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
- 2023(753)
- 2022(655)
- 2021(557)
- 2020(478)
- 2019(1095)
- 2018(1037)
- 2017(1760)
- 2016(977)
- 2015(1078)
- 2014(1108)
- 2013(1096)
- 2012(1013)
- 2011(951)
- 2010(957)
- 2009(864)
- 2008(783)
- 2007(668)
- 2006(594)
- 2005(567)
- 学科
- 济(3522)
- 经济(3514)
- 管理(2731)
- 业(2658)
- 企(2381)
- 企业(2381)
- 财(1631)
- 方法(1610)
- 数学(1443)
- 数学方法(1431)
- 学(1253)
- 务(1216)
- 财务(1215)
- 财务管理(1213)
- 企业财务(1195)
- 地方(976)
- 中国(886)
- 制(675)
- 业经(649)
- 农(623)
- 地方经济(556)
- 水产(552)
- 体(512)
- 环境(512)
- 动物(506)
- 融(496)
- 金融(496)
- 及其(484)
- 贸(468)
- 贸易(467)
- 机构
- 大学(13803)
- 学院(13248)
- 研究(5808)
- 济(4646)
- 经济(4530)
- 中国(4206)
- 科学(4171)
- 管理(4107)
- 农(3578)
- 理学(3556)
- 理学院(3448)
- 管理学(3334)
- 管理学院(3306)
- 所(3279)
- 京(3076)
- 研究所(2989)
- 农业(2889)
- 业大(2668)
- 财(2627)
- 中心(2597)
- 江(2265)
- 院(2236)
- 室(2036)
- 省(1975)
- 北京(1945)
- 财经(1940)
- 范(1880)
- 研究院(1878)
- 农业大学(1858)
- 实验(1840)
共检索到2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涛 郑微云 洪万树 郭祥群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采用碱解旋技术检测了暴露于BaP后大弹涂鱼肝脏的DNA单链断裂程度 ,结果发现DNA单链断裂程度同时受到曝污时间和曝污浓度的影响 ,并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特征 ;污染解除后DNA单链断裂程度未明显减轻 ,表明DNA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弱。以上这些结果表明DNA单链断裂适于作为BaP暴露后DNA损伤的检测指标。
关键词:
苯并(a)芘 大弹涂鱼 DNA损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涛 郑微云 洪万树 张其永
研究了苯并 (a)芘 (BaP)胁迫下大弹涂鱼肝脏芳烃羟化酶 (AHH)活性的变化 ,结果显示 :BaP对大弹涂鱼肝脏AHH活性总体表现为显著的诱导作用 (P
关键词:
苯并(a)芘 大弹涂鱼 芳烃羟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涛 郑微云 洪万树 陈荣
研究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暴露于 0 .0 5、0 .2 0和 0 .50mg/L不同质量浓度苯并(a)芘 (BaP)溶液中 1周 ,其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0 .5mg/LBaP组中 ,随暴露时间的延长 ,大弹涂鱼肝脏GPx活性被显著抑制 (P≤ 0 .0 5) ;暴露 3d ,随BaP浓度的增加 ,GPx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 ,表明高剂量的BaP可对其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将大弹涂鱼暴露于 0 .50mg/LBaP 3d ,再转入清洁海水中 4d ,其肝脏GPx活性可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表明其肝...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伟成 李明云 黄福勇 竺俊全 崔云
研究了在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重金属镉胁迫12h时0·5mg/LCd2+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在镉胁迫解除5d时,3个浓度组的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祝璟琳 季桓涛 肖炜 李大宇 邹芝英 杨弘 李庆勇 朱德兴
为探讨池塘种植鱼腥草对无乳链球菌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损伤修复作用研究,在养殖池塘中分别种植0%(对照组)、5%、10%、15%比例池塘面积的鱼腥草,养殖90 d后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0、24、48和72 h采集肝脏,进行肝脏生化、抗氧化性能、组织病理和HSP 70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48和72 h对照组肝脏ALT和AST活力最高,种植鱼腥草各组ALT活力在感染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感染后72 h,10%组AST活力已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抗氧化指标显示,种植鱼腥草能减缓链球菌感染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T-AOC下降,显著提高肝脏中SOD、GSH-PX、CAT和 NOS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MDA的产生。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罗非鱼感染后48 h 肝窦明显淤血,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脂肪变性,而各种植鱼腥草组罗非鱼在感染后仅表现为肝细胞明显嗜酸,肝窦轻度扩张。定量PCR结果显示,每组罗非鱼肝脏HSP 70表达量在感染后都显著性升高,感染后各时间点对照组的HSP 70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鱼腥草种植组。研究表明,种植鱼腥草能显著改善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吉富罗非鱼肝脏AST和ALT上升,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链球菌感染引起病理损伤;吉富罗非鱼通过肝脏HSP 70高表达促进受损蛋白质的早期修复与降解,种植鱼腥草具有抗炎作用和提高鱼体抵御病原菌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瑞国 侯水生 苏晓鸥
【目的】(1)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不同染毒水平(3,30,300μg·kg-1BW)染毒后,在不同时间点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情况;(2)探明AFB1染毒剂量及染毒时间与雏鸭肝细胞DNA损伤之间的关系,为AFB1遗传毒性提供研究模型。【方法】96只雄性北京鸭雏鸭,随机分为16组,每组6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至6组为低剂量(染毒)组、第7至11组为中剂量(染毒)组、第12至16组为高剂量(染毒)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雏鸭分别灌胃25%DMSO水溶液,0.25,2.5,25μg·mL-1溶液各1mL,对照组于灌胃1h后,各剂量染毒组分别于灌胃染毒1、2、8、24、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真东 卢志杰 杨敏璇 黄垚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陈少君 李军 林蠡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溶血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以揭示血红蛋白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首先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发现注射血红蛋白组的肝脏组织中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普鲁士蓝染色揭示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铁沉积,进一步的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的血红蛋白激活了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体内出血对肝脏的影响,实验通过体内注射苯肼模拟体内出血,H.E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量的溶血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和铁的沉积增加,通过检测肝脏中血红蛋白和铁含量发现,苯肼组中,肝脏组织血红蛋白和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同时激活了肝脏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次,实验检测了注射苯肼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q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血红蛋白激活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趋化因子IL-4和IL-8等。为进一步探究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对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鱼体内的出血显著增加了肝脏氧化损伤作用,同时,q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揭示,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作用促进了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最后,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体内的出血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研究表明,鱼体内大量出血释放的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关键词:
草鱼 血红蛋白 氧化损伤 溶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捷 刘德金 乔飞鸿 倪嘉宁 吕英军 鲍恩东
给试验鸡人工灌服亲肝毒物四氯化碳(CCl4),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改变,观察肝脏和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建立肝脏和肾脏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显示,CC l4对鸡肝脏的损伤呈现出毒性累加效应,CC l4对鸡肝脏的损伤和致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和较高的攻毒剂量,而且随着投药剂量的增加,试验鸡血清中ALT的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鸡灌服CC l4后引起的肝细胞急性变性呈现出以典型的水泡变性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转氨酶 肝 肾 动物模型 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冰 周忠良
研究了镉(Cd)的两种离子浓度(1 mg.L-1、0.1 mg.L-1)对弹涂鱼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暴露方法,将实验用弹涂鱼暴露于1 mg.L-1Cd2+、0.1 mg.L-1Cd2+中,暴露10d后取肝脏制备电镜样品,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与镉的对照组相比,在0.1 mg.L-1Cd2+浓度暴露条件下,弹涂鱼肝脏细胞内的细胞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线粒体扭曲变形,内质网膨胀,细胞核变形,核膜肿胀。在1 mg.L-1Cd2+浓度组,几乎所有的细胞器都受到严重影响,细胞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肝细胞细胞质内容物大量泄露,胞浆空泡化,细胞器极少,残存细胞器的结构不完整。研究表...
关键词:
弹涂鱼 镉 肝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伟兴 范兆廷 方静杰 关庆芝
硝基苯是重要的人造化工原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其可能成为水体和环境的污染源。为了解硝基苯对水产动物可能的致毒作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硝基苯染毒后的斑马鱼肝胰脏、肾脏、鳍条表皮和精子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当硝基苯的处理剂量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时(0.017 mg/L),对斑马鱼肝胰脏、肾脏和精子细胞DNA的损伤不明显,分别为30%、33%和4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同样浓度下,鳍条表皮细胞DNA受损率则高达69%。当硝基苯的浓度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时,可引起斑马鱼肝胰脏、肾脏、鳍条表皮和精子细胞DNA的严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昱 彭新颜 黄萍萍 张翠云 张乐仪
研究蓝点马鲛鱼皮抗氧化肽FractionⅡ(14 ku)对氧化损伤Wistar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D-半乳糖(D-gal)建立衰老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D-Gal模型阴性对照组;D-Gal+维生素E(VE)阳性对照组;抗氧化肽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肝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超 郑双艳 康路妹 陈蔚 方进 许宝华
为探讨蜂王浆主蛋白(MRJPs)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以及MRJPs低、中、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等指标的变化,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利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预先灌胃给予MRJPs的小鼠,可以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血清ALT和AST活性水平(P<0.01);MRJPs可以显著抑制MDA的生成(P<0.01),从而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MRJPs可以显著抑制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SOD活性的降低(P<0.01),从而增强小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也表明,MRJPs可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MRJPs诱导CCl4诱导TNF-α基因水平增加(P<0.05),从而调控免疫系统。综上,蜂王浆主蛋白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小鼠 蜂王浆主蛋白 肝损伤 四氯化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雅珊 王强 广田才之
本试验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肝脏中的VA1和VA2的方法。以μ-Porasil3.9mm×150mm(WatersCo.)为色谱柱,正己烷:乙醚(87:13)为流动相,紫外350um,荧光Ex325um,Em480um双道检测,VA1和VA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5min和28.00min。采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紫外吸收特性,对VA2予以定性,以VA1为内标物对VA2予以定量。实验对多种淡水鱼肝脏中的VA1和VA2进行了测定,取得了满意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静 张朝辉 段筱杉 应锐
为了深入挖掘大叶藻黄酮(ZF)的生物活性,提高大叶藻的利用价值,本实验研究了ZF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辅助复合浸提法提取大叶藻中的天然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并采用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对其进行纯化;研究ZF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通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研究ZF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经纯化后ZF的含量达到80%。体外实验表明ZF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体内实验表明ZF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脂质代谢能力以及乙醇代谢能力均有影响。ZF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和γ-GT活性显著...
关键词:
大叶藻 黄酮 抗氧化 酒精性肝损伤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林小金
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不同生存条件下的大黄鱼以及肝脏病变的大黄鱼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生存条件下以及患肝肿大的大黄鱼肝脏的脂肪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以野生大黄鱼的肝组织细胞结构为参照,初步探明了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脂肪肝、肝肿大、肝胆汁淤积、肝淤血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讨论了大黄鱼肝脏病变的原因和病变致死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黄鱼 肝脏 病变 组织病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