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0)
2023(5710)
2022(4792)
2021(4326)
2020(3605)
2019(7843)
2018(7510)
2017(13746)
2016(7686)
2015(8063)
2014(7551)
2013(7308)
2012(6635)
2011(5908)
2010(5632)
2009(5149)
2008(4993)
2007(4192)
2006(3466)
2005(2841)
作者
(25477)
(21571)
(21466)
(19952)
(13420)
(10511)
(9445)
(8623)
(8169)
(7359)
(7320)
(6967)
(6936)
(6910)
(6780)
(6519)
(6515)
(6442)
(6167)
(6151)
(5686)
(5216)
(4944)
(4838)
(4793)
(4701)
(4644)
(4589)
(4521)
(4388)
学科
(26364)
经济(26325)
管理(21982)
(21719)
(16918)
企业(16918)
方法(13650)
数学(12318)
数学方法(12235)
(8488)
(8025)
(7860)
(7062)
贸易(7060)
(6910)
业经(6257)
中国(6078)
农业(5936)
(5177)
财务(5174)
财务管理(5168)
技术(5120)
企业财务(4960)
环境(4876)
(4564)
(4205)
(4022)
产业(4018)
银行(3965)
人事(3752)
机构
大学(109830)
学院(108837)
(42084)
管理(41516)
经济(41441)
研究(38699)
理学(37715)
理学院(37266)
管理学(36480)
管理学院(36319)
(32199)
科学(28794)
中国(26901)
农业(26205)
业大(25945)
(22262)
(21406)
研究所(20336)
农业大学(17983)
中心(17163)
(16824)
(14960)
财经(14500)
(14038)
(13925)
(13573)
(13510)
实验(13447)
(13427)
北京(13011)
基金
项目(86094)
科学(66725)
基金(64847)
(61596)
国家(61125)
研究(51334)
科学基金(50851)
自然(37180)
自然科(36376)
自然科学(36358)
自然科学基金(35773)
基金项目(35541)
社会(33927)
(33611)
社会科(32276)
社会科学(32266)
(29279)
资助(25289)
教育(22851)
计划(19800)
重点(19730)
(18404)
(18094)
科技(18065)
科研(17985)
(17506)
编号(17477)
(17320)
创新(17297)
(15655)
期刊
(37314)
经济(37314)
学报(30477)
(27862)
科学(24309)
研究(23448)
大学(21370)
学学(21050)
农业(18648)
中国(16780)
管理(13026)
(12221)
(10285)
业大(9816)
农业大学(8199)
(7735)
林业(7144)
业经(7083)
经济研究(7043)
科技(7018)
(6969)
金融(6969)
财经(6950)
(5870)
技术(5826)
中国农业(5585)
商业(5485)
自然(5425)
问题(5401)
资源(4831)
共检索到140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振德  赵博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不同生物碱对柳蓝叶甲成虫的毒力不同,因而对柳蓝叶甲产卵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在选择性取食条件下,5mg·mL-1苦豆子生物碱即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槐果碱、苦参碱、苦豆碱和总碱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抑制率分别为61.2%,61.3%,46.3%和53.2%。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产卵的抑制效果较差,抑制率仅为6.4%和5.3%。在选择性条件下虽然苦参碱对柳蓝叶甲的产卵驱避率高达54%,但各生物碱单体之间无显著差异。在非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子生物碱对柳蓝叶甲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用总碱、苦豆碱、氧化苦参碱和槐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熊鑫  郭树奇  李琳  马志卿  张兴  
【目的】通过测定植物源农药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形态及发育的调控效应,全面了解苦豆子生物碱的生物学效应,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阿维菌素为对照药剂,测定苦豆子生物碱不同浓度(333.0、166.5和111.0 mg.L-1)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果实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总数、最大叶长和宽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苦豆子生物碱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研究苦豆草生物碱对柳蓝叶甲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柳蓝叶甲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拒食作用增强。在选择性取食条件下,随着总碱处理浓度的升高,试虫对处理叶的取食量迅速下降;而对未处理叶的取食量没有显著的差异,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总取食量明显下降。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苦豆碱和槐胺碱对柳蓝叶甲的拒食活性较强。其中处理浓度为5mg·mL-1时,在选择性取食条件下,苦豆碱的拒食率高达99.4%,而在非选择性取食条件下,则以槐胺碱的拒食活性较强,达91.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永涛  何生虎  赵清梅  
【目的】从宁夏野生苦豆子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产生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或槐定碱4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内生真菌。【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离菌株显微形态进行观察,根据形态对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各分离菌株的生物碱成分。对能够产生生物碱的真菌ITS和SSU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合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从苦豆子中共分离到27株真菌,其中23株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镰刀菌属、Simplicillium属真菌,4株为不产孢菌;筛选出E1、E3和...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萍  邓士豪  洪喜莲  邓憬童  杨新洲  林亲雄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丽  郭玉海  
本研究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方案,分析了氮、磷、钾肥不同水平对苦豆子产量及苦参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K、N+P、N+K三种施肥组合与苦豆子产量相关性最大,单施N、P、K和P+K对其影响较小。2)复合施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34.85、91.0、59.9kg/hm2时苦豆子产量最高,约为2 016.75kg/hm2。3)综合考虑各药用部位苦参碱含量,施肥量的最优范围为N 125~180kg/hm2、P2O580~90kg/hm2、K2O10~45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永魁  常国权  
结合电镜技术 ,应用体外全胚胎培养 (WEC)方法 ,观察了黄花棘豆生物碱对大鼠卵黄囊 (YS)胎盘及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花棘豆生物碱质量浓度在 5 0 μg/ m L 以上时 ,YS血管分化程度明显减低 ,对胚胎器官形态学分化的影响有剂量反应关系 ;质量浓度在 2 0 0 μg/ m L 时 ,YS直径和畸胎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电镜观察发现 ,剂量在 5 0 μg/ m L 以上时 ,YS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变短 ,胞质中贮液泡减少 ,线粒体、内质网等内膜系统发生多种细胞病理学改变 ,细胞间隙增宽 ,连接复合体破坏。表明 YS血管分化及其超微结构对棘豆生物碱反应敏感 ,其分化程度与对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鹏  李景文  丛日春  张楠  井家林  黄晶晶  
以干旱区植物苦豆子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异质性处理(均质、中间斑块和边缘斑块)和竞争处理(无竞争者和有竞争者)正交试验,每组10个重复,探讨苦豆子根系对土壤资源异质性和竞争的响应。结果表明:1)苦豆子根系的分布与延伸与竞争者的存在与否有关。在单独生长状态下,苦豆子采用"广布策略",即在不同的营养资源分布状况下,根系最大延伸,根系在各单位位置内出现的百分比都呈现出同样的模式,而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无关;当竞争者出现时,原位植物的根系受到抑制分布在较小范围内,广布策略受到严重的影响。2)竞争者还使得原位植物根系的最大延伸与分布随着资源分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土壤均质时,原位植物与竞争者的根延伸未重叠区域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柳君  马玲  刘晓玉  冯睿  朱桂兰  曾爱平  
【目的】角胸叶甲(鞘翅目:叶甲科)是危害油茶叶子的重要害虫。研究角胸叶甲性选择和交配及产卵等行为学特性,为性干扰诱杀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湖南永安镇油茶林土壤中挖出越冬代幼虫在室内连续繁殖,羽化后单头饲养,配对后观察其交配行为(记录交配前、交配和交配后3个阶段的交配行为)、交配产卵日节律(统计白昼和夜晚的交配次数和产卵量)、长期配对下成虫体质量及交配经历对性选择的影响。【结果】成虫羽化56天后开始交配,日平均交配(5±4.2)次,交配持续时间最短1 min,最长可达40 min,平均交配持续时间(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新  吴文伟  宋敦伦  管致和  
对菜粉蝶Pierisrapae的产卵行为观察表明,它先用前足跗节感受植物叶片表面的特征,再用腹端检测适宜产卵的部位,最后才产卵。菜粉蝶对寄主(甘蓝)与非寄主(番茄、烟草)植物的选择和利用,差异极显著;菜粉蝶在甘蓝叶片背面所产的卵量显著多于叶正面;甘蓝附近种植番茄或烟草作为伴生植物,对菜粉蝶在甘蓝上产卵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甘蓝上有同种卵,对菜粉蝶继续产卵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也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刘秀华  陈小平  潘以成  
s: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s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 (KSH) on growth of height and trunk diameter of one year old poplar trees (I-69)were studied by trunk injecting 6mL\5kg -1 of the testing tree weight. The net growth of trunk diameter at ground level of the treated trees, which were 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凤  刘家国  赵彪  王德云  范云鹏  胡元亮  徐树培  廖敬宜  
为研究板蓝根生物碱酸性部位(RIAa)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机制,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了RIAa对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吸附和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药毒混合方式中当RIAa质量浓度为31.3μg·mL-1、作用60min时A570值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在120min时3个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先加药物方式中RIAa为62.5和31.3μg·mL-1在120min时均显著高于病毒对照(P0.05)。RIAa+NDV的细胞上清液再次作用细胞后其A570值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奇  柏丽华  田春晖  
首先研究了稻水象甲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选用13个水稻品种,分别在各供试水稻品种上饲养稻水象甲成虫50d,经对产卵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稻水象甲的产卵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4.527,df=12,104,p<0.0001)。稻水象甲成虫取食后产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琼轩  孟玲  李保平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