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4)
2023(5582)
2022(4660)
2021(4076)
2020(3402)
2019(7457)
2018(7250)
2017(14012)
2016(7584)
2015(8347)
2014(8256)
2013(8086)
2012(7317)
2011(6690)
2010(6748)
2009(6512)
2008(6473)
2007(5924)
2006(5206)
2005(4972)
作者
(21751)
(18559)
(18234)
(17608)
(11765)
(8882)
(8159)
(7004)
(6882)
(6645)
(6338)
(6066)
(5988)
(5978)
(5908)
(5625)
(5489)
(5432)
(5375)
(5343)
(4647)
(4504)
(4402)
(4192)
(4184)
(4141)
(4119)
(4025)
(3749)
(3571)
学科
(29567)
经济(29497)
管理(29485)
(25163)
(22021)
企业(22021)
(12340)
(11854)
方法(11791)
数学(10197)
数学方法(10118)
(8240)
中国(7987)
业经(7755)
(7579)
体制(7245)
(7232)
财务(7216)
财务管理(7199)
企业财务(6867)
(6384)
银行(6366)
(6090)
金融(6088)
(6070)
环境(5863)
(5630)
(5340)
贸易(5338)
技术(5313)
机构
大学(113072)
学院(112120)
(49972)
经济(48983)
管理(42560)
研究(37092)
理学(36814)
理学院(36439)
管理学(35968)
管理学院(35748)
中国(27760)
(27294)
(22483)
财经(21123)
科学(20330)
(19142)
(18174)
(17437)
(17338)
经济学(16861)
中心(16780)
研究所(16148)
财经大学(15786)
业大(15320)
经济学院(15264)
北京(13587)
农业(13488)
(13325)
(12945)
商学(12580)
基金
项目(75632)
科学(60893)
基金(57380)
研究(55308)
(49620)
国家(49255)
科学基金(43096)
社会(38257)
社会科(36443)
社会科学(36438)
基金项目(30096)
(28984)
自然(26663)
自然科(26095)
自然科学(26084)
自然科学基金(25654)
教育(25420)
(24044)
资助(22622)
(20992)
编号(20719)
(17736)
成果(17219)
重点(17140)
国家社会(16931)
(16413)
教育部(15759)
创新(15512)
(15503)
人文(15141)
期刊
(55085)
经济(55085)
研究(35344)
中国(23288)
(22834)
学报(17705)
管理(17189)
(16663)
科学(15647)
大学(13976)
学学(13404)
(11869)
金融(11869)
财经(11426)
农业(10713)
(9820)
教育(9451)
经济研究(9102)
技术(8400)
业经(8291)
问题(7244)
(5902)
(5482)
财会(5395)
理论(5141)
科技(5062)
(5032)
会计(5010)
现代(4955)
技术经济(4936)
共检索到168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艳  周宝利  张淑红  
为探讨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抗病性的影响,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类黄酮物质,分析类黄酮物质对辣椒枯萎病菌的离体抑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辣椒枯萎病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4g·L-1黄酮处理,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95.55%,2g·L-1黄酮处理,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8.1558%。苦参黄酮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辣椒植株幼苗期和现蕾期连续施用50mg·L-1苦参黄酮后接种枯萎病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3.1%、142.13%、113.89%,MDA含量较对照降低了74.0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宝利  姚婷  张健  叶雪凌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苦参活性成分黄酮物质,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生长、抗病效果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黄酮对黄瓜枯萎菌菌丝表现为各浓度(0.25,0.5,1,2,4 g/L)下均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4 g/L苦参黄酮处理,菌丝抑制率达到93.08%。在治疗处理中,连续施用60 mg/L苦参黄酮效果最好,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7.79%,71.55%,48.20%,123.80%,151.48%,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对照降低了60.4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  刘本洪  刘蕾  张怡  
【目的】本研究尝试找到一种可用于防治羊肚菌真菌性病害(Diplo?spora longispora引起的霉菌性枯萎病)的抑菌剂材料。【方法】三氯生(Triclosan,TCS)是广泛应用于口腔护理产品中的抑菌剂,可能对羊肚菌真菌性病害有抑制效果。在制备培养基时添加不同浓度的TCS(0~100 mg/L),设灭菌和不灭菌2种处理,观察TCS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对培养基上杂菌的抑制效果;在添加不同浓度TCS(0~40 mg/L)的灭菌培养基上,接种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和六妹羊肚菌,观察不同TCS浓度处理下病原菌和六妹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菌丝、羊肚菌菌丝和病原菌孢子的显微结构。在田间进行TCS喷施的初步对比试验,将40 mg/L TCS悬浮液直接喷施到感染霉菌性枯萎病的菇体上。【结果】TCS能够抑制未灭菌的培养基中杂菌的生长。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长度随着TC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TCS浓度为40 mg/L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破裂并伴随内容物的外泄。在初步对比试验中,喷施TCS一周后,感病羊肚菌周围未出现病害扩散传染现象。【结论】在合适的浓度下,可尝试将TCS作为防治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抑菌剂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  刘本洪  刘蕾  张怡  
【目的】尝试找到一种可用于防治羊肚菌真菌性病害(Diplo9spora longispora引起的霉菌性枯萎病)的抑菌剂材料。【方法】三氯生(Triclosan, TCS)是广泛应用于口腔护理产品中的抑菌剂,可能对羊肚菌真菌性病害有抑制效果。在制备培养基时添加不同浓度的TCS(0~100 mg/L),设灭菌和不灭菌2种处理,观察TCS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对培养基上杂菌的抑制效果;在添加不同浓度TCS(0~40 mg/L)的灭菌培养基上,接种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和六妹羊肚菌,观察不同TCS浓度处理下病原菌和六妹羊肚菌的生长情况,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菌丝、羊肚菌菌丝和病原菌孢子的显微结构。在田间进行TCS喷施的初步对比试验,将40 mg/L TCS悬浮液直接喷施到感染霉菌性枯萎病的菇体上。【结果】TCS能够抑制未灭菌的培养基中杂菌的生长。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长度随着TC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TCS浓度为40 mg/L时,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破裂并伴随内容物的外泄。在初步对比试验中,喷施TCS一周后,感病羊肚菌周围未出现病害扩散传染现象。【结论】在合适的浓度下,可尝试将TCS作为防治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抑菌剂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林毓银  
The wilt disease of Bambusa ventricosa was a serious disease occured in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ocul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usal organism and bionomics of the wilt disease were studied. The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 Nectr...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梦   李德军   游甜   葛旭   欧立军   刘秋梅  
根际促生菌能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有效防控作物土传病害。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严重土传病害之一,然而,目前针对根际促生菌抑制辣椒疫病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关联的研究欠缺。本研究以长期有机培育的健康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并复配出具有显著拮抗病原菌的复合菌剂,通过盆栽实验探究该复合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拮抗实验表明,复合菌剂与单一菌株相比能够显著增加对病原菌的拮抗率。盆栽实验表明,接种复合菌剂与对照(接种辣椒疫霉菌)相比,辣椒疫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显著降低了14.3%和23.8%,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下降,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改变,与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细菌群落双组分系统功能显著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波特氏菌属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辣椒实际生产中应用复合菌剂防控辣椒疫病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梦   李德军   游甜   葛旭   欧立军   刘秋梅  
根际促生菌能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有效防控作物土传病害。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严重土传病害之一,然而,目前针对根际促生菌抑制辣椒疫病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关联的研究欠缺。本研究以长期有机培育的健康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并复配出具有显著拮抗病原菌的复合菌剂,通过盆栽实验探究该复合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拮抗实验表明,复合菌剂与单一菌株相比能够显著增加对病原菌的拮抗率。盆栽实验表明,接种复合菌剂与对照(接种辣椒疫霉菌)相比,辣椒疫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显著降低了14.3%和23.8%,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下降,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改变,与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细菌群落双组分系统功能显著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波特氏菌属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辣椒实际生产中应用复合菌剂防控辣椒疫病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彩鸽  刘伟成  刘霆  董丹  张涛涛  刘德文  
【目的】明确生防利迪链霉菌A01菌株的活性代谢产物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为其下一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带毒平皿法和凹玻片法测定活性产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美蓝染色法分别测定其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存活性的影响,借助电镜观察其对菌丝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结果】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小于或等于31.92和41.04μg.mL-1,抑制中浓度分别为8.69和3.06μg.mL-1;30μg.mL-1以上浓度的纳他霉素处理90 min后可使菌丝悬浮液电导率明显升高,其作用强度与纳他霉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岩  杨静美  王晓容  林嘉旋  夏恭澍  刘开启  
采用平板对峙和加入法,观察了新鲜韭菜和葱的根、茎、叶等部位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用平板对峙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和葱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汁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韭菜茎基部的汁液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3.18%;加入法接种处理72 h后,韭菜汁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抑制率均达94%以上,并以茎基汁液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葱叶汁原液的抑制率也可达到100%;韭菜和葱各部位汁液质量分数超过55%时,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影响显著,病菌孢子萌发率均为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刚  谭志琼  胡振阳  张荣意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初步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首先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了菌株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终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了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川大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所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最终盆栽试验证实了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了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龄尹   刘珊珊   魏文哲   徐谞   操一凡   刘红军   沈宗专   李荣   沈其荣  
[目的]为实现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控,本研究拟构建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作用的生物防治菌群。[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从香蕉枯萎病的抑病型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菌株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结合室内共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探究构建的菌群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筛选到的4株拮抗菌均对香蕉枯萎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16S rRNA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其分别为芽胞杆菌(Bacillus sp.)、链霉菌(Streptomyces sp.)、芽胞杆菌(Bacillus s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室内培养试验发现,分离筛选的4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产生长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体外共培养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由4株菌组成的合成菌群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相比于对照,抑菌率增加了93.6%;盆栽试验证实该合成菌群能有效在香蕉植株根际定殖,并显著降低病原菌数量,相比于对照,其病原菌数量降低了92.13%。[结论]成功分离筛选并构建了一个由4株细菌组成的抑病菌群,盆栽条件下其能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增殖,为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香蕉枯萎病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莉  程智慧  孟焕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衍荣  王小菁  张晓云  文锋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豇豆枯萎病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感病品种挑战接种后幼苗发病率、-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2.0 mmol/L的SA溶液都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在1.0~10.0 mmol/L范围内,SA浓度越大对菌丝的抑制作用越强;在不影响豇豆感病品种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5.0 mmol/L的SA最为有效,幼苗发病率仅为23.2%;感病品种经SA处理后引起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挑战接种后的酶活性变化比未经SA处理的上升早且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汝浩  王继琛  王磊  凌宁  张楠  沈其荣  黄启为  
从山东平度连作的生姜枯萎病病株中分离得到1株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回接试验确认该菌株为生姜枯萎病病原菌。采用盆栽试验,在健康土壤中接种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研究不同接种浓度对生姜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克土病原菌孢子数量103是导致生姜植株发病的临界浓度,当每克土接种数量不高于105时,病情指数随接种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每克土接种数量高于105时,病情指数不再显著增加;随着每克土中接种的病原菌孢子数量的增加,各处理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也增加,且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土体土壤,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是土体土壤的1.19~1.86倍。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