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9)
- 2023(10954)
- 2022(9797)
- 2021(9395)
- 2020(8034)
- 2019(18854)
- 2018(18765)
- 2017(36474)
- 2016(20046)
- 2015(22623)
- 2014(22535)
- 2013(22122)
- 2012(20122)
- 2011(18060)
- 2010(18020)
- 2009(16408)
- 2008(16124)
- 2007(14028)
- 2006(12235)
- 2005(10729)
- 学科
- 济(78088)
- 经济(78006)
- 管理(55927)
- 业(52388)
- 企(44734)
- 企业(44734)
- 方法(36385)
- 数学(31238)
- 数学方法(30844)
- 中国(20409)
- 财(20225)
- 农(18993)
- 学(18054)
- 业经(16424)
- 地方(15844)
- 理论(14515)
- 贸(13778)
- 贸易(13769)
- 制(13562)
- 教育(13480)
- 务(13382)
- 易(13350)
- 财务(13317)
- 财务管理(13296)
- 和(12555)
- 农业(12496)
- 企业财务(12422)
- 技术(11370)
- 环境(11138)
- 融(10674)
- 机构
- 大学(280868)
- 学院(273336)
- 管理(109815)
- 济(105763)
- 经济(103381)
- 理学(95737)
- 理学院(94639)
- 管理学(92830)
- 管理学院(92339)
- 研究(91800)
- 中国(65620)
- 京(60578)
- 科学(57710)
- 财(47933)
- 所(45837)
- 农(42099)
- 研究所(41924)
- 业大(41342)
- 中心(40601)
- 江(39168)
- 财经(38808)
- 北京(38720)
- 范(38373)
- 师范(38024)
- 经(35277)
- 院(33636)
- 农业(32911)
- 州(31974)
- 师范大学(30911)
- 经济学(30853)
- 基金
- 项目(189790)
- 科学(148838)
- 研究(140018)
- 基金(136654)
- 家(118468)
- 国家(117487)
- 科学基金(100939)
- 社会(86085)
- 社会科(81490)
- 社会科学(81466)
- 省(73932)
- 基金项目(73000)
- 自然(66450)
- 教育(65455)
- 自然科(64899)
- 自然科学(64885)
- 自然科学基金(63693)
- 划(62575)
- 编号(57533)
- 资助(56920)
- 成果(47812)
- 重点(42410)
- 部(42066)
- 课题(39949)
- 发(39668)
- 创(39253)
- 大学(37301)
- 创新(36393)
- 科研(36271)
- 教育部(36200)
- 期刊
- 济(113524)
- 经济(113524)
- 研究(84770)
- 中国(51863)
- 学报(44605)
- 科学(40105)
- 管理(39995)
- 教育(39480)
- 农(37432)
- 财(36434)
- 大学(34631)
- 学学(31131)
- 农业(26603)
- 技术(23402)
- 融(20032)
- 金融(20032)
- 财经(18495)
- 经济研究(18350)
- 业经(17870)
- 图书(17265)
- 经(15699)
- 问题(14704)
- 业(13901)
- 理论(13848)
- 科技(13754)
- 技术经济(13118)
- 实践(12843)
- 践(12843)
- 版(12547)
- 现代(11957)
共检索到39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勇 闵维方
文章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重点分析了美国4所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特征,并与我国部分高水平大学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高水平大学成本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成本结构 资源配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覃文珍
只有少数大学能处于全世界优秀大学的最顶端。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引导着其他大学、提供了办学范例。“世界一流”有一些特有的属性———拥有建设学术设施与聘任最优秀教授的雄厚财力 ,充分的学术自由 ,注重开展前沿性研究 ,坚持科研与教学的最高学术标准。从许多方面来说 ,对“世界一流”理念的强调有些过了头 ,毕竟 ,只有极少数大学有望达到这一水准 ,过分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会导致许多大学失去国家的重视和必要支持。考量“世界一流”院校的概念是重要的 ,而对此要有一种现实而实用的眼光也是同样重要的。
关键词:
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红中 刘志民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关键词:
公立大学 世界一流 公共利益 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广岭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美国及OECD大学研发经费的地位与规模、来源结构、支出结构三类指标和中国与美国前100名大学研发经费的比较,阐述中美两国大学研发经费的相关制度,特别是经费来源及获取方式、研发组织管理的不同,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须研究的几个问题:首先要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有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把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核心价值与制度;第三要选好校长;第四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民主管理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正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大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战备 潘天舒
北京大学在百年校庆前后提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 ,但是也有人认为北京大学已经是世界一流。那么 ,北京大学究竟有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或者与世界一流大学有多大的差距 ?本文力图通过对经费的比较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将北京大学与美国的世界一流的大学进行比较 ,而不讨论其他国家的大学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经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张伟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股潮流,各国或地区相继出台政策来增强大学的研究实力,提升学校的国际排名。"政府主导"、"择优建设"、"立足学科"、"注重评估"、"引入退出机制"等措施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普遍采取的创建政策,这些政策为我国推进"双一流"战略提供了经验借鉴与措施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车旭
世纪交替之交,中韩两国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相继出台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总览两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实践,均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总体背景下,以国家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加速优秀人才培养。当然,中韩两国也存在"重叠"与"兼容"、"单一"与"多样"、"单位制"与"项目制"等方面的差异,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韩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 比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庞青山 薛天祥
在分析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形成史的基础上,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大都经历了单科性到多科性和综合性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们并非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它们走向综合性大学的途径和综合化程度各不相同;各大学的主体学科与强势学科不同,强势学科多为主体学科和特色学科;同类学科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定位不同;各大学还建立了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大的有特色的应用学科,注重发展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学良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