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4)
2023(4491)
2022(3681)
2021(3814)
2020(2869)
2019(6803)
2018(6971)
2017(10532)
2016(7612)
2015(8867)
2014(9149)
2013(7930)
2012(7451)
2011(6724)
2010(7333)
2009(6218)
2008(6266)
2007(5797)
2006(5379)
2005(5266)
作者
(17925)
(14634)
(14457)
(14360)
(9389)
(7074)
(6903)
(5853)
(5732)
(5653)
(5101)
(4966)
(4789)
(4765)
(4744)
(4688)
(4654)
(4490)
(4417)
(4251)
(4150)
(3797)
(3740)
(3646)
(3520)
(3397)
(3365)
(3229)
(3140)
(3119)
学科
教育(22102)
中国(12922)
(12459)
经济(12426)
管理(12288)
教学(10976)
理论(10407)
(9942)
(7184)
企业(7184)
(6829)
学法(6436)
教学法(6436)
(5775)
学理(5627)
学理论(5627)
研究(5599)
(4948)
(4826)
(4782)
发展(4318)
农业(4260)
(4195)
(4138)
思想(4123)
政治(4027)
(4025)
学校(3953)
改革(3909)
思想政治(3789)
机构
大学(89082)
学院(86245)
研究(35424)
教育(31096)
(24913)
师范(24797)
(22153)
中国(21689)
(21489)
管理(20960)
经济(20360)
师范大学(20243)
科学(19951)
职业(18513)
(18173)
(17756)
技术(17594)
北京(16021)
理学(16015)
研究所(15900)
理学院(15669)
中心(15364)
管理学(15031)
管理学院(14845)
(14235)
(13343)
(12907)
职业技术(12838)
教育学(12066)
(12013)
基金
研究(45915)
项目(45707)
科学(35061)
教育(32504)
基金(24403)
成果(24157)
编号(24126)
社会(22086)
课题(21941)
(21343)
社会科(20286)
社会科学(20280)
(19722)
(19616)
(19589)
国家(19187)
科学基金(14630)
规划(14559)
项目编号(13670)
(13651)
(13328)
研究成果(13325)
重点(12516)
(12258)
(12223)
阶段(12184)
年度(12134)
(11520)
(11405)
阶段性(11227)
期刊
教育(59256)
研究(41743)
中国(36128)
(31661)
经济(31661)
职业(16304)
技术(14749)
(12104)
(10930)
学报(10663)
技术教育(10652)
职业技术(10652)
职业技术教育(10652)
大学(9586)
管理(8899)
(8672)
金融(8672)
科学(8542)
农业(8286)
(7626)
论坛(7626)
高等(7302)
学学(6684)
成人(6580)
成人教育(6580)
图书(6490)
(6317)
高等教育(6074)
职教(5184)
书馆(4995)
共检索到164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富强  
从1992年布里斯托尔大学开设第一个教育博士(EdD)项目到2005年,英国教育博士项目发展到了40多个,成为英国博士生培养中发展最快的领域。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介绍了英国教育博士发展背景、培养的模式与特点、课程开设与学位论文评估的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对我国培养教育博士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济洲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经过80多年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培养方案,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培养系统。但是,由于教育博士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以及在学位属性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表现趋同化,引起国内关于教育博士学位的争论不断。面对挑战与危机,美国一些大学教育博士项目不断改进,突破了传统哲学博士的模式,提高了教育博士的价值和意义。其实践、问题与挑战对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经超  
设置法律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本质上来源于法学的实践知识性质,从法学的知识论源流与发展来看,实践性始终构成法学知识的核心意涵。法学知识的理论创新具有无可否认的重要性,但更为关键的是将这种实践知识有效运用于现实,这成为法律博士存在的根本意义。面向未来的法律博士生培养将面临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培养理念与现实的联结这两个棘手挑战,而这需要从创新培养模式与改革双导师制度两个方面尝试寻找解决与探索的方向。法律博士生教育应培养未来的“法律家”而不是“法学家”,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有别于法学博士生教育并具有行业特色的培养道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建立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Sun(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大会于2003年11月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集中研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来自教育界和信息产业界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们就软件人才培养、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网络计算现状及趋势、中国教育信息化展望、21世纪的校园信息化、Cernet发展方向和Calis的未来计划等话题广泛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皮悦明  王庭照  
自1978年《沃诺克报告》以来,英国融合教育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在英国融合教育实践中,心理学、神经与生物学、医学、教育学等人员参与的专业实践呈现多元与规范的特征,父母的权利增持、政策指导与世俗化参与以及福利救济等举措下的家庭实践呈现赋权与增能的特征。同时,英国融合教育实践也面临专业实践的话语垄断与发展不均衡,家庭实践的弱势地位与教养政治化,以及"假融合"与"真排斥"的现实挑战。基于此,新时期我国融合教育应加快构建与完善融合教育体系,并推动融合教育成为一场更加深刻的社会教育活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思玉  
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及其质量是影响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研究制造业发达的意大利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从职业教育体制与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师资培养路径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所面临的挑战与策略等四个方面,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意大利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及其挑战与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杰  
加入WTO,将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才能从容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舒伟  曹健  王华  赵栓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成绩,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然而,随着"大智移云区"等新兴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职业与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对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展开较为详细的梳理与分析,以"新时代高教四十条"为改革总体原则,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推动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建设高水平会计本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堂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激烈的人才竞争,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为此,党中央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决策,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抓住机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笑炯  
欧洲联合培养强调高校在项目开发、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上的深层次合作。其从项目设计到学生毕业,都具有更强的跨国合作性质。为适应这种特性,欧洲设计了一系列政策与工具,推动和引导联合培养项目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高校希望与我国加强合作。及时了解联合培养项目的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可以让我国为参与这类项目做好准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霍秉坤  
近年,全球探讨教育和课程改革,而核心素养则成为探讨的焦点。2001年,香港以"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为主题开展全面的课程改革,其中改革的主导原则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香港教育工作者在探讨培养学生共通能力时,常谈及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可分为"充实的学识、全面的素养及健康的价值"三方面。本文尝试探讨香港如何审视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以及能力与全球各地之核心素养的关系。首先,作者会探讨核心素养和共通能力的区别;其次,分析香港培养香港学生共通能力的成效;最后,检视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挑战。整体而言,香港经过十多年课程改革,部分学校确为学生提供培养共通能力的学习经验,而且校长及教师都认为学生在沟通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及习惯等方面都有进步。然而,香港培育学生之共通能力仍有一定限制,包括如何系统地在学科或跨学科中培养学生共通能力以及如何评量学生在共通能力方面的学习成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谭锋  
通过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研究英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与管理模式,对比国内高等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业挑战度的考评体系,以及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全员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熊正非   薛熠  
ChatGPT为人工智能技术按下加速键,科技领域不断迎来技术突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新财经,引发了高等财经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来看,科技革命纵深发展,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新财经迎来新趋势,面临新需求,肩负新使命,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波发展浪潮为新财经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等教育内部因素直接产生影响,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高等财经院校应当通过优化培养过程,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