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2)
2023(11231)
2022(9772)
2021(9641)
2020(7754)
2019(18417)
2018(18738)
2017(34285)
2016(19710)
2015(22121)
2014(22526)
2013(21356)
2012(19351)
2011(17399)
2010(17527)
2009(15615)
2008(15013)
2007(12739)
2006(11357)
2005(9986)
作者
(52986)
(43677)
(43376)
(41621)
(27795)
(20979)
(19843)
(17221)
(16918)
(15564)
(15180)
(14601)
(13832)
(13762)
(13575)
(13299)
(13284)
(12975)
(12503)
(12342)
(10961)
(10936)
(10395)
(9974)
(9857)
(9831)
(9703)
(9639)
(8697)
(8617)
学科
(65838)
经济(65755)
管理(49260)
(44536)
(38138)
企业(38138)
方法(30520)
数学(26252)
数学方法(25913)
教育(23075)
中国(22995)
(18073)
(17036)
(17012)
理论(15808)
业经(15562)
(15508)
地方(13454)
技术(11693)
农业(11634)
(11363)
教学(10909)
(10549)
(10546)
贸易(10545)
(10221)
(10111)
银行(10074)
环境(10061)
(9761)
机构
大学(265064)
学院(258820)
管理(100275)
(92788)
经济(90254)
研究(90237)
理学(87009)
理学院(85958)
管理学(84399)
管理学院(83897)
中国(60270)
(58486)
科学(55811)
(44829)
(44586)
师范(44301)
(43581)
研究所(40987)
中心(39183)
教育(38470)
(38433)
北京(38097)
(37986)
业大(37281)
师范大学(36503)
财经(34397)
(32921)
(31347)
技术(31245)
(31116)
基金
项目(178269)
科学(140632)
研究(138448)
基金(125278)
(107932)
国家(106857)
科学基金(91179)
社会(82956)
社会科(78176)
社会科学(78156)
(70537)
教育(70249)
基金项目(66451)
(61244)
编号(59647)
自然(58117)
自然科(56684)
自然科学(56671)
自然科学基金(55621)
成果(51100)
资助(50717)
课题(43656)
重点(40722)
(40569)
(38426)
(37254)
项目编号(36688)
(35680)
教育部(35415)
规划(34481)
期刊
(102972)
经济(102972)
研究(86921)
教育(63381)
中国(59394)
学报(39280)
科学(36317)
管理(35540)
(34081)
(31365)
大学(30789)
学学(27170)
技术(26070)
农业(24070)
(18776)
金融(18776)
业经(16238)
财经(16009)
图书(15447)
职业(15392)
经济研究(15308)
(13540)
理论(13006)
问题(12686)
科技(12326)
实践(12165)
(12165)
(11980)
论坛(11980)
(11920)
共检索到385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小栋  覃云云  尤铮  
博士生培养联合体是英国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博士生培养联合体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博士生的教育质量,规范"产学研"合作方式,回应英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视角,关注英国博士生培养组织场域(联合体)运行的合法性,并分析维持其松散联结的行动举措。从组织合法性的"强意义"和"弱意义"两个层面,分析了博士生培养联合体建设在制度保障、经费发放和区域协作中的合法性基础,并阐述了构建博士生培养联合体的具体行动方式。分析了联合体博士生招生、培养与准出制度,发现其联合体与ESRC和研究组织之间存在的三种行动举措,即规范治理下的权力让渡、"费边主义"理念下的"产学研"协同发展、高校高度自治下的政府干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世奎  吴彬  
以我国博士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主要指引,系统梳理总结了近40年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历程,对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逻辑、路径和面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落脚点和主线,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招生选拔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也探讨了"学科中心"和"实践导向"、"效率优先"和"均衡发展"、"计划依赖"和"资源驱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张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琳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博士生教育正在经历系统性变革,面临规模、目标、质量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挑战。现代博士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训练,知识生产的转型对于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回顾知识生产转型相关理论可以看到,当代知识生产作为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呈现出多模式、多主体、多价值取向和多动力机制的特征。从这个视角出发,能够对当前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多重逻辑进行梳理,理解博士生教育承载的多维目标,进而构建博士生教育的多元评价体系,创新博士生培养的组织形式,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加强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支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褚艾晶  
分析了英国近年来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动力、主要内容及其面临的挑战。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对以雇主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项目加大资助力度;与就业相关的可迁移性技能训练成为博士生培养的一个关键要素;以研究生院、博士训练中心、高校与多方机构紧密合作等组织结构进行博士生培养;建立正规的学术指导制度,鼓励雇主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博士生培养中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迎爽  郑浩  
法国博士生教育职业化改革以"博士生教育作为一种研究型职业经历"和"基于学术能力基础上的可迁移技能"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采取注重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构建博士生院的博士生职业化培训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的计划与落实,促进博士生与企业双赢的产学研合作协议等具体举措来推进博士生职业化改革。这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博士生培养模式、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应加强博士生教育顶层战略规划及相应的政策引领与保障;博士生教育机构需重申博士生培养理念,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博士生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自信,提高可持续发展和可迁移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波  李津  
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 ,数学作为其它科学技术的基础、工具和手段 ,其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科博士生数学教育作为工科博士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进行改革 ,才能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回顾了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十年的进展,重点分析了改革的协调机制和发展动向。指出21世纪欧洲博士生教育的十年改革是在"博洛尼亚进程"和"里斯本战略"的共同推动下而展开的。围绕"一体多元"的目标,欧洲形成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政策文本,建立了纵横交错的改革协调机制,使博士生教育在组织机构、培养目标、招生选拔、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奖助体系、导师管理、论文答辩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滨  黄晓星  
通过对中山大学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教学实效性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到,在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以理论逻辑为基础、认知逻辑为尺度、生活逻辑为指向的三维一体是中山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有效机制。其中,理论逻辑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认知逻辑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生活逻辑力求直面现实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作宇  
在基于平行时间的视角对中美俄三个大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做了梳理之后,可以总结出"情境、主体、意图、行动、结果、评价和资源"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要素,"价值与信念、治理与制度、资源与机会、教学与课程、评价与督导"是教育改革的基本观察点。随着主体层次变化,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也在相应变化。教育改革是改革惯习与场域文化的集体行动。一切教育改革都需从个体惯习找到突破口,并上升到场域文化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与意图相关的认知因素发挥着作用,同时,集体行动中因微观政治和社会互动的存在,教育改革也表现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要保证教育改革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管理和评价。在行动科学的指导下改变学习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改革的行动逻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贞  牛梦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博士就业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学术界外部就业的博士比例不断攀升,并且带有理工科和男性博士更多流向学术界外部、博士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偏差等鲜明特征。这种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术界内部需求与供给失衡、学术界外部需求旺盛以及博士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变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发展趋势下,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积极拓展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博士生的可迁移能力训练,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型博士学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婧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文化建设方向就是培养更多高素养的人才、实现文化认同的重塑以及实现有文化政治的本性回归,同时,教育改革的文化前景展望便是文化传统的复兴、教育内涵的回归和教育"根基"的实质归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汉卫  
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与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各种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但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或逻辑不能违背。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应当注意把握教育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教育的时代性和历史性、教育的文化性和民族性、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逻辑路径。从宏观、长远和形上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方面分别展示了逻辑与历史、内容与形式的张力。教育改革应参照各种历史机缘保持动态的平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是指支配教育改革运行的文化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其中,教育改革形成的文化逻辑表现在改革无不在文化转型时期出现并具有变迁变革性与主流主导性。教育改革实施的文化逻辑表现在改革无不以价值文化输入为先导并具有思想启蒙性和观念更新性;无不以物质和制度文化建立为匹配并具有协同一致性和建基规约性;无不以行为文化建立与践行为鹄的并具有行为变更性与渐进生成性。教育改革力度与限度博弈的文化逻辑表现在总体趋向是限度大于力度并具有执拗性与顽固抑制性,力度制约限度但具有超前性与不易播散性;力度的基础性条件是遵循文化自然发展的路向,支撑性条件是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处理与对文化创新的简单套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亚军  
人们在教育改革中常会以"列表逻辑"来思考问题,这种逻辑易导致改革的片面化、单向化等。分析教育改革的"列表逻辑",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和实质,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弊端和局限性,为打破、改造这种逻辑提供一种可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凌云  
认为确认博士生身份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性问题,提出博士生的身份应是高起点的受教育者和科学的探究者,并以此为基础对博士生教育的理念、政策、质量标准和培养机制等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