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3)
2023(4666)
2022(3718)
2021(3250)
2020(2715)
2019(6108)
2018(5936)
2017(10682)
2016(6175)
2015(6712)
2014(6566)
2013(6508)
2012(6332)
2011(5725)
2010(5848)
2009(5235)
2008(5360)
2007(4671)
2006(4267)
2005(3642)
作者
(22629)
(19381)
(19317)
(18010)
(12119)
(9304)
(8588)
(7530)
(7298)
(6938)
(6818)
(6508)
(6361)
(6320)
(6102)
(6021)
(5866)
(5822)
(5500)
(5437)
(5111)
(4787)
(4774)
(4457)
(4358)
(4290)
(4264)
(4191)
(4126)
(4052)
学科
(22426)
经济(22405)
管理(14577)
(13356)
方法(10704)
(10009)
企业(10009)
数学(9365)
数学方法(9218)
(9123)
(7138)
环境(7056)
中国(5114)
业经(4985)
农业(4820)
(4476)
地方(3924)
资源(3863)
理论(3861)
(3854)
(3831)
贸易(3831)
(3715)
(3701)
(3697)
技术(3593)
(3281)
金融(3278)
(3132)
(3132)
机构
大学(97479)
学院(95795)
研究(38371)
(32834)
经济(32142)
管理(31302)
科学(29524)
(29278)
理学(27627)
理学院(27174)
管理学(26280)
管理学院(26131)
中国(25225)
农业(23730)
业大(23197)
(22008)
(21142)
研究所(20863)
中心(16219)
农业大学(16120)
(15070)
(13884)
(13708)
(13506)
(13450)
(13352)
师范(13183)
实验(12968)
北京(12922)
科学院(12799)
基金
项目(72191)
科学(54738)
基金(51739)
(49493)
国家(49130)
研究(44033)
科学基金(39576)
(29499)
自然(28735)
自然科(28035)
自然科学(28019)
基金项目(27951)
自然科学基金(27524)
社会(26686)
(25667)
社会科(25296)
社会科学(25282)
资助(20673)
教育(20179)
重点(17492)
计划(17261)
科技(16453)
(15789)
编号(15439)
(15079)
科研(14753)
(14742)
创新(14257)
(13368)
(13200)
期刊
(33741)
经济(33741)
学报(28157)
(26079)
科学(22693)
研究(22633)
大学(19645)
学学(19000)
农业(17811)
中国(17518)
(10202)
管理(9898)
业大(9229)
(8963)
教育(8693)
(7575)
农业大学(7485)
林业(7170)
技术(6446)
科技(6171)
自然(5516)
(5497)
金融(5497)
资源(5438)
中国农业(5326)
业经(5233)
财经(5194)
经济研究(4933)
问题(4465)
自然科(4458)
共检索到13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丹  彭自然  何文辉  何培民  
比较在低、中、高3种浓度水平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Cu~(2+)、Zn~(2+)、Cd~(2+)、Pb~(2+)4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4种重金属中苦草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对Zn~(2+)的吸收量最高。苦草对Cu~(2+)、Zn~(2+)、Cd~(2+)、Pb~(2+)的最高吸收量分别为4.21、25.3、0.231、0.509μg/g, Cu~(2+)的中质量浓度组衰减比最高(47.33%),Zn~(2+)、Cd~(2+)、Pb~(2+)均为低质量浓度组衰减比最高,分别为33.13%、29.2%、45.7%;(2)重金属胁迫下,Cu~(2+)、Zn~(2+)高质量浓度组中苦草叶绿素a含量比Cd~(2+)、Pb~(2+)高质量浓度组下降幅度小,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则为Zn~(2+)>Cu~(2+)>Cd~(2+)>Pb~(2+),高质量浓度组下降幅度大。(3)苦草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0)在Cu~(2+)、Zn~(2+)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在Cd~(2+)、Pb~(2+)胁迫下均显著下降。光化学淬灭系数(Q_p)、非光化学淬灭效率(Q_n)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_(NPQ))均随重金属质量浓度升高而下降,其中Zn~(2+)、Cu~(2+)、Cd~(2+)、Pb~(2+)各质量浓度组Q_p下降幅度依次减小,而有效量子产量(Y_Ⅱ)随重金属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总体而言,苦草更适合用于去除水体中的Cu~(2+)、Zn~(2+),研究结果为重金属污染河道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岚  何颀  黄鑫浩  朱凡  王仁杰  梁惠子  
以阔叶树种榉树1年生幼树为对象,采用室内盆栽,通过4次连续掺入PbCl_2溶液于土壤中,研究连续Pb处理榉树叶片的光合和光系统Ⅱ(PSⅡ)叶绿素荧光特性,以揭示铅胁迫下榉树抗逆性的机制。结果表明,4次Pb处理下榉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气孔阀值(Ls)均表现为P_b处理<对照,且差异性显著(P对照,出现了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P_n下降。4次Pb处理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_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_Ⅱ)均低于对照,其中YⅡ差异显著(P<0.05);光化学猝灭(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升高,说明榉树在铅胁迫下发生了明显光抑制现象,但有效地将PSⅡ的过剩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掉。铅对榉树PSⅡ量子产量的转化和分配有影响,Y_Ⅱ(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效率)显著低于对照,Y_(NPQ)(可调节性能量耗散)和Y_(NO)(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高于对照,说明榉树能有效地通过自身调节,将过剩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使PSII反应中心受伤害的程度降至最低,这进一步说明了榉树幼树对Pb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英  郝海坤  黄志玲  申文辉  何琴飞  彭玉华  黄小荣  
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全光照、遮荫下光强分别相当于自然光照的80%、30%和20%)红锥盆栽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红锥幼苗较全光照下生长迅速,苗高在30%光强下生长最好,地径在80%光强下生长最好。遮荫条件下的红锥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上升,且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显著,30%光强下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降低,稍微下降后呈上升趋势,80%光强下的值最低,与全光照差异不显著,20%光强下最高,与其差异显著。遮荫条件下的φ(PSⅡ)、F o、F m、F v/F m和F v/F o值均高于全光照条件下,且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φ(PS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望  方建光  高亚平  邹健  吴桃  杜美荣  
2011年7~8月在桑沟湾楮岛南岸东部海域,利用水下调制脉冲式荧光仪(DIVING-PAM)原位测定了中国北方3种常见温带海草大叶藻、丛生大叶藻以及红纤维虾海藻的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并确定了几种海草的吸光系数(AF)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计算出海草绝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龄对海草的光合活性有较大影响,同种海草的AF值和叶绿素含量都随叶龄增加而增加,叶龄小的叶片明显具有较大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大叶藻:叶1=26.56,叶2=21.45,叶3=19.98;红纤维虾海藻叶1=22.31,叶2=19.23,叶3=17.06;丛生叶藻:叶1=20.16,叶2=16.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博英  徐礼根  蒋德安  
研究模拟酸雨(pH2.5、pH3.0)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6h胁迫引起假俭草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pH2.5处理比pH3.0处理的下降幅度大;酸雨处理停止24h后,Fv/Fm、Fv/F0、qP、ФPSⅡ、ETR、NPQ回升;酸雨处理停止48h后,回升至接近对照。研究还表明,利用非损伤的叶绿素荧光技术可快速检测草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霞  张敏  方炎明  贾恒  周楠楠  
为了筛选出交通污染监测树种,本文选择南京市有代表性的绿化树种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和生理指标测定法,在交通要道和城郊稀疏交通区的不同环境下,对14个树种叶片中的重金属(Pb、Cd、Cu)含量和生理指标(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要道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城郊稀疏交通区,表明交通污染的影响显著;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方面,交通要道总体高于城郊稀疏交通区,这可能是对交通污染的响应。根据生理指标和重金属变化幅度,紫叶李、雪松和杨树适合交通污染监测,并根据树种重金属累积量的相对差异百分比对其进行功能型的划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贺  刘国成  吕德国  赵德英  秦嗣军  
以寒富苹果及其亲本品种东光、富士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其叶片的几种叶绿素荧光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3个品种的初始荧光Fo呈下降趋势,-4℃时急剧上升。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及Fv/Fo整体均呈下降趋势。-4℃时各个指标均大幅下降,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4℃低温处理时,Fv,Fv/Fm,Fv/Fo的值东光>寒富>富士,Fo则出现相反的结果,Pn值东光>寒富>富士。处理结束放于24℃下12 h后-4℃处理未恢复到处理前水平,表明-4℃低温对叶片的光合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杜世州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为明确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6个播期和4种密度对小麦品种烟农19(半冬偏冬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下,小麦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以10月10日(S2、正常播种)和10月17日(S3、适度晚播)播种的最高。同一密度下,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及灌浆中期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Ⅱ)皆以10月10日和10月17日播种的最高,且同一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播期和密度对小麦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合理播期10月10日和10月17日及适宜密度120万株/hm2(M1)和2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圣恩  林开敏  石丽娜  陈梦瑶  周丽春  张秀娟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夹竹桃和珊瑚树进行光合光响应拟合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测定,分析Pn与荧光参数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夹竹桃和珊瑚树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良好.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下珊瑚树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82.67μmol·m-2·s-1和824.35μmol·m-2·s-1,珊瑚树的LCP和LSP分别为33.93μmol·m-2·s-1和757.19μmol·m-2·s-1,珊瑚树的耐阴能力大于夹竹桃,夹竹桃的光强适应范围稍大于珊瑚树.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夹竹桃的实际光化学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凯强  贾志锋  梁国玲  刘勇  马祥  刘文辉  
土壤干旱是限制青海省燕麦(Avena sativa)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燕麦对干旱的响应机理,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栽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对照)、60%、45%和30%,探讨幼苗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和荧光参数变化特点,完善该品种在干旱研究中的不足,为评价燕麦抗旱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不同土壤干旱显著影响燕麦幼苗的发育,与对照相比,幼苗株高降低了24.3%~57.4%;叶长宽比降低了44.0%~68.2%,根冠比增加了90.3%~129.0%。干旱导致叶绿素及其前体物质代谢失衡,胁迫增加了叶绿素合成前体δ-氨基乙酰丙酸含量,降低了胆色素原、粪卟啉原Ⅸ、原卟啉Ⅸ、镁原卟啉Ⅸ和原叶绿素酸酯含量,最终造成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引起了燕麦光合系统的光能吸收、利用和分配失衡,土壤干旱下过剩光能主要通过热耗散的形式散失,这可能是燕麦保护光合系统光抑制和光破坏加剧的重要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黎明  顾会战  彭毅  陈勇  王栋  
为研究烟草对重金属元素铅、铬、砷与汞的富集特点,探讨其在烟株各器官间转移与分配的规律,为烟草吸收重金属元素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以烤烟品种中烟103为材料,在移栽后30,45,60,75,90,110 d,采集烟株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在烟株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结果表明,烟草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特点不同。烟草的根对铅及铬保持活跃吸收,根系铅及铬的含量显著高于茎与叶片。根中砷的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显著高于茎与叶片。但在栽后45,75 d,下部叶的砷含量反而最高。叶片中汞的含量显著高于根与茎。在生育后期,中部叶的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余部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通明  陈伟  潘文杰  尹鹏达  宗学凤  王三根  
以烟草品种毕纳1号为实验材料,比较其在常规肥和有机肥的施肥方式下不同生长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前期(叶龄15~30 d),有机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光能利用率较高、光合能力比常规施肥方式下的强,而在叶龄45 d以后,常规施肥方式下烟草中部叶的光合能力比施用有机肥的强,叶片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差异不明显;两种施肥方式下,叶片qN的差异说明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光保护能力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清雪  兰岚  贾志清  刘涛  冯莉莉  何凌仙子  李虹  
【目的】通过研究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耐寒性极强的锦鸡儿植物,为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的4种锦鸡儿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锦鸡儿在室温(白天:30℃,夜间:20℃)、第1次低温(0℃胁迫12 h)和第2次低温(0℃胁迫24 h)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重复低温胁迫后,不同锦鸡儿初始荧光(Fo)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建华  薛合伦  康敏  毛莎莎  邓雅文  
在重度Cd污染农田建立巨菌草土壤修复长期观测点,研究巨菌草吸收、积累重金属的特性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在Cd和Hg复合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巨菌草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根、茎、叶中Cd含量依次降低,Pb、Cr、Hg含量在根中最高,茎中最低,叶、根、茎中As含量依次降低;茎中Cd积累量大于叶,叶中Cr积累量大于茎,Pb、As和Hg为叶积累型,80%以上积累在叶片中;Cd的初级迁移系数分别是Pb、Cr、As的4.2、7.2、2.4倍,Cd由根向茎的迁移能力最强;Pb、As和Hg的次级迁移系数分别为Cd的8.4、8.8、12.7倍,由茎向叶的迁移能力大于Cd;Cr在巨菌草植株中的移动性最差;巨菌草地上部Cd寈集量为82.96g/hm2,Cd的生物寈集量系数达38231kg/hm2,土壤Cd提取效率为1.699%;修复土壤Cd含量较背景值降低2.90%;添加纳米重金属寈集剂的巨菌草的Cd、Pb、Cr、As的转运量系数分别提高5.09%、30.88%、4.48%、49.72%,次级迁移系数分别提高11.39%、45.25%、59.52%、53.58%,可见,纳米重金属寈集剂促迚重金属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迁移。在Cd单一污染的酸性土壤中迚行巨菌草植物修复试验,设置巨菌草和空白对照2个处理。结果表明:巨菌草修复土壤As、Hg、Cd、Pb、Cr含量比CK的分别下降6.16%、4.75%、4.91%、2.77%、2.42%,其中Pb、Cr、As、Hg的含量与CK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空白对照土壤Cd、Pb、Cr、As、Hg的含量较背景值分别增长3.89%、1.98%、8.10%、0.74%、20.36%,说明大气沉降等环境因素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