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7)
2023(3258)
2022(2863)
2021(2811)
2020(2508)
2019(6091)
2018(6166)
2017(11965)
2016(6657)
2015(7672)
2014(7619)
2013(7348)
2012(6451)
2011(5782)
2010(6048)
2009(5542)
2008(5307)
2007(4573)
2006(3946)
2005(3360)
作者
(19848)
(16625)
(16472)
(15716)
(10554)
(8085)
(7469)
(6609)
(6327)
(5956)
(5796)
(5637)
(5412)
(5369)
(5142)
(5142)
(5008)
(4922)
(4882)
(4777)
(4285)
(4205)
(4111)
(3801)
(3749)
(3722)
(3677)
(3658)
(3509)
(3337)
学科
(26826)
经济(26808)
管理(17096)
方法(16668)
(16285)
数学(15494)
数学方法(15025)
(14122)
企业(14122)
(6131)
(5877)
理论(5819)
中国(5620)
业经(4803)
(4427)
(4297)
贸易(4293)
教学(4274)
(4187)
技术(4031)
地方(3912)
农业(3690)
(3611)
环境(3412)
(3374)
(3321)
(3175)
(2930)
(2911)
银行(2910)
机构
学院(92537)
大学(90421)
管理(35722)
(32966)
经济(32229)
理学(31404)
理学院(31090)
管理学(29978)
管理学院(29842)
研究(29401)
科学(21156)
中国(21118)
(19154)
(18424)
业大(16960)
(15703)
农业(14810)
研究所(14637)
(13628)
(13470)
中心(13448)
技术(12369)
北京(11837)
财经(11064)
(10988)
(10916)
师范(10710)
(10668)
工程(10254)
(10021)
基金
项目(66146)
科学(51052)
基金(46756)
研究(44085)
(42334)
国家(42059)
科学基金(35646)
(27838)
自然(25777)
社会(25653)
自然科(25234)
自然科学(25228)
自然科学基金(24737)
社会科(24357)
社会科学(24348)
基金项目(24160)
(23385)
教育(21989)
资助(21055)
编号(17804)
重点(15503)
(14189)
计划(14125)
(13799)
(13664)
成果(13511)
创新(13231)
科研(13118)
课题(13058)
科技(12676)
期刊
(32012)
经济(32012)
研究(21838)
学报(17859)
中国(17375)
(16488)
科学(15370)
管理(13698)
大学(13002)
学学(12462)
农业(11553)
教育(11386)
技术(10593)
(10035)
统计(7215)
(6832)
(6543)
决策(5983)
(5786)
金融(5786)
业经(5701)
经济研究(5496)
业大(5402)
科技(5115)
技术经济(5048)
财经(5039)
(4765)
农业大学(4401)
职业(4319)
(4297)
共检索到126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新春  方伟  俞建新  余学军  胡超宗  周林  
调查了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苦竹Pleioblastusamarus林生物量,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苦竹各变量的相关性,建立并选择出苦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秆高或枝下高等因子的最佳相关数学模型:m秆=13 4395D2 0048H0 4425;m枝=2956 3598D1 9929H-0 6410;m叶=43 7467-30 5412D+53 7597D2;m篼=270 9560D2 3579H-0 3995;m鞭=512 4361-175 9360D+2 9078H0;m地上=432 4468-479 3075D+422 8285D2;m地下=396 6223-53 28690 2962。应...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前宇  谢锦忠  张玮  林振清  
对耐寒丛生竹种椽竹Bambusa textilis var.tasca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平均壁厚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椽竹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中,竹秆所占比例最大,为总生物量的74.62%,远超过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等竹种的相应值。椽竹的胸径和平均壁厚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竹枝生物量干质量(Bt),竹叶生物量干质量(Bf),竹秆生物量干质量(Bs),地上部分生物量干质量(Ba),全竹生物量干质量(Wbt)与胸径(D)和平均壁厚(A)间相关关系的拟合模型分别Bt=-2 672.765+1 299.919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坤  曹林  汪贵斌  申鑫  曹福亮  
【目的】利用3-PG模型估算江苏南部地区杉木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LAI),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丘陵地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气候和林分观测历史数据确定3-PG模型参数并运行模型,估算杉木人工林的LAI和林分不同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并对预测值和观测值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初始林分密度为4 6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在5年时林分达到郁闭,LAI为5.5;干生物量在23年达到最大值,为74.5t/hm2;根和叶的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后减,根生物量在第10年达到最大值(17.5t/hm2),叶生物量在第6年达到最大值(10.25t/h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国  黄大勇  郭起荣  李忠国  
选择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横州村麻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线形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其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立竹年龄对麻竹竹秆、竹枝的含水率有较大的影响,竹秆与竹叶、竹枝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不同年龄年麻竹的竹秆与竹叶的含水率差异显著;胸径与竹秆、竹枝生物量的回归分析优化模型分别为:H=2.47+0.86D-0.029D2,R~2=0.94;H=1.48+3.41D-0.11D2,R~2=0.91。本研究建立的竹秆生物量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实践工作,并为麻竹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冬至  张冬燕  蒋凤玲  许中旗  张志东  黄选瑞  
目前已有不同方法构建生物量相容性模型,但基于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估计法实现不同树种生物量模型相容性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模型的研究较少。因此,论文以塞罕坝华北落叶松、油松、白桦3种林分为对象,基于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估计法和广义多项Logit模型,建立了包含哑变量的非线性可加生物量模型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树干生物量模型确定系数均大于0.90,树枝、树叶、树根生物量模型确定系数在0.77~0.93范围内,各器官生物量均方根误差和绝对误差分别在2.68~17.19 kg/株和0.83~1.39 kg/株范围内,经过检验不同树种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均能满足精度需求。不同树种广义多项Logit分配模型,通过似然比检验、比分检验和Wald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各器官参数均表现为显著水平(P<0.05)。不同树种树干、树枝、树叶及树根生物量比例分别在0.76~0.87、0.07~0.11、0.02~0.07、0.04~0.07范围内。包含哑变量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生物量模型及广义多项Logit各器官分配模型,实现了生物量模型在不同树种间的通用性,并对森林生物量器官分配格局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贺东北  骆期邦  曾伟生  
根据当今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和监测的需要,针对以往生物量模型存在总量与各维量互不兼容和与森林蓄积量清查不兼容等实际问题,并以提高模型的估计精度和适用性为目标,通过引进材积变量、线性联立方程组的建模原理和二段加权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了马尾松超总体立木生物量线性联立方程模型,解决了2个不兼容的实际问题,并使模型的预估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以往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  林新春  金爱武  冯天喜  周昌平  季宗富  
分析了不同年龄苦竹Pleioblastusamarus各器官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苦竹竹秆、竹枝和竹鞭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少,硅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在苦竹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及硅元素含量以竹叶最高,其次是竹枝和竹鞭,竹秆最低;与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和光箨篌竹Ph.nidularia相比,苦竹竹秆、竹枝和竹叶的氮、钾、硅元素含量较高,而磷元素含量相当。表6参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中华  刘德章  南建福  
1991~1993年通过大田试验,对棉花不同群体干物质在各器官的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了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不同程度偏斜的S形曲线,而棉株干物质在各器官间分配规律则因器官的不同各有不同。根、果枝及果枝叶呈抛物线形曲线,主茎为y=axebx形曲线,主茎叶为y=(a+bx)/x形曲线;蕾为“钟形”曲线,铃呈Logistic曲线。此外,对群体密度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在试验密度范围内,群体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物质积累量上,对各器官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梓晴   段爱国  
【目的】建立适用于不同产区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以便准确估算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方法】基于四川、广西、江西和福建共109株杉木的树干、树皮、枝、叶和根实测生物量数据以及四川、广西和福建共40株杉木的树干、枝、叶和根的含碳量实测数据,建立不同产区、不同林龄和综合产区成熟林的可加性生物量、碳储量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SUR)对可加性模型系统中的参数进行联合估计,并用调整后确定系数R_a~2和总相对误差TRE检验模型拟合精度。【结果】1) 4个产区和不同林龄杉木生物量模型的R_a~2为0.635 0~0.995 8,TRE为-17.88%~21.39%,树干、树皮和全株生物量模型的R_a~2均在0.91以上,适用于建模地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预测。广西分侧根拟合的生物量模型除一级侧根外,R_a~2均在0.80以上,TRE为-5.42%~7.21%,可用于预测广西杉木人工林侧根生物量。枝、叶、根的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较干、树皮低。2)四川、广西和福建3个产区碳储量模型R_a~2为0.805 0~0.994 0,TRE为-19.34%~19.84%,树干、根和全株模型R_a~2在0.93以上,适用于各地区杉木人工林碳储量预测。枝、叶的碳储量模型拟合精度较干和根低。3)不同产区的生物量、碳储量模型通用性存在地域差异,位于中亚热带西区的四川生物量模型通用性最差,位于南亚热带的广西带皮干和全株生物量模型通用性较好,位于中亚热带东区的福建和江西生物量模型可进行相互预测;南亚热带广西的碳储量模型通用性最好,而四川和福建的碳储量模型仅适用于本地碳储量预测。4)综合生物量模型R_a~2为0.733 5~0.966 9,根据交互检验结果,综合模型可准确估算不同产区成熟林和福建幼龄林、中龄林的带皮干和全株生物量,TRE为-10.47%~19.88%;还可对江西和福建成熟林及福建中龄林除枝以外的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进行准确预测;综合碳储量模型R_a~2为0.802 9~0.982 6,除对广西杉木人工林枝碳储量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以外,其他检验样本TRE为-9.57%~15.70%,说明模型的通用性好,可准确预测不同产区的杉木人工林各器官和全株碳储量。【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均适用于建模地生物量和碳储量的预测;模型的通用性受产区差异的影响;综合模型可用于不同地区生物量和碳储量的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胥辉  
从生物量与材积的相容性出发,本研究构造了与材积相容的各分量生物量模型,用4 个指标对新建生物量模型进行了评价并与CA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生物量模型预估精度明显高于CAR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胥辉  
以树木各分量生物量成比例为基础,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采用模型评价指标,逐步剔除模型中参数变动系数大的变量,从而建立树木各分量生物量的最佳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  曹林  汪贵斌  曹福亮  
以苏北地区银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3株进行整株挖掘,分析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再分别以胸径(D)、树高(H)、D2H、DaHb为自变量建立银杏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选择调整决定系数(R2adj)、残差平方和(SSE)、平均偏差(ME)、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PE)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检验指标,根据检验结果筛选出各器官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3株银杏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50320.27 kg,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9.4%56.6%,树枝生物量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守正  张会儒  胥辉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 ,生物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 ,因此 ,准确测定生物量十分重要。建立生物量模型是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建模型 ,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 ,即各分量模型间不相容。如何解决相容性问题 ,一直是生物量估计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长白落叶松为实例 ,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非线性联合估计法 ,并与比例平差法进行了对比。针对不同建模方法 ,设计了 5种估计方案 ,经过分析比较 ,确定了 1种方案为最优估计方案。该方案以树干生物量作为控制量 ,采取两级联合估计。模型构成如下第一级,W1=f2(x)+f5(x),W2=f2(x),W5=f5(x...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毅青  杨众养  陈宗铸  陈小花  杨琦  雷金睿  
基于84株马占相思伐倒木实测生物量数据,构建了马占相思总量及各组分生物量估测模型,然后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方法,建立总量生物量与各组分(地上、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冠)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拟采用可加性总量直接控制和分级联合控制2种方案对上述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价。结果表明:1)由胸径、树高变量构建的总量及各组分二元生物量独立模型预估效果较好,其确定系数均在0.85以上,最高达0.97;2)就可加性总量直接控制法而言,拟合的对数模型进一步提高了生物量模型的稳定性;3)这2种方案所建的二元模型拟合效果以分级联合控制方案略优,这2种模型在准确性上没有明显的差别;4)可认为利用度量误差法构建的马占相思生物量模型拟合精度高,实用性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利虎  张连军  李凤日  
【目的】从确定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和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2方面进行立木生物量研究,为构建生物量模型提供建议。【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平原地区人工林小黑杨为例,利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生物量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SAS/ETS模块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建立其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刀切法"对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经似然分析法判断,人工林小黑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都为相乘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应当被选用。所建立的人工林小黑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Ra2为0.92~0.99,绝大多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较小,所有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85%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