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5)
- 2023(4776)
- 2022(4386)
- 2021(3972)
- 2020(3773)
- 2019(8887)
- 2018(8856)
- 2017(17328)
- 2016(9910)
- 2015(11525)
- 2014(11905)
- 2013(11969)
- 2012(11507)
- 2011(10490)
- 2010(10572)
- 2009(10048)
- 2008(10267)
- 2007(9600)
- 2006(8060)
- 2005(7297)
- 学科
- 济(42884)
- 经济(42849)
- 业(25585)
- 管理(25035)
- 方法(22613)
- 数学(20343)
- 数学方法(20184)
- 企(19368)
- 企业(19368)
- 农(12603)
- 财(10695)
- 中国(10196)
- 学(10027)
- 贸(8922)
- 贸易(8922)
- 易(8644)
- 地方(8589)
- 农业(8200)
- 业经(7690)
- 制(7538)
- 和(6821)
- 务(6580)
- 财务(6567)
- 财务管理(6545)
- 银(6252)
- 银行(6216)
- 企业财务(6145)
- 行(5885)
- 融(5862)
- 金融(5860)
- 机构
- 大学(150842)
- 学院(149783)
- 济(60460)
- 经济(59069)
- 管理(54821)
- 研究(52646)
- 理学(47025)
- 理学院(46410)
- 管理学(45513)
- 管理学院(45233)
- 中国(39033)
- 科学(34919)
- 京(32556)
- 农(32305)
- 所(29002)
- 财(26803)
- 研究所(26620)
- 业大(26086)
- 农业(25952)
- 中心(24658)
- 江(23370)
- 财经(21536)
- 北京(20685)
- 范(20054)
- 师范(19820)
- 经(19403)
- 经济学(18761)
- 州(18438)
- 院(18325)
- 经济学院(17193)
- 基金
- 项目(97861)
- 科学(74605)
- 研究(68970)
- 基金(68810)
- 家(60985)
- 国家(60460)
- 科学基金(49730)
- 社会(41190)
- 省(39108)
- 社会科(38890)
- 社会科学(38873)
- 基金项目(36794)
- 划(33275)
- 自然(33061)
- 自然科(32228)
- 自然科学(32216)
- 教育(32208)
- 自然科学基金(31647)
- 资助(28973)
- 编号(28949)
- 成果(24018)
- 重点(22602)
- 部(21917)
- 发(21557)
- 课题(20128)
- 创(19733)
- 科研(19443)
- 计划(19339)
- 创新(18511)
- 大学(18157)
共检索到21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华峰 邵文豪 井振华 卢萍 黄琳 姜景民
The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 length,seed diameter,seed length? seed diameter,seed length/seed diameter and hundred grain weight from nine area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seed characters of C.sclerophylla from different areas.The most coe...
关键词:
苦槠 种子性状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柏勇 陈丽君 王芳 何霞 刘明骞 陈涵斌 任颖 陈晓阳
苦楝(Melia azedarach l.)为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 l.)植物,俗称楝树、紫花树等,是速生、优质的多用途用材树种。我国苦楝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从北方的河北保定、山西运城和甘肃陇南到南方的海南崖县,从东部的台湾、福建沿海到西部的四川和云南,分布范围覆盖中国陆地的三分之一[1],集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叶 湛欣 邓小梅 陈晓阳 曾昭佳 鲁好君
为揭示红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地理变异规律,对产自31个不同地区红椿种子的6个种子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成熟期及色泽在不同种源间存在多样性;种长、翅1长、翅2长、翅1宽、翅2宽、千粒重这6个种子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纬度是影响种子性状的主要因素,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呈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规律,除千粒重外其它种子性状均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无霜期呈显著负相关,除翅2宽外其它种子性状均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6个种子性状数据,对红椿31个种源进行聚类,基本可划分为3大类群。
关键词:
红椿 种子性状 地理变异 种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军1 张日清2 许忠坤1 程勇1 吴际友1 张玖荣3
摘 要:研究了红榉自然分布区 4 个省份 15 个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1)红榉种源间种子长、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种源水平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 0.901 8、0.921 0、0.922 1 和 0.900 8,单株水平上的遗传力分别为 0.926 0、0.979 2、0.932 6 和 0.992 5,表明红榉种子形态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2)相关分析表明,红榉种子长、宽及千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红榉种子性状无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变异,种子长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影响,种子宽主要受 1 ...
关键词:
关键词:红榉 种源 种子形态性状 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舒枭 杨志玲 杨旭 段红平 于华会 黄建昌 李树朝
The length,width,thickness,length/width ratio and 100-seed weight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seeds from 15 natural distribution regions in China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germination rate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eds from different region in seed cha...
关键词:
厚朴 产地 种源 种子性状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阳 毕泉鑫 句娇 于丹 范思琪 陈梦圆 崔艺凡 傅光辉 王利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Bunge)的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山东省安丘地区苗期性状差异,了解文冠果不同种源变异特征,为文冠果在山东安丘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新疆、陕西等地的27个种源的文冠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在山东省安丘市开展种源试验。[结果]研究发现: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这些差异可以稳定遗传(遗传力均大于0.9);苗期苗高与种源地降水、年均气温及地径与降水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与种源地纬度、年均日照及地径与年均日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种子宽、种皮厚均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文冠果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受较强遗传控制;文冠果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降水、年均气温、年均日照3个环境主导因子的影响,种子性状变异主要受海拔的影响。综合种源苗期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山东东营、山东安丘、内蒙古库伦、辽宁关山和辽宁海城5个适合安丘地区育苗的速生种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君 邓小梅 丁美美 刘明骞 李俊成 惠文凯 廖柏勇 陈晓阳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苦楝的地理变异及其规律,对17个省份的70个苦楝种源的果核和种子的18个性状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不同种源间在果核和种子表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性状的重复力大于85%,其中种子百粒重、果核宽的种源重复力较高,达到98%以上;其次是果核百粒重、种子大小性状;而棱粒比、果核果形系数b的重复力较小,分别为74.56%、49.14%。部分性状的种源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趋势:由东向西,果核的宽度和质量、种子宽度、果核皮厚度、果核单果棱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由南向北,果核长度、种子宽度、种子质量、果核单果棱数和果核皮系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种子趋于粗短的椭圆形;海拔由低到高,果核和种...
关键词:
苦楝 果核 种子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霞 邓成 杨嘉麒 张登 张梦洁 廖柏勇 王芳 陈晓阳
【目的】研究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揭示其地理变异规律,分析其气候生态学基础,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理论依据,为广东省营造苦楝速生用材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对15个省(自治区)的62个种源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型、冠幅等6个性状进行观测统计,采用SPSS 20.0、SAS 9.0、Surfer 13.0与EXCEL 2011等数据分析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与趋势面分析。【结果】大部分苦楝种源在四会试验点的生长表现较好,且各性状在种源内及种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冠幅的变幅最大,优劣单株相差23倍,在主要性状树高与胸径的表现上也分别相差8倍与12倍。苦楝的地理变异受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多重控制,以纬向变异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温度是制约苦楝生长的主导因子,光照、降水、气压等气候因子对苦楝各性状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聚类分析将62个种源分为5类,类别之间差异明显,类别之中符合物候区划。【结论】苦楝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由东向西,由北向南,苦楝的生长量变大,形质表现变佳,随着海拔上升,保存率下降。气候生态学基础则表现为来自极端气温与气压温和、温度高、降水多的种源更具生长优势。纬度是引起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纬向变异这一模式与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这一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后续将对四会种源试验林进行长期跟踪观测,并辅以分子遗传学分析,更全面探索苦楝地理变异规律。
关键词:
苦楝 种源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文豪 刁松锋 董汝湘 姜景民 岳华峰
对我国无患子分布区7个产地的种实形态性状及种仁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实各性状在产地内单株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但多数性状在多数产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在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实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西峡产地果实和种子较大,与其它产地间差异显著。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产地间变异系数最小,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种子质量、种子出仁率在不同产地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且与种实大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果实、种子来提高产油量。聚类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无患子种实大小和种子出仁率有从低纬度产地向高纬度产地变大的变异趋势,因此无患子高产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厉月桥 李迎超 吴志庄
随着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发展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共识[1]。生物燃料乙醇作为汽油的第1代替代品,广受世界关注[2]。近年来该行业迅速崛起,并掀起了以甘蔗、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业化热潮;由此引发粮食短缺,对世界粮食安全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耕地资源紧缺,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以玉米为原料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保证粮食安全,生物燃料乙醇原料多元化势在必行[3]。目前,国内外重点研究开发的糖基或淀粉基能源植物仍以谷物、甜高粱、薯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子 表型性状 淀粉含量 种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应梅 杨维泽 杨美权 杨绍兵 杨天梅 许宗亮 李纪潮 张金渝
【目的】探讨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为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珠子参的小叶数、茎色、叶形、叶缘等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有明显变异;7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28%~69.18%,其中茎粗和复叶柄长在居群间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9.18%和57.49%;12个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居群是香格里拉普达措(PDC1)为53.61%,变异系数最小的居群是尾木尼村(WMN)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珠子参居群的叶长、复叶柄长与纬度和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小叶柄长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叶长、小叶柄长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可分为4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完全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珠子参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分布生境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建民 吴坤明 吴菊英 白嘉雨
本文对细叶桉10个地理种源5年生6个性状的观测资料,运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细叶楼各性状差异极显著或显著,且受中至较强的遗传影响。性状间存在较强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从综合遗传值分析得出,昆士兰种源优于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种源,尤以13443(Kenney River)和13544(Gladstone)QLD种源为最好。用综合遗传值,计算了种源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该树种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细叶桉 地理种源 遗传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文珊娜 姜清彬 仲崇禄 陈羽 张勇 陈珍 Khongsak Pinyopusarerk
为探索灰木莲不同种源种子的形态变异,对12个种源的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及千粒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长、宽、厚、体积指数和千粒重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源LC4的种子体积指数值最大,种源TQ3的体积指数最小。种源TQ3的种子与其余种源在长、宽、厚、种子体积指数等4个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灰木莲种子厚的广义遗传力最大(h~2=0.453),千粒重的最小(h~2=0.165),而种子体积指数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33.29%),千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16.40%)。种子体积指数与宽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56。经聚类分析表明种源TQ1号和种源TQ3聚为一类,其余种源聚为一类。
关键词:
灰木莲 种源 种子 形态 变异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春燕 栾淮海 裴宇峰 张维耀 刘业丽 何琳 陈庆山 胡国华
大豆的多数农艺性状均为重要的数量性状,对大豆的数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美国半矮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4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试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对亲本间表现多态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QTL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共检出25个QTLs,每个性状的QTLs检出个数1~10个不等,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出3.1个.与国内外对应农艺性状QTL检测结果相比,多个性状的QTL位点均一致,说明QT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以进一步用于分子辅助育种.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QTL SS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彦平 顾万春
对我国皂荚北方自然分布区7个产地采集的皂荚种子及部分荚果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荚果及种子10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不同群体间,除荚果宽、种子长、荚果长宽比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与分布地点的海拔高度、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作用有关。
关键词:
皂荚 种子 荚果 形态特征 地理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