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3)
- 2023(7897)
- 2022(6827)
- 2021(6516)
- 2020(5663)
- 2019(12645)
- 2018(12977)
- 2017(25618)
- 2016(14415)
- 2015(16314)
- 2014(16589)
- 2013(16405)
- 2012(15633)
- 2011(14148)
- 2010(14643)
- 2009(14213)
- 2008(14434)
- 2007(13346)
- 2006(12012)
- 2005(11328)
- 学科
- 济(55356)
- 经济(55251)
- 管理(45847)
- 业(40912)
- 企(32719)
- 企业(32719)
- 方法(23592)
- 数学(20567)
- 数学方法(20251)
- 中国(18929)
- 制(18351)
- 财(17940)
- 农(16542)
- 银(12477)
- 银行(12455)
- 业经(12338)
- 行(11939)
- 体(11922)
- 贸(11738)
- 贸易(11729)
- 易(11533)
- 融(11221)
- 金融(11219)
- 学(10638)
- 农业(10331)
- 务(10187)
- 财务(10155)
- 财务管理(10124)
- 体制(9957)
- 企业财务(9470)
- 机构
- 大学(214835)
- 学院(211043)
- 济(88436)
- 经济(86455)
- 管理(76724)
- 研究(71259)
- 理学(64451)
- 理学院(63714)
- 管理学(62572)
- 管理学院(62169)
- 中国(57967)
- 财(47827)
- 京(46147)
- 科学(40524)
- 所(36603)
- 财经(36524)
- 经(32873)
- 江(32867)
- 中心(32551)
- 研究所(32056)
- 农(31437)
- 北京(30014)
- 经济学(28144)
- 范(27631)
- 业大(27446)
- 师范(27367)
- 财经大学(26883)
- 州(25968)
- 院(25636)
- 经济学院(25231)
- 基金
- 项目(125518)
- 科学(98075)
- 研究(94373)
- 基金(90963)
- 家(78128)
- 国家(77453)
- 科学基金(65308)
- 社会(60403)
- 社会科(57140)
- 社会科学(57127)
- 基金项目(47121)
- 省(46912)
- 教育(44264)
- 划(40137)
- 自然(39980)
- 自然科(38982)
- 自然科学(38972)
- 编号(38916)
- 资助(38332)
- 自然科学基金(38267)
- 成果(34802)
- 部(29433)
- 制(28702)
- 重点(28047)
- 课题(27178)
- 发(25843)
- 教育部(25566)
- 性(25261)
- 创(25204)
- 国家社会(24958)
共检索到338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欣
"推定解雇"是英国"不公平解雇"的下位概念,目的在于规制企业用工"管理权"。对"推定解雇"的审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审查是否构成推定解雇,当前适用"审慎的客观审查"标准,第二步骤审查推定解雇是否"不公平",适用"合理反应幅度"标准。具体的救济金额在"公正平等"原则下尚需考量雇员"共同过错"等多种扣减因素。推定解雇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变更有诸多启示,我们有必要转换现行规制思路,基于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与"继续性",在用工管理权与劳动者权利之间建构平衡性标准保护。
关键词:
变更 推定解雇 用工管理权 救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秀文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L-K博弈 合作均衡 惩罚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毛景
对"报复性解雇"的概念解构需遵从"内涵认知——边界识别——‘报复性’解析"的逻辑进路。首先,通过司法、学理、立法的三维透视,可将报复性解雇的内涵界定为雇主因行使某项基本权利的行为(雇员的该行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而惹怒雇主,导致雇主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合法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次,通过三层次分辨,可识别报复性解雇的边界,即报复性解雇与惩戒解雇的界限泾渭分明,它不一定属于违法解雇,但一定属于不当解雇。最后,报复性解雇的本质并非在于"报复性"而是该行为所侵害的法益,故对报复性解雇中"报复性"的解析,可分为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关键词:
报复性解雇 违法解雇 报复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典编纂 体系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典编纂 体系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海峰 徐以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建宇
在劳动法视野下观察和界定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我们既应注意到分支机构与民事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应关注到分支机构与典型用人单位之间的异同。"用人单位资格"理论是研讨和厘清分支机构法律地位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分支机构具有雇主资格的共性,但又具有一定的要素差异性和人格独立的相对性,故实为一种"不完整用人主体",或可称为"二级用人单位"。相比于现有的"分支机构独立主体说""总公司主体说""人身性用人主体说"等其他学说,确立"不完整用人主体说"具有更为充足的法理和实践依据。在这一学说具体应用于我国劳动法律实务时,立法者和执法者应充分关注其一些特殊的适用思路和原则,从实体法、程序法两个方面对分支机构给予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赵磊
业务外包是企业通过将内部的某项职能或某项任务分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完成,从而达到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本企业核心优势的一种管理模式。但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以"劳务外包"为主、"业务流程外包"为辅,"真"外包难觅、"假"外包横行的异化现象。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虽然对业务外包的规制做了有益探讨,但仍存在发包人法律责任缺失、承包人主体资质不明和外包行为界定模糊等主要问题。研究业务外包劳动法律的规制,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入手;端本正源,以效率为先;不忘初心,兼顾公平,最终实现雇主效益与劳动者公平的相互统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永胜
我国劳动法中的相关条文、法院判决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赔偿性,但是严格来讲,我国劳动法中并不存在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劳动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劳动领域侵权案件,弥补刑事制裁的不足,并能够遏制日益扩张的行政责任。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经济基础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永胜
我国劳动法中的相关条文、法院判决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赔偿性,但是严格来讲,我国劳动法中并不存在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劳动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劳动领域侵权案件,弥补刑事制裁的不足,并能够遏制日益扩张的行政责任。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经济基础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耿嘉川 王杰
新劳动法旨在规范劳动市场,尽可能地消除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因此,作为一种非市场因素,预期其可以减轻部门间的系数差异,进而降低部门工资差异。本文研究了劳动制度对部门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制度实施后,国有部门依然享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工资优势,但这种优势有缩小的趋势。而各分位的特征差异变化不大,但系数差异有所下降,而系数差异恰好是制度等非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