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
- 2023(717)
- 2022(641)
- 2021(530)
- 2020(508)
- 2019(1100)
- 2018(1133)
- 2017(2016)
- 2016(1178)
- 2015(1285)
- 2014(1319)
- 2013(1275)
- 2012(1250)
- 2011(1123)
- 2010(1039)
- 2009(979)
- 2008(939)
- 2007(723)
- 2006(664)
- 2005(552)
- 学科
- 济(5042)
- 经济(5041)
- 方法(3446)
- 数学(3202)
- 数学方法(3144)
- 业(2712)
- 管理(2541)
- 企(2275)
- 企业(2275)
- 学(1899)
- 虫(1740)
- 害(1155)
- 农(1130)
- 虫害(1084)
- 财(1047)
- 中国(974)
- 及其(904)
- 防(889)
- 防治(850)
- 治(846)
- 资源(814)
- 地方(776)
- 业经(768)
- 病虫(762)
- 病虫害(762)
- 融(753)
- 金融(752)
- 贸(751)
- 贸易(751)
- 环境(745)
- 机构
- 大学(17907)
- 学院(17682)
- 研究(7293)
- 济(6786)
- 经济(6674)
- 农(6273)
- 管理(5947)
- 科学(5738)
- 理学(5326)
- 理学院(5262)
- 农业(5181)
- 管理学(5096)
- 管理学院(5076)
- 中国(4965)
- 业大(4791)
- 所(4585)
- 研究所(4358)
- 京(3828)
- 农业大学(3439)
- 省(3048)
- 室(2906)
- 业(2892)
- 中心(2876)
- 科学院(2794)
- 实验(2762)
- 财(2734)
- 实验室(2673)
- 院(2603)
- 重点(2564)
- 江(2503)
共检索到2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兆良 袁忠林 杨国锋 罗兰
苜蓿蚜虫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明确苜蓿蚜虫在青岛地区苜蓿田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规律,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3年对青岛地区苜蓿蚜虫混合种群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运用聚集指标法分析了蚜虫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最优分割法对蚜虫种群田间动态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青岛苜蓿田蚜虫在田间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种群密度较高时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蚜虫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采用最优分割法将苜蓿蚜虫种群动态划分为7个阶段,即发生初期(4月6日之前)
关键词:
苜蓿蚜虫 种群动态 空间格局 最优分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东 张元臣
蚜虫体内感染共生菌的现象较为普遍。共生菌在蚜虫种群的存活、繁衍和应对外界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蚜虫种群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组成模式多样,这有利于蚜虫种群应对多变的环境。共生菌生活于宿主昆虫体内。宿主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动态受宿主的遗传背景和生态适应力、外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共生菌具有为宿主提供营养、消化植物组织和降解植物毒素等功能,从而影响宿主昆虫的寄主利用范围。原生和次级共生菌可引起宿主蚜虫寄主范围的改变,赋予蚜虫利用新寄主的能力,从而促进种群的分化。蚜虫体内通常有多种共生菌共存,共生菌种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平平 冯露之 李媛 李祯 赵惠燕
【目的】根据小麦蚜虫种群动态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建立小麦蚜虫种群动态的突变模型,以期为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假设研究区域不变,小麦的品种、天敌状况、农民施肥、喷洒农药年际变化变化很小时,将气候因素加以细化,以温度、相对湿度和作物生长状况为控制变量,在广义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蚜虫种群动态变化的燕尾突变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构建了受温度、相对湿度、作物生长状况3种因素作用的小麦蚜虫种群动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燕尾突变模型。利用燕尾突变模型预测了蚜虫种群动态在气候因素影响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艳 刘克敏 Nicolas Desneux 牛长缨
在自然条件下调查湖北地区柑橘园中蚜虫种类,监测蚜虫及其自然天敌优势种群发生动态。连续的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柑橘的蚜虫有棉蚜Aphis gossypii、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橘蚜ToxopTerA ciTricidus、橘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豆蚜Aphis crAccivorA。其中,橘蚜和绣线菊蚜为优势种,全年可见,春末夏初和秋季为发生高峰期。本地天敌有蜘蛛ArAneAe、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草蛉chrysopidAe、寄生蜂、蝽类penTATomidAe,当地蚜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瓢虫和食蚜蝇对蚜虫有较...
关键词:
柑橘 蚜虫 天敌 发生动态 湖北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玉洲 许明修 刘小林 李兴天 邹运鼎 张龙娃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蚜灰蝶对竹蚜的捕能力及其日捕习性,结果表明:蚜灰蝶1,2,3龄幼虫对居竹舞蚜日均捕食量依次为93.60,161.80和266.20只。1日内捕食量及捕食速度的变化规律为上午<下午<夜间,以夜间21:30—1:30间捕食量及捕食速度最大;其最适宜捕食温度25~30℃,以30℃捕食量最高。随着空间异质性强度和种内干扰增加,其捕食量和捕食速度均随之降低。
关键词:
蚜灰蝶 竹蚜 捕食量 捕食效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永科 和淑琪 肖关丽 杜广祖 肖肖 陈斌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KM0107菌株在RH85%、光周期L:D=12:12、不同温度(15、18、21、25、28℃)条件下的产孢量及其对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豌豆长管蚜(Macrosiphum pisi)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菌株KM0107的产孢量最高,培养30 min时产孢量为99.60±4.04孢子。该菌株对桃蚜、...
关键词:
新蚜虫疠霉 产孢量 生物测定 蚜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云峰
蚜虫与病毒间的分子识别及传毒专化性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吴云峰蚜传病毒是植物病毒中的一大类群,几乎危害绝大多数作物。因此,长期以来,蚜虫传毒现象引起病毒学家与昆虫学家的极大关注。据统计,全世界有193种蚜虫可以传播164种病毒,涉及5个病毒组,其中非持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新文 沈佐锐
昆虫图象作为一种更丰富的信息载体,正在成为多媒体信息处理时代昆虫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数学形态学是一种新兴的信号和数字图象处理和分析理论,对图象的处理主要以几何的形式刻划,很适合于昆虫图象的研究。本将数学形态学基本算法如二值图象和灰度象的噪声消除、边缘检测及梯度计算引入昆虫图象的处理之中,得到较好的效果,也为昆虫数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关键词:
数学形态数学 昆虫图象 蚜象处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伟 李雷
本文根据构建的中国大豆动态均衡模型,模拟并预测了蚜虫生长速度不同、防治投入成本差异和供需弹性变动情形下,蚜虫防治对大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蚜虫防治的经济福利与蚜虫的生长速度及防治投入成本正相关;然而,蚜虫防治投入带来的收益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不对称的;供求弹性变大后,蚜虫防治的投入成本增加可以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收益增加;中国自身的大豆供给弹性增加后,蚜虫防治的收益下降最多;大豆进口需求弹性的变化对蚜虫防治的经济福利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大豆蚜虫 防治成本 经济福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正群 朱建青 夏体渊 陈泽斌 况荣平
为了弄清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测定了10、15、20、25、30℃5个温度下蚜虫宽缘金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并测定了其在5个不同温度下的产卵量。结果表明:蚜虫宽缘金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即30℃时,卵至成蜂所需历期最短(10.5 d)。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16℃,有效积温为265.93日度。温度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繁殖力也有明显影响,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卵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1.6~223.7粒,温度在25~30℃时,产卵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说明高温对蚜虫宽缘金小蜂的产卵量有一定的抑制作...
关键词:
蚜虫宽缘金小蜂 温度 发育历期 繁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芳 刘畅 何嘉 田英东 陈佳斌 张蓉
【目的】明确宁夏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生产中大量、普遍使用的4种类型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枸杞蚜虫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银川(园林场、镇北堡、南梁)、中宁(舟塔、大战场、新堡)、固原(黑城、三营)三大枸杞主产区8个地区枸杞蚜虫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的毒死蜱和三唑磷、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新烟碱类的吡虫啉和啶虫脒6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采自8个地区的枸杞蚜虫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2 539.731 91
关键词:
宁夏 枸杞蚜虫 抗药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赖永祺 李坚强 袁天树
室温贮存虫袋,袋内角倍蚜生长发育历期因室内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短的需21d,长的达48d以上。当虫袋内干母发生时挂放,效果最佳;在盐肤木4~6片复叶将展开之际挂放干母,结倍效果较好;通过选择不同温度的保存环境贮存虫袋可以使干母的发生期提前或推迟。分期挂放能增加结倍复叶数和提高单株产量。长势好的枝条结倍多。纸袋制作不规范及挂袋操作中挤压或折叠虫袋是造成袋内蚜虫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角倍蚜,干母,虫袋,五倍子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邓建华 薛东 荣秀兰 姜勇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竹山青麸杨 4种形状倍子中蚜虫之触角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 :纺缍形与长枣形五倍子的蚜虫触角超微结构相同 ,均属肚倍蚜致瘿成倍 ;小枣形五倍子的蚜虫与红小铁枣蚜触角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别 ,综合分析推断小枣形五倍子为红小铁枣蚜致瘿成倍 ;佛手形五倍子的蚜虫超微结构非常特殊 ,可能为一肚倍蚜虫新种
关键词:
蚜虫 触角 五倍子 超微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国良 俞彩珠 楼君芳 陈小忠 吴继来
1998年至 1 99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锦城、横板和青山等 3镇食用笋竹园进行竹冠喷雾和竹林放烟等方法防治食用笋竹蚜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用 2 0 %杀灭菊酯、 5 %蚜虱净或2 5 %功夫乳油 1 0 0 0~ 2 0 0 0倍液竹冠喷雾防治竹色蚜、矢竹斑蚜、竹后粗腿蚜、竹精凸倍斑蚜等食用笋竹蚜虫 ,防治效果在 94%以上 ,用上述农药固定放烟和流动放烟 ,防效在97%以上。竹冠喷雾和竹林放烟 ,尤其是人工流动放烟 ,是防治食用笋竹蚜虫在操作上最为方便经济上最为合理防治上最为有效的防治方法。表 4参 7
关键词:
食笋用竹 药剂防治 蚜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宫亚军 石宝才 路虹 张胜利 魏蕾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豆蚜、豌豆蚜、豌豆修尾蚜3种蚜虫发育历期、产仔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豆蚜发育起点为(6.05±1.44)℃,有效积温为(106.63±9.19)日度;豌豆蚜发育起点为(5.69±1.72)℃,有效积温(113.01±2.98)日度;豌豆修尾蚜发育起点为(4.02±2.22)℃,有效积温为(131.45±29.84)日度,3种蚜虫最适发育温度为19~23℃,在19℃时产仔量最多,其中以豌豆蚜的繁殖能力最强,达69.5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