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7)
2023(7666)
2022(6455)
2021(6019)
2020(5045)
2019(11262)
2018(10935)
2017(20451)
2016(11266)
2015(12609)
2014(11557)
2013(11345)
2012(10474)
2011(9308)
2010(9676)
2009(8955)
2008(9415)
2007(8404)
2006(7418)
2005(6764)
作者
(31698)
(26555)
(26505)
(24792)
(17014)
(12604)
(11899)
(10015)
(9896)
(9487)
(9167)
(8919)
(8577)
(8569)
(8402)
(7969)
(7860)
(7858)
(7819)
(7744)
(6631)
(6608)
(6472)
(6219)
(6085)
(5897)
(5896)
(5851)
(5383)
(5359)
学科
(44483)
经济(44432)
(40378)
管理(40190)
(38826)
企业(38826)
方法(21069)
(18239)
数学(16488)
数学方法(16242)
(13782)
贸易(13774)
(13567)
技术(12879)
(12770)
财务(12756)
财务管理(12733)
业经(12444)
企业财务(12165)
(11563)
中国(10793)
(10170)
技术管理(9884)
(9405)
理论(9215)
(8749)
(8029)
出口(8024)
出口贸易(8024)
(7857)
机构
大学(159010)
学院(157003)
(63093)
经济(61902)
管理(59752)
研究(52302)
理学(51702)
理学院(51104)
管理学(50152)
管理学院(49852)
中国(40481)
(33300)
(32513)
科学(31952)
(26654)
财经(25490)
(24986)
(24117)
研究所(23994)
(23218)
中心(23209)
业大(22065)
北京(20688)
(20145)
师范(19910)
农业(19671)
经济学(19630)
财经大学(19012)
(18976)
(18819)
基金
项目(103845)
科学(82477)
基金(76796)
研究(74402)
(67736)
国家(67206)
科学基金(57788)
社会(48783)
社会科(46269)
社会科学(46256)
基金项目(40399)
(40336)
自然(37415)
自然科(36629)
自然科学(36617)
自然科学基金(35983)
教育(34348)
(34054)
资助(30664)
编号(27995)
(24543)
成果(23577)
重点(23535)
(23318)
创新(23228)
(21581)
国家社会(20782)
教育部(20209)
科研(20073)
课题(19889)
期刊
(67926)
经济(67926)
研究(46626)
中国(32354)
(28201)
学报(26882)
管理(24811)
科学(23526)
(22317)
大学(20497)
学学(19325)
教育(16344)
(15115)
金融(15115)
农业(15088)
财经(12960)
技术(12805)
经济研究(11470)
(11020)
(10831)
业经(10160)
国际(9895)
(9149)
问题(8858)
科技(8562)
财会(8520)
(8369)
会计(8193)
技术经济(8017)
世界(7305)
共检索到239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彪  
在反商业贿赂的法律领域,相比这一领域的"鼻祖"美国《反海外贿赂法》,英国最新实施的《反贿赂法》在具体制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反贿赂法》规定了公司的严格责任,即除非能够证明已经采取"充分措施"防止贿赂行为,公司将为代表其行事的第三方的贿赂行为承担责任。《反贿赂法》具有域外效力,对中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提出了挑战。英国执法机构为《反贿赂法》的合规提供了指南,一些国际组织也准备了类似文件,本文据此对跨国公司合规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当一起又一起商业贿赂丑闻被无情地抖落出来后,跨国公司头顶上的耀眼光环开始黯然失色,公众凝聚于它们身上的价值评判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以鲜明的财富规则辅导和教化着封闭已久的中国企业,以巨大的经济能量激活与搅热长期沉闷的中国市场,以先进的制度元素革新与再造中国经济机制……,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标杆力量。然而,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书兰  周玲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国际跨国公司进一步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不可回避。而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的不断滋长,不但会损害中国市场信用,降低中国的竞争能力,而且还严重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因此,如何清除这一危害"市场信用"的毒瘤,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需要下功夫解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赫  卢进勇  陈静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一直是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大的助力,但同时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也逐渐在中国蔓延,成为开拓中国市场的"潜规则"。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贿赂案例为依据,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贿赂的现状、特征和原因,并结合国内最新的反腐形势,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寿喜  焦艳芳  
巴西建筑巨头奥德布雷希特腐败案暴露出跨国企业商业行贿的根源:灰色收益诱惑与欲望驱动,国家法制软弱与商业环境腐蚀,政府包庇纵容与社会文化扭曲,企业内部控制缺失与伦理道德违背。在优化商业贿赂规制路径上:一方面,应"禁于未然之前",加强跨国公司道德伦理和自律机制建设,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规范市场,完善行政体系和法律制度,使其在原则上"不愿为之";另一方面,要"禁于已然之后",对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惩治力度,使其在心理上"不敢为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梅新育  
经贸领域的跨国贿赂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国际社会已行动起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尽管反跨国贿赂运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依然不可低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印波  高远  
英国2010年《反贿赂法》最具特色的制度创新当属适用严格证明责任的"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的"充分程序"抗辩制度。如果被指控的企业可以证明内部建立了充分程序防范行贿行为,便免除未能预防"关联人"行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英国司法部出台的《指引》对于充分程序的执行提供了详细指导。建构充分程序需要遵守合比例程序、高层承诺、风险评估、尽职调查、沟通交流、监控与检讨六项原则。我国需要借鉴英国的充分程序抗辩,重视程序法对于法律责任技术配置功能,采用事先预防和事后惩治结合的治理贿赂立法模式,借鉴和适用企业预防贿赂的常识性法律原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霞  谭力文  
随着子公司自身的发展和资源与能力的积累,近几年跨国公司内部出现一种新的优势现象——子公司特定优势。本文首先介绍子公司特定优势的概念、来源和形成条件,进而分析它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作用和对跨国公司现有管理体制提出的新挑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新军  郗沭平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它带来了全球性的公司治理问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参与全球化的各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或是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二是跨国公司的治理问题。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使得它的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案例说明跨国公司治理已经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即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跨国并购、母公司本身的治理结构、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的控制等。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经营、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蒲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中心的传统研发布局,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海外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把研发活动扩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约翰·纳什  张文珍  
跨国公司征税不足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极大关注,而新西兰的所得税收入十分倚重跨国公司,因此新西兰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成果文件为蓝本,制定并全面实施BEPS应对措施。同时在征管层面,新西兰税务机关以情报交换为抓手,针对高风险行业和跨国公司大力推进税收遵从工作。新西兰税务机关认为,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改变,这恰是BEPS行动计划相关工作取得成果的直接体现,而且BEPS应对措施对外国直接投资水平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巍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美、日、印度、新加坡等都在积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R&D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跨国公司R&D机构会因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对国内的科研机构造成冲击,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仍利大于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的政策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开放原则,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经济的要求,系统优化有关跨国公司投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