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形成了宝塔形城镇化结构。本文还概括了德国小城镇独有的5大特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一、小城镇的由来 小城镇在当前中国的语言里已成了一个通用的名词,它指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社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社区里,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由农民以亲属关系组成的农户。若干农户聚居在一地构成一个村落。各地村落的大小不同,少至几户,多至几百户。这些由客观条件形成聚居的村落,称作自然村。为了行政上的便利,常把若干较小的自然村合在一个行政系统里称作行政村(在公社时期一个行政村相当于一个生产大队)。若干行政村组成一个称作乡的行政单位(在公社时期乡相当于一个公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进军  
我国小城镇发展已经表现出新的态势:地带性差异进一步扩大;大都市经济圈和城镇密集区成为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地区;产业集群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全国各省市出现大规模撤乡并镇,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应。我们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两类对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引导战略;继续推进人口和工业的聚集;要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发展等等,这不但对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健康发展亦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庭  
(一)小城镇的发展与政策条件 目前,全球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42%。我国1999年城市化水平仅为30.9%,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计划今后10年,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0.8~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将有约1200万农民变成市民,以这样速度,2010年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3%左右,到2020年可达到52%,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符礼建  罗宏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新建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小城镇功能理论的探讨也日益得到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小城镇外部功能问题,即偏重对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忽视对城镇类别和自身功能的深层探讨。在实践中又过于强调单一的发展模式和城镇个体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继宁  
美国的小城镇政府机构精简、办事透明高效,基础设施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社会服务周到,第三产业高度发达,政府高度重视城镇规划,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是:(1)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小城镇的战略;(2)大力抓好城镇规划;(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精简、高效的小城镇政府;(4)大力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5)发展特色经济,强化产业支撑;(6)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兵  乔晶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本文肯定了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突出等现实约束下,小城镇必须提升发展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提出相关努力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晓晶  栾淑梅  陈秋菲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小城镇的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为提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徐玉梅  
小城镇是连接城乡的基地和桥梁,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是城镇化发展的潜力所在,小城镇的发展对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重点,一是要优先发展县城和大城市卫星城镇,二是重点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建制镇或中心镇,三是要将部分区位条件较优,产业发展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乡发展为新的小城镇。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必须重视其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要重视小城镇的发展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