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6)
2023(5325)
2022(4629)
2021(4297)
2020(3762)
2019(8468)
2018(8423)
2017(15405)
2016(9285)
2015(10671)
2014(10535)
2013(10236)
2012(9552)
2011(8856)
2010(8952)
2009(7899)
2008(7855)
2007(7055)
2006(6218)
2005(5680)
作者
(28552)
(23540)
(23406)
(22178)
(15211)
(11396)
(10872)
(9187)
(9075)
(8627)
(8175)
(8068)
(7762)
(7669)
(7507)
(7445)
(7375)
(7142)
(6941)
(6889)
(6029)
(5965)
(5853)
(5593)
(5384)
(5378)
(5322)
(5141)
(4967)
(4962)
学科
(30980)
经济(30934)
管理(17931)
(17771)
方法(13861)
(13354)
企业(13354)
数学(12401)
数学方法(11948)
(9228)
(8558)
中国(8145)
理论(7605)
(7052)
教育(6789)
教学(6427)
业经(6225)
(6141)
贸易(6139)
(5945)
农业(5904)
地方(5832)
(5629)
金融(5629)
(5616)
(4836)
银行(4783)
(4598)
(4410)
环境(4406)
机构
大学(130842)
学院(127051)
研究(51823)
(46541)
经济(45387)
管理(40626)
理学(34949)
中国(34801)
理学院(34349)
科学(34013)
管理学(33411)
管理学院(33182)
(29813)
(29270)
(28360)
研究所(26131)
农业(24131)
业大(23133)
中心(22211)
(21970)
师范(21643)
(20446)
(20365)
北京(19043)
(18629)
教育(17821)
师范大学(17654)
技术(17214)
财经(15953)
(15885)
基金
项目(85772)
科学(65568)
研究(61145)
基金(58790)
(54167)
国家(53682)
科学基金(43000)
社会(35066)
(34548)
社会科(33101)
社会科学(33090)
教育(31863)
(30981)
基金项目(30514)
自然(29058)
自然科(28374)
自然科学(28360)
自然科学基金(27874)
资助(25178)
编号(24840)
成果(22223)
重点(20898)
课题(19762)
(19568)
(19247)
(18039)
计划(17446)
创新(16848)
科研(16811)
大学(16223)
期刊
(50103)
经济(50103)
研究(39976)
中国(31731)
教育(29263)
学报(26869)
(26415)
科学(22110)
大学(19632)
农业(18531)
学学(18096)
管理(14995)
(14536)
(11327)
技术(11138)
(10338)
金融(10338)
经济研究(8051)
业大(7788)
财经(7515)
世界(7298)
职业(7282)
(6978)
论坛(6978)
(6949)
(6587)
农业大学(6586)
国际(6562)
图书(6494)
问题(6462)
共检索到198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志强  宋乃庆  
数学素养测评是衡量职前教师数学素养水平、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英、澳两国职前教师数学素养测评基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现实考量,围绕具体的数学素养概念,构建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素养测评框架,并通过测评的实施引导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政策和课程改革。基于英、澳两国职前教师数学素养测评经验,得出启示:建立职前教师数学素养测评制度应是我国教师综合化培养的迫切需要,构建职前教师数学素养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实际需要,培养数学素养应是我国教师培养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先锋  董小玉  
澳大利亚被世界公认为是当代西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最好的国家。在国家多元文化政策、新社会运动、教育改革等因素积极影响下,它走过了四十多年历程。至今,澳洲已形成了系统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跨文化的批判性教育模式、明晰的媒介素养教育标准。基于澳洲经验,我国可以从宏观上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微观上,强化媒介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在课程标准层面,尽量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开发上,平衡多元文化与不同层次的媒介活动;在教学层面,探索批判式的媒介素养教学模式,从而凝聚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中小学以及更高水平的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广度、深度与效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鹏  
澳大利亚不仅重视对已入职教师的培训,还重视对职前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在职前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方面投入较多,取得了一些成效。经过不断探索,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教育课程体系逐步确立,明确了职前教师必须进行职业准备方面的相关课程,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突出强调新入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澳大利亚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温芳芳  王齐羽  应珊姗  冯婕  
文章通过网站调查,对澳大利亚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中小学校等主体推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修订国家课程计划,制定中小学各阶段无缝衔接的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标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充当各级政府与图书馆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策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注重教师与馆员协作以促进信息素养融入各学科教学;构建家校共育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焦笑南  
美、英和澳大利亚大学治理结构可以归结为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大学治理体系、校长为中心的大学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委员会学术管理体系。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成员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以兼顾各方利益。大学治理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套规则和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大学的理念和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党涵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规划。目前,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师资队伍中"终身雇佣"的已经很少,多数是合同制(1-5年)和临时性的教师,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师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荣军  李岩  
对普通教育教师进行职前全纳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澳大利亚师资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在教师职前全纳技能培养体系中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要求,提供了针对性的学习机会,确保了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的全纳教育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宏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财政风险上升,个别国家还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澳大利亚经济与财政表现稳健。这与澳大利亚自上世纪以来一直推动的财政预算改革密不可分,改革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中期预算和绩效预算管理中。通过中期预算控制未来几年的财政收支、优化总体资源配置并确保与国家政策目标相一致,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通过绩效预算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琳  
文章结合作者在中澳联合办学中从事职业教育的体会,论述了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四个特点,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綦春霞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标准中面向学生全体,关注现实情境、注意算法多样化和估算,用多种方式处理几何,提倡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特点;阐述了对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春明  程耀忠  
澳大利亚最新颁布的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横向包含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三大领域、七项标准和37个焦点区域,纵向涵盖对准教师、胜任教师、优秀教师和领导教师四个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的价值理念、应然诉求和具体要求的分析,提出了夯实教师教学知识基础、培育教师实践性知识、建设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三方面我国教师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来  张亮  
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长期遭遇"系统病"困扰面临重新整合问题。英、美、澳3国农村医疗服务整合注重政策推动、初级保健、医师整合、服务网络和基层医生激励等共性特点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结合目前卫生状况,文章提出了我国农村医疗服务整合的策略关键、发展方向、网络构架和促进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麻灵  袁苗达  
高职实践性课程评价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职实践性课程评价问题多、研究少,更鲜有国际视野下的相关研究。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其高职实践性课程评价的评价理念、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具有共同特征,其本质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课程的过程性和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借鉴三国的经验,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性课程评价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双重发展”评价理念,确立内外兼顾的“四要素两环节”评价对象,构建以企为重的“四位一体”评价主体,制定深度衔接的“合四为一”课程评价标准,开发过程为主的“能力中心”评价内容。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谷秀洁  靳萍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梳理了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历程。然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素养国际发展报告》为线索,调查分析了澳大利亚部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线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归纳了三种评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