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4)
- 2023(4977)
- 2022(4226)
- 2021(3797)
- 2020(3318)
- 2019(7179)
- 2018(7093)
- 2017(13003)
- 2016(7739)
- 2015(8485)
- 2014(8526)
- 2013(8306)
- 2012(7761)
- 2011(7189)
- 2010(7274)
- 2009(7078)
- 2008(7115)
- 2007(6577)
- 2006(5729)
- 2005(5504)
- 学科
- 管理(26024)
- 济(23544)
- 经济(23481)
- 业(21981)
- 企(19565)
- 企业(19565)
- 制(11081)
- 财(10533)
- 方法(8723)
- 学(8572)
- 体(7770)
- 数学(7203)
- 数学方法(7076)
- 体制(6744)
- 业经(6570)
- 农(6551)
- 中国(6478)
- 务(6410)
- 财务(6393)
- 财务管理(6375)
- 企业财务(6061)
- 银(5520)
- 银行(5463)
- 行(5188)
- 融(5039)
- 金融(5036)
- 环境(4967)
- 划(4862)
- 税(4649)
- 度(4608)
- 机构
- 大学(115030)
- 学院(113137)
- 研究(43232)
- 济(40845)
- 经济(39865)
- 管理(36402)
- 理学(30984)
- 中国(30782)
- 理学院(30546)
- 科学(30004)
- 管理学(29748)
- 管理学院(29554)
- 农(28774)
- 京(24610)
- 所(24247)
- 财(23174)
- 业大(22916)
- 农业(22777)
- 研究所(22084)
- 江(19061)
- 中心(18564)
- 财经(17355)
- 省(17170)
- 院(15847)
- 经(15572)
- 农业大学(15219)
- 北京(15073)
- 州(14267)
- 技术(14044)
- 室(13613)
- 基金
- 项目(78239)
- 科学(59223)
- 基金(56047)
- 家(51806)
- 国家(51418)
- 研究(50372)
- 科学基金(42155)
- 省(31961)
- 社会(30855)
- 自然(29403)
- 基金项目(29153)
- 社会科(29148)
- 社会科学(29143)
- 自然科(28710)
- 自然科学(28692)
- 自然科学基金(28191)
- 划(26711)
- 教育(23474)
- 资助(23348)
- 重点(18550)
- 制(18508)
- 编号(18242)
- 计划(16902)
- 部(16575)
- 创(16279)
- 成果(16224)
- 发(15898)
- 科技(15792)
- 科研(15591)
- 创新(15526)
共检索到174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琦 姚曦 孙嘏 荀航 岳永德 汤锋
【目的】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对细菌和3种肿瘤细胞的离体抑制生长活性,为竹叶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和柱色谱分离,从苦竹叶中获得提取物流分及单体化合物;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法评价苦竹叶提取物各流分及单体化合物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MTT法和小鼠H22肝癌细胞腹水瘤模型,评价木犀草素-6-C-洋地黄毒糖苷-4'-O-葡萄糖苷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苦竹叶乙醇提取物萃取流分中,乙酸乙酯相的离体抑菌作用整体强于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水相抑菌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相8个流分中Fr.3的离体抑菌作用最强,在25 mg·m L-1...
关键词:
苦竹叶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琪 张宏 黄春萍 张晓喻 刘刚
研究枇杷花[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运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MTT法进行体外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熊果酸(3)、3β,19α-二羟基-4-醛基-乌索-12-烯-28-酸(4)、β-胡萝卜苷(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2α-羟...
关键词:
枇杷花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学军 刘力 金爱武 方伟 何优珍
通过对苦竹叶制茶发酵工艺的研究 ,比较不同发酵时间苦竹叶主要化学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48h的发酵时间制成的苦竹茶口感及有效化学成分的保留最为理想。按最佳制茶工艺制成的苦竹茶可溶性糖含量为 1 4 0 0mg·g-1,多酚类总量为 0 91mg·g-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 1 2 6 4mg·g-1,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为 2 1 6mg·g-1,灰分含量为 60 4mg·g-1。表 1参 1 0
关键词:
苦竹 叶 茶叶加工 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岳永德 汤锋 孙嘏 魏琦 喻谨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麻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黑麦草内酯、去氢催吐萝芙木醇、催吐萝芙木醇-9-O-葡萄糖苷和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研究结果为麻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阐明麻竹叶药理...
关键词:
麻竹 竹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竺锡武 徐朋 曹跃芬 谭济才 陈海敏 陈集双
This paper compared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Solidago canadensis and S.decurrens.The volatile oils were respectively obtained from fresh leaves of the two species with hydrodistillation.S.canadensis a newly extended invasive species in east China and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英姿 王平 袁园 韦熹苑 裴刚 何桂霞
Effects of bacteriostasis of the Neutral Lipophilic Components in Zanthoxylum dissitum were studied. The neutral lipophilic extract was fractionated through SiO_2 column and th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1H-NMR,~ 13 C-NMR and 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ion exhibited strong bacteriostasi...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文霞 王峰吉 廖飞 郑金贵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YX12、YX21和YX33细菌对烤烟K326烟叶叶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细菌菌液,可降低叶片厚度,增加叶表皮腺毛密度,有利于改善叶片结构;并可增加有机酸、总酚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降低淀粉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以YX21处理上部叶效果较好,YX12处理中部叶效果较好.
关键词:
烤烟 细菌 叶片结构 腺毛密度 化学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君阳 马良进 陈安良 张立钦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达到100%,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抑菌活性较强的氯仿相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2种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波华 马英姿 杨蕾 张慧 宋荣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花精油,分别采用平板菌落法和滤纸片法检测精油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并运用GC/MS法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含笑花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总状毛霉抑制效果较佳,抑菌率分别达70.36%、60.24%和65.5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黄曲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米根霉无抑制效果;从含笑花精油中分离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中脂肪族化合物14种、萜烯类化合物16种。
关键词:
含笑花 精油 抑菌活性 化学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亮 周智修 舒爱民 刘晓
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和比色法等方法对浙江苦丁茶、广西苦丁茶、贵州苦丁茶和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 ,绿色紧实 ,味苦回甘 ,具有典型苦丁茶的品质特点 ;贵州苦丁茶没有一般苦丁茶“味苦回甘”的特点。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可溶性糖、黄酮和β 胡萝卜素等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 ,与贵州苦丁茶及茶叶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浙江苦丁茶和广西苦丁茶为一般意义的“真正苦丁茶”。表 3参 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学利 吕健全 章一德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 MS联用技术,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 69%,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7 08%,其次为2 己烯醛10 02%。在42种成分中醇类有9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 87%;酸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 46%;醛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 49%。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含量为0 38%。图1表1参10
关键词:
苦竹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赖椿根 马聿桓 张斌 徐伟虎
御江箬竹和阔叶箬竹叶水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9.69%和11.90%。组成糖中前者以果糖为最多,其次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后者以阿拉伯糖为最多,其次为果糖和甘露糖。组成氨基酸中两者均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较多。水溶性维生素,御江箬竹以V_c、烟酸、叶酸和V_(B1)较多,V_(B6)、胆碱和泛酸未检出;阔叶箬竹则以烟酸、V_c和V_(B1)较多,V_(B6)、V_(B2)、叶酸、泛酸和胆碱未检出。本研究还测定了箬竹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
关键词:
箬竹叶 萃取物 化学成分 植物抗癌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燕
早竹和高节竹叶的水提取物中均含有黄酮、糖类、氨基酸和蒽醌类等成分。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水溶性糖的含量表明,冷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2.46%,高节竹叶平均为2.99%;热水提取物中早竹叶平均为7.10%,高节竹叶平均为6.92%。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早竹2.77%和17.37%,高节竹2.59%和16.12%。2种竹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
关键词:
竹叶 萃取物 化学成分 早竹 高节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勇 周冀衡 刘建利 杨虹琦 王刚 王勇 张苧元
【目的】定量了解不同叶位海绵与栅栏细胞主要品质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解方法分离‘K326’和红花大金元下部(第4叶)、中部(第10叶)、上部(第16叶)适熟叶片海绵与栅栏细胞,然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鉴定非挥发性有机酸,分光光度计法分析质体色素、糖类及烟碱。【结果】样品海绵与栅栏细胞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85%,80%以上;多元有机酸在海绵细胞中含量较高,高级脂肪酸、质体色素、糖类均是栅栏细胞中含量高,而烟碱却是海绵细胞含量高于栅栏细胞;无论是海绵细胞,还是栅栏细胞,上部叶叶绿素含量较高,下部叶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高,中部叶类胡萝卜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非还原糖与叶位无关。烟碱与含量与叶位正相...
关键词:
品质成分 细胞 叶位 品种 烤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巧芝 赵忠 马希汉
【目的】以杏树枝为原料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将杏树枝木醋液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源抗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干馏热解的方法,依据木材热解的理论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450℃3个温度段收集粗制木醋液,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等过程得到精制木醋液,并对其pH、有机酸含量和密度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然后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小麦赤霉病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