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0)
- 2023(4206)
- 2022(3861)
- 2021(3905)
- 2020(3030)
- 2019(6908)
- 2018(6498)
- 2017(10864)
- 2016(6464)
- 2015(7172)
- 2014(7222)
- 2013(7256)
- 2012(7190)
- 2011(6704)
- 2010(6849)
- 2009(6542)
- 2008(6650)
- 2007(5553)
- 2006(4989)
- 2005(4801)
- 学科
- 济(23693)
- 经济(23655)
- 管理(14007)
- 业(12830)
- 企(10043)
- 企业(10043)
- 方法(8220)
- 中国(7950)
- 学(7742)
- 农(6884)
- 数学(6575)
- 数学方法(6409)
- 地方(5766)
- 财(5425)
- 业经(5221)
- 融(5003)
- 金融(5002)
- 制(4972)
- 贸(4722)
- 贸易(4719)
- 农业(4655)
- 理论(4619)
- 易(4560)
- 银(4353)
- 银行(4335)
- 行(4232)
- 和(4152)
- 教育(4063)
- 法(3629)
- 策(3567)
- 机构
- 大学(94108)
- 学院(89907)
- 研究(38728)
- 济(34044)
- 经济(33270)
- 管理(29538)
- 中国(29296)
- 理学(24746)
- 理学院(24258)
- 科学(24121)
- 管理学(23686)
- 管理学院(23497)
- 京(21551)
- 所(20986)
- 研究所(19107)
- 农(17142)
- 财(16835)
- 中心(16827)
- 范(16248)
- 师范(16105)
- 江(14590)
- 北京(13851)
- 院(13670)
- 师范大学(13637)
- 农业(13508)
- 业大(12705)
- 财经(12636)
- 经(11569)
- 教育(11422)
- 州(11411)
- 基金
- 项目(56375)
- 科学(43934)
- 研究(40838)
- 基金(40834)
- 家(36719)
- 国家(36420)
- 科学基金(29545)
- 社会(25169)
- 社会科(23591)
- 社会科学(23585)
- 基金项目(21195)
- 省(20174)
- 教育(19358)
- 自然(19194)
- 划(19013)
- 自然科(18738)
- 自然科学(18728)
- 自然科学基金(18399)
- 资助(16348)
- 编号(16223)
- 成果(15409)
- 重点(13713)
- 部(13202)
- 发(12140)
- 课题(11999)
- 创(11349)
- 教育部(11105)
- 科研(10782)
- 创新(10701)
- 性(10662)
共检索到15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炜斌
1999年 11月英国通过其合同立法的最新成果──《 1999年合同(第三人权利)法案》,明确规定赋予非合同当事方的第三人要求强制履行合同条款的权利,《法案》的通过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法案》立法背景后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内容,并对相关规定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将其与我国《合同法》中有关规定进行比较,论述了我国此方面立法的不足及完善。
关键词:
合同相对性 第三人 第三人权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型;其所形成的三方法律关系并非纯粹的合同关系,更非两个合同关系的简单相加,但仍属于债的关系范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原
仲裁由于其灵活高效兼顾公平的特征,长久以来在国际商事交往争端解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由于仲裁的日益发展,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理论随之产生。在合同转让的过程中,涉及到仲裁权向原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扩张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规则,各国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如何转让,转让程序存在的问题以及第三人意思表示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国际商事交往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静 石伟平
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学生需尽早了解社会和工作世界,确立自己的生涯目标,因而生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生涯教育有了新动向:生涯教育对象更广泛,目标更加清晰,更注重公平性并且建立了完善的生涯教育标准。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开展生涯教育。我国可借鉴英国经验,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建立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普职合作,发挥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做好生涯教育制度保障。
关键词:
英国 生涯教育 新动向 核心特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娟 黄赟
自2008年4月1日起(英国财政年度为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英国中央政府开始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为基础编制预算和财务报告,其政府会计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英国中央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历程(一)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中央政府的财务报表仅包括预算执行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仅列示货币性资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霞 高原 牛亚楠
债权相对性原则在债法领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提出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旅游合同纠纷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立法予以明确规制。文章基于旅游合同视角,从国内外立法对旅游合同内涵及外延界定入手,分析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理论基础及立法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合同履行中第三人侵害债权引起的违约案例分析研判,从4个方面探讨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论证债权作为一种基本的民事权利,具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利 许崇苗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在保险法律和保险合同中规定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符合合同基本理论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同一人的保险合同是基本形态。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人身保险合同。由于这种保险合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不同的人,如何平衡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设定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探索理论依据。从我国《保险法》目前设定的保险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框架和结构来看,不宜把被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来对待,应在保险合同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保险合同,以"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来丰富和完善我国保险合同的理论和法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家骏
我国《民法典》中的第三人清偿规则系以合同当事人为利益平衡中心,与保险合同第三人代缴保费中的被保险人中心地位无法契合。对此应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双重利益中心展开考察,在人身保险中赋予被保险人对包括利害关系人在内的第三人代缴的权利以决定权。利害关系人范围的界定需以对保险金的实际请求权为判断标准,并承认被保险人等特定利害关系人对第三人清偿行为的知情权,以防范道德危险的滋生。对人寿保险或长期健康保险,可借助于利他型契约关系,允许第三人及其债权人或破产管理人撤销保费代缴行为,并对现金价值行使独立而非追偿性的权利;对于财产保险,应注重对基础法律关系的考察,并承认担保权人在代缴保费对保险金的优先受偿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代琴
由于我国民事法律中尚未确立利他合同具体内容,在实践中对利他合同相关利益主体权利的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保险法》第15条中投保人任意解除权的行使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期待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原拟在"保险合同法解释二"中对该条内容做出解释,但因争议较大,最后颁布时删除了此内容。保险法学界对该条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肯定说认为,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相对性理论,投保人的任意解除权应不受任何限制。而否定说认为,保险合同是利他合同,与其他一般民事合同有一定的区别,投保人的任意解除行为可能损害利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其权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对国内外利他保险合同理论进行梳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童 方东平 王綦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英国师资培训新动向及几点启示兰英进入九十年代后,英国师资培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向:一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及北爱尔兰都不同程度地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育胜任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以适应中小学实际教学之需。为保证其贯彻落实,同时要求高等院校进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巧珍
现代公司的权力由股东转移到董事会手中 ,而实际行使权力的主要是代表 (执行 )董事。其对公司有一定的控制力 ,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在代表 (执行 )董事造成公司损害同时也使第三人遭受损害时 ,要对第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应该借鉴英美法系的做法 ,以完善我国的公司制度。
关键词:
代表董事 执行董事 董事责任 公司利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丽娥
造成劳动者工伤的原因,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即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和非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对非因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的赔偿,我国的法律规定非常明确,但对因第三人侵权引致工伤的赔偿,当前的立法则不够明确。本文认为,对第三人侵权引致工伤赔偿的立法应考虑其人身损害的特殊性及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尚洪剑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一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关键词:
第三人 先行支付 民事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