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2)
2023(3757)
2022(3218)
2021(2960)
2020(2537)
2019(5476)
2018(5765)
2017(9773)
2016(5862)
2015(6751)
2014(6881)
2013(6517)
2012(6174)
2011(5595)
2010(5730)
2009(5277)
2008(5110)
2007(4785)
2006(4139)
2005(3728)
作者
(21489)
(17925)
(17643)
(17004)
(11133)
(8632)
(8134)
(7083)
(6960)
(6510)
(6151)
(6075)
(5959)
(5895)
(5754)
(5577)
(5429)
(5342)
(5328)
(5039)
(4724)
(4595)
(4554)
(4188)
(4104)
(4090)
(4041)
(3907)
(3878)
(3831)
学科
(17107)
经济(17076)
管理(14106)
(10517)
(10004)
(8334)
企业(8334)
方法(7324)
数学(5906)
数学方法(5690)
(5583)
(5500)
(5346)
中国(5113)
理论(4707)
(4623)
环境(4196)
及其(3842)
(3759)
(3696)
银行(3658)
(3623)
金融(3616)
(3541)
教育(3529)
地方(3460)
业经(3324)
农业(3256)
(3196)
(3056)
机构
学院(84734)
大学(84565)
研究(34974)
科学(27207)
(26500)
管理(25261)
(25219)
中国(24863)
经济(24323)
农业(21252)
理学(21123)
理学院(20776)
(20611)
(19964)
管理学(19897)
管理学院(19781)
业大(19666)
研究所(19180)
中心(15316)
(14384)
(14198)
技术(13807)
农业大学(13691)
(13517)
(12931)
(12405)
北京(12360)
实验(12129)
实验室(11721)
(11593)
基金
项目(60564)
科学(44510)
基金(41236)
(39639)
国家(39345)
研究(37636)
科学基金(31117)
(25637)
自然(23023)
自然科(22466)
自然科学(22446)
自然科学基金(21984)
(21850)
基金项目(20928)
社会(20183)
社会科(18913)
社会科学(18908)
资助(18148)
教育(17411)
计划(14794)
编号(14771)
科技(14696)
重点(14576)
(12785)
成果(12699)
科研(12177)
(11931)
课题(11876)
(11709)
(11519)
期刊
(29541)
经济(29541)
学报(26020)
(24499)
中国(21516)
研究(21287)
科学(18986)
大学(17965)
学学(17389)
农业(16354)
教育(11273)
(9843)
管理(9555)
(8628)
业大(8596)
技术(7518)
农业大学(7197)
(6884)
(5781)
金融(5781)
林业(5715)
科技(5418)
统计(5417)
业经(4841)
自然(4767)
中国农业(4732)
经济研究(4536)
(4401)
财经(4390)
图书(4258)
共检索到13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良斌  张园园  王丹阳  崔进  徐林波  闫丽英  王慧  崔艳伟  
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是苜蓿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限制了苜蓿产业的发展。为了探明苜蓿霜霉菌侵染对苜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及优化苜蓿霜霉菌的接种方法,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中草3号’(Medicago sativa ‘Zhongcao No. 3’)为研究对象,进行苜蓿霜霉菌的接种试验,并研究不同染病程度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评价接种苜蓿霜霉菌对苜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接种方法中病枝插入法不能获得成功接种的病株,病叶摩擦法、培养箱内喷雾法和培养箱外喷雾法能够得到接种的病株,发病率分别为11.1%、88.9%和25.6%,由此可以看出培养箱内接种法的接种效果最佳。接菌对苜蓿体内酶活性影响显著,苜蓿霜霉菌轻度侵染会导致CAT活性显著增强(P 0.05);PAL活性表现为随着病原菌的侵染程度加深显著下降(P <0.05)。综上表明病原菌侵染会导致苜蓿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可为优化苜蓿霜霉菌的接种方法及通过苜蓿体内酶活性变化筛选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云兴福  崔世茂  霍秀文  
对抗、感霜霉病两类黄瓜品种的萌动种子、子叶、不同叶位真叶及定位叶片感染霜霉病菌后叶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萌动种子中的SOD活性高54.15%、PPO活性高62.14%;子叶中的SOD活性高35.51%,PPO活性高40.10%,POD活性高74.47%;不同叶位真叶内,除SOD活性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131.52%外,PPO、POD活性仍分别高于感病品种12.93%和28.76%;定位叶片接种感染霜霉菌后,随接种时间的延续,PPO活性降低,而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但前两种酶活性始终是抗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申姗娜  侯喜林  
采用不同霜霉病抗性的不结球白菜自交系,研究了其对霜霉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在接种病原菌前,不结球白菜健康叶片中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的抗性成正相关,几丁质酶与霜霉病抗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接种后抗病材料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呈现出快速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分别在接种后24 h和96 h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小,在36 h达到峰值。接种后抗病材料的几丁质酶变化迅速,且长时间处于高活性,在48 h达到峰值;相比之下,感病材料的酶活性增高的幅度小,高活性维持时间短,在3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叶片中的木质素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是诱导抗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佟倩  纪薇薇  沈洋  王紫  张秀双  魏晓敏  
【目的】探讨硅对外源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植株体内镉、锌含量及土壤中不同形态锌、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用不同水平硅、锌、镉,其中硅的施用水平分别为0,4mg/kg,锌施用水平分别为0,300,700mg/kg,镉施用水平分别为0,3,10mg/kg,进行完全组合试验设计,共计1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于玉米种植后60d时取样,测定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根、茎叶中镉、锌含量以及土壤中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锌、镉含量。【结果】在单一镉处理条件下,随着镉含量的增加,玉米根和茎叶中镉含量显著增加,加入硅能显著降低玉米幼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孙逸钊  王品维  童森淼  马良进  
以喜树碱为原药,进行农用杀菌剂的开发与研究。室内盆栽的活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1.964,40.495,27.489mg·L-1和756.776,247.026,341.818mg·L-1。同时,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喜树碱对霜霉病菌有杀菌活性,其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和9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221和69.128mg·L-1,因此,喜树碱可能成为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王永健  冯兰香  许勇  耿三省  曹婉红  
疫霉菌侵染后辣椒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中PPO、POD和PAL活性发生变化。试验表明 :除感病品种根茎部固有的POD活性较高以外 ,抗 (耐 )病辣椒品种幼苗叶片的PPO、POD和PAL及根茎部PPO和PAL活性高于感病品种。疫霉菌侵染后 ,仅根茎部PPO活性略有下降 ,各辣椒品种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PPO、POD和PAL均在接种后一度显著高于对照。抗 (耐 )病辣椒品种幼苗根茎部PAL活性接种 4d升幅大且早 ,抗 (耐 )病品种体内固有的PPO、POD和PAL活性高 ,在辣椒抗疫霉菌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生林  张涛  李群  王学英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定银  侯晓琳  郅军锐  岳文波  
【目的】探究西花蓟马转移至新寄主取食后其营养状况的变化规律,探讨西花蓟马取食对不同嗜食度寄主的适应性差异。【方法】将长期以四季豆豆荚饲养的西花蓟马室内种群转移至非嗜食寄主蚕豆植株上连续取食3代,测定了不同世代2龄若虫和成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西花蓟马取食蚕豆植株后,2龄若虫体内总蛋白质、总糖、总脂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是从第一代开始显著降低,且3个世代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取食蚕豆植株的西花蓟马成虫总糖含量的显著降低,总蛋白质的含量显著上升,但总脂含量无明显的差异,并且不同世代间同一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此外,无论在西花蓟马寄主转换前后,同一世代成虫体内总蛋白质、总糖和总脂含量始终显著高于2龄若虫。【结论】西花蓟马从菜豆豆荚转移至蚕豆植株上取食后,在一定代数内其体内营养物质含量明显下降,这说明西花蓟马取食四季豆比取食蚕豆更有利于自身营养物质的累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X同工酶总是比抗病品种多1条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龙江  吕利华  谢梅琼  何余容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钮绪燕  詹刚明  姬志勤  师利龙  王学慧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灿星  张青文  徐静  熊延坤  周明■  
利用 3株转 Bt cry1A(c)基因的抗虫工程菌 ,对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进行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下 ,工程菌对玉米螟的杀虫活性均高于 Bt野生菌株 ;幼虫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体重、体长与浓度呈负相关 ;工程菌 RPT4 0、RPT5 0、RPT5 5和野生型 Bt菌株 HD- 73对玉米螟的 L C50 值分别为71.2 6 ,36 .33,84 .71和 172 .36μg.g-1。在以 RPT5 0注射接种的活体生测中 ,处理株对玉米螟具有明显的抗性 ,虫体重减轻 2 4 .5 %~ 5 2 .3% ,体长降低 2 2 .6 %~ 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支金虎  吴翠云  王兰  王合理  王晓红  蔡佳佳  师学广  
以4年生直播密植骏枣树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施肥量对密植红枣植株中钾素分配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坐果期、果实成熟期的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较接近,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在T3处理(45 kg/667m2)达到最高值。整个生育期内,叶片、枣吊中的钾含量多余其他各个器官,且变化幅度较大。展叶前,钾肥施用量与红枣根系含钾量呈指数关系,相关方程为y=0.1206 x0.0611(r=0.9716**);花期、坐果期、果实成熟期,钾肥用量与红枣枣头枝中钾含量达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y=0.1533 x+0.1077(r=0.9895**)、y=0.0220 x+0.2450(r=0.9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致功  杨培岭  任树梅  王勇  
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趋势,扩大污水资源化力度,确保高质量的都市草坪,该文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草坪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坪草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及氯元素浓度分配状况相似,即叶片中养分元素浓度>茎中养分元素浓度>根状茎中养分元素浓度>根中养分元素浓度.再生水灌溉下草坪草地上部分养分元素内部间相关性较好,特别是叶片氮素与植株地上部分其他养分元素浓度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与清水灌溉下草坪草养分分配状况比较发现,采用再生水灌溉有利于氮素、钾素及氯素向植株地上部分分配;随着再生水供水量增加,地上部分植株氮素、钾素及氯素含量减少,而磷素含量增加.采用通径法研究了草坪草植株养分及草坪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