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
2023(458)
2022(407)
2021(332)
2020(321)
2019(728)
2018(736)
2017(974)
2016(671)
2015(725)
2014(721)
2013(754)
2012(761)
2011(713)
2010(727)
2009(641)
2008(663)
2007(533)
2006(444)
2005(403)
作者
(3727)
(3315)
(3305)
(3008)
(2069)
(1704)
(1356)
(1341)
(1167)
(1164)
(1162)
(1152)
(1144)
(1077)
(1002)
(1000)
(989)
(969)
(944)
(901)
(896)
(850)
(846)
(806)
(792)
(772)
(770)
(767)
(761)
(745)
学科
(1905)
(1859)
(719)
草原(717)
(692)
水产(642)
(618)
植物(610)
(575)
经济(575)
动物(574)
(528)
(511)
(495)
动物学(488)
管理(476)
虫害(437)
(436)
地学(409)
草地(409)
病虫(392)
病虫害(392)
(374)
(362)
烟草(362)
小麦(330)
及其(321)
土壤(309)
(309)
(299)
机构
学院(10333)
大学(9864)
(8040)
农业(6716)
科学(6309)
研究(6222)
业大(4788)
(4549)
研究所(4345)
(4192)
农业大学(4094)
(3593)
(3578)
实验(3543)
实验室(3450)
中国(3353)
重点(3273)
科学院(3003)
技术(2470)
中心(2465)
(2397)
(2051)
农业科学(2012)
生物(2007)
科技(1849)
(1847)
(1833)
(1770)
工程(1754)
资源(1754)
基金
项目(8710)
(6395)
国家(6338)
科学(5294)
基金(5282)
(4225)
科学基金(4085)
科技(4047)
自然(3929)
自然科(3806)
自然科学(3801)
自然科学基金(3727)
(3717)
计划(3482)
(3129)
研究(3049)
专项(2799)
基金项目(2770)
(2651)
农业(2601)
技术(2307)
重点(2273)
资助(2209)
(2023)
科研(1960)
(1886)
创新(1834)
(1372)
产业(1358)
(1347)
期刊
(7290)
学报(7282)
农业(5020)
科学(4845)
大学(4290)
学学(4265)
(3755)
业大(2654)
中国(2599)
农业大学(2277)
(1634)
自然(1629)
中国农业(1535)
自然科(1457)
自然科学(1457)
林业(1207)
西南(1178)
(1113)
经济(1113)
农林(1086)
(1086)
(1063)
草业(1063)
科技(1046)
农学(1045)
华北(1045)
农业科学(1000)
科技大(992)
科技大学(992)
研究(920)
共检索到1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特木尔布和  肖燕子  
草原4号苜蓿(Medicago sativa cv.Caoyuan No.4)是对400余份苜蓿原始材料进行抗虫性鉴定,选择优良无性系,并结合抗虫性和配合力测定组配基础群体,通过3次轮回选择育成的抗蓟马苜蓿新品种(登记号:477)。该品种根直立,具有水平生长根;茎直立,有茸毛;叶为三出复叶,表面有茸毛;花紫色;荚果螺旋23回;千粒重1.862.35g。抗虫性强(为害点系数为0.26,虫情指数为0.33)、抗旱、抗寒、耐瘠薄。在呼和浩特地区可刈割3茬,干草平均产量在12 00016 000kg·hm(-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仁甫  曹彩云  周巧梅  
冀谷17号是用冀谷9号作母本,安5498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199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预审,1998年3月通过省决审,命名冀谷17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淑文  杨立军  王天茂  朴基正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对柞蚕全茧重和生命力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平衡选择。经10年12代的定向选择培育,育成了柞蚕新品种“龙蚕1号”。其千粒茧重达11.4kg,产量比对照青6号提高12.8%。结果表明,新品种“龙蚕1号”的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青6号,具有茧型大、生命力强、产量高、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浦阳  邓大成  
为选育西瓜良种 ,以新 80 45 2为母本 ,以日本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而成的高世代自交系HF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7年育成中熟、优质、多抗无籽西瓜新品种湘西瓜 14号 .该新品种全生育期 92 d左右 ,果实发育期 30~ 32 d,果皮绿色 ,覆有深绿色纹条带 ,果实高圆形 ,外形美观 ,果肉鲜红一致 ,肉质细嫩爽脆 ,汁多味甜 ,口感风味好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以上 ,边糖 10 % ;平均单瓜重 5~ 6 kg,产量可达 5 .2 5× 10 4kg/ hm2 .抗西瓜炭疽病和疫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成贵  资月娥  陈路华  梅贵华  杨光利  叶琳华  郭肖艳  赵国珍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 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 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万喜  乔岩  盖琼辉  
陇育4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2000年以西峰20号作母本,中210作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陇育4号2008-2010年甘肃省及国家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22.50~4089.45 kg/hm2,比统一对照增产13.39%~6.05%,增产差异极显著,3年增产均居第1,第1位率100%,增产点(次)率86.7%;2010年甘肃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22.9 kg/hm2,比对照西峰27号增产15.21%,2年国家区域试验Shukla变异系数3.9576%~7.3098%,变异系数17.19%~29.34%,适应度77.8%~80%,抗旱指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中华  黄任中  林清  雷蕾  黄启中  
渝椒三号是采用优势育种方法,以纯化自交系“42—2”为母本,“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组合。杂一代优势强、早熟、丰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改良早丰增产61.0%和36.1%,比湘研1号增产56.8%和22.5%。抗性鉴定表现耐寒、中抗疫病。鲜椒肉厚、多汁、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宜春季早熟栽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忠  王兆晓  崔瑞敏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了(石短 5号×瑟伯氏棉)及(邢台 6871×武安中棉)的杂交,获得了“石瑟”和“中陆”两种类型的新种质,对杂种及其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规律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选用多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及优异特性互补的栽培品种作母本与其回交,然后,将回交后代复交,经连续定向选择,育成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种间杂交新品种冀棉25号。1994~1995年通过河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23.3%和19.5%,均居第1位。1995~1997年通过全国黄河流域区试及生产试验,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12增产7.9%和8.5%,分别居第3位和第2位。枯萎病指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丕忠  王家金  田易萍  周萌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育成茶树新品种云抗47号,并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作为对照进行区试试验,测定了相关的数据,之后制作了绿茶烘青样,并进行了审评。‘云抗47号’是从云南大叶群体种南糯大叶茶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绿茶新品种。属于乔木型,大叶类,树姿开张,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制绿茶品质优。云抗47号是优质绿茶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茶区及气候条件类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李海林  
为选育早稻新品种 ,加速水稻品种更新 ,从怀 5 882 - 5×超丰早 1号的后代中 ,经多代选育育成了优良中熟早稻新品种湘早籼 33号 .该品种熟期适宜 ,全生育期与湘早籼 13号相同 ;米质较好 ,蛋白质含量高 ;田间抗性好 ,适应性广 ,产量在 7.5 t/hm2 左右 ,高产可达 8.2 5 t/hm2 以上 .于 2 0 0 1年 2月 2 2日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命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健  刘萍  何玉英  宋全山  牟乃海  王清印  
中国对虾经过连续6代的群体选育,表现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的经济性状。选育群体的体长比对照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抗逆性强,发病率不足10%,而未经选育的对照池发病率在40%以上。对不同世代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1)同工酶:在13个基因位点中,MDH 2、GPI、MPI、PGM 2和PGM 3五个位点呈多态。PGM 3位点上的变异程度最高,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减趋势,选育群体在MPI位点上发现c基因,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增趋势,其平均观察杂合度呈依次递减趋势。(2)RAPD:对5个世代进行了RAPD分析,各世代间多态性比例呈下降趋势,F6代保持了F5水平。遗传分化指数Gst除F...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周文新  杨友才  刘唐兴  屠乃美  
湘农白糯2号是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糯玉米自选系N01作母本,糯玉米自选系N02作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2001-2005年在各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株高(210 cm左右)适中、早熟(自出苗至鲜穗采收只需80~85 d)、产量(平均鲜穗产量10 800 kg/hm2)较高、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强生  朱维云  王婉仪  
充分利用本区灌浆期光温条件优势及大粒亲本资源,积极协调穗粒数较多与熟期及抗寒的矛盾,保持适中的成穗数是京冬6号突破高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新  袁振东  
京核一号冬小麦品种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通过阶梯杂文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高产、稳产、白粒优质、千粒重高等优点。体现了太谷核不育小麦能集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的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