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0)
2023(14267)
2022(12157)
2021(11741)
2020(9825)
2019(22524)
2018(22325)
2017(40899)
2016(23338)
2015(26483)
2014(26131)
2013(24481)
2012(22317)
2011(20177)
2010(20593)
2009(18161)
2008(17596)
2007(15449)
2006(13350)
2005(11894)
作者
(60748)
(50705)
(50289)
(48169)
(32224)
(24214)
(23092)
(19745)
(19721)
(18131)
(17372)
(17105)
(16171)
(15825)
(15698)
(15687)
(15288)
(15081)
(14762)
(14575)
(12804)
(12375)
(12221)
(11774)
(11407)
(11311)
(11310)
(11285)
(10276)
(10033)
学科
(77340)
经济(77212)
管理(61786)
(55389)
(46495)
企业(46495)
方法(35547)
数学(31255)
数学方法(30701)
中国(27109)
教育(25548)
(23915)
(20964)
(19720)
理论(18705)
(17292)
业经(17153)
(14599)
财务(14545)
财务管理(14511)
企业财务(13830)
技术(13730)
教学(13649)
农业(13585)
地方(13424)
(13203)
(13022)
贸易(13017)
(12866)
金融(12862)
机构
大学(313468)
学院(304253)
(115674)
经济(112941)
管理(110450)
研究(104845)
理学(95562)
理学院(94368)
管理学(92290)
管理学院(91679)
中国(71584)
(67097)
科学(61155)
(56858)
(50665)
(50605)
师范(50194)
(47337)
中心(47118)
研究所(45959)
(45956)
财经(44790)
教育(43562)
业大(42894)
北京(42495)
师范大学(41104)
(40946)
(38409)
(36350)
经济学(36338)
基金
项目(206844)
科学(165307)
研究(159581)
基金(148065)
(127821)
国家(126623)
科学基金(109096)
社会(99181)
社会科(93667)
社会科学(93645)
教育(83494)
(81748)
基金项目(77554)
(71204)
自然(68927)
自然科(67358)
自然科学(67336)
编号(66385)
自然科学基金(66129)
资助(59810)
成果(57226)
课题(49695)
重点(48567)
(48525)
(44564)
(44511)
教育部(42919)
(42914)
大学(42146)
创新(41305)
期刊
(122843)
经济(122843)
研究(100529)
教育(75546)
中国(75388)
学报(46379)
(45709)
科学(41558)
管理(41547)
(41519)
大学(38696)
学学(33776)
技术(31443)
农业(28625)
(24522)
金融(24522)
财经(22697)
(19551)
职业(19353)
经济研究(18844)
业经(18111)
(15875)
问题(15488)
(14716)
图书(14571)
(14027)
论坛(14027)
科技(13589)
(13010)
(12938)
共检索到46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萌  
近年来英国高校博士生改革的关注点是将培养视为"学术训练的过程",强调博士生教育期间所获得的技能、素养和方法,关注知识的研究过程和技能的"可迁移性"。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表明,保证博士生质量的培养环节主要有: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入学甄别,引入"生活化课程"和增加"集约化研究"的学术训练以及"双导师制"。体现了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以研究为导向的求真理念、跨学科的自由教育理念、互动式培养和个性化教育理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兰英  
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三所美国一流大学的教育学科为例,对学术型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其高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容性大的跨学科的学科方向与专业、纵横交错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跨学科师资队伍、过程性学业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高度设置包容性大的学科方向、打破组织壁垒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搭建"绿色通道"、建立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训练系统、健全培养过程中的学业考核质量监控机制,是我国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改革的未来方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泳  
美国一流大学的博士培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典范,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探析其筛选与录取制度、资格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团队指导制度、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讨论为主的导修制和多元的资助体系,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博士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青  
美国的博士生培养体系普遍被认为是高质量的,其严格的筛选和淘汰制度值得我国借鉴。从博士生评价质量观的嬗变入手,梳理了美国分流淘汰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施效果。随后以康奈尔大学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采集康奈尔大学的学位条例、政策文本和院校新闻,研究提炼出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运行机制的三个典型特征:学术逻辑主导下的考核过程、考核责任主体权责分明以及具备法律效力的保障制度。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的全方位呈现,从完善制度约束,遵从学术逻辑在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推进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方式,分类嵌入分流淘汰制度两方面为我国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轶玮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无论在国内外都比较缺乏,本文选择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代表牛津大学,以其研究生导师制度为研究对象,从资格与任命、责任与角色、指导过程、质量保障和权益维护等五个方面对导师制度的特征进行分析。据此文章提出了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探索建立适应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青  杨妙霞   杨辉祥  
通过对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几方面的比较分析,为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曼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亟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从事高校工作和相关研究,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学博士的培养质量成为现实问题。从高等教育教学学术博士的培养方案入手,选取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4所国外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博士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学制和培养过程安排、课程设置、评价考核方式4个方面,系统梳理其人才培养的规划,总结共同经验和突出特色。最后,从研讨课、方法课、跨学科课程和过程性考核等方面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博士培养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嵘  
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关键性决定作用,教师发展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发展中心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本文以Oxford Learning Institute为例,通过对其组织机构、培养模式以及特色项目方面的系统规划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描述,旨在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在战略系统规划、组织机构建设、教师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蔚刚  
牛津大学章程分为"教职员大会章程"和"枢密院会议章程",前者只需由学校教职员大会同意即可生效,后者还需要由枢密院批准方能生效。"枢密院会议章程"主要对学校核心管理机构、学术人员权益和学校财力保障进行了规定。"教职员大会章程"则包括了大学内部学术机构的自主设置、内部各项事务的自主决策、行政管理人员的自主聘任、学位文凭证书的自主授予等,充分反映出牛津大学具有广泛的自主权。两类章程的划分,实质上是英国高等教育"管办分离"的缩影,对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探索"管办分离",明晰政府与大学的权力边界、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规范章程文本表述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畅肇沁  
牛津大学本科教学以导师制为核心特征。在此教学制度之下,牛津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模式呈现出鲜明特点:以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为学习的核心目标;以高强度的论文写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师生合作基础上的独立探究为基本的学习状态;以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为学习质量的基本保障。牛津大学导师制下的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可以为反思我国大学学习文化建设,提升我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婷婕  
"卓越"是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育硕士培养目标表述中的高频词汇。科学借鉴教育硕士培养的国际经验,聚焦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大学的办学定位、传统及优势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重要依据。大学的人才培养活动始于培养目标的设立,就任何学科专业而论,培养目标的设置与定位能否契合大学办学定位与方向、遵循专业内在知识结构逻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等,都将影响并最终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尤玉军  
富有远见的捐赠战略设计和沟通策略为美国大学的持久卓越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提高募款主体人员的业务水平,是高校基金会高效运作的基石。一所大学只有让校友和社会满意,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赠。在世界的一流大学评估体系中,筹款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基金会作为高校筹募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浩  尤玉军  马吉骁  
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举世瞩目。本文总结了美国一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启示: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共同发力,树立新理念;加强政策研究,在政策法规层面营造新环境;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在中介、网络平台、学校内部机制等方面打造新组织构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心  崔素娟  
众所周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师资国际化这一议题。师资的国际化,即是国际化通用的师资的"聘用"与"流动"。当下,国内大学国际化师资培养的经验较少,而国际上许多一流的大学已经积累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因此,本文以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梳理了世界一流大学师资国际化培养的重要经验,并提出国内国际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师资国际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国内大学师资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高凡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市场压力下发生价值扭曲。针对这一现象,许多西方学者对美国大学在追求一流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提出批判反思。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指出美国大学因精神虚无而走向封闭;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批判了哈佛大学对育人功能的忽视;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指出,大学以一无所指的空洞的"一流"作为理念,最终将走向废墟。在新时代,我国开启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本文客观分析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异化现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