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
2023(222)
2022(196)
2021(172)
2020(145)
2019(269)
2018(278)
2017(469)
2016(352)
2015(309)
2014(312)
2013(298)
2012(316)
2011(274)
2010(261)
2009(225)
2008(220)
2007(180)
2006(171)
2005(136)
作者
(1511)
(1278)
(1249)
(1217)
(785)
(642)
(588)
(524)
(522)
(486)
(474)
(459)
(448)
(437)
(401)
(389)
(365)
(362)
(360)
(349)
(344)
(313)
(312)
(307)
(299)
(297)
(279)
(278)
(273)
(272)
学科
(729)
(524)
经济(523)
(333)
(316)
土壤(315)
管理(283)
方法(276)
(264)
(250)
植物(249)
(246)
贸易(246)
水产(245)
数学(241)
(240)
数学方法(237)
(235)
森林(235)
(220)
环境(219)
(217)
及其(214)
动物(185)
生态(178)
(178)
(163)
(159)
农业(158)
玉米(157)
机构
大学(4569)
学院(4546)
(2885)
农业(2424)
研究(2397)
科学(2278)
业大(2020)
(1611)
农业大学(1601)
研究所(1565)
中国(1487)
(1450)
实验(1449)
(1386)
实验室(1377)
重点(1306)
(1200)
(1114)
科学院(1042)
资源(993)
环境(963)
(948)
中心(945)
经济(930)
(890)
技术(879)
(808)
管理(803)
(763)
(728)
基金
项目(3925)
(3046)
国家(3029)
科学(2705)
基金(2648)
科学基金(2117)
自然(1875)
自然科(1826)
自然科学(1824)
自然科学基金(1792)
(1732)
(1645)
科技(1574)
研究(1539)
计划(1449)
基金项目(1379)
资助(1195)
专项(1163)
重点(1139)
(1111)
科研(970)
(950)
(938)
农业(870)
(817)
创新(796)
技术(794)
(672)
社会(650)
教育(643)
期刊
学报(2663)
(2574)
科学(1778)
大学(1736)
学学(1730)
农业(1706)
(1014)
中国(958)
业大(953)
(810)
经济(810)
农业大学(801)
自然(594)
(591)
研究(590)
林业(584)
中国农业(573)
自然科(536)
自然科学(536)
农林(453)
(453)
科技(433)
科技大(402)
科技大学(402)
(391)
农业科学(380)
农学(340)
华北(340)
西南(297)
水产(292)
共检索到5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洪林  韩正康  
5mg/kg 苯二氮卓化合物 F89添加于生长期的大鼠日粮中,连续饲喂30d。同对照组相比,平均日摄食量和增重分别提高24.6%和66.9%(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盛芳  潘同斌  陆天水  韩正康  
将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1mg/kg)和苯二氮卓化合物F89(2mg/kg)同时添加在41~56,38~59和5~56日龄红布罗肉鸡的日粮中,连续饲喂。饲养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摄食量分别提高了4.47%,3.34%和5.34%;增重分别提高了13.6%(P<0.01),8.72%(P<0.05)和9.96%(P<0.05)。屠宰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都有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肉鸡胴体组成,提高了瘦肉率。肉鸡的胸肌增加伴随着RNA含量增多,而总DNA含量保持不变,因此,试验组肉鸡的胸肌RNA/DNA值上升。添喂F89和CL后,肉鸡血清尿酸和雌激素(17β-E2)含量显著降低,而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君  韩正康  王国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辉民  王澜芳  蒋家慧  梁永平  
以Gunnera/Nostoc共生体为材料,研究、比较了碳水化合物和H2对其固氮活力及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外源H2可提高Gunnera/Nostoc共生体固氮活力近100%,却使其呼吸速率下降近50%;而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可使其固氮活力提高约100%,并使其呼吸速率提高近160%。表明碳水化合物及H2均可为Gunnera/Nostoc共生体提供固氮过程的还原力。由于H2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呼吸速率,所以就间接地节约了Gunnera/Nostoc共生体固氮过程中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结果还表明,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对恢复饥饿后的Gunnera/Nostoc共生体固氮活力的作用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燕  李雨菲  刘桂华  许早时  邓波  
【目的】研究施氮对青钱柳生长和三萜类积累的影响,为规范青钱柳药用人工林的栽培和提高药用植物单位面积的三萜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青钱柳苗为试材,共设置5个不同的施氮水平,包括:N1(0 g/株)、N2(1 g/株)、N3(3.4 g/株)、N4(6 g/株)和N5(10 g/株)。分别于5—8月的每月中下旬测定其苗高、地径、生物量,总三萜以及主要的3个三萜单体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1)青钱柳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随着施N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苗高和地径的净生长量在N4处理中获得,与对照N1相比,分别增加103.90%和57.58%;植株根系、茎杆、叶片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其中最大总生物量积累在N4处理中获得,达到7.24 g。(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叶片中N含量出现线性增加(根系和茎杆较稳定),而C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叶片中的C/N从20.42%线性下降到12.19%。(3)叶片是三萜积累的主要部位,叶片中阿江榄仁酸、青钱柳酸B、青钱柳甙Ⅰ及总三萜积累在各处理间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均在相对低N条件下(N2)获得峰值,分别为2.45、0.73、0.44、22.95 mg/g。另外,所检测的3个三萜单体中,含量最高的为阿江榄仁酸(0.73 mg/g,干质量),其后依次为青钱柳酸B(0.23 mg/g,干质量)和青钱柳甙I(0.12 mg/g,干质量)。(4)施氮显著影响了青钱柳中总三萜和三萜单体的单株产量,其中总三萜、阿江榄仁酸的单株产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5.21~279.45 mg/株、4.64~17.21 mg/株,均在相对低N条件下(N3)获得最高;总三萜和3个三萜单体的最低产量在N1或N5处理获得。【结论】施氮量在中等偏高水平时可以促进青钱柳幼苗的生长,而中等偏低的施氮量则能促进三萜类化合物的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蓓蓓  尤翠翠  丁艳锋  王绍华  
【目的】阐明抽穗期源库关系对常规粳稻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氮、磷、钾矿质元素等转运的影响,明确促进水稻植株养分高效再利用的粒叶比。【方法】以淮稻5号和宁粳3号两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分别于抽穗期选择茎生绿叶6片且开花进程一致的单茎,采用剪叶疏花的方法调节源库关系,将处理后当天每穗颖花数与单茎叶面积的比值定义为粒叶比,测定抽穗至成熟期叶片、茎鞘中干物质、NSC及氮、磷、钾的含量,计算相关物质的转运率,并分析其与粒叶比的关系。【结果】与对照(L0S0)相比,剪叶处理(L1/2S0)通过提高粒叶比,显著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其中淮稻5号分别降低了8.6%—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顺  云菲  史宏志  王可  张春华  宋晶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形成与积累及叶片衰老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分析光氮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及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遮阴和增加施氮量有利于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增加,提高氮代谢水平。中、低氮处理的NR活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45d,高氮处理则出现在移栽后60d,表明氮代谢转向碳代谢的时间推后。遮阴处理的烤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遮阴处理L2(70%光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利  崔琳琳  郭靖  关凤英  王恩思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忠峰  梁峰  刘艳伟  吴丽  
全氟化合物作为一类人造的有机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类新型污染物,虽然应用领域广泛,但人们对其危害却认知不多,治理难度也较大。当前,各类新型污染物的危害正在呈现,加强新型污染物治理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忠峰  梁峰  刘艳伟  吴丽  
全氟化合物作为一类人造的有机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类新型污染物,虽然应用领域广泛,但人们对其危害却认知不多,治理难度也较大。当前,各类新型污染物的危害正在呈现,加强新型污染物治理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元玺   吴俊文   赵志娟   孙建丽   肖建冬  
【目的】了解亚热带地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碳(C)、氮(N)、磷(P)含量的四季动态平衡变化,以促进对不同林龄植物养分利用策略的理解。【方法】通过比较云南宜良地区云南松幼龄林(15年)和中龄林(25年)针叶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和C、N、P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NSC含量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随四季变化,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可溶性糖、淀粉和NSC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可溶性糖/淀粉值先升后降,在8月最高(幼龄林为1.41,中龄林为1.85),1月最低(幼龄林为0.93,中龄林为0.88)。(2)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C含量8月最低(幼龄林为389.77 g/kg,中龄林为386.10 g/kg),N含量和P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且在8月份最低,1月份最高。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C/N、C/P值在8月最高(幼龄林为900.25和2 624.83,中龄林为1 143.65和2 200.80),而N/P值在5月最高(幼龄林为3.38,幼龄林为2.46)。(3)云南松2个林龄林木针叶C、N、P含量与NS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N、C/P与NSC含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N/P与NSC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均通过调整其针叶NSC和C、N、P的分配应对四季气候的变化,且2个林龄间分配方式相似。在生长旺盛期(8月),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均通过增加针叶可溶性糖与淀粉之间的转化,来增强云南松针叶的生理活动;但云南松幼龄林和中龄林针叶C、N、P含量变化在生长旺盛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祖良  刘国顺  腊贵晓  何川  赵华武  翟欣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短时渍水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主要碳、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成熟期渍水处理3 d,中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低于对照,降幅为20.39%;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33.14%,56.70%;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降低趋势,分别下降了2.9,0.74,0.77个百分点,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有增加趋势,分别上升了1.33,0.46个百分点。说明渍水胁迫使叶片生理代谢紊乱,氮代谢减弱,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生理生化角度揭示成熟期渍水胁迫对烤烟生长和品质形成影响的机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保德  徐鸿林  朱祯  赵美华  梁爱华  
以大白菜纯合系河头早B为试验材料,用携带质粒pBinΩSCK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转化其无菌苗子叶,比较了8种酚类化合物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丁香酮和邻苯二酚对外植体的转化频率影响最大;阿魏酸和ρ-羟基苯甲酸的作用次之;芥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香草醛和丁香酸没有明显的作用。复合酚类化合物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一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悦  刘芳  刘波  范志红  
为探讨谷物种类、烹调方法及豆米混合烹调对谷类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的影响,以及体外模拟消化法和人体餐后血糖反应法评价消化速度的一致性,采用胰酶法体外模拟消化方法多时间点测定其反应进程,并与人体血糖指数测定标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米饭和籼糯米饭体外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和样品血糖指数比籼米饭低,即食米饭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最慢,冷籼糯米饭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最快。豆米混合食物中,豆类可降低谷类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以红小豆效果最佳。体外模拟消化结果与人体血糖指数有较高的相关性,r=0.910(P<0.05)。认为原料配合和加工方法均对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产生影响,豆米混合烹调可降低粳米的淀粉消化速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兴国  徐海军  孔祥峰  褚武英  印遇龙  黄瑞林  邓泽元  
【目的】观察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筛选更廉价的碳水化合物原料用于断奶仔猪日粮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用28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体重8.0Kg±0.1Kg)120头,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葡萄糖组、蔗糖组、乳糖组和玉米淀粉组。对照组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其余4个处理组分别用6%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玉米淀粉替代基础日粮中6%的玉米,试验期为28d。测定各处理仔猪的全期生长性能;并于试验最后一天每个公仔猪重复中随机抽取1头,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处死后取小肠粘膜测定二糖酶活性。【结果】葡萄糖组母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蔗糖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