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7)
- 2023(9485)
- 2022(8255)
- 2021(7336)
- 2020(6597)
- 2019(15119)
- 2018(14955)
- 2017(28831)
- 2016(16070)
- 2015(18303)
- 2014(18587)
- 2013(18387)
- 2012(17197)
- 2011(15615)
- 2010(15850)
- 2009(14939)
- 2008(15103)
- 2007(13925)
- 2006(12031)
- 2005(10945)
- 学科
- 济(65503)
- 经济(65409)
- 管理(49020)
- 业(45678)
- 企(37483)
- 企业(37483)
- 方法(31331)
- 数学(27785)
- 数学方法(27526)
- 财(20083)
- 农(18238)
- 制(17090)
- 中国(16287)
- 业经(14249)
- 学(14053)
- 贸(12372)
- 贸易(12369)
- 务(12127)
- 财务(12098)
- 财务管理(12061)
- 易(12002)
- 地方(11935)
- 农业(11658)
- 企业财务(11406)
- 体(11405)
- 银(11089)
- 银行(11040)
- 环境(10510)
- 行(10470)
- 融(10460)
- 机构
- 大学(240643)
- 学院(238350)
- 济(98044)
- 经济(95927)
- 管理(89034)
- 研究(81336)
- 理学(76647)
- 理学院(75743)
- 管理学(74426)
- 管理学院(73959)
- 中国(60622)
- 科学(51125)
- 京(50596)
- 财(47645)
- 农(45587)
- 所(42573)
- 业大(39042)
- 研究所(38608)
- 江(37504)
- 中心(37285)
- 财经(37279)
- 农业(36033)
- 经(33603)
- 北京(31433)
- 经济学(30774)
- 范(30062)
- 师范(29710)
- 院(29080)
- 州(28676)
- 经济学院(27951)
- 基金
- 项目(158430)
- 科学(123549)
- 基金(114781)
- 研究(112815)
- 家(101041)
- 国家(100237)
- 科学基金(84656)
- 社会(71466)
- 社会科(67743)
- 社会科学(67718)
- 省(62796)
- 基金项目(61294)
- 自然(55065)
- 自然科(53758)
- 自然科学(53739)
- 自然科学基金(52825)
- 划(52694)
- 教育(52599)
- 资助(46652)
- 编号(45328)
- 成果(37755)
- 重点(36197)
- 部(35602)
- 发(33567)
- 创(32946)
- 制(32527)
- 课题(31681)
- 创新(30954)
- 科研(30909)
- 教育部(30258)
- 期刊
- 济(107457)
- 经济(107457)
- 研究(68692)
- 中国(47418)
- 学报(42237)
- 农(41073)
- 财(39158)
- 科学(37102)
- 大学(31729)
- 管理(31304)
- 学学(30128)
- 农业(26986)
- 教育(23505)
- 融(21103)
- 金融(21103)
- 技术(20001)
- 财经(19050)
- 业经(17033)
- 经济研究(17026)
- 经(16316)
- 问题(14732)
- 业(14304)
- 版(12859)
- 技术经济(11994)
- 贸(11604)
- 理论(11566)
- 科技(11233)
- 统计(10810)
- 业大(10802)
- 商业(10492)
共检索到352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官本 李君 杨忠
以苯酚、尿素和甲醛为起点合成了一种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 ,并对树脂性能和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共缩聚树脂贮存稳定 ,固化速度快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表明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的热行为与酚醛树脂十分相似而与脲醛树脂显著不同 ;13 CNMR结构分析中分别观测到源于共缩聚结构单元o -Ph -CH2 -NHCO -(δ =4 1 .5)和 p -Ph -CH2 -NHCO -(δ =4 4.8)的吸收 ;使用PUF共缩聚树脂压制的竹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和竹大片刨花板 ,其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高于脲醛树脂而与常规酚醛树脂相近。
关键词:
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 结构 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官本 雷洪 赵伟刚 方群 赵超超
该文以13C-核磁共振分析和热机械性能分析为手段,研究了一定范围内尿素用量变化对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压制胶合板,进一步评估了该影响。13C-核磁共振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改变尿素用量对P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构成无显著影响。热机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甲醛/苯酚摩尔比条件下,适量增加尿素用量对PUF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相同甲醛/(苯酚+尿素)摩尔比条件下,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树脂凝胶化或固化反应呈逐渐提前的趋势,但速度呈下降趋势。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尿素用量不超过苯酚质量25%左右时,PUF树脂性能优于酚醛(PF)树脂,增加尿素用量对PU...
关键词:
PUF共缩聚树脂 尿素 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东斌 刁艳 李建章 方艳平 卢虹
在树脂反应初期和后期分别添加尿素合成了苯酚-尿素-甲醛(PUF)共缩聚树脂。通过PUF树脂的胶合板制备实验,研究了反应后期尿素的添加量及热压温度对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使用13C液体核磁分析(13C-NMR)对不同尿素添加量的PUF树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树脂结构与胶合板胶合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UF树脂的合成后期加入的尿素参与了树脂的共缩聚反应;当尿素添加量为89.4%、热压温度为150℃时,PUF树脂胶接胶合板符合Ⅰ类胶合板标准要求;PUF树脂中低分子的取代脲以及羟甲基脲共同影响着PUF树脂固化后的物理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昇 付跃进 袁同琦
【目的】合成共聚型树脂是融合多种树脂体系优势,制造环保性能良好且廉价木材胶黏剂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力图实现碱性条件下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四元共缩聚树脂胶黏剂体系的构建。【方法】通过核磁共振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树脂产物,探索树脂合成反应路径选择与树脂分子结构构建及胶合产品性能的相关性。【结果】碱性条件下可以成功构建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四元共缩聚树脂体系。在合成原料配比相同的条件下,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共缩聚树脂比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更有助于多组分分子间共缩聚连接结构的形成,但未发现共缩聚结构与树脂性能直接相关。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比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易固化,但由其制得的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相对较高。木质素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共缩聚树脂胶合产品的甲醛释放量。【结论】共缩聚树脂合成路径及产物分子结构对终端产品性能有显著影响,且在低温固化时体现得尤为明显,高温固化时树脂分子结构带来的性能差异相对较小。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的共缩聚树脂固化时主要体现的是酚醛树脂的固化特点,而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的共缩聚树脂固化过程中主要体现脲醛树脂的固化特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昇 付跃进 袁同琦
【目的】合成共聚型树脂是融合多种树脂体系优势,制造环保性能良好且廉价木材胶黏剂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力图实现碱性条件下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四元共缩聚树脂胶黏剂体系的构建。【方法】通过核磁共振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树脂产物,探索树脂合成反应路径选择与树脂分子结构构建及胶合产品性能的相关性。【结果】碱性条件下可以成功构建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四元共缩聚树脂体系。在合成原料配比相同的条件下,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共缩聚树脂比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更有助于多组分分子间共缩聚连接结构的形成,但未发现共缩聚结构与树脂性能直接相关。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比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易固化,但由其制得的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相对较高。木质素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共缩聚树脂胶合产品的甲醛释放量。【结论】共缩聚树脂合成路径及产物分子结构对终端产品性能有显著影响,且在低温固化时体现得尤为明显,高温固化时树脂分子结构带来的性能差异相对较小。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的共缩聚树脂固化时主要体现的是酚醛树脂的固化特点,而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的共缩聚树脂固化过程中主要体现脲醛树脂的固化特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深渊 程书娜 马灵飞 俞友明
为得到环保阻燃等优良性能的防火板,该文在弱碱条件下对三聚氰胺与苯酚、甲醛进行共缩聚得到三聚氰胺-苯酚-甲醛(MPF)树脂,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1NMR)分析表明,MPF树脂中显示三嗪环结构特征峰,苯酚环与三聚氰胺的三嗪环主要以亚甲基键(Ph—CH2—N<)结构相连存在;TG和DSC的分析显示,MPF树脂具有150、165℃2次固化温度。三聚氰胺加入量对树脂游离酚、贮存期以及纸质防火板的燃烧性产生重要影响,对防火板拉伸强度、耐沸水煮性能影响不明显,MPF树脂中甲醛摩尔数直接影响树脂贮存期和防火板的甲醛释放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席雪冬 雷洪 杜官本 吴志刚 曹明 廖晶晶
为探究高质量分数甲醛对共缩聚合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性能的影响,以高质量分数甲醛(50%)为原料合成树脂(MUF-H),在自制混合固化剂作用下,通过常温(20℃左右)冷压制备胶合木,对比了高质量分数甲醛与普通甲醛合成树脂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借助动态热机械性能(DMA),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等分析手段诠释两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以普通甲醛制备的MUF树脂,以高质量分数甲醛替制备MUF-H树脂能有效提高树脂的固体含量和黏度,缩短固化时间,胶合木干状剪强度增幅为60%,耐水性能和剥离率测试皆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甲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官本 雷洪 方群
该文采用~(13)C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方法,对典型工艺合成条件下制备的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PMUF)进行结构分析,判断在树脂制备过程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变化特征,为寻找PMUF树脂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向脲醛树脂(UF)中加入三聚氰胺后,谱图简化,认为三聚氰胺与尿素之间可能通过亚甲基醚键连接.几乎所有的苯酚在树脂中也都处于游离状态,它既未与UF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MF)发生反应,也未与游离甲醛发生反应,因此,在树脂合成后期向树脂中加入苯酚的方法不能保证共缩聚反应的发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泉 贾文欣 陈立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为探究评价树脂包膜尿素(PCU)养分释放性能的适宜方法,在肥包埋置法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两种测定PCU田间氮素释放动态方法的准确性和简便性,并采用Richards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两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氮素养分释放特征参数差异。结果表明,失重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的PCU氮素释放动态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慢—快—缓的“S”型,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可以表征PCU氮素释放动态,失重法步骤简便、可操作性强,凯氏定氮法则更为精确。Richards模型参数表明,相比于基施,PCU在返青期追施的氮素释放平均速率、最大速率均增大,释放有效期缩短,且最大释放速率出现的时间提前;在氮素释放渐释期、快释期和缓释期,于返青期追施PCU均表现出释放速率增大,释放期缩短的趋势。Richards模型能很好地拟合PCU的田间氮素释放动态,对分析其氮素释放特征和促进肥料氮素供应和作物生长养分需求匹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浩佳 吕文华 刘强强 孔静 王小青
【目的】研究改性材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元素成分等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尿素–葡萄糖(MUG)生物质树脂复合改性剂对杨木的改性作用机理,旨在为MUG复合改性剂的应用提供依据,促进木材的绿色改性。【方法】通过将有机硅烷等疏水基团,引入MUG生物质树脂与硅酸钠的复配溶液中,制备硅烷杂化MUG树脂/硅酸钠复合改性剂(GST),对杨木进行真空加压浸渍处理,测试改性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改性材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元素成分和结晶度,利用微型量热仪(MCC)测试其燃烧性能和热解特性。【结果】SEM-EDX分析表明:GST改性剂渗透性好,能有效渗入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中;改性材的C、O、Si元素无规分布于木材细胞腔、细胞壁、细胞间隙等处,导管沉积最为明显;改性剂对木材孔隙的填充以及对纤维素非结晶区的充胀,有效提高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FTIR分析表明:GST改性材中半纤维素等多糖与改性剂发生了交联反应,减少了C=O、-OH等吸水性基团。XPS分析表明:GST改性材的C1最多,C3最少,木材的多糖类物质、木质素醇羟基、酚羟基以及羰基等活性基团与改性剂发生反应,减少了羰基等活性基团,增加了C-H、C-C结构含量。XRD分析表明:GST改性材衍射峰无明显变化,相对结晶度增大,说明改性剂进入纤维素非结晶区使其分子排列更加有序。MCC分析表明:GST改性材的热释放能力、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65.7%、66.2%和6.2%,800℃残炭率提高了122.6%,热释放强度大大降低,火灾危险性减小。【结论】GST复合改性剂可有效渗入杨木内部,与木材中半纤维素等多糖发生交联反应,减少糖基等活性基团,使非结晶区排列更为有序,从而提升改性杨木的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海涛 李彦 刘兆辉 沈玉文 江丽华 谭德水 宋效宗 刘苹
【目的】了解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特征及其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在时空上的匹配性,为其在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外膜表面形貌特征、氮素在静水与麦田中的释放特征、氮素释放与冬小麦氮素吸收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时间动态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效氮累积量与冬小麦吸收量的匹配关系。【结果】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涂膜外观完整、致密,无明显孔隙。C型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水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S"型,释放期约为45 d;在麦田中的累积释放曲线呈拉长"S"型,释放期约为180 d。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冬小麦氮素累积吸收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在田间的氮素释放峰有两个,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分别占全年氮素释放量的30.83%和23.53%。从氮素吸收与氮素释放在生育期匹配性来看,孕穗期之前,两者呈"错峰"关系,氮素释放峰在前,氮素吸收峰在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性树脂包膜尿素处理不同土层在关键生育期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和有效氮累积量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孕穗、灌浆期,30—60 cm土层在冬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60—90 cm土层在冬小麦返青、扬花、灌浆期。【结论】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缓释性满足缓释肥国家标准;在静水和麦田中的氮素释放特征相似,但在麦田中的释放期更长;其在麦田中的氮素释放规律与冬小麦氮素吸收规律基本一致,只是在孕穗期之前释放峰对应的生育时期,较吸收峰提前了一个生育时期;水性树脂包膜尿素较普通尿素更能提高不同土层在冬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能力,实现氮素供应与冬小麦根系吸收在空间上的匹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奶荣 曾月鸿 林巧佳 饶久平 曾钦志
采用超声波法将5种纳米耐磨材料分散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树脂),制备浸渍装饰纸层压板;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改性的MF树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散4次最合适;MF树脂最低耐磨转数为1600转,最高耐磨转数为2500转;耐磨材料的加入使得MF树脂的粘度、接触角增大,耐磨性能提高.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纳米无机物 耐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建军 廖宗文 王新爱 毛小云 崔英德
【目的】研究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的结构特征及养分控/缓释性能。【方法】以不同类型和吸水倍率的高吸水性树脂为包膜材料,以大颗粒尿素和改性矿物包膜尿素为原料肥料,研制出高吸水性树脂单层包膜尿素、高吸水性树脂复式包膜尿素系列产品,利用电子扫描电镜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并以水中溶出率法和模拟土柱淋溶法研究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水中24h氮素溶出率在18.22%~83.87%之间,土壤中4周氮素累积淋出率在40.91%~65.38%之间,较尿素降低5.21%~40.68%。控/缓释性能与高吸水性树脂的类型、吸水倍率及用量有关。聚丙烯酰胺型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控/缓释效果好于交联聚丙烯酸...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包膜尿素 结构 控/缓释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健陵 李玉娥 周守华 苏荣瑞 万运帆 王斌 蔡威威 郭晨 秦晓波 高清竹 刘硕
【目的】研究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技术的减排增产效果及其与新型氮肥和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提出增产与减排双赢的水氮管理措施。【方法】以江汉平原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不同水氮管理措施: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作为对照(CK);2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U+SI);3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CRU+SI);4碧晶尿素(含0.5%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氢醌+薄浅湿晒节水灌溉(NU+HQ+SI)。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进行稻田温室气体连续监测,分析不同水氮管理措施的CH_4和N_2O排放量、基于CH_4和N_2O的综合温室效应。水稻收获后统计产量,计算各处理单位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瑾 林锐航 李晓增 王晓波 朱晓枫 徐恩光
探讨一种无污染、无废弃物排放的胶黏剂合成工艺———碱性的杉木液化物与少量的苯酚、甲醛合成一种高性能的木材胶黏剂。检测胶黏剂的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并与工业用酚醛树脂进行性能比对。结果表明:杉木液化物-苯酚甲醛胶黏剂具有较低的游离苯酚和游离甲醛,其制得的胶合板具有更好的胶接性能和更低的甲醛释放量。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液化物与苯酚、甲醛发生了化学反应,并生成了高聚物化学结构。DSC结果显示:杉木液化物-苯酚甲醛胶黏剂需要更高的固化温度,但不影响其实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