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9)
- 2023(7936)
- 2022(6623)
- 2021(5937)
- 2020(4887)
- 2019(10714)
- 2018(10140)
- 2017(19204)
- 2016(10678)
- 2015(11150)
- 2014(10868)
- 2013(10579)
- 2012(9666)
- 2011(8637)
- 2010(8329)
- 2009(7400)
- 2008(7322)
- 2007(6289)
- 2006(5313)
- 2005(4492)
- 学科
- 济(39197)
- 经济(39152)
- 业(29442)
- 管理(28692)
- 企(23019)
- 企业(23019)
- 方法(20368)
- 数学(18460)
- 数学方法(18297)
- 财(11130)
- 农(11098)
- 学(10831)
- 中国(9557)
- 贸(8839)
- 贸易(8838)
- 易(8642)
- 业经(8617)
- 农业(7634)
- 技术(7484)
- 务(7345)
- 财务(7340)
- 财务管理(7328)
- 企业财务(7086)
- 制(6998)
- 银(6420)
- 银行(6369)
- 环境(6316)
- 融(6146)
- 金融(6145)
- 行(6017)
- 机构
- 大学(152408)
- 学院(151219)
- 济(59655)
- 经济(58638)
- 管理(55184)
- 研究(54310)
- 理学(49571)
- 理学院(48950)
- 管理学(47924)
- 管理学院(47669)
- 农(39849)
- 科学(38675)
- 中国(37852)
- 农业(32315)
- 业大(32092)
- 京(30977)
- 所(29563)
- 研究所(27895)
- 财(25397)
- 中心(23942)
- 农业大学(21926)
- 财经(21465)
- 江(21160)
- 经(19846)
- 院(19498)
- 经济学(18942)
- 北京(18273)
- 省(17955)
- 范(17919)
- 室(17744)
- 基金
- 项目(115283)
- 科学(89811)
- 基金(86025)
- 家(80578)
- 国家(79946)
- 研究(72078)
- 科学基金(66576)
- 社会(47674)
- 自然(46981)
- 基金项目(46090)
- 自然科(46001)
- 自然科学(45984)
- 社会科(45403)
- 社会科学(45388)
- 自然科学基金(45233)
- 省(45134)
- 划(39158)
- 资助(34451)
- 教育(33031)
- 重点(26707)
- 计划(25306)
- 编号(25095)
- 部(24827)
- 创(24514)
- 发(23886)
- 科研(23659)
- 创新(23063)
- 科技(22745)
- 业(22429)
- 国家社会(20912)
共检索到201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吴文君 姬志勤 刘安西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杀虫植物苦皮藤中的麻醉成分苦皮藤素 和毒杀成分苦皮藤素 对果蝇3龄幼虫腹纵肌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和自发电位(SP)的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可使自发电位发放频率明显降低,而苦皮藤素 可使发放频率先增加,后降低,并且在某些标本中记录到明显的重复簇状发放;苦皮藤素 和 对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的影响表现为逐渐抑制、最后阻断,其阻断时间与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浓度下短时间内就能被阻断,而低浓度下则需较长时间才能被阻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杨从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肌肉系统的影响。电镜观察发现,苦皮藤素 对东方粘虫成虫飞行肌和幼虫体壁肌均具有毒性;中毒试虫肌细胞,特别是质膜和内膜系统以及肌原纤维发生明显病变,表现为肌膜破坏、脱落,线粒体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肌丝排列紊乱乃至消解;麻痹期间细胞内产生晶状包含体。结果表明,肌细胞可能是苦皮藤素 的又一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Ⅳ 东方粘虫 肌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喜红 刘惠霞 吴文君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中肠组织的影响。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对粘虫中肠肠壁细胞的质膜和内膜系统有一定影响。在苦皮藤素 作用下,试虫的柱状细胞顶膜微绒毛扩张;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囊泡化;杯状细胞与柱状细胞之间间隙增大。这表明苦皮藤素 破坏了中肠细胞的结构,使中肠肠壁细胞损伤及细胞间隙增大,导致毒物易于穿过肠壁细胞间隙进入血淋巴,进而到达作用部位。
关键词:
苦皮藤素 粘虫 中肠肠壁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林 蒋玄赵 杨文佳 许抗抗 豆威 冉春 王进军
【目的】蜕皮激素(ecdysone)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参与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对环境胁迫进行响应。研究旨在明确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蜕皮激素合成通路基因(ecdysone synthesis pathway gene)的分布和特定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为进一步开展橘小实蝇变态发育与抗逆胁迫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蜕皮激素合成通路基因Bd Cyp302a1、Bd Cyp315a1和Bd Cyp314a1,利用实时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该合成通路基因Bd Nvd、Bd Cyp306a1、Bd 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苦皮藤素 互作比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敏 刘惠霞 吴文君
研究了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小地老虎 (Agrotisypsilon)选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粘虫。苦皮藤素 处理后 ,小地老虎和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 5 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粘虫中毒抽搐期及失水期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分别比对照升高 1 .4 6和 2 .2 6倍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升高 1 .2 6和 2 .5 6倍 ;处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晓梅 章龙珍 刘鉴毅 赵峰 宋超 王妤 张涛
采用"金字塔"设计法,用蛋白质、脂肪、糖作为饲料组成变量配制21组饲料,对不同配比饲料影响平均体重(6.43±0.17)g的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的生长效果进行研究,确定点篮子鱼幼鱼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最佳拟合比例。各试验组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范围分别设为27%~45%、3%~18%和15%~24%,实验共持续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鱼体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影响最大,脂肪水平的降低对鱼体生长有利,糖水平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低蛋白水平下,即饲料蛋白质水平低于40.38%时,饲料中脂肪水平和糖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鱼体的生长;蛋白质水平高于4...
关键词:
点篮子鱼幼鱼 饲料 蛋白质 脂肪 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印 杨建全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杜迎刚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邢明威 邓洪刚 高美荣 谢雨珊 崔子昂 隋丽英
卤虫(Artemia)是对虾苗种培育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将产自美国大盐湖,以及中国新疆艾比湖、西藏双湖和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孵化的幼体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研究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肌肉组分、抗氨氮能力和盐度耐受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单位水体20L,仔虾密度为50尾/L。分别投喂以上4种卤虫幼体,初始投喂量为100只卤虫/(尾·d),投喂量每天增加10%,养殖周期为15 d。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卤虫卵和卤虫幼体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等有较大差别,其中双湖卤虫的卵径、无节幼体体长和个体干重最大,粗蛋白、粗脂肪、高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ioc acid,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含量最高。投喂不同产地卤虫幼体的对虾存活率和体长、对虾肌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投喂双湖卤虫幼体的对虾肌肉ARA、EPA和DHA含量最高(P0.05)。结论认为,投喂双湖和艾比湖卤虫幼体的对虾对盐度和氨氮胁迫的耐受力较强,可能与对虾肌肉中较高的DHA、EPA、ARA和T-SOD、ACP水平有关。本研究为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在凡纳滨对虾苗种培育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龙 王敬龙 杨晓雯 刘建枝 赵宝玉 路浩 陈基萍 马烽 王保海
疯草是我国西部草原的主要毒害草,其毒性成分为苦马豆素。本实验以内蒙古阿拉善的一只变异黄芪自然中毒山羊为对象,采集其肌肉组织,运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后,气相色谱仪检测组织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室温水浸泡、室温水浸泡+超声、水蒸煮和水蒸煮+超声,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疯草自然中毒羊肌肉组织中苦马豆素的清除明显不同,分别为81.7%、94.7%、100%和100%。结果表明,采用水蒸煮的方法即可完全清除中毒羊肌肉组织中的苦马豆素。
关键词:
疯草 变异黄芪 肌肉组织 苦马豆素 山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志军 胡兆农 时春喜 吴文君 李恩才
测定了0.2%苦皮藤素乳油对各类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性杀虫剂对雌雄鹌鹑72h的LD50分别为2885.64和2880.79mg/kg,对鱼类和蝌蚪96h的LC50分别为171.13和68.10mg/L,对家蚕24h的触杀LC50为3277.33mg/L,对蜜蜂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9213.06和1659.96mg/L,对瓢虫24h的触杀和胃毒LC50分别为1948.65和1893.24mg/L,对蚯蚓3d时的LC50为1680.55mg/kg土,对麦田和稻田土壤微生物15d内的呼吸抑制率分别为7.99%和-3.21%。表明这种新型植物杀虫剂对供试非靶标生物均表...
关键词:
苦皮藤素 植物性杀虫剂 非靶标生物 毒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君浩 祁志军 陈华保 钱勇 姬志勤
以东方粘虫(MythimnaseparateWalker)为材料建立了新的昆虫细胞系,原代培养6个月后,胚胎细胞开始传代;用苦皮藤素和处理第3代传代细胞,24h后细胞裂解,出现大量细胞碎片,培养液变浑浊,其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76.42和129.34μg/mL。粘虫背纵肌经胰蛋白酶部分消化后在Grace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培养2个月后有大量肌卫星细胞出现。
关键词:
东方粘虫 细胞培养 苦皮藤素 细胞毒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傅德智 孔祥峰 杨焕胜 褚武英 李铁军 印遇龙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C1是肠道内谷氨酸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根据人的基因编码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藏猪空肠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一长约1600 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cDNA全长为1575 bp,编码524个氨基酸;EAAC1分子量为57 kD,等电点为5.34,GenBank登录号为GQ375513;该蛋白质具有3个N-糖基化位点、8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1个cAMP/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燕华 文远红 曹俊明 王国霞 莫文艳 陈晓瑛 刘群芳 刘小玲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2.02 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9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饲料中0%、20%、40%、60%、80%、100%鱼粉配制的等氮(39.5%)等能(16.8 MJ/kg)饲料,分别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期为60 d。结果显示,黄颡鱼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受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G60~G100灰分含量与G0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润亚 祁志军 吴文君
采用琥珀酸酐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衍生物苦皮藤素 -半琥珀酸酯(CA-SG),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化二亚胺法合成了苦皮藤素 的人工抗原(CA-BSA,CA-BSA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SDS-PAGE及PAGE电泳法对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了定性鉴定,结果均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根据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载体在240nm处的紫外吸光值,计算出2种人工抗原中半抗原与载体的分子结合比率分别为11.6和10.7。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苦皮藤素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