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6)
2023(3660)
2022(3044)
2021(2862)
2020(2383)
2019(5057)
2018(4920)
2017(9457)
2016(5422)
2015(5674)
2014(5793)
2013(5755)
2012(5392)
2011(5008)
2010(5051)
2009(4302)
2008(4339)
2007(3822)
2006(3116)
2005(2883)
作者
(18163)
(15286)
(15099)
(14492)
(9767)
(7627)
(6768)
(5966)
(5719)
(5605)
(5314)
(5108)
(5055)
(5018)
(4944)
(4853)
(4658)
(4544)
(4498)
(4255)
(4011)
(3827)
(3818)
(3609)
(3458)
(3435)
(3401)
(3326)
(3320)
(3127)
学科
(17606)
经济(17586)
(14508)
管理(13531)
(11825)
企业(11825)
方法(8776)
数学(7589)
数学方法(7500)
(6315)
(5781)
(4837)
中国(4668)
(4391)
(4083)
财务(4070)
财务管理(4063)
企业财务(3971)
(3926)
银行(3902)
(3781)
金融(3778)
业经(3741)
(3723)
技术(3514)
(3180)
贸易(3180)
(3096)
农业(3063)
理论(3016)
机构
大学(78273)
学院(77413)
研究(30183)
(27730)
经济(27061)
管理(25522)
理学(22526)
理学院(22165)
(21809)
科学(21721)
管理学(21559)
管理学院(21406)
中国(20582)
农业(17721)
(17268)
业大(16410)
(16385)
研究所(16079)
(13458)
中心(13143)
(11840)
农业大学(11417)
(11180)
财经(11011)
(10474)
(10218)
(10148)
科学院(10027)
(9960)
北京(9677)
基金
项目(56666)
科学(43573)
基金(41914)
(39520)
国家(39233)
研究(34980)
科学基金(32034)
自然(23157)
自然科(22681)
自然科学(22665)
(22621)
自然科学基金(22274)
基金项目(22078)
社会(21924)
社会科(20821)
社会科学(20813)
(19756)
资助(17284)
教育(16177)
重点(13372)
计划(13153)
(12188)
(11994)
编号(11934)
科技(11910)
(11777)
科研(11620)
创新(11307)
(11184)
(10940)
期刊
(27858)
经济(27858)
学报(21773)
(19962)
研究(19698)
科学(16472)
中国(15882)
大学(15025)
学学(14598)
农业(13431)
(10961)
管理(9172)
(7303)
(7147)
金融(7147)
教育(6841)
业大(6714)
财经(5757)
农业大学(5736)
(5609)
(4926)
经济研究(4828)
技术(4683)
科技(4432)
中国农业(4184)
林业(4077)
业经(4067)
自然(3675)
问题(3663)
自然科(3276)
共检索到110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永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苯丙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是水杨酸的类似物,也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抗病性化学诱导剂,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前或采后ASM处理可有效降低梨、桃、葡萄、草莓、甜瓜、橘、芒果、香蕉、枇杷、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ASM的诱抗机理涉及诱导活性氧的积累、活化苯丙烷代谢和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等方面。本文还对扩大ASM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效果,以及深入阐明AS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麻宝成  朱世江  
目的探讨BTH(苯并噻重氮)和MeJA(茉莉酸甲酯)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诱导的效果及其对几种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BTH和MeJA溶液对香蕉果实作喷雾处理后,将香蕉贮藏于22℃,观测发病情况和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果实相比,经BTH和MeJA处理后的香蕉果实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另外,处理后的果实接种炭疽菌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也显著降低。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无论对于接种还是未接种炭疽菌的香蕉,BTH和MeJA处理均提高了该6种酶的活性。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凯芳  姜微波  
绿熟芒果(MangiferaindicaL .cv .Matisu)经水杨酸(SA)处理后,用炭疽病菌(Colletotichum gloeospori oides)孢子悬浮液(1×10 4cfu/mL)对其进行损伤接种,贮存于13℃85 %~95 %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果表明:SA处理的芒果接种后第4天果实发病率仅为对照的6 2 . 5 % ,第12和16天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9. 9%和35. 3%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士旺  郭泽建  
分析了植物生防制剂及其使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防制剂菌株的改良途径,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特点、产生机理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侯晓杰  杜绍华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业先  汪金莲  罗泽民  
早在1909年Bernard就发现,在兰科植物圆球茎组织上接种Rhizctoniarepens而诱发了抑菌现象,后来类似现象不断被发现和证实。1951年高又曼首先提出“诱导的抗侵染保护反应”概念,当时的观点只局限于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刺激后产生的保护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卫萍  庞学群  张昭其  黄雪梅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和贮藏期果皮活性氧含量、抗病相关酶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探索抗病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香蕉果实经5 g·L-1 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或预先用3.14 mg·L-1的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NADPH氧化酶的专一性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DPI)低压渗透,再做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处理后0、3、6、12、24、48、72 h分别接种2?105个/mL炭疽病菌孢子于果皮上,并测定接种果实在(20±2)℃、85%—95%湿度(RH)下贮藏5—16 d的病斑直径;测定处理24 h后接种果实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雨艳  明建  张昭其  曾凯芳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春红  翟彩霞  王立安  陈霞  郭秀林  崔四平  李广敏  
以1对同核异质的玉米C103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为(0.3±0.05)~(0.9±0.5)mm2,而对照为(23.1±8.7)mm2,差异极显著。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经0~96h的动态检测,以1∶50的处理效果为最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64.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41.2%,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比对照平均降低了29.7%。从而说明低浓度培养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永辉  杨媚  权永兵  周而勋  
采用含药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Foc 4)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BTH对Foc 4的EC50为929.9μg/mL,与杀菌剂多菌灵相比,其作用十分微弱。然后,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BTH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TH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的诱抗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在温室条件下测定BTH处理香蕉苗后,其体内6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可以提高香蕉苗体内多种防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杨宇红  戴素明  肖启明  谢丙炎  梁俊峰  
以CV98,茄门和931等品种为供试材料,对β-氨基丁酸诱导辣椒后叶片中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对不同抗、感辣(甜)椒β-1,3-葡聚糖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辣椒品种酶活性升高的幅度高于甜椒品种,且这3种PR蛋白活性变化与诱抗效果的表现相一致.β-氨基丁酸可以诱导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辣椒后,几丁质酶ClassⅢ和脂氧合酶基因的表达都呈现低-高-低的抛物线型发展趋势,6 h时表达量较小或不表达,大多在12~24 h表达量达最大,之后表达开始减弱,到48 h基本停止表达或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赖世龙  
一、持久抗病性概念的提出锈病、白粉病(小麦)和稻瘟病(水稻)等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重点监测和防治的农作物病害。它们流行发生的范围广、危害严重,甚至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广泛的试验和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一个非常优秀的抗病品种,往往在大面积推广种植5年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