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7)
2023(12952)
2022(11423)
2021(10718)
2020(9145)
2019(20857)
2018(20829)
2017(39855)
2016(22411)
2015(25320)
2014(25310)
2013(24750)
2012(22767)
2011(20605)
2010(20606)
2009(19038)
2008(18837)
2007(16422)
2006(14496)
2005(12820)
作者
(67184)
(55953)
(55729)
(52759)
(35904)
(27014)
(25121)
(21910)
(21378)
(20170)
(19187)
(18937)
(17996)
(17638)
(17599)
(17118)
(17077)
(16528)
(16101)
(16081)
(14102)
(14001)
(13687)
(12790)
(12635)
(12612)
(12506)
(12351)
(11404)
(11179)
学科
(81548)
经济(81421)
管理(65757)
(60138)
(51372)
企业(51372)
方法(37404)
数学(31869)
数学方法(31420)
(23485)
(22192)
(21743)
中国(21088)
(19674)
业经(19220)
地方(15678)
理论(14877)
(14725)
财务(14653)
财务管理(14621)
(14594)
贸易(14588)
农业(14354)
(14166)
(13950)
企业财务(13876)
环境(13869)
(13542)
技术(13307)
(13234)
机构
大学(322103)
学院(317942)
管理(121813)
(118124)
经济(115343)
研究(109619)
理学(105906)
理学院(104593)
管理学(102468)
管理学院(101908)
中国(78496)
科学(72508)
(68834)
(59445)
(57053)
(56993)
业大(52649)
研究所(52349)
中心(48212)
农业(47078)
(46931)
财经(45337)
北京(42979)
(42170)
师范(41637)
(41079)
(39406)
(37696)
经济学(35086)
技术(34918)
基金
项目(221969)
科学(172930)
基金(160557)
研究(157585)
(141918)
国家(140771)
科学基金(119353)
社会(96531)
社会科(91250)
社会科学(91227)
(87835)
基金项目(85644)
自然(80291)
自然科(78386)
自然科学(78359)
自然科学基金(76933)
(74257)
教育(72352)
资助(66007)
编号(63355)
成果(52740)
重点(50231)
(48301)
(46476)
(46240)
课题(44540)
创新(43282)
科研(42933)
计划(42065)
(41384)
期刊
(130335)
经济(130335)
研究(91772)
中国(61104)
学报(60490)
(54969)
科学(52278)
管理(44853)
大学(44405)
(43591)
学学(42026)
农业(37942)
教育(35395)
技术(25873)
(24992)
金融(24992)
财经(22099)
业经(20712)
经济研究(19741)
(18708)
(18698)
(17167)
问题(16889)
业大(16728)
图书(16594)
科技(16533)
理论(15645)
实践(14405)
(14405)
技术经济(14113)
共检索到46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丽  郭彦荣  任彦亮  韩新亚  
白色念珠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aFBA-Ⅱ)被认为是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个潜在新靶标.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报道了β-酰腙-α,γ-二羰基化合物对CaFBA-Ⅱ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本研究中,几类苯腙类化合物被发现可以高效抑制CaFBA-Ⅱ.实验结果显示,R~2位上引入NO_2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酶体活性,尤其是同时在R~3位置引入磺酸基后,化合物2g的CaFBA-Ⅱ抑制活性达到了亚纳摩尔级别(IC_(50)=200nmol·L~(-1)).以化合物2g为代表,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DOX方法,对化合物2g与CaFBA-Ⅱ的结合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设计的大多数苯腙类化合物都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MIC_(80)=16~64μg·mL~(-1)).因而表明以苯腙类化合物为药物先导结构进行优化改造是设计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条可行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艳玲  谭晓风  蒋瑶  刘敏  王建勇  周俊琴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6-diphosphate aldolase,FBA,EC4.1.2.13),简称醛缩酶,是糖酵解代谢途径中第4步关键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Fru-1,6-BP)可逆地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DHAP)和3-磷酸甘油醛(G-3-P)(Rutter,1964)。其中,DHAP经甘油磷酸脱氢酶的催化,还原生成3-磷酸甘油,然后在脂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磷脂酸,再经磷脂酸磷酸酶水解,形成油脂合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阮景军  唐自钟  陈惠  程剑平  
该文从核桃种子中分离纯化具有抑菌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其抑菌活性,并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选用湖北省武汉市8518核桃为原料,采用Cellulose-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rose4B-Trypsin亲和层析和Millipore离心超滤等分离纯化方法,从核桃种子中分离出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命名为WTi。测得纯化的核桃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为0.3,对白腐病病原真菌(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和叶斑病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ri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WTi蛋白浓度的增加对病原真菌生长抑制愈加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丽茹  高健洲  刘燕  
为了揭示芍药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差异及其与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从芍药露地品种中筛选设施适用品种提供参考,本文以设施栽培中开花良好的‘大富贵’、‘桃花飞雪’和开花较差的‘多叶紫’为对象,对比研究了不同品种在露地栽培条件下Rubisco活性、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芍药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存在差异,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差异显著,而花后期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Rubisco活性动态变化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动态变化关系不一致。‘大富贵’和‘桃花飞雪’从现蕾期到花后期,Rubisco活性变化呈单峰型,在开花期最高,且在现蕾期和开花期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羧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艳楠  张清  朱灵珊  
文章论述了德国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利用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作用机理,减少硝态氮的淋失和氧化氮的排放,提高氮肥利用率。阐明了DMPP的使用效果受气候条件、土壤性状、作物品种、种植季节和氮肥品种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会香  张星耀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除Bt之外又一个愈来愈研究较多的抗虫基因资源,其分布广泛,在豆科、茄科、禾本科、葫芦科及十字花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主要通过2种途径获得并在多种植物中进行转化,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在总结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探讨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仕江  林楠  鲁增辉  贺元川  毛先兵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霞  李永丰  张自常  陆凡  邱光  李建伟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波  洪海燕  旭日干  夏国良  
选用磷酸二酯酶3(PDE3)特异性抑制剂Milrinone和PDE4特异性抑制剂Rolipram以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Roscovitine(ROSC)对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的体外自发成熟进行研究,拟建立一种模拟体内卵泡环境的绵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M 199为基础培养液,绵羊COCs在含有5 0 μmol/L的Milrinone、Rolipram、ROSC或不含上述任何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2 4h。COCs在含有5 0 μmol/LROSC的培养液中培养2 4h ,转移到含有2 0IU/LFSH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 4h检查核相。结果表明:COCs在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明亮  张辉  胡建军  韩一凡  田颖川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最终获得既含有Bt基因又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利用这种杨树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杨树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同时表明含有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双基因的植株其抗虫能力明显高于仅含单一Bt基因的植株。为探索培育高抗虫性杨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利兵  华松  曹俊伟  杨丽  张涌  
哺乳动物有腔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在体外会自发恢复减数分裂,适当延迟减数分裂的自发恢复,能促进核与胞质成熟的同步化,有利于后续胚胎的发育。本试验研究了磷酸二酯酶3(PDE 3)特异性抑制剂milrinone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ilrinone抑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时间为6 h,其最佳剂量为100μmol/L,经milrinone处理体外培养28 h成熟的山羊卵母细胞用于孤雌激活,能显著提高孤雌激活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说明成熟培养液中添加适当剂量的milrinone,能显著提高体外成熟的山羊卵母细胞的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明霞  周志峰  袁玲  黄建国  
【目的】探讨铝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草酸的调控机理,为减轻树木铝害、指导抗(耐)铝菌株的筛选和保持森林健康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Suillus luteus(Sl 08和Sl 14)、Boletus sp.(Bo 15)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铝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草酸分泌的关系,以及钙信号抑制剂对抗铝菌株草酸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液铝浓度为0.4 mmol.L-1时,Sl 14的生物量显著降低,Sl 08和Bo 15在铝浓度达到1.2 mmol.L-1时,生物量才受到显著抑制。说明Sl 14对铝敏感,Sl08和Bo 15的抗铝性较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涛  戴景程  朱敏  
为了研究钾胁迫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分泌H+的调控机制,以从强酸性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菌株褐环乳牛肝菌(Sl01)、牛肝菌(Bo08)以及土生空团菌(CgSIV)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研究低钾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与H+分泌的关系,以及Ca2+信号抑制剂对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供钾条件下,3种菌株的生长与H+的分泌未受到Ca2+信号抑制剂的显著影响;而在低钾条件下,Ca2+信号抑制剂三氟拉嗪(TFP)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都显著减少菌株Bo08和Sl01的H+分泌,即在此试验条件下,Bo15和Sl08的H+分泌均受到Ca2+信号转导的调控,说明在低钾胁迫条件下,Ca2+信号是介导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茂龙  浦惠明  高建芹  龙卫华  戚存扣  张洁夫  陈松  
【目的】分离和鉴定自然突变的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突变体M9抗性基因,阐明抗性产生的分子基础。【方法】通过配置杂交组合研究其遗传规律,应用同源序列法克隆油菜ALS家族基因,采用杂交转育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将抗性基因转育到陆奥-五十铃细胞质雄性不育(MICMS)恢复系中,进行PCR鉴定。【结果】该突变体抗性由1个显性核基因控制。克隆获得BnALS1—BnALS3,核酸序列比对发现,M9抗性是由BnALS1的点突变使蛋白序列的第638位丝氨酸(AGT)残基被天冬酰胺酸(AAT)替代所致,将此抗性基因命名为BnALS1R。抗性基因BnALS1R转育到MICMS恢复系中的PCR检测表明,所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婕   黄斌翰   李文杰   周嘉裕   廖海  
【目的】决明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1(Cassia obtusifolia Kunitz trypsin inhibitor 1,CoTI1)是一类具有β-三叶草结构的功能多肽,探究定点突变对其抑制活性的影响,对CoTI1的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CoTI1结构分析,分别将位于顶部盖子β2和β3折叠之间的Cys44,以及位于底部β-桶β9折叠内的Tyr134和Lys135这3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突变为丙氨酸(Ala),将各突变体进行蛋白表达之后再检测其对牛胰蛋白酶和菜青虫类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结果】与野生型CoTI1相比,CoTI1~(C44D)对牛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升高41%,CoTI1~(Y134D)和CoTI1~(K135D)对牛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下降45.66%和36.73%;CoTI1~(C44D)、CoTI1~(Y134D)和CoTI1~(K135D)对菜青虫类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下降46.94%、49%和38.11%。【结论】Cys44、Tyr134和Lys135参与了β-三叶草结构的形成,是稳定CoTI1的空间结构及抑制活性的重要残基,为CoTI1的结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