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9)
2023(6320)
2022(5567)
2021(5328)
2020(4499)
2019(10125)
2018(10303)
2017(19885)
2016(10210)
2015(11370)
2014(11412)
2013(11195)
2012(10562)
2011(9514)
2010(10061)
2009(9654)
2008(9310)
2007(8646)
2006(7855)
2005(7209)
作者
(29309)
(23979)
(23811)
(22459)
(15253)
(11278)
(10890)
(9081)
(8809)
(8494)
(8040)
(7908)
(7649)
(7525)
(7358)
(7155)
(7068)
(6821)
(6808)
(6790)
(5994)
(5785)
(5677)
(5518)
(5484)
(5434)
(5382)
(5225)
(4702)
(4627)
学科
(37523)
经济(37472)
(35894)
管理(34329)
(30059)
企业(30059)
技术(15703)
中国(15313)
方法(15060)
数学(12653)
数学方法(12557)
技术管理(11776)
(11727)
(10512)
(10163)
银行(10152)
(9933)
(9833)
业经(9440)
(8803)
金融(8803)
(8224)
贸易(8213)
(8080)
农业(7450)
(6744)
(6598)
(6432)
(6389)
(6261)
机构
大学(151739)
学院(149809)
(64090)
经济(62715)
管理(60007)
理学(50846)
理学院(50316)
管理学(49754)
管理学院(49435)
研究(49216)
中国(39837)
(32630)
(32382)
科学(27036)
财经(25165)
(23793)
(22722)
中心(22719)
(22475)
北京(21547)
研究所(21149)
(19958)
师范(19793)
经济学(19487)
财经大学(18689)
(18469)
(18357)
业大(18088)
(17676)
经济学院(17581)
基金
项目(92265)
科学(73861)
研究(72202)
基金(66562)
(57621)
国家(56693)
科学基金(48382)
社会(46430)
社会科(44034)
社会科学(44024)
(36082)
基金项目(35241)
教育(33392)
(30578)
编号(29228)
自然(28990)
自然科(28298)
自然科学(28289)
自然科学基金(27844)
资助(25859)
(25486)
成果(25236)
创新(22671)
(21017)
课题(20604)
重点(20443)
(20318)
国家社会(19088)
(18776)
教育部(18452)
期刊
(73532)
经济(73532)
研究(49825)
中国(31996)
管理(26519)
(22857)
教育(20184)
科学(18522)
学报(17699)
(17265)
金融(17265)
(17229)
技术(14691)
大学(14435)
学学(13053)
业经(12233)
财经(12204)
农业(12099)
经济研究(11850)
(10558)
问题(9939)
科技(9688)
(8916)
技术经济(8692)
图书(8199)
理论(7985)
(7984)
论坛(7984)
国际(7934)
商业(7687)
共检索到235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亚力  
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其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构,造就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系统,为日后的科技、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国家创新系统再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几个特点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对英国的系统再造过程进行分析,探究科技发展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关系,然后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完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雨晖  汤志伟  赵迪  王研  
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从企业、院校、政府及其相互协同的角度出发,对日本超智能社会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日本超智能社会通过以政府为主的阶段性政策制定、以院校为主的知识创造与人才培养、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充分促进产学官三者的协同合作,从而推动了超智能社会的逐步发展与实现。并对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顶层设计提出四方面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杨  胡昌平  
国家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相应的信息资源配置。芬兰作为最早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国家,通过采用信息资源多元投入、动态分布和集成配置等机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应借鉴芬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管理模式、实施流程、资源投入结构加以改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涂俊  吴贵生  
巴西在20世纪90年代大力推行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稳定和恢复了巴西的经济。然而,过分自由的宏观经济政策削弱了巴西国内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给巴西带来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暗毁(undermine)。以巴西案例为鉴,本文提出,我国应该着眼于中长期技术经济发展,采取积极的创新政策,建设和增强国家创新系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亚洲  
鉴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英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进国家创新战略。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对创新的作用,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科研资助政策来管理大学科研。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英国大学出现了行政化、商业化的倾向,理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门类所受影响也不尽相同,而今后积极寻求与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交互关系必为大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茅宁莹  张帅英  
文章从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视角着重分析了印度本土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研究体系、国家药物政策以及人力资源培养等关键要素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演化协同匹配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印度制药产业技术创新对我国制药产业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苏靖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国家创新系统和现代区域理论及渐进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和吸收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区域创新的实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区域创新的发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意义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加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对地方科技工作的启示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焱文  李二玲  李小建  
基于对国内外农业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的相关研究为农业创新系统演化与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内容上,农业创新系统内涵、农业创新系统结构框架、创新维度、创新网络成为研究的侧重点;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全球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制度环境以及地理空间的作用给农业创新系统演化与发展带来了不同的驱动力。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对中国农业创新系统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勇  张旭  
英国公布的首份年度创新报告反映出英国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已初步确立了国家创新表现的测度体系。年度创新报告的公布可以看成是英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对创新战略管理的"创新"。本文通过对英国年度创新报告的分析,探讨了英国创新测度体系的形成、内容和测度指标的相关情况并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就开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监测与评价,建立我国创新测度体系并开展标准的创新普查活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志强  赵中建  
2009年6月5日,英国政府对成立不足两年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创新、大学与技能部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其并入了新成立的商业、技能与创新部。每一次与教育系统有关的变革,其背后都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某种连续性。通过对近年来英国教育系统变革的历程、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理解英国教育系统变革的深层动力以及教育在"创新英国"的战略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楼旭明  谢逢洁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测度ICT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影响和技术溢出作用,发现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整体经济对ICT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在2010年发生显著下降,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设备制造业,对传统部门的溢出和融合尚待提升,ICT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较弱。推动ICT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挥ICT的信息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作用,对实现工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李仕明  杨鸿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章东明  
本文阐述国家创新系统(NIS)开放状态的两种形式:开放式国家创新系统和国家开放式创新系统,对这两种NIS开放状态的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创新主体和子系统角度对NIS的创新路径选择分别进行梳理,最后探索影响NIS开放式演化的因素。研究发现目前NIS开放性研究的系统性和可衡量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仪政,张辉鹏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比较孙仪政张辉鹏清华大学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为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求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试图对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系统给予简要的比较,并着重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