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7)
2023(7198)
2022(5652)
2021(5010)
2020(4337)
2019(9420)
2018(9246)
2017(17764)
2016(9500)
2015(10473)
2014(10203)
2013(10276)
2012(9199)
2011(7856)
2010(8092)
2009(7790)
2008(8201)
2007(7392)
2006(6481)
2005(6075)
作者
(27552)
(22958)
(22903)
(21517)
(14832)
(10917)
(10224)
(8876)
(8542)
(8249)
(7840)
(7810)
(7655)
(7234)
(7210)
(6894)
(6852)
(6763)
(6666)
(6477)
(5764)
(5682)
(5655)
(5356)
(5209)
(5140)
(5134)
(4962)
(4643)
(4344)
学科
(68080)
(66497)
企业(66497)
管理(47293)
(47073)
经济(47013)
业经(24582)
(19634)
方法(19595)
(17856)
(17182)
财务(17178)
财务管理(17173)
企业财务(16266)
技术(14547)
农业(13913)
企业经济(12276)
数学(12002)
数学方法(11936)
(11596)
(11107)
(11082)
经营(10648)
理论(10101)
(9975)
技术管理(9953)
(8850)
中国(8676)
决策(8464)
体制(8099)
机构
学院(144143)
大学(136201)
(62417)
管理(62210)
经济(61437)
理学(53358)
理学院(52922)
管理学(52317)
管理学院(52065)
研究(42384)
中国(35768)
(29937)
(27996)
(25222)
科学(25032)
财经(23670)
(23272)
(21451)
(21205)
业大(20127)
农业(19886)
中心(19407)
商学(19038)
研究所(18986)
商学院(18890)
经济学(17817)
(17758)
北京(17234)
经济管理(17204)
财经大学(17146)
基金
项目(92425)
科学(75713)
基金(69117)
研究(68193)
(59287)
国家(58700)
科学基金(52939)
社会(45249)
社会科(43023)
社会科学(43013)
(37684)
基金项目(37022)
自然(34666)
自然科(33911)
自然科学(33906)
自然科学基金(33395)
(29816)
教育(29601)
(28372)
资助(26921)
编号(26826)
(23299)
重点(20702)
创新(20691)
(20460)
(20048)
成果(19616)
(19194)
国家社会(18713)
人文(17637)
期刊
(74524)
经济(74524)
研究(40652)
管理(28587)
(27401)
中国(25008)
(24087)
科学(19270)
农业(16855)
学报(16846)
业经(15324)
技术(14620)
大学(13491)
学学(13238)
财经(11985)
(11945)
(11717)
金融(11717)
经济研究(11182)
(10424)
技术经济(10136)
财会(9788)
问题(9291)
现代(8835)
教育(8515)
商业(8286)
世界(7787)
会计(7736)
经济管理(7355)
科技(6831)
共检索到214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池仁勇  王会龙  葛传斌  
英国是企业集群发展最早的国家。英国的企业集群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老企业集群交替的现象 ,形成比较鲜明的地域、行业分布特色。借鉴英国企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和发展特征 ,指导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 ,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江  
在经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并实施了系列产业促进政策之后,工业领域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布局产生了哪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领域的下一步改革取向。根据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可以分析发现:(1)国企的相对份额虽略微下降,但基本稳定;外企的相对规模持续下降,尤其是代表高新技术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外企恰好相反,私企的相对规模逐年上升。(2)国企的资本回报率对于行业相对规模的正向效应显著,但在私企和外企中却并不显著,这揭示出当前市场化改革的相关重要配套措施尚不到位,从而抑制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持续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跃刚  邓肇隆  吴艳  
以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上7个相互独立子空间、12栋商务楼宇内79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克里金插值法,从行业、影响力企业、劳动力技能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企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静安区路段是企业密度高地;梅龙镇广场以西的梅恒泰地块、静安寺地块是企业密度高地,尤其是梅恒泰地块,是企业密度高地中的高地;位于黄浦区路段的人民广场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以及物流行业影响力企业的集聚高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少卿  陈彦  
基于一种综合方法,本文对中国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僵尸企业予以识别。结果表明,2001—2007年工业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0.1%—19.7%,2000—2015年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2.1%—26.0%。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具有以下分布特征:总体上,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与经济周期存在相关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皆为最低,西部地区数量占比最高,东北地区资产规模占比最高;分行业看,政府垄断定价和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数量占比较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始终最高。进一步,本文根据资产负债率水平对僵尸企业加以分类,把那些应进入破产程序、将剩余控制权转移给债权人的企业,与股东可以继续掌握剩余控制权的企业区别开来,这一分类有助于对僵尸企业进行差别化处置。本文认为,僵尸企业现象既是由于政府补贴的"滋润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的可能还有破产成本过高导致的"阻碍效应"。处置僵尸企业,除了改善公司治理、推动股东采取改组董事会或经理层以及资产重组等,本文还建议修改《企业破产法》以纳入简易破产程序,并且各级政府要严格财经纪律,防止僵尸企业继续增加对生产要素的占用并恶化整体经济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少卿  陈彦  
基于一种综合方法,本文对中国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僵尸企业予以识别。结果表明,2001—2007年工业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0.1%—19.7%,2000—2015年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数量占比为12.1%—26.0%。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僵尸企业具有以下分布特征:总体上,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与经济周期存在相关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量和资产规模占比皆为最低,西部地区数量占比最高,东北地区资产规模占比最高;分行业看,政府垄断定价和国有企业为主的行业数量占比较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跃刚  邓肇隆  吴艳  
以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上7个相互独立子空间、12栋商务楼宇内799家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克里金插值法,从行业、影响力企业、劳动力技能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企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静安区路段是企业密度高地;梅龙镇广场以西的梅恒泰地块、静安寺地块是企业密度高地,尤其是梅恒泰地块,是企业密度高地中的高地;位于黄浦区路段的人民广场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以及物流行业影响力企业的集聚高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柯小霞  宋晓丹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中国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力逐渐增强,走出去成为企业实现更好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尤其是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投资疲软的问题,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发展带来诸多良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业分布呈现出什么特征?进一步应该如何优化?本文通过企业最新的海外并购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寿喜  
我国企业的市盈率定价乘数与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高科技行业呈显著正相关,与利润质量、ROE、流通股比率、企业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并且2001年以后上市的企业市盈率明显偏低。这一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中国证监会既然确定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工作的重心,对股市的监管就应以市场导向,尊重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意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丹  刘大千  卢艳丽  
文章分析了长春市各类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总结出影响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几个影响因子。研究发现,长春市主城区制造业企业呈现边缘集聚、交通依赖、组团分布等特征,同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等类型企业表现出差异化的分布特征。文章认为,区位因素、历史因素、城市规划、制造业类型、政府引导及其他因素等是影响城市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建中  
中国的企业规模分布大体上服从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也充分支持了Robert G ibrat提出的规模分布理论。但是中国的企业规模分布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比如大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大企业在衡量指标及在产业中的分布不均衡等。正确认识中国企业规模分布形态并把握企业规模的发展态势,对引导中国企业规模定位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乔家君  郭远智  王伟  张二申  
文章以广东省获得认定的1 688家瞪羚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对广东省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地理探测器分析模型,就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驱动因素进行历时性分析并揭示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1)广东省瞪羚企业空间演化集聚效应明显,空间集聚中心主要为广州、深圳和佛山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但瞪羚企业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相对集中性和地域性。(2)集聚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核心变化,由广州市、深圳市和惠州市“三核心”变化为广州市、深圳市和佛山市“三核心”,且整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广东省瞪羚企业空间分布重心在“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沿线由东南向西北迁移,逐年向广州市移动,移动幅度较小。(3)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测算广东省瞪羚企业空间分布受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且各因素影响力的强度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中影响力最大的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支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马丽园  高铁梅  
通过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长质量的差异进行静态、动态等多重分解研究,全面分析两类工业企业的增长质量差异及其变动特征。结果显示,由于公有制企业的制度优势以及政策的"所有制偏好",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增长质量高于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与要素投入的特征相比,要素回报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两类企业增长质量差异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此外,两类工业企业增长质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增长质量协同提升的格局逐渐形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远  吕永波  刘建生  陈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省级区域综合评价,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创新极辐射的区域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钟乃雄  
本文在吸收国外学者关于华人家族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定义与特征、组织管理、区域与产业分布三个方面揭示了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基本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