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8)
2023(11651)
2022(9586)
2021(8979)
2020(6933)
2019(15870)
2018(15288)
2017(28469)
2016(15033)
2015(16956)
2014(16668)
2013(16687)
2012(16254)
2011(15223)
2010(15344)
2009(14165)
2008(13737)
2007(12291)
2006(11181)
2005(10212)
作者
(43498)
(36259)
(36148)
(34321)
(23147)
(17419)
(16347)
(14028)
(14010)
(12841)
(12598)
(12141)
(11768)
(11662)
(11317)
(11115)
(10541)
(10494)
(10263)
(10156)
(9261)
(8835)
(8656)
(8410)
(8242)
(8181)
(8002)
(7910)
(7420)
(7342)
学科
(73649)
经济(73571)
(36381)
管理(32382)
(32152)
中国(27338)
地方(22771)
方法(21933)
(21572)
企业(21572)
农业(21466)
数学(19570)
数学方法(19461)
业经(18203)
(15701)
贸易(15683)
(15238)
(14684)
(14566)
(13747)
(13744)
金融(13743)
(13515)
银行(13503)
(13304)
(12405)
环境(12007)
地方经济(11635)
发展(11569)
(11542)
机构
学院(218766)
大学(216901)
(100960)
经济(99043)
研究(88737)
管理(76280)
中国(69510)
理学(63906)
理学院(63033)
管理学(62228)
管理学院(61778)
科学(49901)
(48132)
(44760)
(44577)
(40611)
研究所(40350)
中心(39466)
财经(34316)
(33047)
(32866)
师范(32638)
经济学(32462)
北京(31847)
(31714)
(31337)
农业(30337)
业大(29520)
经济学院(29211)
科学院(27097)
基金
项目(140777)
科学(111503)
研究(108470)
基金(102011)
(88887)
国家(88096)
科学基金(73831)
社会(72171)
社会科(68192)
社会科学(68182)
(52838)
基金项目(52799)
教育(47704)
(45186)
编号(43389)
自然(42423)
自然科(41317)
自然科学(41303)
资助(40888)
自然科学基金(40554)
(37661)
成果(36416)
重点(32410)
(32269)
课题(31424)
发展(31315)
国家社会(31212)
(30799)
中国(29082)
(28815)
期刊
(124877)
经济(124877)
研究(75030)
中国(52873)
(44619)
科学(32244)
学报(31405)
农业(30254)
(30138)
管理(28114)
(27505)
金融(27505)
教育(26483)
大学(25033)
学学(23416)
业经(22391)
经济研究(20230)
财经(16932)
技术(16775)
问题(16606)
世界(14916)
(14843)
(14644)
(14428)
国际(13660)
资源(11368)
农业经济(11034)
经济问题(10912)
农村(10730)
(10730)
共检索到357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贺红茹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乡村旅游蔚然成风。英国是乡村旅游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百余年来一直引领着乡村旅游的时代潮流。本文在分析英国乡村田园景区开发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政府的引导与扶持、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以及多元化、特色化、注重文化传承的发展模式是英国乡村旅游成功的主要经验。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凝练出可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借鉴的启示,以期为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做出一些贡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鹏   罗小龙   顾宗倪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发达地区综合性乡村建设行动的地方典型实践。文章通过对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历程和特征的梳理,从理念和机制层面总结江苏经验。在理念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基于价值挖掘的乡村地域功能重塑和基于集成行动的乡村地域系统重构,准确把握了乡村振兴的要义。在机制上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构建起“组织+制度”的管理运行机制、“专项+协同”的资金统筹机制、“规范+人才”的技术支撑机制以及“政府+市场”的主体参与机制,实现从要素叠加、维度累进到建设长效机制的结构性嵌入。基于江苏经验,认为乡村建设行动的要点在于塑造特色多元的乡村地域功能、构建系统高效的乡村建设体系、形成梯度有序的乡村建设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代剑  曹宇宁  
乡村旅馆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迅速兴起的一种度假旅游场所,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支柱作用。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日本乡村旅馆的发展现状、规模和作用,总结了日本乡村旅馆类别及其经营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中国乡村旅馆应注意的问题,对中国乡村旅馆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丽君  
本文从基础、条件和保障3个方面论证了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进而根据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特征、经营特征、品牌特征和机构特征,结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提高中国乡村旅游体验的真实性,乡村旅游经营小型化、私营化和本土化,积极塑造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加强乡村旅游的机构管理来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相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红梅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全新旅游形式,是在景区(点)旅游的人满为患而且门票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旅游主体的大众普及性、旅游对象的广泛性与空间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自在性、旅游目的轻松体验性、主客互动性等特点。无景点旅游对于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外围资源与社区的开发、推动边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一些旅游目的地尝试新的资源开发模式提供一定的启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震  庞赞  张建国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在开发前对影响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因素进行评价,为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分析总结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的特点,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构建了该文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以兴墩村为例验证本评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评价模型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区域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由影响该指标的因素组成,共计29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兴墩村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为8. 06,适宜性良好,其中自然环境得分最高为9. 52。[结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兴墩村进行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同时存在配套设施条件差以及开发潜力低的缺点,针对各二级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为今后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小蓓  
公众参与被视为乡村景观保护的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之一。日本公众参与乡村景观保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以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和越后妻有为例,提出合掌村是以当地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内生驱动型保护模式,而越后妻有则是以外界力量介入为诱因的外力拉动型乡村景观保护模式。提炼总结了两者在公众参与乡村景观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其对中国乡村景观保护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计成  
英国在城乡建设发展方面采取有效手段,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英国的经验可为我国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菁  邹宝玲  
乡村产业发展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目前中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产业发展将被期待在此阶段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中国乡村产业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投资力度不足、产业品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乡村产业发展走在前列并提供了经验借鉴。为此,本文选取亚洲、欧洲和美洲6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考察乡村产业发展的异质性及其探索路径。结果发现,国外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有效互补,形成了宏观调控有度、市场经济运行有效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由此培育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主体,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乡村产业链的延伸,期望能够对推进中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茂  杨振之  蔡克信  
探索乡村旅游景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体面劳动的主观感知,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乡村旅游业中体面就业的重要前提。研究认为,乡村旅游景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体面劳动内涵主要包括经济收入体面感、劳动强度体面感、工作环境体面感、亲缘关系体面感、尊重及自我实现五个重要维度。乡村旅游景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体面劳动主观感知的分析表明,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体面劳动感知,增强农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是具有多重效应的幸福产业。为此,提出了增加体面劳动就业机会、激发体面劳动就业主观能动性、优化体面劳动就业环境、健全体面劳动就业制度等启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汉思  
与美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对比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包括:政府合理规划与政策支撑;发挥社区与协会作用;完善立法、规范管理;促销方式多样、产品丰富;重视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等等。诸多发展经验可供我国借鉴和学习。基于此,本文浅谈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为我国带来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晓燕  孔静芬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闻泽  范国睿  
人口减少与乡村人口迁移的叠加使得乡村学校的规模逐步缩小,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的匮乏使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困境。国外许多国家在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包括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乡村教师补足策略和乡村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等。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启示:制定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标准,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全科教师";实行乡村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