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9)
2023(6903)
2022(5773)
2021(5134)
2020(4367)
2019(9523)
2018(9115)
2017(16483)
2016(9566)
2015(10133)
2014(9733)
2013(9413)
2012(8744)
2011(7745)
2010(7465)
2009(6914)
2008(6728)
2007(5979)
2006(5061)
2005(4351)
作者
(31976)
(26862)
(26777)
(25241)
(17006)
(13262)
(11851)
(10770)
(10388)
(9461)
(9356)
(8913)
(8799)
(8630)
(8617)
(8406)
(8214)
(8113)
(7809)
(7674)
(7172)
(6630)
(6404)
(6195)
(6122)
(5996)
(5989)
(5824)
(5695)
(5569)
学科
(31386)
经济(31349)
管理(24985)
(24697)
(18746)
企业(18746)
方法(14929)
数学(13486)
数学方法(13365)
(10545)
(9115)
中国(8716)
(8653)
(8287)
贸易(8287)
(8096)
业经(7465)
农业(7294)
(6043)
技术(5939)
(5772)
财务(5768)
财务管理(5759)
环境(5504)
企业财务(5487)
地方(5332)
(5108)
银行(5043)
(4768)
(4759)
机构
大学(132873)
学院(132558)
研究(51044)
(49805)
经济(48802)
管理(47538)
理学(41971)
理学院(41437)
管理学(40492)
管理学院(40299)
(40149)
科学(37130)
中国(35277)
农业(32735)
业大(31201)
(29255)
(28355)
研究所(27498)
中心(22475)
农业大学(21711)
(20537)
(19876)
(19537)
(18329)
(17683)
(17446)
北京(17239)
科学院(17181)
财经(16933)
实验(16239)
基金
项目(101183)
科学(76834)
基金(73075)
(70232)
国家(69654)
研究(61742)
科学基金(56469)
自然(40920)
(40554)
自然科(40035)
自然科学(40017)
自然科学基金(39364)
基金项目(39167)
社会(38687)
社会科(36639)
社会科学(36627)
(35458)
资助(29527)
教育(27810)
计划(23866)
重点(23747)
科技(22180)
编号(22069)
(21413)
(21268)
(21090)
科研(20740)
(20291)
创新(20025)
(18774)
期刊
(48439)
经济(48439)
学报(36825)
(35665)
研究(31352)
科学(28690)
大学(25499)
中国(25086)
学学(24890)
农业(24640)
管理(15473)
(15117)
(13840)
业大(11891)
农业大学(10072)
(9726)
金融(9726)
(9279)
教育(9257)
业经(8603)
经济研究(8471)
技术(8419)
林业(8356)
科技(8225)
财经(7839)
中国农业(7105)
(6661)
问题(6661)
自然(6522)
资源(5992)
共检索到18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喜   熊佳铭   吴建军   杨晓艳   王悦   胡亚军   陈光辉  
以优质晚籼稻‘泰优553’和‘玉针香’为材料,在水稻秧苗的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进行多效唑处理(15%多效唑1 500 g兑水750 k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水稻成熟期测定水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植株抗倒伏特性与主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显著增加‘泰优553’的产量,而对‘玉针香’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其中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处理下‘泰优553’的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0.63%和15.29%;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可降低2个水稻品种成熟期的株高,缩短其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从而提高节间充实度和折断弯矩,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2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较1叶1心期喷施更能提高‘玉针香’的抗倒伏能力,其中2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了36.46%,而1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多效唑对‘玉针香’的抗倒伏参数的影响大于‘泰优553’。总之,苗期合理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成熟期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同品种的长效效果可能不一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玉喜   熊佳铭   吴建军   杨晓艳   王悦   胡亚军   陈光辉  
以优质晚籼稻‘泰优553’和‘玉针香’为材料,在水稻秧苗的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进行多效唑处理(15%多效唑1 500 g兑水750 kg),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在水稻成熟期测定水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植株抗倒伏特性与主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显著增加‘泰优553’的产量,而对‘玉针香’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其中1叶1心期和2叶1心期处理下‘泰优553’的产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20.63%和15.29%;2个时期喷施多效唑均可降低2个水稻品种成熟期的株高,缩短其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从而提高节间充实度和折断弯矩,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在2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较1叶1心期喷施更能提高‘玉针香’的抗倒伏能力,其中2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了36.46%,而1叶1心期处理下‘玉针香’茎秆抗倒指数较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多效唑对‘玉针香’的抗倒伏参数的影响大于‘泰优553’。总之,苗期合理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成熟期的抗倒伏能力,但不同品种的长效效果可能不一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竹君  田航  王忆  张新忠  韩振海  
为阐明多效唑(PP333)对桃叶片FT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桃2年生中农红久保(01-04-190)、03-15-065和03-30-035于2012-04-28—09-01叶面喷施2mg/g的PP333,分析花芽量、花芽比率及FT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FT基因在05-05—05-26期间活跃表达,6/23后FT基因关闭。04-28—05-12喷施PP333对3个品种中FT基因表达显著降低,且对于01-04-19和03-15-0650的花芽数量与花芽比率也无影响。05-26—07-07喷施PP333,诱导FT基因继续或再次启动表达,花芽量和花芽比率均显著增加;而07-21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泉  唐利忠  杨国俊  曹亚娟  易镇邪  周文新  
以早稻品种中嘉早17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多效唑3种喷施时期A1(1叶1心期喷施)、A2(2叶1心期喷施)、A3(1叶1心期与2叶1心期喷施)和4种播种量处理B1(75 g/盘)、B2(90g/盘)、B3(105g/盘)、B4(120g/盘)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成苗率、每穴总根数、平均根长、茎基宽和百株干质量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播种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秧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显著,以B3各处理的酶活性较高;较低播种量处理(B1与B2)分蘖速度较快,最终有效穗数随播种量增大而增多;播种量对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两者皆以B3处理最高;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影响显著,播种量处理间以B3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较高,多效唑喷施时期处理间以A2处理产量较高;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对产量的互作效应显著,2017年和2018年分别以A2B3和A1B3产量最高,两年总产量以A1B3处理最高。可见,湘南早稻机插秧播种量以105g/盘为佳,多效唑以1叶1心期喷施为宜;适宜的播种量与多效唑喷施时期提高了秧苗抗逆能力,促进了物质积累,提高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耿小丽   武慧娟   付萍   周栋昌   刘乾  
为筛选燕麦(Avena sativa)种子生产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增强燕麦抗倒伏性,提高种子产量,设计不同水平多效唑[0.6 g·L~(-1)_ (P1)、0.9 g·L~(-1)_ (P2)和1.2 g·L~(-1)_ (P3)]、矮壮素[3.0 mL·L~(-1) (C1)、4.0 mL·L~(-1) (C2)和5.0 mL·L~(-1) (C3)]和缩节胺[3.0 mL·L~(-1) (M_1)、3.5 mL·L~(-1) (M_2)、4.0 mL·L~(-1) (M_3)]处理,研究了各水平燕麦植株生长发育、抗倒伏性和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对照(CK)相比,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都可以降低燕麦植株高度,促进茎粗增长,其中效果最明显的M_3处理株高较CK降低21.88%,M_2处理茎粗较CK增加22.67%;3种调节剂都可以使燕麦第2节间长度缩短,抗折力增加,M_3第2节间长度较CK缩短21.52%,抗折力较CK提高36.36%;3种调节剂都可以有效促进燕麦穗粒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增加,缩节胺喷施效果最好,缩节胺3个水平M_1、M_2、M_3种子产量较CK增长4.63%、16.54%、21.00%。综合分析说明,本研究中缩节胺可以有效提高燕麦抗倒伏力,提高燕麦种子产量,缩节胺4.0 mL·L~(-1) (M_3)在燕麦种子生产中效果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丽华  李爱华  
对 3个早籼稻品种 (组合 )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群体叶面积指数、功能叶面积指数、上部 3片功能叶大小和干重及叶绿素含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施氮量对倒 2叶、倒 3叶的影响大于剑叶 ;抽穗期至乳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功能叶面积指数都以施氮量为 30 0 kg/ hm2 者最高 ,抽穗后叶面积指数下降速度与品种株叶形态有关 ;结实期间 ,上部 3片叶的干物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由大至小依次为施氮量 30 0 ,2 2 5 ,1 5 0 kg/ hm2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志伟  严玲玲  刘钰琪  杨阳  龙攀  傅志强  
以中早39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5种抗寒剂(脱落酸、碧护、复硝酚钠、烯效唑、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对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清水浸种),脱落酸浸种与叶面喷施、多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烯效唑浸种与叶面喷施、碧护浸种、复硝酚钠叶面喷施处理的苗高、叶鞘长分别降低了7.05%~23.94%、1.92%~32.48%,绿叶数、总根数、白根数分别增加了1.02%~56.35%、4.59%~18.77%、12.41%~43.65%;脱落酸浸种、烯效唑叶面喷施处理提高了水稻的实粒数与千粒质量;脱落酸叶面喷施、碧护叶面喷施处理增加了有效穗数与千粒质量;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脱落酸浸种处理的产量最高,较对照的提高27.88%;烯效唑浸种处理的次之;脱落酸叶面喷施处理、碧护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的产量较对照的提高了4.82%~11.11%,可在保障水稻丰产中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星贝  吴东倩  汪灿  胡丹  杨浩  佘恒志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目的】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绿色食品之一。倒伏是制约甜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为甜荞的抗倒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南大学歇马科研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抗甜荞品种"宁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cK)、25 mg·l~(-1)(t1)、50 mg·l~(-1)(t2)、75 mg·l~(-1)(t3)和100 mg·l~(-1)(t4)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于4叶期按100 ml·m~(-2)进行叶面喷施。分别于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茎秆抗折力、倒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项洪涛  李琬  何宁  王雪扬  曾玲玲  刘佳  冯延江  
【目的】研究初花期冷害及预喷施烯效唑(S3307)对绿豆(Vigna radiata)叶片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为探明绿豆对低温胁迫的应激反应及预喷施S3307的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绿丰5号和绿丰2号为材料,初花期预喷施S3307,同时连续低温(平均15 ℃)处理5 d,研究初花期低温对绿豆叶片细胞膜透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及S3307的缓解作用。【结果】初花期冷害引起绿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增加,低温处理1~5 d导致绿丰5号百粒重显著下降2.17%~16.60%,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0.37%~44.62%,绿丰2号百粒重显著下降3.33%~22.14%,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2.73%~45.69%。S3307具有抵御初花期冷害的作用,低温条件下,预喷施S3307能有效增加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喷施S3307具有提高绿豆产量的调控效应,正常温度条件下,绿丰5号和绿丰2号单株产量分别显著提高4.70%和7.87%;冷害条件下,绿丰5号处理1~5 d时,百粒重显著提高1.23%~3.32%,单株产量显著提高3.49%~8.13%。绿丰2号处理1~5 d时,百粒重显著提高1.72%~5.21%,单株产量显著提高10.94%~16.55%。【结论】初花期低温影响绿豆叶片细胞膜透性、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功能;预喷施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酶抗氧化剂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有效缓解冷害对绿豆生理的胁迫伤害,相对提高绿豆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琛  陆强  张丽  哈丽哈什·依巴提  黄启为  沈其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稻壳醋液对4种叶菜(苏州青、青梗菜、生菜、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稻壳醋液后4种叶菜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增高趋势。4种叶菜的干质量及单株氮、磷、钾吸收量随稻壳醋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处理4(原液稀释3倍)最好。4种叶菜处理中的干质量比相应的对照(清水)提高1.49~3.36倍,而单株氮、磷、钾吸收量也比相应对照(清水)高1.28~4.07倍。喷施稻壳醋液显著提高生菜、2种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苏州青’和‘青梗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稻壳醋液有利于叶菜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位宽  何姗珊  王冠玉  经艳  谭芳  梁朝旭  李鸣  
研究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影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正常供水情况下,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不受1-MCP一次处理影响,而二次处理后SoMAPK4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干旱胁迫时,1-MCP对甘蔗So MAPK4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量呈先增后减、协同增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且So MAPK4基因表达量上升比较明显,第5天达到最大值。二次处理后So MAPK4表达量出现明显增加,随干旱胁迫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弱。由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陈建云  张江丽  普世皇  金寿林  张亮  张春龙  文建成  
为明确不同稻作区对杂交籼稻表型的影响, 2014—2015年连续2年对种植于3个不同稻区(双季籼稻区、单季籼稻区和籼粳交错区)的40个籼稻杂交组合的农艺和抗病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双季稻区和交错区对40个籼稻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穗长、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变化影响很大,而单季稻区的杂交组合性状表现居于双季稻区和交错区之间。双季稻区的穗颈瘟、纹枯病和白叶枯病严重,交错区是穗颈瘟和纹枯病严重。基于农艺性状和发病情况数据,采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法分析,40个杂交组合的综合表型在不同稻作区多数呈现连续分布,在交错区87.5%(35/40)的籼稻杂交组合综合表型发生聚集,单季稻区为75.0%(30/40),双季稻区为57.5%(23/40)。在交错区和双季稻区都适宜种植的籼稻杂交组合占比仅为2.5%(1/40),在双季稻和单季稻区都适宜的杂交组合占比为40.0%(16/4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巫军   段秀建   李茂瑜   罗夏   刘强明   唐永群   李经勇   姚雄  
【目的】研究弱光胁迫下外源喷施烯效唑对杂交籼稻植株内源激素、茎秆解剖和形态特征及抗倒伏性的调控效应,为四川盆地弱光环境下杂交籼稻丰产稳产及应急化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于2018—2019年,以四川盆地主推品种渝香203(三系杂交籼稻)和C两优华占(两系杂交籼稻)为材料,设置光照、烯效唑和品种的三因子互作大田裂裂区试验,遮阴为主区,设置正常光照(NL)和遮阴处理(S,遮光率为50%);以叶面喷施烯效唑为副区,设置烯效唑溶液梯度分别为0(U0)、40 mg·L-1(U40)和80 mg·L-1(U80),以品种为副副区,分别为渝香203和C两优华占,比较不同处理茎秆倒伏指数,并从茎秆形态、解剖结构和内源激素等方面剖析植株抗倒伏性差异的原因。【结果】遮阴和烯效唑对两杂交籼稻品种茎秆形态解剖结构、内源激素和抗倒伏性均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较正常光照,遮阴处理显著提高杂交籼稻茎秆倒伏指数,归因于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尽管弯曲力矩亦显著降低,品种渝香203差异较明显。基节横切面茎秆机械组织、大小维管束面积显著降低,纵切面茎秆细胞宽度减小,导致细胞长宽比增加,茎壁厚度减小,从而显著降低了遮阴胁迫下茎秆机械强度。遮阴下,烯效唑处理显著降低杂交籼稻茎秆倒伏指数,归因于弯矩力矩显著降低及折断弯矩显著提高,渝香203变幅较大。一方面,烯效唑处理通过缩短基部节间长度,进而降低株高和重心高,使得弯曲力矩降低;节间形态建成期内源GA1+3和IAA含量减少,使得细胞长度和长宽比降低,是基部节间长度缩短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烯效唑提高了内源Z+ZR和IP+IPA含量,细胞变小且排列致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和维管束鞘细胞数量增加,使得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增大,进而提高了茎秆折断弯矩。相关分析表明,细胞长度、细胞长宽比、机械组织厚度和大、小维管束面积与倒伏指数显著负相关,与折断弯矩显著正相关,两品种趋势一致。【结论】遮阴下,烯效唑通过降低内源生长素和赤霉素,使得基部节间长度缩短,提高内源细胞分裂素,减小细胞大小和长宽比,增加细胞致密程度,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和维管束鞘细胞数目,大、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相应增加,从而改善了弱光胁迫下杂交籼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周竹青  蔡明历  陈国兴  朱永桂  
为揭示结实期温度对早籼稻米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全年 8次分期播种的 5个早籼稻品种的米质测定 ,结合结实期温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品种及米质性状对温度的反应有别 ,垩白和整精率的变幅最大 ,为温度反应敏感型性状 ;粒长和粒形及出糙率、精米率的变幅最小 ,为温度反应迟钝型性状 ;其它为温度反应中间型性状。因垩白基数的大小不同 ,导致米质优的品种播期间的变异系数大 ,米质劣的品种的变异系数小。结实期温度效应的诸因素协同影响米质 ,分 3部分 :含日均温、日均温差、日均最高、最低温的均温因子 ;含积温、天数、累计最高、最低温、累计温差的积温因子 ;全生育期天数作为影响最小的指标 ,对米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伟  叶川  肖国滨  陈明  李亚贞  黄天宝  肖小军  刘小三  朱昌兰  
[目的]研究共生期对谷林套播油菜苗期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南方三熟制地区谷林套播油菜共生期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和丰油730为材料,设置油稻共生期12 d、10 d、7 d、5 d、3 d、0 d(CK)6个处理,于2012—2014年进行大田试验。[结果](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 d处理最大,与0 d(CK)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