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
2023(956)
2022(887)
2021(912)
2020(772)
2019(1814)
2018(1771)
2017(3184)
2016(2203)
2015(2698)
2014(2874)
2013(2672)
2012(2581)
2011(2274)
2010(2340)
2009(1942)
2008(2002)
2007(1743)
2006(1494)
2005(1442)
作者
(5865)
(4624)
(4549)
(4515)
(3146)
(2290)
(2234)
(1847)
(1847)
(1779)
(1691)
(1620)
(1595)
(1574)
(1532)
(1499)
(1499)
(1467)
(1452)
(1393)
(1358)
(1174)
(1173)
(1158)
(1151)
(1104)
(1076)
(1016)
(1012)
(1004)
学科
(6313)
经济(6302)
理论(3278)
教育(3212)
教学(3177)
(3005)
管理(2922)
方法(2513)
学法(2426)
教学法(2426)
(2226)
研究(2209)
(2196)
企业(2196)
学理(2165)
学理论(2165)
数学(2023)
数学方法(1981)
(1735)
(1638)
中国(1634)
研究生(1590)
(1447)
贸易(1447)
(1407)
(1355)
(1304)
(1275)
金融(1275)
世界(1270)
机构
大学(29519)
学院(29189)
研究(10845)
(9475)
经济(9210)
管理(8631)
理学(7157)
理学院(7037)
管理学(6884)
管理学院(6814)
(6711)
中国(6501)
科学(6127)
(6078)
教育(6040)
师范(6019)
(5462)
技术(4998)
研究所(4971)
(4949)
师范大学(4936)
职业(4840)
(4693)
(4688)
北京(4562)
中心(4463)
(4000)
(3936)
业大(3933)
农业(3725)
基金
项目(17844)
研究(15497)
科学(13047)
基金(10533)
教育(9398)
(9079)
国家(8976)
(7803)
社会(7627)
编号(7577)
社会科(7102)
社会科学(7102)
科学基金(7049)
成果(6712)
(6639)
课题(6096)
基金项目(5294)
(5253)
资助(4955)
重点(4440)
(4334)
(4206)
(4158)
规划(4131)
项目编号(4113)
自然(4068)
自然科(3971)
自然科学(3971)
自然科学基金(3887)
大学(3863)
期刊
教育(11804)
研究(11369)
(10132)
经济(10132)
中国(7153)
(4230)
技术(4184)
学报(4124)
职业(3751)
(3486)
大学(3254)
科学(3136)
农业(2941)
学学(2704)
技术教育(2682)
职业技术(2682)
职业技术教育(2682)
管理(2618)
(2323)
金融(2323)
(2123)
论坛(2123)
图书(2039)
(1804)
(1745)
财经(1709)
比较(1670)
研究生(1549)
学位(1542)
经济研究(1508)
共检索到45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黎学平  
分别从学位的内涵、发展、定位、招生、研究、教学和评估等七个基本层面描述和分析了英国哲学博士学位与专业博士学位的一些主要差别,并简要探讨了它们的相似之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梦圆   李子江  
1880年前后,美国学院和大学区隔严重、各行其是、哲学博士学位标准凌乱无序,引发了哲学博士学位质量良莠不齐、名誉哲学博士现象泛滥等严重问题,这引起学术界的集体反思。研究生群体、大学管理者、学科专家组成全国性协会加强对话与协作,通过发布报告推动了一致性学位标准的形成。成熟的协商机制也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全面崛起的结构性基础。我国学位改革过程中应借鉴其学术界内部活动机制,发挥大学管理者和学科专家作为学术治理主体的作用,形成行业内部共识,这是提升我国高级学位国际声誉的必然之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水梅  
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跨学科性、问题导向性是该学位项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避免以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设计与实施教育博士项目;跨学科培养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洪成文  
英国开设新型教育博士学位洪成文虽然说英国教育具有保守性不免有些武断,但具体到教育专业博士生教育,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资料告诉我们,1861年,哈佛大学颁发了第一个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但学位名称不是教育博士,而是哲学博士(PhD)。相比之下,哲学博士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诸园  
2012年哈佛大学批准"教育研究生院"(HGSE)与"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GSAS)联合授予"跨学院教育哲学博士"学位,旨在培养卓越的教育研究者。哈佛大学之所以创设这一新学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教育博士"学位与"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定位趋同是促成哈佛大学创设"跨学院教育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由此产生的高等教育学科制度危机促使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这是新学位项目创设的内在动因。我国也存在教育博士学位与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定位趋同的现象,因此,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通过创设定位清晰的学位项目,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通过创新培养模式,跨学院培养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永伟  徐飞  李淑敏  
根据1999~2011年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其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导师情况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试图探寻我国哲学学科优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存在问题,由此对我国人文社科类高级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梅  王丽苹  
在教育国际化的推动及学习者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强烈要求下,英国工程博士学位课程认证得到了大力发展。英国工程博士学位课程认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并努力实现与特许工程师资格的对接,认证过程具有行业参与度高、以学生为中心等特点。基于英国的经验,为我国工程博士的课程认证提出如下建议:工程博士学位课程需要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构建其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体系,促进工程博士学位与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对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钦晓  
20世纪90年代以降,英国博士学位面临国际竞争力降低、学生毕业时间延长以及学位获得者专业技能匮乏等问题。对此,自2001年始英国设立了新制博士学位,在专业设置上不但强调学生知识的拓宽和加深,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多样性技能培养;在培养模式方面重视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两条主线的相互交织、共同促进;在监督评估方面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模式,逐步加强了监督力度,其学术要求也有了一定提升。新制博士学位为英国研究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我国博士教育提供了借鉴:增加博士学位授予类型,适度扩大博士招生规模,严格博士学位培养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黎学平  
英国的专业博士学位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迅速。作为面向专业领域的新型博士学位,它与专业实践联系紧密,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包含教学部分,研究以专业实践为中心,采用学分评测学习结果,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位评估兼顾教学和研究等。与传统的哲学博士学位相比,这些特点更加突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林  王建梁  
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对"学者型专业人员"的需求、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大学自身逻辑发展以及个人专业发展需要等因素,共同催生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近40年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日臻成熟,对英国社会、高校、个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正向反馈模式。当前英国专业博士项目依然面临着社会、高校、个人等方面诸多困境与挑战,其根本解决措施就是更卓有成效地提升专业博士生在工作实践中的研究能力。有鉴于此,我国应坚定信心并鼓励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发展,规避出现类似于英国专业博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添油助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朴雪涛  
与传统哲学博士相比,专业博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位制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1992年在英国出现,十多年来发展迅速,涉及为数众多的大学和学科,但其在各院校和各学科间的分布不均衡。在专业设置、培养过程和研究工作等方面,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大学理念触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市场需求诱致和学习借鉴共同作用的结果。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政府、大学和社会都应为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海魂  李小丽  
学术性和职业性两种价值取向始终并存于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两者关系呈现出从彼此疏离到相互融合的特征。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自从1992年发轫以来,历经了三代转型发展。分析其转型特征,可以发现,第一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以学术性为主导,第二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以职业性为主导,第三代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则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演进,有利于我们把握其发展规律、分析其经验教训,对改变我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重学轻术"的现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光平  
在保守文化盛行与现代工业化社会里,英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置政策具有出台晚、体系完善、注重与专业组织和工商界的沟通与协作等鲜明特征。尽管英国专业博士学位仅10余年时间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英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置政策的某些经验应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海燕  王平  
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应用型高级学位,这种学位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改革现有博士生培养制度,建立专业博士学位的呼声不断。笔者对我国设置专业博士学位的必要性、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艳辉  朱李  舒非  邱均平  
图书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趋势不断增强,该领域的研究重心的变化情况一直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起源于北美,但鲜有关于中美LIS博士学位论文的跨学科主题发展的对比研究。本文对1994—2018年LIS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变动、相关主题的跨学科情况,以及博士生导师对论文选题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门交叉属性很强的学科,图情学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研究主题类别达到39个;情报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是中美图情学学科的共同研究领域,关系最为密切;与情报学领域相关的论文数量占比越来越大;中国图情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跨学科研究侧重与人文社会学科相融合,北美则更关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主题。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博士学位论文主题的跨学科性程度深受其导师的学术背景影响,且系统性的北美图情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博士生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