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2)
2023(5156)
2022(4270)
2021(3808)
2020(3171)
2019(6681)
2018(6342)
2017(11684)
2016(6522)
2015(6802)
2014(6340)
2013(6205)
2012(5497)
2011(4889)
2010(4632)
2009(4209)
2008(4062)
2007(3323)
2006(2761)
2005(2233)
作者
(22016)
(18531)
(18434)
(17180)
(11668)
(9148)
(8083)
(7372)
(6963)
(6304)
(6302)
(6121)
(5968)
(5900)
(5766)
(5562)
(5545)
(5500)
(5388)
(5230)
(4979)
(4612)
(4304)
(4266)
(4140)
(4103)
(4032)
(4015)
(3981)
(3753)
学科
(22721)
经济(22692)
(18025)
管理(18009)
(13702)
企业(13702)
方法(11499)
数学(10545)
数学方法(10488)
(7119)
(6577)
(6370)
贸易(6370)
(6236)
(5936)
中国(5706)
业经(5389)
农业(5058)
技术(4492)
环境(4304)
(4181)
财务(4180)
财务管理(4176)
企业财务(3986)
(3825)
产业(3740)
(3494)
地方(3401)
(3377)
(3375)
机构
大学(92714)
学院(92541)
(35990)
经济(35424)
管理(34175)
研究(33349)
理学(31129)
理学院(30733)
管理学(30131)
管理学院(29998)
(28851)
科学(24743)
农业(23523)
业大(22535)
中国(22449)
(18696)
(18625)
研究所(17715)
农业大学(16201)
中心(14646)
(14065)
(12441)
(12221)
财经(12169)
(12099)
(12033)
科学院(11750)
实验(11577)
(11493)
(11289)
基金
项目(73455)
科学(56538)
基金(54809)
(52147)
国家(51729)
研究(43378)
科学基金(42816)
自然(30946)
自然科(30283)
自然科学(30265)
基金项目(29988)
自然科学基金(29766)
(29314)
社会(29098)
社会科(27692)
社会科学(27684)
(25294)
资助(21017)
教育(19149)
计划(17311)
重点(16847)
(15981)
科技(15924)
(15355)
(15297)
(15205)
科研(15192)
创新(15028)
编号(14567)
(13959)
期刊
(31691)
经济(31691)
学报(27056)
(25438)
科学(20547)
研究(19659)
大学(18488)
学学(18226)
农业(17020)
中国(14741)
管理(10196)
(9893)
(9183)
业大(8779)
农业大学(7720)
(6828)
经济研究(6224)
业经(6052)
科技(6041)
(5701)
金融(5701)
财经(5649)
中国农业(5341)
自然(4982)
林业(4909)
商业(4833)
技术(4806)
(4785)
问题(4608)
自然科(4280)
共检索到117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宝利  姚婷  张健  叶雪凌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黄酮物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表现为各浓度(0.25,0.5,1,2,4 g/L)下均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4 g/L苦参黄酮处理,菌丝抑制率达到93.08%。在治疗处理中,连续施用60 mg/L苦参黄酮效果最好,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79%,71.55%,48.20%,123.80%,151.48%,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了60.4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晋云  胡晓峰  李勇  王敏  沈其荣  郭世伟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黄瓜植株感染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后不同发病级别的黄瓜叶片水分生理指标变化,以及连作土壤上施用有机肥与微生物有机肥后对不同处理黄瓜叶片水分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显著降低,其中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降低约80%和60%。随着植株感病程度的增加,叶柄胼胝质含量显著增加,导致了叶片含水量和叶片导水率的显著降低。叶片含水量、叶片导水率和叶柄胼胝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能够抑制叶柄胼胝质形成,维持叶片导水率、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的光合特性。在发生黄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施用含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张峰  张丽蓉  王永健  
以危害我国黄瓜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运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病圃检测2种方法对43份黄瓜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抗病材料7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和高感材料20份。其中抗(含中抗)材料占53.5%,感病材料占46.5%。欧洲血缘的抗病(中抗以上)材料占39.5%;华北和日本血缘的抗和中抗材料占13.9%。成株期田间病圃的鉴定结果与苗期接种基本一致,符合率达86.7%。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表明了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枯萎病抗性有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其中欧洲黄瓜抗源较丰富,华北和日本类型的黄瓜枯萎病抗源相对匮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红梅  毛爱军  张丽蓉  张峰  王永健  杨文才  
黄瓜枯萎病是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建立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地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筛选,明确不同黄瓜种质材料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可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试验选用5份抗感枯萎病黄瓜材料及其杂交后代,以危害我国黄瓜生产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开展了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浸根接种法,以1×106孢子/mL的接种液接种子叶期幼苗,在白天24~28℃,夜晚16~20℃的温室中培养,接种后10~14d即可正确区分品种之间的抗感性差异。该方法发病迅速,整齐度、重复性好,是较理想的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运用浸根接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爱军  张峰  张丽蓉  王永健  
【目的】黄瓜枯萎病和黑星病是危害中国黄瓜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明确黄瓜品系WIS2757对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抗性基因遗传与连锁关系,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的黄瓜材料WIS2757和感病材料津研2号为亲本,获得98个F3代株系,分别对双亲、F1和F3代株系进行苗期抗枯萎病和黑星病接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对枯萎病与黑星病的抗性遗传及两个抗病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亲本WIS2757抗枯萎病生理小种4和黑星病,津研2号高感两种病害。F1群体抗两种病害。根据F3株系对两种病害的抗病表现推断F2对应株的抗病基因型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表明,F2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洪生  周晓冬  李鹤  刘正柱  闫霜  刘小雪  王增辉  孔祥云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同时抑制黄瓜、西瓜枯萎病的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的天然拮抗菌,从种植辣椒的大棚土样中分离培养多种能同时拮抗黄瓜和西瓜枯萎病的拮抗细菌,经平板对峙实验,从辣椒土样中分离出编号为LX6、LX7、LX12、LX13的细菌菌株对黄瓜和西瓜尖孢镰刀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抑菌圈显著,96 h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9.3、18.2、17.4、25.5 mm和16.2、15.0、15.9、14.8 mm;盆栽试验,拮抗菌LX6对黄瓜和西瓜枯萎病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3%和81.2%。拮抗效果最显著的LX6菌株做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鉴定。经平板培养菌落特征、镜检、16S DNA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延霞  徐玉芳  谢学文  柴阿丽  王微微  李宝聚  
【目的】诱导抗病剂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的系统抗病性作用,具有持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研究旨在明确新型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为该化合物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50 mg·L-1 FBT在黄瓜苗期移栽前3—4片真叶时喷雾诱导1次,3 d后移栽定植于含有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的土壤中,缓苗后以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第2次诱导,之后每隔7 d喷雾诱导1次,共诱导3次,对照诱导抗病剂苯并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凤瑞  吴萍  毛爱军  周红梅  王永健  于拴仓  张丽蓉  杨艳丽  郑晓鹰  
黄瓜枯萎病是造成黄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分子机理对黄瓜抗病育种有重要意义。以黄瓜抗枯萎病材料Cu14为试材,采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研究黄瓜接种枯萎病生理小种4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分离出1个接种后在根茎部特异表达的差异cDNA片断,命名为A178-2。A178-2基因片段的328个核苷酸中有145个核苷酸与拟南芥泛素蛋白同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霞  张海英  于广建  张峰  毛爱军  王永健  许勇  
以黄瓜抗枯萎病亲本WIS2757和感枯萎病亲本津研2号及其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与黄瓜抗枯萎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运用RAPD技术,利用780条RAPD引物对抗、感亲本进行筛选,其中有113条引物在两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但仅有引物S49在两组间多态性标记与亲本的多态性标记相同。经F2单株分析,引物S49扩增出的特异DNA片段与WIS2757抗黄瓜枯萎病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14 cM。DNA标记条带大约为300 bp,定名为S49-3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德贤  陈振东  吴永官  李文嘉  黄慧俐  黎炎  范世超  
在大田自然发病状态下,对36份来自国内外的冬瓜种质资源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数的19.4%;11份材料表现中抗,占总数的30.6%;10份材料表现轻抗,占总数的27.8%;8份材料表现感病,占总数的22.2%;不同冬瓜种质资源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明显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皮色的冬瓜资源对枯萎病的田间抗病性也明显不同,其中黑皮冬瓜资源最为抗病,其次为粉皮冬瓜资源,而青皮冬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差;通过对病原形态、培养特性及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研究,将引起广西冬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为尖镰孢冬瓜专化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艳  周宝利  张淑红  
为探讨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抗病性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类黄酮物质,分析类黄酮物质对辣椒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4g·L-1黄酮处理,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5.55%,2g·L-1黄酮处理,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8.1558%。苦参黄酮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辣椒植株幼苗期和现蕾期连续施用50mg·L-1苦参黄酮后接种枯萎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3.1%、142.13%、113.89%,MDA含量较对照降低了74.0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芳斌  司龙亭  李新  王莉莉  
以黄瓜6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叶片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OD,SOD,PPO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2个酶峰,PAL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一个单峰。抗病品系的4种酶的峰I值明显高于感病品系,表现出一致性,而且SOD和PPO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和PAL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光辉  刘建雄  肖兰异  吴德喜  罗赫荣  
为了培育抗枯萎病的西瓜良种 ,用感病品种蜜宝作母本 ,分别与高抗枯萎病材料 D3- 1和 D3- 2杂交 ,F1 代表现高抗枯萎病 ,F2 代及与感病亲本蜜宝回交的 BC1 代群体抗感分离比例分别符合 3:1和 1 :1 ,说明枯萎病抗性遗传是受单基因或单 DNA片段控制的显性遗传 .用抗性材料为亲本 ,选育出了 5个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 ,其中3个高抗枯萎病 ,2个中抗枯萎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玲  吴凤芝  
对抗病品种中农13号、津优3号、津优30号和感病品种中农6号、津研4号、秋棚4号接种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测定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具有周期性,抗病品种出现3次与抗性相关的峰值,感病品种出现两次与抗性有关的峰值。PAL酶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PAL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仅与抗性有关,而且与感病与否有关。发病植株的PAL酶活性高于未发病植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文建  杨凡  史宣杰  赵秀云  
从黄瓜根际土壤和根、茎中分离出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7株,这些细菌在平板上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最高可达46%。经济福平抗生素诱导抗性后,这7株菌株共得到具有抗性的菌株4株:GJ-9、NH-1、P_7、XX_2J_7。检测有利福平标记的菌株在黄瓜苗根系和植株内的定殖能力,结果显示菌株在黄瓜苗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并且能通过根部运输进入茎中,从而显著提高黄瓜苗的PAL、POD和PPO防御酶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将筛选到的7株拮抗菌的发酵液对黄瓜苗进行处理,其中拮抗菌NH-1的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6.00,防治效果达到66.03%。根据其生长形态特征及对其进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