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2)
- 2023(8889)
- 2022(7759)
- 2021(7305)
- 2020(6366)
- 2019(14679)
- 2018(14602)
- 2017(28313)
- 2016(16146)
- 2015(17876)
- 2014(18237)
- 2013(18282)
- 2012(17130)
- 2011(15833)
- 2010(16180)
- 2009(15326)
- 2008(15334)
- 2007(14413)
- 2006(12657)
- 2005(11294)
- 学科
- 济(68990)
- 经济(68941)
- 业(47233)
- 农(46541)
- 管理(37561)
- 农业(30638)
- 方法(29287)
- 数学(26246)
- 企(26165)
- 企业(26165)
- 数学方法(26013)
- 学(18145)
- 业经(17692)
- 中国(16545)
- 财(15244)
- 地方(15162)
- 制(14008)
- 环境(13105)
- 贸(11923)
- 贸易(11919)
- 易(11606)
- 发(11362)
- 银(10287)
- 银行(10249)
- 农业经济(10246)
- 体(10024)
- 行(9777)
- 融(9537)
- 金融(9534)
- 和(9509)
- 机构
- 学院(240568)
- 大学(235981)
- 济(95929)
- 经济(93886)
- 研究(86785)
- 管理(86248)
- 理学(74412)
- 农(73620)
- 理学院(73525)
- 管理学(72026)
- 管理学院(71634)
- 中国(65613)
- 科学(59915)
- 农业(57043)
- 业大(51169)
- 京(51043)
- 所(47848)
- 研究所(44043)
- 中心(40701)
- 财(40225)
- 江(37764)
- 农业大学(35664)
- 财经(32024)
- 北京(31884)
- 省(31702)
- 范(30428)
- 师范(30015)
- 院(29938)
- 科学院(29465)
- 业(29408)
- 基金
- 项目(163099)
- 科学(124916)
- 基金(115791)
- 研究(112548)
- 家(104667)
- 国家(103780)
- 科学基金(85232)
- 社会(68642)
- 省(67136)
- 社会科(64555)
- 社会科学(64530)
- 基金项目(62370)
- 自然(57275)
- 划(55705)
- 自然科(55699)
- 自然科学(55670)
- 自然科学基金(54635)
- 教育(49577)
- 资助(47047)
- 编号(45967)
- 农(38289)
- 重点(37999)
- 发(37328)
- 成果(36083)
- 部(35035)
- 计划(33534)
- 创(33018)
- 科研(32005)
- 课题(31698)
- 科技(31467)
- 期刊
- 济(111882)
- 经济(111882)
- 农(75331)
- 研究(61556)
- 学报(51575)
- 农业(50548)
- 中国(46136)
- 科学(43307)
- 大学(37579)
- 学学(36348)
- 财(29877)
- 业经(25476)
- 业(24920)
- 管理(24769)
- 融(22456)
- 金融(22456)
- 技术(19458)
- 教育(17815)
- 问题(16848)
- 版(16388)
- 业大(15859)
- 财经(15154)
- 经济研究(14882)
- 农村(14248)
- 村(14248)
- 农业经济(14007)
- 资源(13502)
- 农业大学(13167)
- 林业(13034)
- 经(12984)
共检索到35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敏 周鹏 季永华
【目的】采用18S r DNA PCR-DGGE技术研究苦楝-小麦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以期揭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伴生树种对作物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农林复合经营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提取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DNA,采用通用引物GC-FR1和FF390扩增18S r DNA基因目的片段,扩增片段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不同处理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采用非加权组算术平均法分析比较;以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3个指标评价各样品真菌多样性;最后将DGGE图谱中的优势条带割胶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晴 高丹美 李慧 刘守伟 周新刚 吴凤芝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小麦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是小麦间作西瓜减缓西瓜病害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娟 苏永春 杨晨利 倪向利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选取洞庭湖环湖丘岗区的4种生态系统———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竹林为样地,对其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垂直剖面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动物类群数依次为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个体数依次为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竹林>阔叶林>茶林>针阔混交林,与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显著相关,而与群落的优势度关系不密切;4个群落的DG指数是: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通过对Jaccard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最高,茶林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彩虹 郭旭文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调控支持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给出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方案,对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实现方法,并对2030年长株潭地区的农林景观格局进行了调整,实现优化调控的目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自宏 陈凯 徐玲 柳青 张云娇 石龙敏 彭兴艳 陈家富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农田害虫的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每月在保山市4种农田生态系统(咖啡田、玉米田、烟田、茶园)中采集土壤样品,用黄粉虫诱导法分离虫生真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鉴定物种,分析不同类型农田虫生真菌物种和数量的变化特征。【结果】共获得3340株虫生真菌,分属于3科6属20种。4种类型农田中全年均有虫生真菌的分布,夏季(6—8月)菌株检出率较高;虫生真菌的发生主要受作物种类和栽培模式影响,多年生作物(茶和咖啡)农田中虫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高于1年生作物(玉米和烤烟)农田。绿僵菌属、白僵菌属和虫草属在4种农田中都为优势属(共17种、菌株数占比84.10%),其中绿僵菌属为第一优势属(8种,菌株数占比64.76%)。优势物种有4种(棕色绿僵菌、保山绿僵菌、淡紫紫孢菌、球孢白僵菌),其中棕色绿僵菌为第一优势物种(菌株数占比34.25%)。【结论】保山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蕴藏着较丰富的虫生真菌资源,人为扰动较少的农田中虫生真菌的物种和数量相对较多,优势属种在4种类型农田中均处优势地位。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 虫生真菌 物种多样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俊祥 宛志沪
本文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 ,把不同夏秋农作物组合作为事件 ,不同林木间距的搭配作为对策 ,对准北平原地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类型进行选优。得出淮北平原地区的最优农林复合生态类型为 :春苔干—西瓜——杨树 (30 0 m× 30 0 m)类型 :优势农林复合类型有 :春苔干—红薯—泡桐 (10 0 m×10 0 m)类型、春苔干—秋蔬菜—杨树 (150 m× 150 m)类型。同时还得出淮北平原地区的农林复合系统类型的林木间距以 30 0 m× 30 0 m(杨树 )、10 0 m× 10 0 m(泡桐 )、150 m× 150 m(杨树 )为宜。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类型 灰色局势决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志忠
本文主要分析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特征 ,并探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优点 ,提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非木材林产品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振中 张友梅 李忠武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 in the soil of Huangshan forests was conducted.Invertebrates included 33 genera in 11 classes and 5 phyla,among which Acarina,Collembola and Nematoda were dominant groups,occupied 88.21% of the total samples,and formed the main body of th...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茜 宋娟 李冬萍 陈廷速 覃晓娟 车江旅
【目的】分析健康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和患病生姜样地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群落组成,为利用微生态调控手段进行姜瘟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桂林、柳州和百色三地姜田的健康和患病生姜根际土壤样品10个(健康生姜土壤样品为KJJ2_S、BMJ1_S、LCJ1_S、FGJ_S和NGJ_S,患病生姜土壤样品为KJB2_S、BMB1_S、LCB1_S、FGB_S和NGB_S),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AM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合冗余分析(RDA)明确AM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97%相似度水平下,所有患病生姜土壤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Chao 1指数均高于健康生姜土壤样品;健康生姜土壤样品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患病生姜土壤样品,即健康生姜土壤样品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患病生姜土壤样品。在群落组成方面,在属分类水平上,312个OTUs被分为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球囊霉纲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c_Glomeromycetes)和其他类别。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P含量对AM真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Heatmap图分析结果表明,Paraglomus与有效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健康生姜样地和患病生姜样地土壤的AM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患姜瘟病生姜根际土壤AM真菌的OTUs数和丰度均高于健康生姜根际土壤,但其多样性低于健康生姜根际土壤;不同采样点生姜根际土壤AM真菌的优势种属存在差异,其多样性、丰度及群落组成结构主要受有效P含量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本文研究了林网式农林复合系统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WUE)的影响。结果表明 ,农林复合系统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其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了 6 3 3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午休”现象 ,林网可以有效地缓减这一现象。应用主成份分析证明林网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了空气温度、叶温、饱和差和光合强度。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国强 陈三凤
为研究固氮芽孢杆菌、固氮巨大芽孢杆菌、解磷假单胞菌、巴西固氮螺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构建16SrRNA克隆文库及采用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酶切分析(ARDRA)的方法,以文库库容值(C)、Rarefaction曲线(R)对克隆文库进行评价。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对照及菌剂处理样品均检测到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8个细菌类群,并且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接种菌剂后小麦根际土壤检出了绿弯菌门、蓝藻门、产水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而梭杆菌门未被检出。假单胞菌属由1.59%增加至21.28%。芽孢杆菌属由未检出增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桂君 Brian Ohsowoski John Klironomos 李玉
生态环境退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受损生态系统的合理、有效修复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受干扰后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靠其自然演替过程进行恢复,进程会极其缓慢。侧重于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平衡的重新构建角度,分析采用不同土壤改良剂生物炭、有机肥以及AM真菌菌剂对退化生态系统改良的潜在可能性,并进一步讨论不同改良剂混合施加可能产生的联合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试图为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土壤碳吸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生物碳 有机肥 菌根菌剂 生态修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懋毅 傅金和 黄寿波
连续两个夏季,在位于中北亚热带地区的中国浙江省富阳市和临安县的桃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内布置采茶试验,并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园比纯茶园光强减弱10~60klx,气温降低0.3~2.1℃,空气湿度提高1%~5%,风速减小0.1~0.3m·s-1。间作园内采茶工的衣服温度降低0.5~1.5℃,并以着白色衣料者降低最多;劳动者的实感温度降低0.3~0.8℃,在1d中感到“极度不舒适”的时间减少2.5h;不舒适指数减少1~3,人体感到“很不舒适”的时间减少1h。由于在间作园林下劳动感到舒适,因而劳动生产率提高22.6%~29.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萍 曹会聪 冯仲科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东、西坡4个不同纬度带的8个样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生态特征.该研究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3门6纲21目67科,其中以革螨、辐螨、甲螨和节跳虫科为优势类群.东、西坡土壤动物区系比较结果为:西坡的个体数、类群数和稀有类群数均高于东坡,西坡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相对较为丰富.不同纬度4对样地的比较结果表明,处于高纬度的东坡塔河(d)和西坡满归(D)两样地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最小.群落特征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西坡各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高于东坡;西坡的复杂性指数(Cj)变化与H基本一致,东坡Cj的变化趋势与H相反;群落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变...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中小型土壤动物 生态地理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有福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产出效益按受益范围和对象分为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结构负熵两种方法分别对内外部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林复合系统各结构模式均比对照地好,农林复合系统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改善,进而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