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4)
- 2023(8196)
- 2022(6877)
- 2021(6397)
- 2020(5458)
- 2019(11990)
- 2018(12103)
- 2017(21938)
- 2016(12356)
- 2015(14124)
- 2014(14284)
- 2013(13772)
- 2012(13387)
- 2011(12048)
- 2010(12491)
- 2009(11739)
- 2008(12419)
- 2007(11410)
- 2006(10261)
- 2005(9593)
- 学科
- 济(46062)
- 经济(45976)
- 管理(43970)
- 业(40198)
- 企(34835)
- 企业(34835)
- 方法(18596)
- 数学(15108)
- 财(15087)
- 数学方法(14798)
- 制(14784)
- 技术(14343)
- 学(13568)
- 农(13497)
- 中国(12239)
- 业经(11515)
- 体(10332)
- 理论(9345)
- 务(9222)
- 财务(9190)
- 财务管理(9165)
- 银(8991)
- 银行(8952)
- 企业财务(8664)
- 体制(8561)
- 行(8514)
- 融(8460)
- 金融(8457)
- 农业(8452)
- 贸(8241)
- 机构
- 大学(191818)
- 学院(189859)
- 济(72901)
- 经济(71190)
- 研究(69360)
- 管理(67352)
- 理学(57110)
- 理学院(56348)
- 管理学(55111)
- 管理学院(54753)
- 中国(52169)
- 科学(44838)
- 京(42430)
- 农(38024)
- 所(37374)
- 财(36938)
- 研究所(33778)
- 江(31317)
- 中心(31060)
- 业大(30616)
- 农业(30055)
- 财经(28199)
- 北京(26735)
- 范(25503)
- 经(25401)
- 师范(25162)
- 院(24504)
- 州(24203)
- 省(23015)
- 技术(22478)
- 基金
- 项目(122731)
- 科学(95767)
- 基金(88551)
- 研究(87334)
- 家(79559)
- 国家(78928)
- 科学基金(65835)
- 社会(54065)
- 社会科(51157)
- 社会科学(51142)
- 省(47614)
- 基金项目(46083)
- 自然(43366)
- 自然科(42351)
- 自然科学(42335)
- 自然科学基金(41593)
- 划(41001)
- 教育(40677)
- 资助(36101)
- 编号(34380)
- 成果(29900)
- 重点(28842)
- 部(27609)
- 制(26798)
- 创(26218)
- 发(25578)
- 课题(24908)
- 创新(24842)
- 科研(23362)
- 计划(23352)
共检索到298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文亮 李科南 杜海东 娜仁花
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和青贮均是可长期保存的优质粗饲料,但两者氮组分和乳酸菌发酵产物的不同使其部分营养价值存在差异。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苜蓿干草和青贮在动物饲养中的研究,发现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特性、乳肉品质和甲烷排放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三点:1)其本身质量的高低。苜蓿调制后的优劣会影响其采食量及肠道消化率;2)与其他饲料的组合效应。瘤胃可降解能氮平衡可改善瘤胃发酵参数;3)替换饲喂比例。低比例同质量替换饲喂对机体影响甚微;并列出部分苜蓿干草(收割、干燥及饲喂)和青贮(添加剂、菌剂及打包)的调制进展,旨在为苜蓿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佰鹏 李发弟 李飞
酶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泌产生,具有催化效率高、高选择性和绿色无毒害等特性。日粮添加酶制剂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feed conversion ration,FCR)及降低饲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酶制剂的应用大多集中在家禽、猪等单胃动物,且研究均表明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机体免疫力等。反刍动物因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酶制剂添加对机体作用机理、生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致使酶制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效果不太一致,故而限制了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反刍动物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瘤胃发酵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旨在为酶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梦宇 刘鲁盟 唐俊 李赛 王明明 任春环 程箫 张子军 黄桠锋
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一年生豆科野豌豆属草料兼用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可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其甲烷排放。近年来,箭筈豌豆在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已被广泛种植。本文主要阐述了箭筈豌豆的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及品种、刈割期、栽培措施等影响因素,探究了箭筈豌豆作为反刍动物饲草的应用效果,发现箭筈豌豆在我国种植与应用具有巨大潜力,在未来可作为优质饲草进行推广和利用。本文为进一步提升箭筈豌豆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促进草地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兰贵生 闫佰鹏 李发弟 李飞
未消化中性洗涤纤维(undigeste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uNDF)是指不能被瘤胃微生物发酵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对反刍动物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日粮中适宜的uNDF对反刍动物营养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uNDF对反刍动物的采食行为、瘤胃功能、NDF消化率、动物生产性能的营养调控作用和uNDF测定方法以及如何指导日粮配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和高效生产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未消化中性洗涤纤维 反刍动物 营养 健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淑慧 周凌云 孙鹏 张养东
综述了国外以斜发沸石及合成沸石(4A沸石)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在提高免疫力、减缓饲粮霉菌毒性、疾病预防和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斜发沸石 4A沸石 反刍动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潘世秀 孟秀祥 冯金朝 周宜君 徐宏发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及选择是动物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由于小型林间独栖反刍动物(small and solitary forest ruminant,SSFR)具有相对孤居、行踪隐蔽、警惕性高及栖息地郁闭度大而难以被目击等特点,对SSFR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的研究难度较大,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文章概述了SSFR栖息地的一般生态特征对其栖息地利用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尺度水平的SSFR栖息地选择的研究现状,结合其他有蹄类动物的相关研究,论述了关于SSFR家域、觅食地和卧息地选择的研究进展,简要探讨了栖息地片断化对SSFR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强调了多尺度研究SSFR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参6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谭支良
瘤胃内氮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由瘤胃微生物来完成,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瘤胃及其内容物的特性均影响蛋白质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限制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对可利用能量的利用率,而瘤胃氮利用率能准确地表示微生物捕获可利用氮的效率,两者互补,可全面显示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细菌细胞对氮的分配随发酵速度而变化,故以微生物氨基酸氮的质量作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效率或氮利用率的衡量标准可能较微生物氮更准确。
关键词:
瘤胃 氮代谢 微生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洁 徐晓锋
瘤胃菌群与反刍动物机体具有紧密的共生关系,稳定的菌群结构对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动物机体自身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瘤胃菌群的结构,可使机体代谢、免疫等机能发生改变。但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构建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反刍动物日龄的增加其瘤胃菌群会逐渐趋向于一个动态平衡的局面。本文旨在综述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构建过程中,母体、日粮及环境等对其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瘤胃菌群的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 瘤胃微生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汤少勋
11月23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反刍动物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担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杰
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放牧时不断吃进寄生蠕虫幼虫和虫卵,有些反刍动物皮肤中长期寄生螨虫,而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商品驱杀蠕虫和螨虫药均为一次性驱杀虫的制剂,用药后仅有临时治疗作用,无长期预防感染寄生虫的效果。为了在一次用药后能达到长期预防或起到多次给药的驱杀虫效果。国外在80年代中陆续报道了反刍动物瘤胃控制释放大丸剂的研究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颜琼娴 谭支良
综述了磷在反刍动物体内代谢及平衡调节过程,同时对内源磷排泄量和磷真消化率的主要评定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左福元
对反刍动物淀粉消化与葡萄糖吸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限制小肠消化淀粉的因素及影响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因素,探讨了淀粉消化位点对整体能量效率的影响。分析认为,淀粉在小肠消化的能量效率较瘤胃发酵高。评价淀粉在小肠的利用效率,不能只考虑瘤胃淀粉发酵造成的潜在能量损失,还需要评定小肠葡萄糖吸收对代谢葡萄糖的贡献和大肠淀粉发酵的能量损失及对反刍动物健康的影响。因此,精确预测流入小肠并能完全消化吸收的淀粉数量,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关键词:
反刍动物 葡萄糖吸收 淀粉消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谭支良
氮素是反刍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蛋白质代谢实质上是氮素代谢。准确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氮素代谢会更真实的反映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在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氮素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助于完善反刍动物整体蛋白质周转体系,同时对于动物饲养标准的修订、饲料原料营养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配制日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综述了微生物氮素循环机制、微生物氮合成量的测定方法、氮素循环模型和影响微生物氮素循环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氮代谢 同位素标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谭支良
综述了反刍动物体内氨与尿素代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氨在胃肠道的来源和去路,讨论了尿素循环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研究氨的产生、吸收与尿素循环的方法,探讨了调控尿素循环的途径。综合分析认为,尿素循环利用是反刍动物机体内源氮重吸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减少氨吸收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来减少日粮氮转化成尿素,或者提高肝脏中合成的尿素及再循环至胃肠道的尿素转化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可提高日粮氮素的利用效率。因此,开展尿素循环规律的研究,以建立实用日粮条件下含氮化合物的整体代谢模型,对调控反刍动物体内氮素营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氨 尿素循环 反刍动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智安 牛骁麟 李飞 李发弟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SARA)是高产反刍动物较为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尽管饲喂水平与饲养管理条件相同,但动物个体患SARA风险有高有低。因此,解析反刍动物瘤胃变异性机制,筛选相应生物标志物对保障动物高效生产及增加其使用年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动物咀嚼行为、挑食行为和瘤胃上皮吸收能力来阐述引起SARA严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且综述目前关于衡量SARA风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生产中识别SARA风险及挖掘相应的标志物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