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4)
2023(10389)
2022(9352)
2021(8956)
2020(7600)
2019(17801)
2018(17657)
2017(33740)
2016(18698)
2015(21393)
2014(21418)
2013(20826)
2012(18861)
2011(16961)
2010(16989)
2009(15178)
2008(14504)
2007(12454)
2006(10845)
2005(9385)
作者
(52233)
(42912)
(42527)
(40672)
(27361)
(20600)
(19462)
(17062)
(16507)
(15397)
(14847)
(14299)
(13575)
(13513)
(13204)
(13020)
(13014)
(12740)
(12335)
(12232)
(10690)
(10555)
(10346)
(9829)
(9726)
(9552)
(9518)
(9484)
(8663)
(8534)
学科
(68398)
经济(68327)
管理(49815)
(45804)
(38814)
企业(38814)
方法(32430)
数学(27932)
数学方法(27568)
中国(18523)
(17275)
(16197)
(15711)
理论(14886)
业经(14614)
地方(13873)
教育(13769)
(12245)
(11515)
贸易(11509)
农业(11491)
(11307)
(11142)
技术(10866)
(10576)
财务(10510)
财务管理(10495)
环境(10159)
企业财务(9967)
教学(9624)
机构
大学(257518)
学院(251650)
管理(101026)
(92455)
经济(90069)
理学(88030)
理学院(87020)
管理学(85286)
管理学院(84822)
研究(82827)
中国(58150)
(55541)
科学(52445)
(41445)
(40765)
(38572)
业大(38330)
研究所(37313)
中心(37086)
(36938)
师范(36656)
(36370)
北京(35477)
财经(33689)
(30734)
(30440)
农业(30002)
(29928)
师范大学(29708)
技术(28321)
基金
项目(176971)
科学(138351)
研究(132475)
基金(125816)
(108669)
国家(107740)
科学基金(92637)
社会(79759)
社会科(75388)
社会科学(75365)
(70221)
基金项目(67512)
教育(63528)
自然(60998)
自然科(59568)
自然科学(59554)
(59211)
自然科学基金(58433)
编号(55760)
资助(51907)
成果(46226)
重点(39507)
课题(39235)
(38929)
(36868)
(36810)
大学(35182)
项目编号(34337)
创新(34005)
科研(33674)
期刊
(99947)
经济(99947)
研究(77124)
中国(52764)
教育(43753)
学报(40714)
科学(36540)
管理(36183)
(34757)
大学(31905)
(30178)
学学(28391)
农业(24731)
技术(23601)
(17670)
金融(17670)
图书(17096)
业经(15958)
财经(15648)
经济研究(15291)
(13194)
科技(12953)
理论(12756)
(12507)
问题(12452)
实践(11982)
(11982)
(11477)
技术经济(11455)
情报(11434)
共检索到365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程红  张文军  林伟连  张健  张国昌  
选取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历史演变、组织架构和专业设置,概括出英国一流大学专业设置的若干特点及其对我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学谦  李金龙  裴旭  万明  
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541个研究生招生专业进行分析,发现学位类型、学习方式和学科门类三个维度下的不平等现象以不同形态影响着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机会平等的实现进程。总体而言,入学机会不平等主要源于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招生专业,其中,轻度不平等高校倾向招收推免生,而不平等度较高院校则较为歧视同等学力考生,其原因可归结为基于考生出身的制度性偏倚或歧视。故此建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首先对学术学位、全日制和自然科学中的不平等招生专业进行"定点清除",然后排查其他维度下的不平等专业并对其不合规、不合理条件予以修正,最后秉承机会平等的人才观和制度观设计"不偏不倚式"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赋桂  
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取决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分析了学术独立、一流大学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任欣荣  孙国喜  马一太  
作者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20 年的发展史,认为研究生院的建立,为培养高层创新型人才、创建一流大学起了奠基石的作用。通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得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建立一流大学的核心。因此,加强研究生院的建设,完善研究生院的功能对创建一流大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朝晖  
大学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密切互动,以师生校友为实践主体,以大学文化为依托载体,承担着形塑有理想有灵魂大学的时代责任。进入新时代,我国一流大学精神在继承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扎根、铸魂、启真、崇善、开源、奋进等重要内涵,并在立德树人中传创,在创新创造中淬炼,在改革开放中涵育其文化载体,为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动力源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阎凤桥  曹晓婕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理想类型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化和组织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特别是韦伯提出的理性科层分析原理,探讨了我国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色、环境、动力、趋势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原则作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诸如功利化、过度竞争、价值理性缺失等现代病的征兆,这是中国式大学治理在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处和难处是课程教学。课程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坚持教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政府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论文借鉴比较经验,基于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从明确课程建设价值、注重学生需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育性和研究性的实践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希元  赵骥  
本文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院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关系和巨大作用,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生院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良  
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对海德堡大学校长的选拔与任命由不同的机构负责:由评议会、大学理事会和州政府代表组成的遴选委员会负责选拔与提名,大学理事会负责选举,评议会和州科学部负责认可,巴登—腾堡州州长负责任命。这些机构既分工也合作,有助于选出同时得到政府、社会和大学认可的校长。这种校长选任制度既尊重大学的自治权,又允许政府和社会可以对校长选任施加恰当的影响;既保证让大学里的不同群体民主参与决策,同时又基于教授治校的传统赋予教授群体最大的影响力。海德堡大学校长选任制度对我国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丽霞  
跟踪调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6所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旨在进一步了解其动态,分析其趋势,总结其特点,挖掘其价值,利用其资源,发挥其作用,为全揽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提供帮助与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陶涛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把建设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放在重要位置"。为加快推进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2016年5月26日-27日,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功主办了"研究生教育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定位为高端论坛,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尤玉军  
富有远见的捐赠战略设计和沟通策略为美国大学的持久卓越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提高募款主体人员的业务水平,是高校基金会高效运作的基石。一所大学只有让校友和社会满意,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赠。在世界的一流大学评估体系中,筹款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基金会作为高校筹募社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宁汉  杨帆  余潇潇  
如何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实现科学选才的体制机制,是各个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新的招生制度改革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美国六所世界顶尖大学的选拔评价方式开展调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对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招生选拔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馨岚  徐梅  
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许多共同的理念,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比如,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大学的学术本质有着高度的契合性;秉承"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形成了以大学内部保障为主、内外相融合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既有明显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等等;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这些大学走向世界一流学术的基础,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