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2)
2023(5427)
2022(4455)
2021(3978)
2020(3266)
2019(7090)
2018(6777)
2017(12227)
2016(6932)
2015(7120)
2014(6737)
2013(6569)
2012(5891)
2011(5252)
2010(5034)
2009(4545)
2008(4353)
2007(3629)
2006(3001)
2005(2391)
作者
(23971)
(20157)
(20037)
(18743)
(12562)
(10002)
(8684)
(8001)
(7682)
(7044)
(7000)
(6611)
(6567)
(6535)
(6439)
(6259)
(6086)
(6002)
(5880)
(5686)
(5475)
(4975)
(4741)
(4629)
(4464)
(4446)
(4400)
(4388)
(4264)
(4126)
学科
(23117)
经济(23088)
(18465)
管理(18079)
(13730)
企业(13730)
方法(11644)
数学(10688)
数学方法(10606)
(8637)
(7676)
(6588)
(6424)
贸易(6424)
(6287)
中国(5641)
业经(5483)
农业(5479)
技术(4727)
环境(4659)
(4184)
财务(4183)
财务管理(4179)
企业财务(3990)
(3852)
土壤(3838)
产业(3796)
(3757)
(3561)
地方(3547)
机构
大学(98047)
学院(98037)
研究(37041)
(36591)
经济(36041)
管理(34909)
(32480)
理学(31649)
理学院(31254)
管理学(30565)
管理学院(30434)
科学(28920)
农业(26393)
中国(25567)
业大(25197)
(21309)
(20460)
研究所(20379)
农业大学(17872)
中心(15921)
(14430)
(14156)
实验(13982)
(13873)
(13632)
(13444)
(13440)
实验室(13371)
科学院(13289)
重点(12672)
基金
项目(79228)
科学(60229)
基金(58364)
(56812)
国家(56375)
科学基金(45730)
研究(45585)
自然(33879)
自然科(33122)
自然科学(33104)
自然科学基金(32563)
基金项目(31913)
(31443)
社会(29437)
社会科(27959)
社会科学(27951)
(27648)
资助(22698)
教育(19792)
计划(19477)
重点(18702)
科技(18478)
(16948)
(16661)
科研(16505)
(16312)
(16122)
创新(15974)
(15254)
编号(15047)
期刊
(31841)
经济(31841)
学报(30953)
(28465)
科学(23350)
大学(21300)
学学(21045)
研究(20352)
农业(19383)
中国(15108)
(11092)
管理(10328)
业大(10217)
(9965)
农业大学(8459)
(7450)
林业(7316)
科技(6956)
经济研究(6228)
业经(6214)
中国农业(5906)
自然(5893)
(5685)
金融(5685)
财经(5650)
资源(5248)
技术(5048)
商业(4844)
自然科(4835)
自然科学(4835)
共检索到12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喜鹏  石铭福  张卫娜  王勇  康益晨  张茹艳  周春涛  袁文雅  余慧芳  杨昕宇  刘玉汇  张俊莲  秦舒浩  
[目的]探究苜蓿土壤浸提液对连作马铃薯生理性状及块茎产量的影响,为马铃薯连作障碍的缓解和块茎产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薯9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以马铃薯5年连作田土壤为盆栽用土,将0,20,40,60,80和100 g清水苜蓿3年连作田0~20 cm根区土壤与1 L蒸馏水混合振荡提取土壤浸提液浇灌盆栽马铃薯,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苜蓿土壤浸提液对连作马铃薯植株生长、全株干物质量、根系形态、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淀粉积累期,60 g/L处理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和全株干物质量分别较CK提高14.0%,33.3%和32.3%;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根尖数和根系活力较CK均显著增加;叶片SOD活性显著增强,而MDA和Pro含量显著降低。苜蓿土壤浸提液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以T3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达39.4%。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单株产量与全株干物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苜蓿土壤浸提液可以有效改善连作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并能提高马铃薯产量,以60 g/L苜蓿土壤浸提液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雪风  沈宝云  回振龙  张俊莲  李朝周  
采用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的方法,探讨了钙处理对连作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钙处理可显著减轻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抑制,相对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块茎硬度;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对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SOD和CAT的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可见,喷施氯化钙溶液通过提高马铃薯幼苗对连作障碍的整体抗性,减轻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促进了连作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并改善了马铃薯的块茎营养和产量,而上述作用可能与喷施氯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昕  韩晓日  黄玉茜  杨劲峰  王月  蒋增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哲明  罗宇  刘明月  曹樑  熊兴耀  胡新喜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设水稻-马铃薯轮作氮零栽培模式(RP–N0)、水稻-马铃薯轮作传统栽培模式(RP–T)、水稻-马铃薯轮作高产栽培模式(RP–H)、水稻–马铃薯轮作超高产栽培模式(RP–SH)、玉米–马铃薯轮作高产栽培模式(MP–H)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植株镉积累和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不同时期马铃薯植株叶片的镉含量4.23~5.52 Mg/kg,茎的镉含量4.85~5.02 Mg/kg,显著高于块茎的镉含量(0.34~0.39 Mg/kg);马铃薯茎叶的镉生物富集系数为10.15~13.25,显著高于块茎生物富集系数的(0.82~0.92);不同栽培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涛  梅猛  沈学善  屈会娟  杨勇  杨铮  余丽萍  王西瑶  
【目的】本文研究了催芽温度对马铃薯生产和结薯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1.5、10~15℃(室温)、20℃3种温度,进行播种前催芽处理。【结果】种薯萌芽速度随催芽温度升高而加快,催芽结束时,室温和20℃催芽处理,芽粗、芽长、芽数都显著高于1.5℃处理;种薯萌芽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催芽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而IAA、CTK和G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播种出苗后,催芽温度越高,主茎数越多,但茎粗也越低;株高在植株生长前期随催芽温度增加而提高,在植株生长后期催芽温度越高,株高越低;室温和20℃催芽处理鲜薯产量分别较1.5℃催芽处理提高15.3%、15.6%,单株结薯数分别提高18.8%和23.9%,同时≥90 g薯块比例减少,30~60 g薯块比例增加,但并未对商品薯率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播种前适当提高催芽温度可以提高群体数量,增加结薯个数,增加产量,改变薯块大小分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华兰  彭亚丽  李婷  谢鹰飞  唐丽梅  王榕  熊兴耀  王万兴  胡新喜  
为揭示南方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以金湘为材料,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南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开垦土壤种植的马铃薯产量为43.69 t/hm~2,未见块茎发生疮痂病,连作土壤马铃薯产量显著降低,为25.63 t/hm~2,疮痂病薯率显著增加,为6.7%;种植1季春马铃薯后,连作土壤和新开垦土壤pH均降低,有效磷、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放射菌总数降低,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增加,转化酶活性降低;与新开垦土壤和第1季土壤相比,连作土壤的pH值及全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降低,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细菌总数和放射菌总数减少,真菌总数增加,真菌总数与细菌总数的比值显著增加;连作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磊  刘景辉  徐胜涛  李倩  米俊珍  刘宝贺  
【目的】明确不同灌溉量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采取裂区设计,通过旱作、滴灌(灌溉量135mm)和喷灌(灌溉量270mm)试验,以清水为CK,研究喷施等量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灌溉量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的光合特性,与各自CK相比,马铃薯叶片SPAD值增加0.73%~15.82%,净光合速率增加7.29%~31.36%,气孔导度降低3.39%~25.45%,蒸腾速率降低1.88%~20.92%,马铃薯产量增加10.64%~33.6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磊  徐胜涛  米俊珍  白建明  刘霞  刘景辉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对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营养液均能增加马铃薯保护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与各自对照相比,马铃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10.56%~28.68%,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6.43%~44.37%,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13.48%~79.06%,丙二醛(MDA)含量降低1.73%~20.65%,马铃薯产量增加3.19%~33.33%。随着供水量的减少,植物生长营养液对马铃薯的影响加大,其中重度胁迫和旱作下植物生长营养液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增幅最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每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有机肥1 500 kg、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40%硫酸锌15 kg)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每hm~(2)施750 kg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每hm~(2)施15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 observed_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土壤脲酶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SOM和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优势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菊   田敏   杨明愈   刘海怡   林原   柳蓉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以华薯5号为材料,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株洲市开展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土壤化学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方式(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每hm~(2)施硫酸钾复合肥1 125 kg、有机肥1 500 kg、生物酶活化磷肥750 kg、40%硫酸锌15 kg)的株高、茎粗高于农民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每hm~(2)施750 kg硫酸钾复合肥)和高产方式(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每hm~(2)施1500 kg硫酸钾复合肥);2022、2023年高产高效方式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8.78、46.83 t/hm~(2),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高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根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产方式 observed_otus、chao1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农民方式与高产方式、高产高效方式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高产高效方式门水平上Proteobacteria和Deferribacterota相对丰度及属水平上Mucispirillum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均高于农民方式和高产方式;RDA分析表明,土壤pH、NPK、有机质、土壤脲酶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EM分析表明,土壤pH、SOM和NPK含量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所述,与农民方式、高产方式相比,高产高效方式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缓解土壤酸化和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优势门的丰度,显著增加块茎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崇秋  郑顺林  李方安  李德林  郭刚金  袁继超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脱毒原原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稀效唑对马铃薯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原种高产高效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降低了根长、根鲜重,增加了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等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主茎鲜重、单位叶面积重和单薯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叶面喷施稀效唑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很小,对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单位叶面积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总叶面积重和单位叶面积重呈不断增高的趋势。②氮肥、稀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50.41%,喷施稀效唑产量增加了9.04%,随着施氮量及稀效唑喷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自龙  回振龙  张俊莲  沈宝云  李朝周  
探讨了外源酚酸类物质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阿魏酸这3种酚酸类化合物是连作马铃薯土壤中重要的化感物质,分别浇灌这3种酚酸的溶液及其混合液对马铃薯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分茎数、匍匐茎数、根长和生物量皆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混合酚酸溶液的抑制效果大于相同浓度的这3种酚酸溶液中任一溶液。结果还显示,外源酚酸处理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植株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且上述作用随着酚酸溶液质量浓度(从50 mg/L至200 mg/L)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些影响对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可能具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关于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检测表明,150,200 mg/L外源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何长征  宋勇  熊兴耀  刘明月  
选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站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河流冲积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探讨每666.7m2施N、P、K复合肥50、75、100、125kg(分别记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Ⅳ)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马铃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种土壤,V-C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4种土壤;在5种类型土壤中均以处理Ⅲ的马铃薯产量最高;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与土壤类型有关,总体而言,第四纪红土、紫色土、石灰岩红壤和板页岩红壤马铃薯块茎中V-C、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均以处理Ⅲ较高,河流冲积土以处理Ⅳ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姚春馨  董禄凤  孙茂林  
春播马铃薯出苗后,在全生长期土壤相对湿度处于23%~25%的干旱胁迫状态下,干旱处理的产量比正常供水减少71.3%,植株根重量平均减少49.6%,茎杆减少46.5%,叶片减少39.9%。在苗期根系和叶片的减产量最显著,苗期补水对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促进。茎杆差异更大表现在开花期,主要是对植株的株高和茎杆的数量、粗细减量有较大影响。干旱导致了土壤低温,全生育期(133 d),干旱处理的土壤积温仅为1572℃,比正常供水少1304℃,尤其在结薯膨大期土温仅6.7~11.9℃,可能有效的活动积温更少。推测土壤相对湿度减少1%,温度降低0.245℃。干旱和伴随产生低温的综合效应,造成马铃薯产量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倩  巴图  刘景辉  孙振威  高闻俊  赵志强  
【目的】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方式对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偏旱地区土壤酶活性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合适的保水剂及施用方式。【方法】以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钾(PAA-K)为材料,设不施保水剂(CK)、穴施PAM、沟施PAM、穴施PAA-K、沟施PAA-K 5个处理,分析不同保水剂及其施用方式下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随马铃薯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均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达峰值。与CK相比,施用保水剂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