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96)
- 2023(7579)
- 2022(6346)
- 2021(5629)
- 2020(4735)
- 2019(10449)
- 2018(10372)
- 2017(19266)
- 2016(10736)
- 2015(11759)
- 2014(11628)
- 2013(11139)
- 2012(10341)
- 2011(9065)
- 2010(9097)
- 2009(8568)
- 2008(8588)
- 2007(7825)
- 2006(6935)
- 2005(6426)
- 学科
- 济(38326)
- 经济(38253)
- 管理(37974)
- 业(32743)
- 企(28350)
- 企业(28350)
- 方法(15131)
- 财(13585)
- 制(13128)
- 数学(13075)
- 数学方法(12947)
- 农(11080)
- 业经(10083)
- 中国(10069)
- 环境(9467)
- 体(9285)
- 学(9142)
- 务(8382)
- 财务(8362)
- 财务管理(8341)
- 划(7970)
- 企业财务(7963)
- 银(7859)
- 银行(7825)
- 体制(7739)
- 行(7477)
- 融(7336)
- 金融(7334)
- 技术(7117)
- 农业(6879)
- 机构
- 大学(153273)
- 学院(152506)
- 济(61761)
- 经济(60470)
- 管理(56824)
- 研究(52747)
- 理学(49106)
- 理学院(48530)
- 管理学(47665)
- 管理学院(47382)
- 中国(39660)
- 科学(32969)
- 京(31860)
- 财(31591)
- 农(31174)
- 所(27108)
- 业大(26306)
- 农业(24620)
- 研究所(24515)
- 财经(24198)
- 江(24177)
- 中心(24043)
- 经(21938)
- 北京(19492)
- 经济学(19268)
- 院(18929)
- 范(18138)
- 州(18111)
- 省(18035)
- 财经大学(17989)
- 基金
- 项目(105301)
- 科学(83178)
- 基金(77662)
- 研究(73803)
- 家(69177)
- 国家(68605)
- 科学基金(58710)
- 社会(48577)
- 社会科(46095)
- 社会科学(46082)
- 省(42027)
- 基金项目(41461)
- 自然(38517)
- 自然科(37638)
- 自然科学(37624)
- 自然科学基金(37009)
- 划(35136)
- 教育(33986)
- 资助(30493)
- 编号(27853)
- 制(24868)
- 重点(24259)
- 部(23405)
- 成果(22955)
- 创(22794)
- 发(22231)
- 创新(21447)
- 国家社会(20720)
- 科研(20428)
- 课题(20047)
共检索到22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宝福 吴文君 祁志军 姬志勤
将苦皮藤素制成微粉剂1和微粉剂2,以不同浓度混入绿豆中,研究苦皮藤素做粉剂对绿豆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微粉剂浓度达到4000mg/kg时,对绿豆象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郁为100%,120 d后的繁殖抑制率分别为9 4.74%和91.80%,能有效控制绿豆象成虫的危害,但对幼虫和卵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苦皮藤素 微粉剂 绿豆象 种群控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长举 杨志慧 胡建芳 邓望喜 邹矛
采用自由选择法和固定选择法,用米糠油防治绿豆象。结果表明:毛米糠油和精米糠油拌绿豆能有效防止绿豆象的侵害,每公斤绿豆用油3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130多天;每公斤绿豆用油5ml时,能使绿豆安全储蓄330多天,并且色泽鲜艳。米糠油之所以能有效防治绿豆象,是因为它能驱避绿豆象产卵和阻止卵的孵化。
关键词:
绿豆象 绿豆 米糠油 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仲建锋 万正煌 李莉 陈宏伟 伍广洪
【目的】确定绿豆象最耐受低温或高温的发育阶段,得到不同温度下完全防控该虫所需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 h。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40℃时的LT50分别是4.29、17.76、22.33和14.50 h。绿豆象的蛹...
关键词:
粮食储藏 绿豆象 虫害防治 虫态 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虎 刘昌燕 李莉 刘良军 韩雪松 万正煌 沙爱华 陈宏伟
【目的】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分析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挖掘与蚕豆抗豆象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acBio 三代全长测序技术结合RNA-seq的方法,对2个蚕豆品种Y134和Y078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软件MISA对转录组的所有Unigene序列进行搜索,寻找包含SSR核心基序的Unigene序列,并利用Primer 3.0批量设计引物。随机挑选100对SSR引物对80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00对SSR引物中有50对扩增出产物,有效扩增率为50%;其中32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占有效产物的64%,占总引物的32%。在32对多态性引物中,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2~21个,平均值为6.875个;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25~0.82,平均值为0.58;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34~2.31,平均值为1.21。基于UPGMA聚类分析将80份蚕豆材料在相似系数0.70处分为两大类:第1类包含65份种质,其中高抗(HR)品种62份,高感(HS)品种2份,感(S)品种1份;第2类包含15份种质,其中高感(HS)品种7份,感(S)2份,高抗(HR)品种5份,中抗(MR)1份。【结论】利用开发的SSR标记分析了8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须珍 王素华 吴绍宇 周吉红 王述民 杨又迪
采用PCR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绿豆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选用的56个随机引物中,发现抗豆象品种与感豆象品种间有一定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它们分成抗豆象野生种(TC1966)、抗豆象栽培种(V2709)、抗豆象杂交后代(VC3890A2/TC1966-23)和混合类型4个大组。以绿豆抗豆象和感豆象品种及抗豆象品种×感豆象品种组合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BSA法,对抗(感)豆象品种池和一个组合F2的抗(感)豆象池进行了鉴定,获得一个共显性标记。经F2分析,在抗豆象个体中扩增出约1.79kb的特异片段或2个特异片段(1.79kb/1.03kb);在感豆象个体中仅扩增出约1.03kb的特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蕾 程须珍 王素华 王丽侠 刘长友 梅丽 徐宁
【目的】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是豇豆属亚洲亚属(Ceratotropis)中的一个栽培豆种,豆象是危害绿豆的重要害虫,利用分子标记对抗豆象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为该材料在绿豆育种中的利用和抗豆象基因的分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原产于印度的抗豆象栽培绿豆V2709与农艺性状优良的感豆象推广品种中绿1号(VC1973A)配制杂交组合,对杂种F2、BC1F1和F3进行遗传分析;采用BSA法,以上述F2代为定位群体,利用抗、感亲本和抗、感池筛选63个RAPD引物和113对SSR/STS引物。【结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抗豆象特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引物筛选结果表明2个引物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 互作比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有明 尤民生 庞雄飞 梁广文
应用害虫种群系统控制的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 ,模拟了 1 %印楝素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其控制机理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忌避作用 ,尤其在种群发展初期 ,其显著的忌避作用降低了田间成虫数量和卵量 ,使种群数量明显降低 ,从而有效控制其为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 粘虫 中肠肠壁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杨从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肌肉系统的影响。电镜观察发现,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成虫飞行肌和幼虫体壁肌均具有毒性;中毒试虫肌细胞,特别是质膜和内膜系统以及肌原纤维发生明显病变,表现为肌膜破坏、脱落,线粒体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肌丝排列紊乱乃至消解;麻痹期间细胞内产生晶状包含体。结果表明,肌细胞可能是苦皮藤素 的又一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Ⅳ 东方粘虫 肌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梅青 王康 夏善伟 周鑫
【目的】研究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绿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22鼠肝癌荷瘤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400,800和1 600 mg/kg)绿豆活性肽对小鼠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胸腺、脾脏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ELISA测定瘤组织TE端粒酶活性以及Bcl2、Bax的表达量,初步探究绿豆活性肽的作用机制。【结果】绿豆活性肽对荷瘤小鼠H22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药剂量为1 600 mg/kg时抑制率达32.6%;绿豆活性肽能增大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
关键词:
绿豆活性肽 H22荷瘤小鼠 肿瘤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金水 肖和艾
土壤微生物不仅是一个重要的S(硫)养分库,而且控制土壤S的转化及其作物有效性。在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很大,从贫瘠耕地土壤(表层)的1t/hm 2(干物质)以下到肥沃草地土壤的10t/hm 2 以上。耕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S含量通常为4- 43kg/hm 2,一般相当或大于土壤有效S含量和植物S吸收量。土壤微生物生物S的全周转时间估计小于1 年。由于建立了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S测定方法并结合同位素35S标记技术,S的微生物转化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研究表明,外源有机物S在土壤中能迅速的转化为无机S和被微生物同化和转化,但对土壤有效S含量的影响却取决于它本身的C∶S比率。无机SO2-4 ...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硫 硫素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润亚 祁志军 吴文君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苦皮藤素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继文 姬志勤 吴文君
根据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 分子结构含有C6-OH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酯、酮及醚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确认。采用叶碟饲虫法,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粘虫(Mythimnasepirata)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酯、醚衍生物的LD50值依次为197.86,156.43和17.86μg/g,酮衍生物没有杀虫活性。
关键词:
苦皮藤素 衍生合成 杀虫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明才 翟志席 何钟佩 段留生 李召虎
以中黄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豆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对其调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处理提高了根系氧化还原能力,促进了根系分泌伤流液的能力,增加了根系伤流中氨基酸、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无机离子的含量。80%胺羧酯.甲哌可溶性粉剂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来实现调控根系生理活性表达,显著提高了根系和伤流中CTKs,GAs(除R1和R2)和IAA的含量,同时降低了R7期之前的ABA含量,而在R7期显著提高了ABA的含量。此外,根系和伤流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与根系生理活性变化是一致的,如根和伤流中CTKs、GAs和IAA在生育期内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